23.教會的背叛
“聽說瑜萍上次在長榮大學,跟好幾個男生發生性行為。”
“她寢室長有作證,瑜萍一整個晚上都沒回寢室!”
“好扯喔~跟四個男生搞多P,她才幾歲啊?”
“好噁心,身為上帝的兒女竟然做出這種事!”
“所以她已經不是處女了誒!”
“她還已經受洗過了呢!”
這些流言蜚語,在經過不知道幾手、被加油添醋了多少之後,終於傳進了我的耳朵。
原來大家看到我的出現就會馬上停止聊天;總是欲言又止地用那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或是旁敲側擊,假裝無意地試探我「夏令營好玩嗎?」、「有沒有認識新朋友?」這些變化,都是因為他們以為我在夏令營中,跟那四個男孩幹了什麼齷齪事嗎?
流言是始於教會裡的哪一位成員根本無從查證,而我也不可能去向牧師告狀,教會裡有人在散播不實的謠言。因為這樣不就等於承認自己,在該回寢室的時間沒有回去,而且沒有跟異性保持適當距離,輕易就答應邀約進入男生的寢室嗎。
說不定自己嘗試去解釋的話還會被越描越黑,畢竟男生邀請女生去寢室,誰會不知道這擺明就是暗示;少在那邊假裝自己很清純了,我們早就知道妳平常在學校裡都在偷看哪一類的小說,而且還會自己寫男男之間的色情小說;平常在教會裡面裝得一副自己什麼都不懂的單純樣,不覺得這樣的妳很噁心嗎?
我無法停止自己腦海裡不斷出現的聲音,也分不清楚哪一些是真的、哪一些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每一次上教會聚會,我都覺得成員們看我的眼神充滿了鄙夷與厭惡。我分辨不出來,教會成員對我微笑時,那笑容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他們對我說著「平安」的時候,心裡面想的會不會其實是「妳怎麼還敢來啊?」。
小組聚會唱詩歌時,唱到了我最愛的那一首《在耶穌裡》
“在耶穌裡”
“我們是一家人”
“從今直到永永遠遠”
我很常在敬拜期間唱詩歌時受到感動而落淚,可能是因為樂團的優秀表現,加上主唱製造的氣氛;那些種種逼哭的元素,好像不大哭一場的話,實在對不起一直壓抑的自己。
但在小組唱詩歌中哭泣,那是唯一一次。那是我深深感受到,原來慈悲與憐憫的一直都只有上帝,而我眼前的弟兄姊妹們,都只是披著聖潔的教徒外袍。他們也跟那些傷害我的人一樣,會勾心鬥角、會挑撥離間;會愛富嫌貧、會倚強凌弱。
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留在教會,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向他們解釋;我既不認為自己是潔淨的,同時我也無法反駁「她已經不是處女了」這句指控。嚴格說起來,我真的已經不能算是處女了,即便那不是我願意的。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三十一節:「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完整著作內容請加入社團觀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支持花花業配的產品,讓花花可以安心照顧孩子並持續寫作,與大家分享個體心理學❤️
最順暢的益生菌👉🏻 https://reurl.cc/AgZmp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0的網紅李吳兄弟Li Wu Broth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吳兄弟成軍以來首次粉絲家人同樂會 錄影聚會時間4/24 背景音樂:李吳兄弟『因為有你』 三立華劇【三隻小豬的逆襲】插曲 ♫ 各大數位平台線上聽 https://star.lnk.to/leewu 五年了!謝謝你們ㄧ直陪在我們的身邊。還記得李吳剛成軍的時候,後援會只有少少的人,不過...
