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部擬加設「氣候沙皇」一職,國際油價將繼續創高?】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財長葉倫計畫在財政部內加設「氣候沙皇」一職,以協助解決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構成的潛在風險,同時為減少碳排放提供稅務優惠。
說真的,若美國財政部確定加設「氣候沙皇」一職,加上我在1月中說過的拜登政府開採禁令,再加上OPEC減產控制油價。
那麼,國際油價短期可能還有高點,塑化、石化類股也將繼續受惠,且碳交易也可能會更加熱絡,代表擁有碳權的公司也將受惠。
總之,趁過年油價凍漲,大家記得把油加好加滿...
------------------------------------------------
美財部擬設「氣候沙皇」金融業反彈
財政部內加設「氣候沙皇」,是拜登政府各部門因應氣候變遷和其對不同產業衝擊行動的一環,在稍早之前,拜登政府已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並宣布停止租賃聯邦政府土地用於鑽探石油和天然氣。
葉倫在上個月聯邦參議院舉行的人事案聽證會上表示,「必須認真評估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更形容這對美國經濟構成了生存風險,強調「氣候沙皇」將檢視與氣候變遷相關的金融穩定風險和稅務優惠。
不過,葉倫的行動已面臨國會共和黨議員與金融業的反彈,他們擔憂歐巴馬政府已於二○○八年金融危機後實施金融監管措施,新措施會進一步加重銀行業的監管負擔。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31356
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之衝擊與因應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欄】陳惠萍:「城市」,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役!(10/31/2020 天下雜誌CSR@天下)
作者:陳惠萍
為喚醒國際社會對城市行動的重視,自2014年起,聯合國將每年10月31 日指定為「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透過「城市與SDG」系列文章,看見全球邁向永續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如何發揮關鍵角色及影響力,實踐美好的未來。
「城市是男人和女人,女孩和男孩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們為生活打拼並實現夢想的所在。這裏亦是解決貧窮及不平等、提供健康與教育服務、保護生態體系、以及保障人權的地方。-SDG Cities Guide」
「城市化(Urbanization)」正為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與影響。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已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於城市,到2030年將超過6成,人數增加至50億。
高樓林立的都會叢林,不僅是人們搭乘夢想翱翔、揮灑繁華的所在,同時也可能是貧窮、失業、社經落差、不可持續消費及生產方式的淵藪之地。僅佔全球土地面積3%左右的城市,在為全球創造高達八成GDP的同時,也產生了7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並使用超過六成以上資源。
面對失控的地球暖化與氣候緊急狀態,城市開始被視為國家主體之外,所謂「非國家體系(non-state actor)」的重要行動者。如同2015年紐約世界城市高峰會暨市長論壇開幕時,聯合國副秘書長Jan Eliasson所呼籲:「城市將是這場永續發展之戰的決勝之地。」
城市雖然僅佔世界的極小領域,但其所影響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範疇卻十分巨大。因此,對於永續發展的追求不僅是城市首長的重要政治行動,也將成為左右全球氣候變遷戰役成敗的關鍵節點。
從城市開啟美好生活:SDG11與永續城市
面對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城市如何變得更好?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供了具體指引,幫助城市領導人擘劃更公平美好的發展藍圖,讓每一座城市都成為永續願景之城。
其中,SDG11「永續城市」訴求「建立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的城市與人類社區」(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Make cities inclusiv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例如:改善貧民窟&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務、打造便民的公共運輸系統、減少城市廢棄物與空污問題、提供安全且具包容性、可及性的公共場所及綠色空間等,讓每一位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都能獲得更有品質的生活。
城市作為回應全球氣候倡議及行動的積極角色,可透過彼此串連、促進城市治理模式的經驗學習,從而加速全球城市轉型。以下,將簡要介紹國際上重要的城市組織網絡與資源。
(1)「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全球最早共同承諾推動永續發展的地方政府網絡「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ICLEI)」成立於1990年,截至2020年已有超過124個國家、1750個地方政府串連為夥伴城市,成為引領城市轉型的重要國際地方政府網絡。
