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看到最後,有抽獎贈書活動喔!
很少寫西方哲學,雖然我對西方哲學也很有興趣,但畢竟不是本科專業,怕寫錯了會誤導大家,但或許分享一些「摘要」及「閱讀心得」還是可以的。
《瘟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在1947年所撰寫的一部小說,內容描述一個虛構的城市「奧蘭市」突然遭逢了鼠疫,一開始居民生活如常,無所警覺,沒想到疫情愈演愈烈,死亡人數節節攀升,政府不得不下令封城,居民陷入集體恐慌之中,過著宛如被囚禁的絕望生活。
在隔離期間,社會亂象叢生,不僅物資短缺,趁火打劫者所在多有,還有不肖分子藉著瘟疫大發國難財。閱讀卡繆的《瘟疫》,經常會令我們心驚: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卡繆所描寫的,根本就與我們當下遭逢疫情的狀況如出一轍!這就是我常常說的: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最優秀的小說都會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所以小說可以說是一種「可能的現實」;很顯然,《瘟疫》的故事已經從「可能的現實」轉變為「真正的現實」,在我們的周遭上演中。
👉 有興趣的讀者可購買最新翻譯的《瘟疫》(2021,大塊出版社):[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56?sloc=main]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網路上就經常盛傳卡繆《瘟疫》中的一句話:「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這次閱讀《瘟疫》的過程中,我也特別注意到這句話,出現在大塊出版社《瘟疫》的第191頁。
這段故事情節來自主角李厄醫師與記者藍柏的對話。
這位記者(藍柏)只是剛好經過這座城市的異鄉人,卻突然被疫情困在此地,他想盡辦法卻無處可逃;有一天,藍柏正與李厄醫師討論到是否留在奧蘭市參加「志工服務隊」一事。
很顯然,藍柏不太願意加入志工隊,他認為像李厄醫師這種奮力對抗疫情的人,不過是心中的「英雄主義」作祟罷了——想當英雄而已嘛!——這種心態實在不可取。他們的對話如下:
—
藍柏:「而我呢,我受夠為信念而死的人了。我不相信英雄主義。我知道英雄主義很容易,也得知它是會殺人的。 我關心的是人為自己所愛而生、而死。」
李厄醫師專注傾聽記者的話,目光始終盯著他,輕聲說:「人並不是一個信念,藍柏。」
藍柏從床上跳起來,滿臉激動通紅:「從人背棄愛的那一刻起,他就只是一個信念,而且是個淺薄的信念。而我們恰恰再也沒有愛的能力。放棄吧,醫生。讓我們等待有能力去愛的時刻到來,倘若真不可能,就等待未來解救大家,不要充當英雄。這就是我目前的想法。」
李厄醫師站起來,突然神情疲憊:「您說的有理,藍柏,完全有道理,您要做的事是正確的、是好的,我一丁點都不想讓您改變心意。但是我必須對您說——這一切無關英雄主義,是關係到正直。我的想法或許令您發笑,但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
「正直是什麼?」藍柏突然神情嚴肅地問。
「我不知道一般的定義是什麼,但對我來說,它的定義就是做好我的工作本份。」李厄醫師說。
—
從上面這段論辯中,可以看到作者卡繆的態度。卡繆之所以在小說中創造出一個奮命抵抗疫情的醫師(李厄醫師),並不是為了鼓吹什麼英雄主義,不是要推崇什麼高尚的節操,也無關乎憐憫或同情心;他想寫的,其實只是小人物的「反抗」,無論是面對兇猛的疫情,還是面對荒謬的命運,我們這些小人物似乎都只能在「反抗」中找到一己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大家不要誤會了,「反抗」的行為本身,並不是為了成為某個被歌頌的革命志士(那只是某種政策宣傳中的樣板人物而已),「反抗」往往只是體現在「做好我的工作本份」——無論疫情多麼兇猛,我們都不會向它屈服,始終默默地盡到自己的本分(例如不群聚,勤洗手,戴口罩,輪到就去打疫苗……等等),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小人物都能做到的「反抗」。
雖然我是小人物,但是當我在疫情面前進行著「反抗」行為時,就已經與其他反抗者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這時不管你是不是奧蘭市的居民,你都成了我們這個反抗小隊的一份子,「沒有人是局外人」。
也就是說,恰恰是「反抗」這個行為,讓「我」成為了「我們」,所以卡繆說:「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
本篇文章與「大塊出版社」合作,想要邀請各位讀者一起閱讀卡繆的「反抗三部曲」。這是台灣首度完整出版卡繆反抗系列作品,以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三種不同類型作品展現反抗意志。
👉 卡繆「反抗三部曲」現已出版,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61]
👉 出版社提供「三套」正版書籍(價值1040元)要送給我們「厭世哲學家」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方式如下:
(一)轉貼本文章至個人 FB ,並設定為「公開」。
(二)在你的轉貼文章中,寫下你對「卡繆的認識」、「對厭世哲學家這篇文章的讀後感」或是「你個人對於疫情的思考」(三個主題擇一即可),文長不限。
(三)厭世哲學家將在下週二(7/20)選擇其中寫得最好的三篇,送出書籍。(會請出版社編輯以私訊方式通知。)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民生物資定義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駁羅智強!