氣氛製造中樂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lien 異形》宇宙中的各種靈光】 #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整理
1.被星戰電影嚇到的 Ridley Scott
1977年,才剛剛以《The Duellists 決鬥的人》獲得坎城影展最佳處女作的Ridley Scott正在籌拍第二部電影《Tristan a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繼續朝向一個文藝古裝劇的路上挺進。接著當年上映的一部好萊塢電影讓他的職業生涯大轉彎:
「我一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激烈的觀眾反應。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整個戲院都在劇烈搖晃。從死星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絕無可能再去拍什麼《Tristan a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電影結束的時候我受到的震撼之大,甚至讓我心情不好非常久。這就是我讚賞這部電影的終極形式,我基本上心情不好整整一個禮拜。那時候我還不認識George,但我心裡還是忍不住咒罵”Fuck George”。然後,我就收到一個叫做《Alien異形》的劇本。我立刻說『Wow~我絕對要拍這個!』」
2. 還沒預見異形影響力的影評人
這是1979年刊登在美國報紙Chicago Reader上的影評:
「 除了一些受到迪斯可時代啟發的美術設計、漂亮炫技的攝影之外,根本是完全無腦、一無長處的電影。來自一個粗淺、未經發展的科幻構想,說穿了就是某個橡膠怪物在太空船裡到處逛大街的故事。這個導演Ridley Scott用來製造懸疑的手法活生生就像來自經典鬧劇『The Perils of Pauline 寶蓮歷險記』的橋段,基本上就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會突然跳出來"BOO!"一聲嚇你一跳。這樣的水平,還有臉引用康拉德(太空船名稱“Nostromo“)或者霍華霍克斯的『The Thing 突變第三型』,實在是厚顏無恥。沒有什麼角色,充其量就是一些橫陳的屍體,分別由Sigourney Weaver、Tom Skerritt、Veronica Cartwright和Yaphet Kotto扮演。」
3.異形成功到讓製片覺得對不起大家
本身也是知名導演的《異形》製片Walter Hill的懺悔告白:
「無論當年還是現在,我還是非常訝異『異形』系列能走這麼遠。當年我們拍異形的初衷,不過就是想試試看這種B級電影的題材能不能用比較有品味的風格來拍攝。我一直都覺得如果你這麼做,就有很大的機會得到商業上的成功。誰曉得我們的小實驗居然會塑造出好萊塢現今的局面——稍微嚴肅一點的劇情片被嚴重排擠,由B級片的題材稱王的時代。我們的小小怪物電影居然陰錯陽差誤殺了電影業在題材多樣性的深度探索,某種程度上真是一種很可悲的結果。」
4.Meryl Streep原本是女主角人選
負責選角的工作人員回報說她在紐約找到兩個女演員很適合,建議導演可以談談看。其中一個拍過幾部電影但還沒有什麼代表作,另外一個更年輕的演員則還沒有演過電影。
最後雀屏中選的是沒有演過電影的女孩Sigourney Weaver。
另外那位演過幾部電影的女演員因為那幾天剛剛喪偶,劇組人員覺得這時候打電話去問對方說你要不要現在跟我們出國拍戲似乎有點不合人情世故。也許改天有機會再說吧。
和《Alien 異形》擦身而過的紐約女演員是Meryl Streep,她剛剛過世的未婚夫是《The Godfather 教父》中飾演Fredo的John Cazale。
5.經典恐怖橋段來自編劇的個人經驗
《異形》中令人頭皮發麻的寄生異形爆胸橋段堪稱經典,而它的起源竟然是名編劇Dan O'Bannon的個人經驗。
Dan O'Bannon自己是一種可能和先天免疫有關的少見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患者,克隆氏症的病徵包括腹部常感不適或隆起、嚴重腹瀉、抽筋、作嘔及大便出血等。持續不斷的絞痛、抽筋正是那些寄生在肚子裡的想像怪物的起源。
美國總統艾森豪也是這個少見疾病的患者之一,甚至在競選連任過程中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有患者形容發病的過程說「像是鴨子一樣,表面上優雅地在水面上漂浮,其實水面下正發瘋似地暴力打水」。現在至少我們比較可以想像被異形爆胸的真實感受。
6.異形之父 H.R. Giger 登場
Dan O’Bannon先前剛剛和大學同學John Carpenter 一起完成了成本僅僅6萬美元的處女作《Dark Star 黑暗星球》。O’Bannon身兼演員、編劇、美術設計、特效執行的才華讓正在籌拍《Dune 沙丘魔堡》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相中,說服他放棄美國的一切(房子、車子、還有他寫到一半的《異形》以及《Total Recall 魔鬼總動員》的劇本),飛到巴黎加入他的華麗劇組。