其中包含12個巨型城市、100個超級城市和都會區、450個大型城市,以及450個中小型城市及城鎮。目前,台灣也有11個城市加入成為會員城市(包含: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市、雲林縣、台中市、新竹縣市、桃園市、台北市、新北市。其中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也是德國波昂總部以外唯一的能力訓練中心)。
ICLEI積極倡議全球性的地方政府運動,並致力推動地方社區與城市計畫,達成公平、安全、韌性、活力經濟及健康環境之目標。其主要採取五大發展路徑推進城市達成SDG目標:(1)基於自然的發展;(2)韌性發展;(3)低碳發展;(4)循環發展;(5)公平及以人為本的發展。
(2)「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2005年成立的對抗氣候變遷網絡「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C40)」以城市結盟型態和舉辦「城市氣候高峰會(C40 Large Cities Climate Summit)」等方式,促進各城市對抗氣候變遷議題的行動經驗與交流。迄今有97個城市會員,總計產出約1萬個應對氣候變遷的城市行動方案。
2018年,C40曾發布一份《我們不想要的未來》報告書(註:其名稱回應2012年里約Rio+20大會後通過的報告書:《我們想要的未來》),其中指出面對氣候災害的影響下,幾乎所有城市都暴露在危險之中。
城市所面臨的6大脆弱性問題包括:酷熱、高溫與貧窮、水的可及性、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與能源供應。
這份研究表明,全球城市面臨共同且廣泛的威脅風險,身處其中的城市居民將受到影響最劇烈的氣候災難。此外,報告書中也強調都市「熱島效應」所導致的極端高溫與空氣污染與健康風險,將使得某些弱勢人群(兒童、老人、病人及窮人)特別容易蒙受其害。
因此,地方領導及決策者除了必須致力邁向永續城市發展,以因應日益加劇的氣候風險及城市治理挑戰。更重要的是,城市領袖也應當關注氣候災害下,市民如何因為種族、性別、年齡或健康狀況而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才能落實更具公平性與韌性的城市未來。
(3)「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
2012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建立「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連結全球科學與技術專家,尋求解決方案以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為了評估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家在SDG方面的總體進展,SDSN除了發布各國在17項SDG的總體進展排名,也繪製地圖呈現所有國家在各別SDG項目上的得分。
除此之外, SDSN也幫助改善城市治理,並自2013年起SDSN發起「城市永續發展目標運動」( Campaign for a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形成獨立專責的城市永續發展項目,透過與地方政府&利害關係人合作,共同支持SDG11的實施及推廣。
其中幾項重點城市方案:美國永續城市倡議(USA-SCI)和里約永續城市倡議(Rio Sustainable Cities Initiative),不僅見證典範城市的成功經驗,也分享相關政策工具及資源,藉以帶動更多永續城市發展。
(4)「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CGoM):
2016年全球兩大主要氣候倡議城市聯盟:「全球市長聯盟(Compact of Mayors)」與「歐洲市長盟約(Covenant of Mayors)」進一步擴大結盟,共同組成「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The Global Covenant of Mayors for Climate & Energy,CGoM)」。
截至目前,該聯盟已成功結合139個國家、1萬個城市及地方政府的承諾進行城市自願性氣候行動,影響超過9億人口,成為規模最大的城市行動聯盟。
「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的使命與目標是:透過具體的氣候及能源行動,幫助城市與社區人民帶來更健康、綠色及具韌性的未來。主要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調適氣候變遷影響」及「發展可負擔的再生能源」3大主軸來促進城市永續發展。
這條城市永續轉型的旅程,將包含幾個階段:提交承諾、評估影響及風險、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制定計畫、實行、監控與報告、驗證成果、定期更新資料。
在此過程中,每個城市都可能有不同的路徑,但GCoM將透過提供資源串連,協助建立知識、數據、金融及氣候服務共享的全球夥伴關係,加速這場世界城市轉型運動的進展。
城市與我們的未來
城市的未來,取決於今日的行動並將影響下一個世代。如同「未來倫理:氣候變遷與政治想像(Future Ethics: Climate Change and Apocalyptic Imagination)」一書所提醒,氣候問題的背後事實上涉及了世代正義、哲學與道德等深層意涵。
如何面對「我們不想要的未來」,並且開創「我們想要的未來」,這場永續發展的戰役正在城市展開。或許,每一位穿梭在大城小鎮中,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著的你我,也都將無法置身其外!