「乞丐說」正在藍營蔓延,有網軍四處留言,說政府不做事,讓人家捐疫苗,丟臉、甚至說我們像乞丐一樣⋯⋯⋯。現在,連藍營政要羅智強都說美國的疫苗是總統當乞丐乞討來的。
我寫過一篇臉書,想是太長,大家沒有耐心看,我再把一個重點給羅先生開示一下:
我在兩個外國人士的分析與報導中,看到疫情初期,台灣的國際援助所發揮的實質影響。
一個是美國智庫國家利益研究中心的出版品「National Interest 」雜誌上,前美國總統高級顧問Christian Whiton所寫的文章:
Taiwan Should Be the Target of U.S. Vaccine Diplomacy,他很具體的指出,我們致贈的200萬個口罩,保護了無數醫療人員的生命;另一個就是日前的日華懇議員:古屋圭司的訪問報導,他在說明日本有報恩的心情時,也很具體的說,在疫情初期,日本醫療用品短缺,我們送了5萬件防護衣(還有200萬個口罩),在那個時期,日本醫護人員的防護醫甚至需要洗過再穿⋯⋯⋯
請問羅先生,Christian Whiton和古屋圭司有沒有認為美國、日本是乞丐?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被台灣援助很丟臉、像乞丐一樣,還會不斷公開的感恩,去說台灣如何如何的幫助了他們嗎?
再看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Ned Price的推特,當他貼美國的疫苗上路的照片時如何形容台灣這個國家?他說:「台灣,她和美國的健康夥伴關係,拯救了美國和全世界很多生命」。代表一個國家的政府發言人,完全不覺得台灣援助他們,且拯救他們人民生命這件事情是可恥的,反而向全世界公開這件事,然後和我們兄弟相稱,說兩國是健康夥伴關係。
羅智強沒有世界觀!全球因為新冠病毒的攻擊,形成了一個人類互助的健康聯盟,台灣在這個聯盟之中。
所以台灣有能力的時候提供我們能力所及的貢獻,輪到我們困頓的時候,美、日的專業人士、政治人物,紛紛鼓吹要給台灣疫苗,展現的就是人類在世紀健康災難時的互助機制!
台灣能夠鋪陳一個人類互助的格局,是政府政策的結果。我們先助人,世界大國被我們援助的時候,情況比我們現在還要慘十倍、百倍!美國醫療人員口罩不夠、日本醫療人員防護衣要洗了再穿⋯⋯⋯照羅智強的邏輯,我們當初援助世界各國口罩、醫療物資的時候,羅智強是把他們當作乞丐了!
這是什麼心態!
昨天來的疫苗由陳時中去迎接,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因為,如果不是過去守住疫情、互助全球,疫情爆發得到疫苗的速度,不可能這麼快!指揮中心在初期把台灣受守得好,讓我們成為人類健康互助聯盟的成員,讓台灣活在人類互助的邏輯底下,所以我們得到了即時的疫苗。
這不是乞討,而是人類健康互助聯盟內部的資源相互調度。
台灣應該感到驕傲,台灣是人類互助聯盟裡面有能力貢獻的成員!我也要提醒羅志強和所有藍營政治人物及他們的網軍:當你們為了政治利益,用乞丐說做政治鬥爭的時候,你們把全世界非常多的國家都當作乞丐,不只現在Covax 或各國捐助疫苗的對象,還包括初期我們援助的所有國家!
中國的封建文化,用階級心態定義互助,只有強者有能力助人,相互之間是「施捨與乞討」;現代社會的世界觀,把互助當作平等關係,相互之間是「貢獻與回饋」,前者是帝王心態,後者是兄弟之情!
羅智強活在中國封建思想的世界,在台灣最需要團結的時候,用邪惡的字眼詆毁總統的人格與台灣的國格,這種心態不是邪惡,就是無知;或者兼而有之!
唉,一個現代的外表,裡面裝的是草包與腐朽!
奈何不做有「智」慧的思想「強」人,而寧願如此?!