「跟我來,有個新的藝術家億要讓你認識認識。」Jodorowsky立刻帶著O’Bannon到展場裡頭看H. R. Giger的作品。
這兩位《異形》的生父、生母終於見面的歷史性一刻其實詭異怪誕到極點。黑髮的Giger穿著一身黑色皮衣,皮膚慘白的像是此生從來沒有見過陽光一樣。O’Bannon還以為自己見到了吸血鬼本人。
講話輕聲細語的Giger一碰面就企圖分享精神科醫生開給他的憂鬱症處方——鴉片。
「你要來點鴉片嗎?」
「你為什麼需要用那玩意兒?」
「因為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可是那些只是你腦袋裡頭想像出來的啊。」
「那才是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O’Bannon請求Giger讓他借走他的畫冊,回到旅館花了一整個晚上沈浸在Giger的世界裡。巴黎的這一夜改變了O’Bannon的一生,也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史。
7.異形身上的死人骨頭
H.R. Giger 的設計實際上和畫冊中的作品非常接近。Giger眼中的異形比較接近一個全身裝甲的人形,關鍵是拿掉牠的眼睛,讓你永遠無法辨識牠是不是正在盯著你。正是這種又近似又陌生的身體結構讓人不知所以地頭皮發麻。包覆在半透明光滑表皮底下、近一公尺長的頭裡面其實暗藏玄機。
一度Giger想要在異形的頭裡裝滿活的蛆,事實上他也真的做了。想像一下特寫畫面中光滑表皮底下萬頭攢動的畫面,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恐懼經驗。可惜,這些蛆在攝影棚高溫之下立刻失去活力、動也不動,劇組只好棄置這個點子。
最終,Giger仍在異形身上用上了蛇的脊椎、肋骨、保險套、勞斯萊斯的排氣管以及數不清的KY潤滑液等等物件。最後,還有一顆來自真人的頭骨。
在H. R. Giger非得要用真人頭骨而非塑膠製品的堅持之下,劇組人員從印度訂購了三顆原本作為醫療用途的人頭。
多年之後記者問到他是不是真的用真的人頭來製作異形,Giger這麼回答:「是的,那是真的人頭。請不要追問我是怎麼取得的。」
8.另一顆人頭
江湖盛傳Giger的前女友(一說前妻)、他終生的繆斯女神、也是他所有畫中的女體本人Li Tobler,1975年在Giger家中自殺身亡之後,Giger始終收藏著她的頭骨作為紀念。
《異形》女主角Sigourney Weaver曾在訪談中談及他對H. R. Giger的印象:
「他總是一身黑衣,他的妻子也是。我自己曾經幾次和他共進晚餐,和他們夫妻共處總是非常有樂趣。這是我對他的印象。然後我就聽到他收藏前妻的頭顱之類玩意兒的傳聞。我想他一定有他作為藝術家性格的那一面特殊人格,大概那天晚上跟我共進晚餐的應該不是那部分藝術家人格吧。」Sigourney Weaver說。
另外一個跟他們夫妻深入共處的是特效師Brian Johnson。他生動地回憶到當年的工作情形:
「晚上會大家一起到酒吧放鬆一下。Giger會坐在鋼琴旁彈點即興爵士,然後他當時的女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會開始跟我們說各種離奇的故事,比如Giger前妻的骨頭就掛在他家客廳之類的故事」
聲稱真的見過這個頭顱的則是《異形》的製作人David Giler。
「我們走進Giger的房子,到處都是Giger的作品、到處都是燭台之類的裝飾。接著我就被告知他已故前妻的頭顱就掛在那個門廊上。」David Giler在受訪時說道。
9.到處搜購KY潤滑液的特效組
1979年原版《異形》的特效總監Nick Allder談到異形的黏液是怎麼來的:
「我們必須想辦法調配出一種不會影響到特技演員身上穿的那套衣服的異形黏液。我們試過各式各樣的壁紙膠水,結果試到最後偏偏只有KY潤滑液可以發揮作用......我們只好開始瘋狂打電話給附近每一家醫院和每一家藥局,想盡辦法買下他們手上所有能賣給我們的潤滑液。搞得好像我們是一群性愛成癮者的樣子。」
10.被「和諧」的異形卵
H. R. Giger完成了異形卵的設計之後,所有工作人員都很興奮。但導演Ridley Scott看過模型之後大呼:「這實在他媽的太淫穢了!」因為最早的版本蛋的開口是兩片,配上那些層層疊疊的腸衣和黏液,活生生就是女性生殖器。
一陣靜默之後,製作人Gordon Carroll率先發難:「Ridley, 你有一個頭長得像勃起陽具的三呎高外星人在你的電影裡到處跑來跑去,還有一大堆太空人從一個長得像陰戶的開口出入一艘十五呎高的太空船。然後你還說這些蛋很淫穢?」
他說得沒錯。整部《異形》就是充滿性別符號和議題。女主角大地之母的形象之外,更具體的是人造人試著用捲成筒狀的文件塞進女主角嘴巴的明顯「強姦」比喻。
最後,H. R. Giger從善如流地將異形卵修改成花瓣一樣四片開口,以免電影在一些天主教國家遇上審查的麻煩。他甚至半開玩笑地說他放了一個十字架符號以滿足虔誠信徒的需求。
11.隔壁棚借來的新科技