(本次主題「城市SDG」共分上下篇,上篇為:全球永續發展之戰:城市是關鍵!;下篇為:永續城市的在地實踐:大城小鎮的故事)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09
♡
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之衝擊與因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 「訂閱」
#拜登人事任命案的重中之重葉倫人物介紹
<單則精選>
拜登內閣雛形陸續浮現,除了國務卿之外,過去一個禮拜最受矚目的提名人選,就是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即將出任新政府財長的消息了。美國的財務部長,主管的項目不僅止於國庫、印鈔票,還有收稅,事實上白宮內閣裡的財長,幾乎是一切與錢有關的事務都屬於他的管轄範疇,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以及新冠疫情肆虐之後,財政部不只必須要監管金融業,防止金融危機爆發,而且還被賦予了極為關鍵的,刺激經濟復甦的任務,也因此,葉倫的提名也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她的經濟路線,還有她對貨幣政策與財政預算的立場,都將影響到接下來的景氣運行,還有疫後經濟復甦的速度,而如果單從股市這個指標看來,這位未來財長顯然非常受到市場的歡迎,美國股市在她的提名傳出的第一時間,就報以掌聲,這主要是因為葉倫在過去主掌聯準會時期,就是傾向資金寬鬆的立場,但另一方面,不管是華府兩黨還是美國輿論,對於葉倫出線也同樣是給予了高度肯定,多數人認為葉倫不只具備專業素養,也有折衝溝通的能力,未來可望協助化解白宮與國會,以及兩黨之間的政策歧見。
{內文}
從人稱「巫師」,市場頂禮膜拜的葛林斯潘,到拯救美國經濟,於金融海嘯中的柏南克,再到柏南克的繼任者葉倫,美國聯準會主席其職掌和地位,就相當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行長,是在美國經濟駕駛艙裡手握方向盤,腳踩速度閥的絕對關鍵指標性人物,但在這些人中,唯一的女性葉倫,不只因為她的性別,在傳統上被男性霸占的經濟決策圈裡尤顯突出,更重要的是,當歷屆主席都在卸任後韜光養晦回到業界或重返研究領域時,兩年前離開聯準會的葉倫,卻有這樣的勇氣,走下學術高台,放棄清高的理論,一頭栽進華府政治圈,這個紛擾的人間道。
(CNBC主播)
最新消息,根據道瓊新聞引述消息來源,拜登總統將提名葉倫,出任各方揣測不斷的財政部長人選...
(FOX主播)
...是葉倫,最新收到的消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葉倫將是拜登的財長提名人選...
(CNBC主播)
...股市立刻跳漲,包括週期性類股,畫面上可看到大約10分鐘前,消息傳出時,大盤明顯上揚...
(雅虎財經主播vs.記者)
投資人似乎掌聲鼓勵?沒錯,大盤上揚,殖利率也上升,針對昨天傳出華爾街日報搶先報導的這項消息,前聯準會主席珍妮特葉倫獲得拜登提名將出任財長,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大漲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看好葉倫上台之後,會加速推動振興方案通過...
(金融分析師/愛德華米爾斯)
...你很難找到比葉倫更好的人選,從政治角度來看,更重要的是,從市場面和經濟面來說,她也是最佳人選...
(金融分析師/愛德華米爾斯)
她真的了解市場,市場也對她很熟悉,國會在疫情後通過的CARES法案,賦予財政部還有聯準會極大的權限,所以未來等於是有兩位聯準會主席一起聯手推動振興方案,簡直是超夢幻組合...
(哈佛大學教授/傑森富爾曼)
珍妮特葉倫是個思路清晰,言語直白,而且內心真誠的人,她的溝通方式是以道理服人,而不是去和那些民代喝酒應酬
(哈佛大學教授/傑森富爾曼)
未來她可以在遊說振興法案時,如果本屆國會無法通過,她可以從經濟角度來說服國會,同時又能化解財政負擔的疑慮,她知道我們現在處於低利率時代,必須改變過去對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既有觀念,來因應低利率環境,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官員和民代,無法理解這個變化,而葉倫將是說服他們接受這個觀念的關鍵人物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2013.11.9)
她是老練的領導者,作風強悍...不僅僅因為她來自布魯克林...
