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
民主派2021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民主派2021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9日,香港民政事務局今發通告宣布,在24日宣誓的10名民主派區議員宣誓無效,全部被取消區議員資格。
#看香港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29/985053.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民主派2021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vGpElyGQqQ/hqdefault.jpg)
民主派2021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uRW5wXZfu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訪歐,拉攏盟友制華,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甫落幕,緊接又有北約峰會。今次是拜登上台以來首度外訪,告別特朗普單邊主義、標榜「美國回來了」,是拜登此行希望帶出的信息,這次G7峰會氣氛,跟特朗普在位期間差天共地,元首們言談甚歡,不代表歐美之間沒有矛盾。G7峰會聯合公報聚焦中國,由印太、南海、東海、新疆、香港、疫情到環球經貿,全屬美方設定的議題,體現了白宮制華意志,然而公布表述及遣詞用字,跟美方取態卻有關鍵差別,突顯歐洲有其自身意志和利益盤算,德法樂見「美國回來」,但不想G7變成反華俱樂部。
蘋果頭條
政府在建制派全面配合下,上月立法會極速三讀通過「完善」選舉制度修例。《蘋果》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受訪者表示在下次立法會選舉中投票「機會細」的有42%,較4月升2個百分點;民主派包括本土派支持者中,表明再投票機會細的更升至60%。雖然政府已立法規管煽惑他人投白票,但民主派與本土派支持者表示投白票和廢票「機會大」仍分別高達53%與68%;學者分析,政府近月持續對民主派人士進行拘捕和打壓,包括禁止維園六四集會的做法,令更多民主派支持者對香港制度失去信心。
東方正論
不聽東方言,播疫在眼前!天水圍17歲少女月初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是首宗本地無源頭感染個案,專家調查老鼠傳人的可能性,又一次顯示東方報業集團前瞻性,多年來不斷警告鼠患嚴重,後患無窮,特區政府若有聽取忠言,事態怎會發展到今時今日田地?當局一直查不到17歲少女與母姊的感染源頭,之前例子亦經常不了了之,以整個政府團隊及資源,實在說不過去,令人懷疑其效率以及認真程度。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趨放緩,本港消費市道亦有所改善,地產鋪位精英會資料顯示,多家零售店趁鋪租仍處於低水平,紛紛重返旅遊核心區覓鋪位「插旗」,當中以手機配件專門店、時裝店及食肆最為活躍,再加上創業者陸續進場,使鋪租較谷底回升一成水平。連鎖店老闆直言,因應競爭者增加,故現時即使在個別區份有門市,亦要在區內其他位置再開分店,以防相關據點遭對手進駐,同時服務亦須趨向多元化。
經濟社評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落幕,美國總統拜登成功爭取於公報多番點名中國,表面上拿下象徵勝利,但美歐各懷鬼胎,難掩重大利益分歧,無論公報措辭,抑或實際討論,俱未如美方所想與北京全面硬碰,法國更公開表示,G7不應成為「反華俱樂部」。即使美國終難促成西方遏華聯盟,北京和香港始終要小心應對,萬萬不能輕視。歐美和日本合組的G7發表的聯合公報,一次過觸及了新冠疫情源頭、新疆、香港及台海等美方不斷藉機煽起的議題,可謂歷來最有系統地反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RW5wXZfu0/hqdefault.jpg)
民主派2021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GP34lWhk6D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疫苗接種率僅得兩成,各方紛紛獻計「谷針」,昨日有地產發展商宣布捐出觀塘新入伙樓盤一個全新1房單位,作為抽獎活動終極大獎,贈送予已完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香港居民。港人對置業情有獨鍾,「打針送樓」大抽獎應有吸引力,若有更多發展商以類似方式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或許可以扭轉疫苗猶豫現况。利誘「谷針」說來有點市儈,然而只要獎勵夠吸引夠針對性,並非沒有成功機會,美國有州份以百萬美元大抽獎「谷針」,效果立竿見影。
蘋果頭條
港府為求「谷針」無所不用其極,繼機管局和發展商推「打疫苗送樓」、抽機票等活動後,環境局和環境保護署為推動轄下員工打針,推出「環保同心抗疫盃」,疫苗接種率最高隊伍可參加大抽獎,有機會獲得由首長級官員「私人自願贊助」送出總值10萬元禮品,包括酒店Staycation(宅度假)和本地遊套票、電子產品和餐飲禮券等。雖然局方指參與比賽屬自願性質,但有公務員批評做法「搞分化」,分隊比拼接種率等於以群眾壓力迫員工打針,未能釋除員工對疫苗安全的疑慮。
東方正論
平生不做虧心事,懲教陪視也不驚。壹傳媒黎智英多罪纏身,繼早前兩宗非法集結案合共判監14個月後,其涉及的另一宗非法集結案昨日再被判監14個月,為其「渡假」生涯繼續添食。然而,別看大漢奸正在赤柱監獄服刑,死心不息卻是不爭的事實,消息指出,有元老級教士頻頻到獄中探訪漢奸黎,借宗教之名,行商討黑暴基金之實。懲教署主動出擊,已下令署方人員「陪同」元老級教士探監。心虧之人做虧心之事,焉能不驚?
星島社論
前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及時任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等十名泛民主派人士前年國慶日在民陣申請遊行被警方反對後,帶領群眾由銅鑼灣遊行至中環被控,十人分別承認煽惑他人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區院法官胡雅文昨判刑時指,案發前數月本港持續騷亂,眾被告案發前反覆強調集會屬「和理非」,以為能避免發生暴力事件,罔顧現實,直斥被告等人「天真而且不切實際」,判處李梁何陳四人同入獄十八個月,黎智英等四人則判囚十四個月,單仲偕和蔡耀昌則獲判緩刑。
經濟社評
昨日全城熱話:接種疫苗有機會抽中新樓!由美國俄亥俄州帶起的抽獎谷針潮,落戶本港後與普羅大眾的上車夢完美結合,似乎一擊即中。心理學者指出,人類難以透徹理解極端概率,傾向雙雙高估打針後中獎和嚴重副作用的機會,結果抽獎谷針立竿見影。本港政商界今後更要嘗試摸通市民心理,力創新猷推高接種率。信和集團旗下慈善基金及華人置業昨午宣布,共同捐出觀塘凱滙價值1,080萬元的住宅單位,9月1日或之前已打齊兩針的港人合資格參加抽獎,凱滙旋即成為全日最熱搜索字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P34lWhk6D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