《異形》中的外星人太空船上有個放異形卵的「育嬰室」。在原來的設計中希望異形卵之上可以有一層界線鮮明的藍色薄霧,好像鎖住這些蛋、讓他們能保鮮一樣。
製作團隊試過各種方法呈現這個效果,但導演Ridley Scott總是不滿意。
有天Ridley Scott走出倫敦的Shepperton Studios攝影棚,到隔壁棚去串門子。向來敢於嘗試新技術的英國搖滾樂團The Who,正在隔壁棚測試他們打算用在下一次巡迴演唱會的新玩具:雷射。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法想像老套到極點的雷射其實曾經是最前衛、最科幻的技術。一直到七O年代中期才開始有先驅運用雷射投影技術在演唱會上,幾個最早使用這個技術的搖滾樂團包括 The Who、Pink Floyd、Led Zeppelin等。
於是那天,Ridley Scott參觀了一下他們的測試,順便借走了他們的雷射裝置,The Who的演唱會新裝置便成了異形卵之上那層奇異藍光。
12.讓 David Fincher 發誓寧願得癌症也不要再拍電影
「我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整整兩年的心血,這期間一共被片廠開除了三次,你想得到的每一件事物我都必須跟他們大戰三百回合爭執。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痛恨《Alien3 異形3》。就算事過境遷的今日,我仍然敢打包票絕對沒有人比我更痛恨這部電影。」
28歲的David Fincher接手這部身陷製作災難好多年的劇組時,電影根本還沒開拍預算就已經超支,連拍攝時程都已經比預定時間延誤了好幾週。即便只剩幾週的緩衝時間,在福斯的指示下劇本仍然一再翻修。除了雇用更多編劇,連製作人David Giler和Walter Hill都親自下海改劇本,過去幾年各種版本這時候早就不分你我、攪和成一團爛泥。最慘的開拍當天,甚至連導演手上都沒有定案的完整劇本(因為還在改)。
劇組人員回憶說這是職業生涯僅見,唯一一個拍片現場「製片」比「演員」還多的劇組。每個人都有意見,每個人都在爭執不休。後來以追求精準完美而惡名昭彰的David Fincher多次跟製片鬧翻,一度被禁止進入片廠,以至於他不得不拿著攝影機跟Sigourney Weaver潛入片廠「偷拍」。
電影最後不是以「殺青」的歡樂氣氛結束,而是被製片「強制關廠」的方式在慌亂中完成最後一個畫面拍攝。David Fincher再也沒有出現在《異形3》的後製階段,並且自此公開宣稱和這部電影斷絕一切關係。
「我寧願得大腸癌也不要再拍任何一部電影了!」David Fincher後來受訪時說道。謝天謝地這兩個選項都沒發生。
13.普羅米修斯中的耶穌表哥
聖經路加福音中,在通知馬利亞說神讓她懷孕之前,天使另外先通知了馬利亞一個不孕的表姊說神也讓她懷孕了。已經懷了耶穌的馬利亞曾去拜訪這位比她早幾天懷孕的表姊,表姊說聽到馬利亞的問候之後,她的肚子有點異狀:「看哪,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騰跳動!」
表姊的名字叫Elizabeth。
《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中天使般的機器人David通知不孕的Elizabeth說她神蹟般懷孕了。驚慌的Elizabeth就用夾娃娃機把歡躍跳動的耶穌大表哥——異形寶寶給墮胎
14.聖約中的冥界入口
《Alien: Covenant 異形:聖約》中機器人David帶著Walter去看Dr. Shaw的墳墓時,出現了這個令人不安的花園遠景畫面。這個畫面來自瑞士象徵主義畫家Arnold Bocklin的名畫「Island of the Dead 死亡之島」,一說畫裡是希臘神話中運載亡靈渡河的冥界擺渡者卡戎Charon。Bocklin終其一生從未解釋這系列畫作主題,標題是後來的收藏家加上去的。
《異形》的視覺設計、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H. R. Giger一生執迷於各種惡夢與死亡議題。他也仿製「死亡之島」繪製了一幅名為「Homeage a Bocklin 向Bocklin致敬」的畫作,重現他心目中的冥界入口的場景。
—————————————————
異形三部曲:經典盒裝套書
Alien, Aliens, Alien3: The Official Movie Novelizations
被評選前五十大最佳外星科幻電影,全球百萬影迷
影史最知名的外星生物電影改編小說──《異形》三部曲經典重現!
3/12套書+單書恐怖上市中 👉👉👉 https://bit.ly/3eqtaX0
限量套書再加碼書盒+限量收藏海報一張 👉👉👉 https://bit.ly/3rEh6VK
氣氛製造中樂團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是明天了哦~
【虛。框】 電、影、音概念音樂跨界演唱會
現場一起來視覺聽覺享受在其中!
也開放現場購票喔!
大家可以穿視覺一點喔!台上以紅色黑色為主哦!
特別叮嚀,全程一定要戴口罩喔!