誰是葉倫?如果對於這個名字不太熟悉,別擔心,因為你很快就會在新聞 網路 國際財經 中美貿易 全球經濟,甚至是氣候變遷的討論當中,不斷聽到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一般人對葉倫的印象是2014年,從柏南克手中接下央行棒子的第一位女性美國聯準會主席,當時葉倫在銀行業和華府政壇的名聲,主要來自她對2008年金融海嘯,預先示警的 真知灼見。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2013.11.9)
...珍妮特的睿智眾所皆知,她在次貸風暴之前就發出警告,指出金融體系內資金浮濫,可能導致衰退風險,她沒有水晶球,但她深悉市場和經濟背後的運作原理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2.28)
從我走進舊金山儲備銀行的第一天,和金融監管人員談過之後,他們就表示非常擔心商辦房地借貸的情況...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2.28)
他們提到有很多無擔保 低擔保貸款,還有所謂的「忍者房貸」,也就是無收入 無工作 也無資產的貸款...
2014到2018年間,葉倫肩負把美國金融業和經濟體質,從「災難救助」階段,過渡到「正常調控」的轉型工作,面對當時外界要求升息的壓力,葉倫不疾不徐 審慎因應,穩定而平緩的調升步調,一方面平息了通膨疑慮,另一方面則是啟迪了全新葉氏調控哲學,為美國的經濟復甦,提供持續不斷的火力支援。
(節目主持人)
她有何成就?我們來看:聯準會的兩大任務,是促進全面就業還有抑制通膨,從這兩個層面來看,葉倫的成績非常亮眼,她主事期間,官方通膨目標是2%,而如今(2018)通膨率幾乎正好在2%,雖然過程中一度下探,但基本上在她任職期間,通膨一直都在可控制範圍內,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就業仍有非常嚴重的長期結構性問題,但失業率在過去四年,都呈穩定下降趨勢
(時任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2016)
聯準會的葉倫,為了政治目的,故意把利率壓低
2017年川普上台之後,雖然私底下,據說對於葉倫的表現相當滿意,但為了引入自家人馬,依然打破過去聯準會主席通常都可以連任的傳統,在2018年提名共和黨籍的鮑威爾,取代只做了一屆的葉倫
(時任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
謝謝大家!
(葉倫vs.記者/2018)
這是聯準會的畫像室,你在牆上看到的,都是歷屆的聯準會主席,...碰巧也都是男性?這麼嘛,你可以這麼說,不過我是希望等我離開後,牆上也會掛出我的畫像...知道自己是史上第一位女主席會不會給你帶來很大壓力?這麼嘛,我都是盡力把工作做好,應該說,我這一生最大目標,就是努力做好該做的功課,考個好成績
紮實學養 學者性格,同時又兼具柔軟身段與同理心,願意溝通與傾聽,葉倫跨出學術界小圈圈,接下拜登內閣財長一職,走上近身肉搏政治擂台,在曾與她共事的同僚,和採訪過她的媒體眼中,這個消息既令人驚喜又不真的意外,因為這位體型嬌小 滿頭白髮,笑起來滿滿親和力的女主席,給旁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她很有「人味」,就彷彿她是打心底相信,所謂的「經濟」,不是一門學問也不是一項政策,而是遍布在社會各階層,隨時上演在每個角落裡的生民疾苦。
(美國財長被提名人/葉倫)
當時我們眼見金融風暴,對美國老百姓造成多大衝擊,聯準會成員都放下家庭和個人,在危機期間,幾乎是隨時待命,盡一切的可能幫民間紓困,促成早日復甦
而隨著葉倫的任命案底定,迎接這位未來的財政大總管,紐約時報分析,在後疫情時代,由於經濟振興法案賦予財政部和聯準會,極大的紓困與財政權限,另外,美國財長性質,原本就相當於是總統身邊,首席國內經濟和對外貿易顧問,再加上拜登為了兌現競選諾言,勢必把施政主軸擺在「企業加稅」和「富人加稅」等稅改政策上,這些工作無一不須要葉倫的深度參與,這位新內閣頭號要角,該如何在兩黨拉鋸的國會,如履薄冰的美中貿易和赤字與就業的兩難之間,「喬」出一個妥協與平衡之道,將是習於低調,卻屢屢自我挑戰的葉倫,即將遭遇的高難度任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NRXxUsWOk
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之衝擊與因應 在 中央銀行- 【氣候變遷對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影響】... 的必吃
另從技術、市場及商譽層面來看,替代能源技術的創新發展、原物料市場因氣候變遷衝擊供不應求,以及企業對永續經營的態度將影響其商譽等,都可能使消費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