民生物資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封城記2 – 民生必需品之亂
前兩天是個沒有小鬼群魔亂舞的萬聖節(扮鬼搗亂是傳自美國的, 法國人過的是像我們清明掃墓的諸聖節Toussaint, 很重要咧, 掃墓一日, 放假兩周), 以及比尋常更死寂的墓園的周末, 封城效應, 街上清冷寂寥.
可是媒體網路卻炸了鍋: 馬卡龍宣佈封城時說”非基本non-essentiel”民生必需品的商店都要關門. 延續三四月封城的規矩, 基本需求是指: 藥房, 超市, 酒類, 菸草, 因應遠距上班電子3C產品也算, 餐廳酒吧不能營業但可以外送.
但是”基本民生用品”這個字的定義眾說紛紜, 各自表述. 允許開門的綜合大賣場超市家樂福, Fnac成為眾矢之的: 蔬菜水果和新款大衣近在呎尺, 牙膏和化妝品也並排陳列, 怎麼分開? 開放一家大賣場的食品部門, 消費者可以隨手挑沙拉香腸, 冷凍披薩, 幾步之遙的衣服圍巾, 化妝品, 影音出版統統圍起來, 不准販賣.
是不是有點怪? 可是獨立小商店卻炸了鍋, 認為這個規定圖利大超商, 扼殺獨立小店, 是不公平的商業競爭.
甚麼是基本生活物資? 有人說: 我不懂為何抽菸是, 讀書不是? 為什麼喝酒是, 餐廳喫飯, 剪頭髮化妝打扮就不算?
還有花. 周末是法國人掃墓節, 花店允許營業, 今天起就不准了. 買花很重要為何不是基本民生物資??? 小孩的玩具也應該是! 有人嚴正抗議.
於是從封城以來, 法國有十來個城鎮市長抵制中央政府的禁令, 支持小店繼續營業開幕. (其實這些地方鄉鎮市長心中很清楚, 是這些市民的選票讓他們能繼續擔任公職的, 不是中央指派的.)
可是如果花店, 書店, 餐廳, 理髮店…也都開放, 那幹嘛封城?
吵了一個周末, 今早政府宣佈: 那大家都不要玩, 超市賣場的影音出版, 服裝化妝品… 非食品藥品的統統給我圍起來, 不准販售!
這下大家都GG了…
如果要超前部署的話, 我還真的不知道這次法國如何從第二波疫情死地求生. 照總統馬卡龍的說法, 他希望確診人數可以被壓下來, 封城一個月僅到12/1. 但是多數醫學專家都說這是不可能的. 一般認為應該會封到12月中.
可是如果12月中解禁, 屆時是法國人採購禮物準備過聖誕節的重要時刻. 解禁後的紓解和報復性過節消費肯定會有四處流動的龐大人潮, 難道不會造成病毒散播, 醞釀過節後的第三波疫情?
莫非明年初要再度封城?
可是如果12月中不解禁, 繼續封城到聖誕, 到跨年, 法國人肯定會瘋掉. 經濟商業禁得起如此長期的封城? 人的社會狀態和精神狀態呢?
看了兩天的新聞與各領域專家的卓越見解, 有個名家關於民生必需品的定義看法最有洞見: 所謂民生必需品是隨著季節時間有所改變的. 3, 4月春季到處花朵盛開, 花店賣花當然不是民生必需品; 可是11月的萬聖節要上墳掃墓, 祭奠花束就是必要的! 第一次封城時學校不用上課, 文具筆記本不是必需品, 可是這次學校照常上課, 文具就是必需品! 依此類推, 年底靠近聖誕節時刻, 小孩的玩具就是必需品.
是不是很有道理?!
我聽得暗自點頭稱讚, 也在心中自問: 那我秋季的民生必需品是甚麼?
想半天, 恍然大悟: 當然是蒙布朗栗子蛋糕啊~ 秋天沒有用一圈圈栗子泥包裹住一座鮮奶油小山, 山頂還要有一顆糖漬栗子的蒙布朗怎麼過日子?
馬上穿好外套, 帶著零錢袋, 填好放風證, 走Z字型路線出門買秋天民生必需品~
民生物資定義 在 g0v.tw 後勤中心| 看到台灣唯一一個官方的物資及志工整合平台 的必吃
衛生福利部重大災害民生物資及志工人力整合網路平台 ... 活動由零時小學校將引導學員「從問題思辨與定義、解方發想、到團隊溝通與協作」,過程也將安排一組一位隊輔 ... ... <看更多>
民生物資定義 在 17項民生物資漲7.35% 創14年新高【重點新聞】-20230506 的必吃
通貨膨脹#CPI # 民生物資 (00:00)通膨難降!4月CPI年增2.35% 民生物資 漲破7% (02:00)麥當勞中部3店將走入歷史在地人大嘆不捨(03:40)台中中央公園餐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