❤️🌹❤️🌹❤️🌹❤️🌹❤🌹❤️🌹❤️🌹
️🕺🏻💃🏻🕺🏻💃🏻🕺🏻💃🏻🕺🏻💃🏻🕺🏻💃🏻🕺🏻💃🏻🕺🏻💃🏻
虛框演唱會的小故事~
1、「跨越疫情無上限融合」
在這次疫情當中,藝文、音樂界衝擊相當慘重,但也因此製造了許多跨界的演出合作,希望藉由不同的元素創意在此困難之時突圍。台灣首位電音女王,前dMDM主唱蘇婭,在今年製作了泰雅音樂季而與演出的Noname 結識,蘇婭在近年將心力轉到了藝術界發展,給了今年因為疫情而一直在尋找創意的No Name許多靈感,催生了這次的演出。找來了影像藝術家陳志駒,希望融合他強大的直覺式影像創作,為每首音樂作品呈現出震撼視覺。更找來電音DJ楊杰勳,早年他在美國發展,第一次比賽就冠軍,近年在台灣成功經營DJ工作室後,想回到最原始以音色、頻率來創作的初衷,而這次表演也將有以電音創作為主,聲線即興融合進去的橋段。No Name表示這對蘇婭可能很習慣,但對他是一個很好玩的挑戰,之前從未嘗試過。現場還找來許多知名的音樂家、舞者跨刀,所以是一場絕非一般的表演。

2、「跨界創意融合」
如同生命中不同層面中看似獨立的個體
卻互相交織成深刻的而不可分割的整體故事
盡所能的在同一個宇宙中
爆發無限精神感動
用影像、電音、聲線的即興互動
傳達【虛。框】主題內的萬物合一概念
3、「No Name 累積能量蓄勢待發」
從2004年以No Name同名專輯首度獻聲之後,經歷了3張專輯、2張EP、16首單曲及6首戲劇、電影主題曲。曾經他也很掙扎於【No Name】這樣的稱呼,但後來想著既然大家都習慣這樣叫了,何不就把它當作一個品牌。且這次【虛。框】演唱會就是要丟掉名字、標籤等框架,這不豈剛好符合了嗎? 2020年初,因疫情他被取消了12場演出活動,包含海外演出3場讓他損失慘重,沒想到延燒至今,讓他今年演出幾乎全無。在這樣的暫停狀態中No Name重新審視自己對於音樂的態度,也趁機學習新的編曲軟體及技術,累積了許多的創作能量及想法,即將在【虛。框】演唱會上面爆發,現場也會帶來新歌,預告今年初的小專輯發行。所以2020年對他來說是一個重新發現自己的一年,過程中雖然很漫長、很辛苦,但價值就在於當發現與接受每個面向的自己,也會發現真實,然後體會到所有自己還有外在給的框都是虛的,2020起他開始愛上自己被稱做【No Name】
參與音樂藝術人物介紹~
1、DJMad楊杰勳
2012創立IMDJ STUDIO DJ SCHOOL,主張音樂及生活。在DJ世代裡打滾20年,同時也是音樂工作者。駐場與活動演出累積數十年功力,至今也培育了許多成功的DJ人才。台灣先鋒特約DJ講師、台灣PioneerDJ大賽評省、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講師、Blast信義club音樂總監、Pasoul/Lava/space駐場DJ、2004 LA Pasadena DJ大賽華人區冠軍、2003 LA West Battle DJ大賽亞軍。
2、余荃斌-No Name
2000先於-EMI跨世紀接班人全球華人歌唱大賽-冠軍簽約。2004年第一張團輯以不露臉的方式引起話題創下各大排行榜盤聚9週以上的長紅銷售。2006年-慢慢愛-專輯延燒至內地及東南亞華語地區。2007年發行單曲-不該少了你,除了在單曲榜拿到冠軍之外也同時是KFC肯德基年度廣告歌曲,同年也開始跨界主持廣播。2008年發行新歌加精選-唱不完的歌,也從詞曲創作人正式跨入專輯製作、商業音樂編曲領域。至今持續發行專輯及跨界合作演出,其沙啞但又穿透的靈魂聲線唱腔在華語地區不可取代。
3、蘇婭
做過國小音樂專任老師、鋼琴老師、吧台調酒師、Pub駐唱歌手、音樂聲音訓練班老師、電視台企劃執行製作人、電影電視廣告 演唱製作、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以及主持人。現專職音樂工作者和視覺藝術、生命分享講者、藝術策展、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主持人。1996年與李雨寰合作發行了專輯“愛上你只是我的錯”。二人組命名為dMDM。(台灣第一支電子音樂創作團體),1996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團體最佳新人提名 。聲音訓練:訓練的歌手(董事長,五月天,四分衛、紀曉君、GoodTV的電視製作、 受邀在愛丁堡國宴演出。
4、陳志駒
超過20場的攝影展覽,數位創作時而如畫般、時而如夢境。
數十年不變的精神與創作的熱情,總是謙和的態度。
他的文字簡潔洗湅,另有一個身分就是詩人 「李瘦蝶」,並且得過時報文學獎第10屆的新詩首獎,其中昆蟲記事裡的新詩「蚊子」、「蟬」二首,已成為歷屆國文基測教材的經典考題!
2012年他的兩張作品得到了美國IAF競賽首獎,真的是台灣之光!
5、Annie Chang 張道文
留美跨界大提琴家-張道文 以全額獎學金先後於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波士頓大學完成學、碩士學位。曾任S.H.E 2 Gether 4 ever世界巡演唱會安可場和林宥嘉神遊演唱會大提琴手,並與周杰倫、周蕙、陳昇、韋禮安、范瑋琪、張韶涵等合作專輯錄製。常受邀於國際音樂節演出,如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節、日本德島爵士音樂節及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等。2017年2次受邀於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演出。現任午後之樹跨界爵士團、Time Wave 融合樂團、The Tien Tien 田田樂團、純粹探戈樂團大提琴手。
6、Zhen Zong Zheng鄭宗震
黃明志 , 孫盛希 , 張芸京 , 吳思賢(小樂),A Lin (黃麗玲) , 丁曉雯 , 路嘉欣 , 鄒宗翰 , 江美琪 , COLOR , NO NAME 余荃斌 , 李崗霖 , 李婭莎 , 孟庭葦 , 林宗興 , 藍又時 , 李正帆 , 古小偉 , 林曉培 ,張涵雅 , 范安婷 , 吳佩珊 。全線藝人御用鼓手
06年新竹第二屆新光盃熱音賽榮獲最佳鼓手、
07年第20屆YAMAHA熱音比賽榮獲地區賽最佳鼓手
7、舒喆
舒喆的演奏,以鋼弦木吉他創作與指彈演主,風格介乎Folk、New Age與流行之間,頗像美國Windham Hill系吉他手路線,叫人想起Will Ackerman、Alex de Grassi等,輕柔的弦律讓人很容易就融入音樂裡,感受它的清靜、透
明、謙和氣氛的紓緩音樂。品牌Farida 吉他代言人。香港明報週刊推薦演奏專輯 ,誠品音樂館連禪6個月推薦專輯,榮獲日本國寶級
演奏家中川砂人的讚許2015 參與製作原住民古調音樂紀錄片專輯『台東』。曲/編曲者(野火樂集發行)。
特別即興演出
肢體藝術家Mimi Chang Art張心瑜
2019國立成功大學 科技藝術碩士2015 加拿大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舞蹈學校 專業訓練學程
創作個展2019國立成功大學 科技藝術碩士
加拿大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舞蹈學校 專業訓練學程
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 School 專業訓練學程
發現即興的奧妙。原來,即興
的身體沒法說謊、掩飾、隱藏,每個人都被看見,心思都被閱讀。同時支持每一種身心狀態,沒有批判,允許存在。
|演出日期:2021/01/22(五)
|演出時間:19:00 入場 19:30開始
|演出地點: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
❤️🌹❤️🌹❤️🌹❤️🌹❤️🌹❤️🌹❤️🌹
🕺🏻💃🏻🕺🏻💃🏻🕺🏻💃🏻🕺🏻💃🏻🕺🏻💃🏻🕺🏻💃🏻🕺🏻💃🏻
視覺造型相片~
CROSS FOR GOD的衣服太好看
W+ -WIND Salon黃一峯/雷沙逹岜斯的造型髮型太強惹!
化妝師Änna Huang
攝影師李科賢
🙏🙏🙏🙏🙏❤️❤️❤️❤️❤️
溫馨提醒前來參與民眾
因為疫情有開始加溫趨勢
入場請配合實名制及體溫檢測
全程配戴口罩
進退場請配合場館快速疏通
並且我們會後不開放簽名、見面會等
防疫期間造成不便請大家多多見諒
🌹🌹🌹🌹❤️❤️❤️🙏🙏🙏🙏
氣氛製造中樂團 在 李吳兄弟Li Wu Brother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吳兄弟成軍以來首次粉絲家人同樂會
錄影聚會時間4/24
背景音樂:李吳兄弟『因為有你』
三立華劇【三隻小豬的逆襲】插曲
♫ 各大數位平台線上聽
https://star.lnk.to/leewu
五年了!謝謝你們ㄧ直陪在我們的身邊。還記得李吳剛成軍的時候,後援會只有少少的人,不過只要我們有活動外場,你們總是發揮以ㄧ擋百的精神,為我們大聲吶喊,把氣氛吵到最熱。成為李吳最堅強的後盾。你們用心經營後援會,為辦見面會傷透腦筋,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也希望你們可以好好照顧身體,別累壞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好家人認識李吳,加入李吳這個大家族,我想你們應該比誰都開心吧!在音樂的路上有苦也有樂,因爲有你們一路相挺,我們會更勇敢一直走下去,寫出更好的歌曲給你們。未來不管多少年,也希望你們陪著我們,成為我們最大的力量。因為家人是永遠不會分開的。親愛的家人謝謝你們!愛你們❤️
李吳兄弟Youtube頻道
https://pse.is/KDCVB
李吳兄弟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WuBrothers/
李吳兄弟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wu_brothers/?hl=zh-tw
李吳兄弟微博
https://weibo.com/u/7214570850
李吳兄弟17頻道
https://17.live/profile/r/14251978
#李吳兄弟
#首張同名作品集
#因為有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OIsZcuttes/hqdefault.jpg)
氣氛製造中樂團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 André Waignein:Rhapsody for Alto Saxophone and Orchestra or Piano
安德烈·威格尼 <狂想曲>給中音薩克斯風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1942年1月28日,安德烈·威格尼(1942-2015)生於比利時介於瓦隆佛蘭德和法國邊境的小鎮——穆斯克隆。
他是在貧困中長大的。他的父親是SNCB(比利時國家鐵路)的員工,而母親在圖爾昆(瓦隆佛蘭德)紡織品工廠工作。由於父親參加當地的管樂團,讓他從小接觸到各種樂器,因此造就了他對於音樂色彩及樂團力度層次等變化,與對音樂的感受,具有相當細膩的靈敏度。
他的音樂生涯非常傳統而規矩:他曾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和比利時蒙斯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風格寫作、音樂史、和聲、對位、作曲、小號、鋼琴和室內樂。當時,他已是法國里爾的ORTF(法國廣播電台)爵士樂隊的音樂家,也為此樂團創作及改編很多很好的作品。
1965年,他回到家鄉並任教於穆斯克隆音樂學院;1970年,他接任管理學院的「西方音樂俱樂部」,也創建了比利時最佳爵士樂團。1974年,他成為蒙斯皇家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教授;他被任命為考試及比賽部門的主任,於1977年轉任到比利時圖爾奈音樂學院。1982年,他編籍了蒙斯皇家音樂學院的和聲課程;並於1987年,被任命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的和聲教授直到2007年正式退休。
本場演出的這首作品是為中音薩氏管和交響樂團所創作的狂想曲,這是他在2009年,被「國際阿道夫·薩氏管協會」所感動,而答應創作給第五屆阿道夫薩氏管大賽作為決賽的指定曲,他在2010年創作完成並出版,並在標題上寫下「獻給他的父親及比利時阿道夫薩氏管主席——Alain Crepin」。
本曲共分三個樂章,是快、慢、快的形式,在技巧上具有非常高的難度,但音樂卻非常優美動聽:
樂曲的第一樂章開頭由獨奏家奏出華麗的上行線條,與鋼琴製造出豐富自然泛音的特殊音響效果,本樂章中充滿了高度技巧的快速音群,伴隨著許多大跳音程,增加了樂章的難度與華麗。
第二樂章是非常具有表現力與音樂性的樂章,在甜美的前奏後,再由獨奏者奏出優美又恬靜的主題,藉由薩克斯風獨特飽滿的音色表現出寧靜的氣氛與色彩,讓本樂章就像浪漫般的夢境。
第三樂章速度較第二樂章快上許多,在情緒上有極大的轉變。開頭由鋼琴奏出義大利塔朗泰拉舞曲形式的三連音斷奏,也是本樂章的主題。整樂章鋼琴都維持著此舞曲的節奏動機,並由薩克斯風接奏出主題;後續以十六分音符快速流動的表現,帶出主題的線條,最後在薩克斯風快速音群及大跳音型中,進入超高音音域,激動的結束樂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mJLgYDV5DQ/hqdefault.jpg)
氣氛製造中樂團 在 SKRpresents 陶山音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陶山 Skot Suyama Playlist: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dSP04Vm-WhADSgDYOhX11tZXhrGSZ3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Empire】是知名製作人 陶山老師 在西雅圖的樂團,於1997年陶山 還在唸高中時組成,團員是5個和他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五個人都會創作唱歌,也都精通多種樂器。
2003年 莫文蔚《愛死你》,2015年 謝和弦 & 王詩安《愛不需要裝乖》,當年未發行的demo都是由【The Empire】演唱。
【The Empire】的五名團員,現在都已經是音樂圈裡知名的音樂人;
除了 陶山老師 (http://www.skotsuyama.com) 在華語音樂裡有著“超強主打製造機”的名號之外;女主唱 Melissa Ree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issa_Reese) 也加入了世界知名樂團 “槍與玫瑰” ,在全世界巡演;男主唱 Matt Gervais 也加入了美國知名樂團 “The Head and the Heart” (http://www.theheadandtheheart.com) 在全美巡迴演出;另外主唱 Mike Gervais 也出了一張兒童音樂專輯 - “Mikey TheRadScientist” (http://mikeymikemusic.weebly.com) 在西雅圖到處為兒童做音樂表演;還有主唱 Tobias Burch 也創立了一個重金屬樂團Amort,繼續做他喜歡的音樂。
《Never the Point》這首歌是在某一年,陶山 回到西雅圖時,因為剛失戀,在飛機上很快地寫出了這一首歌曲,回到家和這五個好朋友聚會時,團員們迅速的加上更多歌詞和idea,改用歡樂的氣氛玩出了這一首歌曲,安慰了當時情傷的陶山。
所以《Never the Point》雖然是一首心碎的歌曲,但你可以聽到珍貴且深厚的友誼在裡面,這就是【The Empire】樂團的魔力!
【The Empire】五個團員:
因為音樂,變成了好朋友;
用著音樂,療癒安慰彼此;
最後,在對音樂的愛裡,一起長大!
【The Empire】,這是一個代表對音樂最純粹的愛和友情的樂團。
The Empire is Mandarin music producer, Skot Suyama’s Seattle-based band that was formed in 1997 while they were in high school. Other than Skot, whose influence as a hit-making producer is prominent within the Asian region, Melissa Reese is also part of American legend Guns n’ Roses’ world tour. While Matt Gervais is part of well-known American band The Head and the Heart currently touring across the U.S. Mike Gervais also writes children’s music, releasing an album Mikey Mike, The Rad Scientist. Tobias Burch occasionally makes funeral doom music with his band, which consists of only himself, Amort.
Never The Point was written when Skot returned to Seattle one year, and because he had recently broken up with his girlfriend (who he later married), wrote the verse and chorus for it on the plane. When he got home and met up with his five friends, the other band members quickly threw out more lyrics and ideas, to create this song and cheer up the broken-hearted Sk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ver The Point
我們的愛不是那樣
Music/Lyrics: Skot Suyama (陶山), Melissa Reese, Matt Gervais, Mike Gervais, Tobias Burch
Should I remove the tattoos that I got for you?
我該把為了你而刺的刺青除掉嗎?
nah fuck that shit, I’d rather play it cool
算了我不想管,寧可假裝不在乎
Cause nobody knows what life could bring,
因為沒有人知道生命想帶給你什麼
and then everything is just everything
然後一切事情都還是一樣
And I always thought that you could be my wife
我一直以為妳會成為我的老婆
But everybody changes, that’s the nature of life
可是人會變,這就是宇宙定律
And if you be friends to the very end, we can just pretend
如果你覺得我們可以永遠做朋友,那我們就這樣假裝
But that was never the point of you and I and us,
可是你跟我都知道,我們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Never the point, baby, of love
我們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You know your heart’s the only thing you can trust
你知道你的心想要什麼
Don’t let your mind fuck you up too much
不要讓你的頭腦把自己弄得太混亂
But if it gets in the way, then all I can say is
但如果最後,你的頭腦贏了你的心,我也只能說
‘I’ll miss you when you're gone’
妳離開之後我會想妳的
And I’ll try my best to move on
而且我會努力忘記妳,繼續生活
Do I remove the tattoo that I got for you?
我該把為了你而刺的刺青除掉嗎?
Or do I put you through the pain that you put me through?
還是我該讓妳試試看妳到底讓我多痛苦?
Do I hate you and blame you? Wish I never had dated you?
我是不是恨妳,怪妳,寧願我們從來沒有在一起過?
Or take a little vacation, get away, and hope that someday I’ll forget you?
還是去渡個假,離開傷心地,希望總有一天我會忘記妳?
Cause to me, love is dead, you went and shot it in the head
因為對我來說,我的愛情已死亡,被你殺死的愛
I bet you’ve never have guessed it be hard to stay friends
妳應該從來沒想過只是當朋友有多困難
While my heart’s still so broken
當我還在心碎時
But that was never the point of you and I and us,
可是你跟我都心知肚明,我們之間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Never the point, baby, of love
我們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You know your heart’s the only thing you can trust
你永遠都知道自己的心想要什麼
Don’t let your mind fuck you up too much
不要讓你的頭腦把自己弄得太混亂
But if it gets in the way, then all I can say is
但如果最後,你的頭腦贏了你的心,我也只能說
‘I’ll miss you when you're gone’
妳離開之後我會想妳的
And I’ll try my best to move on
而且我會努力忘記妳,繼續生活
Well, it didn’t take too long, for us to know
當初我們很快就知道
we’d be lovers and nothing more
我們的心只想在一起
But it feels so wrong singing love songs
但唱情歌時總是覺得不對勁
just to prove ourselves to each other darling over and over again
只是一直地保證彼此我們會是情人
But that was never the point of you and I and us,
可是你跟我都心知肚明,我們之間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Never the point, baby, of love
我們的愛根本不是那樣
You know your heart’s the only thing you can trust
你永遠都知道自己的心想要什麼
Don’t let your mind fuck you up too much
不要讓你的頭腦把自己弄得太混亂
But if it gets in the way, then all I can say is
但如果最後,你的頭腦贏了你的心,我也只能說
‘I’ll miss you when you're gone’
妳離開之後我會想妳的
And I’ll try my best to move on
而且我會努力忘記妳,繼續生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njwMsqOYA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