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深演員諾曼.洛伊德(Norman Lloyd)辭世,享嵩壽106歲。他的代表作包括《海角擒兇 Saboteur》(1942)、《舞台春秋 Limelight》(1952)等作,是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劇場班底,與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合作尤其密切。晚年以《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1989)的演出為人所知,縱橫影壇與劇場超過80年,生前是美國最長壽的電影演員。
.
諾曼.洛伊德於1914年出生於紐澤西市,而後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出身一個標準的猶太家庭。其母親對戲劇有濃厚興趣,遂經常帶他去學唱歌、跳舞,這啟發了他對表演的興趣。受到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洛伊德對做生意不抱興趣,在父親反對下,他在紐約大學讀到大二時輟學,於1932年進入紐約市的公民劇團磨練,並在1935年初次在百老匯登台。
.
當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成立水星劇院時,洛伊德受邀成為特約演員,並出演了名聞遐邇的反法西斯巨作《凱撒 Caesar》,該劇的首演現場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劇院當時演完《Shoemaker》,奧森.威爾斯詢問演員願不願意留下來預演《凱撒》,並邀請現場觀眾留下來欣賞。於是該劇就這麼在凌晨1點15分升幕演出,該場演出大受歡迎,劇中飾演詩人奇納的諾曼.洛伊德躬逢其盛。
.
這場傳奇演出後來在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星夢傳奇:奧森威爾斯與我 Me and Orson Welles》(2008)中獲得重現,由里奧.比爾(Leo Bill)飾演諾曼.洛伊德。但無論是該片的原作小說還是電影版,洛伊德都不屑一顧,批評與事實相去甚遠。
.
1939年夏天,奧森.威爾斯與雷電華公司合作,要將知名小說《黑暗之心 Heart of Darkness》(1899)搬上大銀幕,雖然已經做足前置作業,但因為預算等因素,遲遲未能開拍。他請求演員留下來支援他的另一部電影計畫,但洛伊德為了孩子奶粉錢,不願再繼續苦等,回到了紐約,因此錯過了演出《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的機會。洛伊德認為這是他終身的遺憾,但他也說要不是因為這個選擇,自己也不會遇上希區考克。
.
日後洛伊德在《海角擒兇》中飾演了一名納粹間諜,戲份顯著,一場自由女神戲墜落的戲成為影史經典一幕。他自此開啟了與希區考克的長期合作關係,後來也出演了他的《意亂情迷 Spellbound》(1945)。在當時的全盛時期,洛伊德也曾主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南方人 The Southerner》(1945)。眼看電影演員收入高過劇場太多,洛伊德決定在電影圈定下。
.
然而,在麥卡錫時代,洛伊德因為與左派電影工作者的密切關係,一度遭到封殺。這段時期除了參與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舞台春秋》之外,表演機會銳減。好友希區考克對他表達了絕對的支持,不顧電視台干涉,力邀洛伊德為《希區考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1955-1965)擔任執行製作人。整個六、七〇年代,洛伊德的重心皆轉向電視製作,以製作人身分兩度提名艾美獎。
.
直到八〇年代,洛伊德才以電視劇集《波城杏話 St. Elsewhere》(1982-1988)的演出走紅,雖然他起先只打算客串幾集。後來他也曾在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的《春風化雨》中出演強勢的諾蘭校長,與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有相當關鍵的對戲,令人印象深刻。九〇年代,他也曾出演《純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1993)。
.
進入到21世紀,洛伊德零星出演的作品包括《偷穿高跟鞋 In Her Shoes》(2005),兩年後,一部以他的人生故事為主軸的紀錄片《Who Is Norman Lloyd?》(2007)在日舞影展首映。其電影生涯最後一部作品則是喜劇片《姐姐愛最大 Trainwreck》(2015),他在片中即興演出,卻對這個客串的決定有些懊悔,因為他認為這部作品的劇情太過淫穢。
.
由於諾曼.洛伊德活過了百歲,使之成為了三〇年代水星劇場與四〇年代好萊塢的最後見證者之一,他經常受到媒體訪問。因為再也沒有別人能像他一樣能對奧森.威爾斯、希區考克、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與尚.雷諾瓦等影壇、劇場傳奇人物侃侃而談。同時,他也是卓别林的網球球友。洛伊德認為對網球終身的興趣是自己長壽的原因,他年過九十之後仍然照常上陣揮拍。
.
在百歲當年,諾曼.洛伊德接受了《紐約客》的採訪,他在受訪過程中盛讚奧森.威爾斯是美國戲劇界最偉大的人,無論是燈光、聲效或音樂與舞台技巧、風格與戲劇性的整體性展現,都能達到完美的呈現。但他卻也以耐人尋味地口吻說:「最終要看的還是故事的重量。回顧卓别林的《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的結局,盲女觸摸流浪漢的手而認出了他⋯⋯奧森.威爾斯的戲有那樣的人性嗎?」
.
直到生命尾聲,諾曼.洛伊德仍然沒有輕言退休,曾買下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作品的翻拍版權,雖然找不到人為劇本執筆。他也依然會對時事發表看法,例如對同性婚姻與民主黨的支持。202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授予他電影傳奇獎,表彰其終身貢獻。
.
2021年5月11日,諾曼.洛伊德於睡夢中在洛杉磯辭世。在他過世之後,現年103歲的瑪莎.亨特(Marsha Hunt)成為目前美國在世的電影演員中最年長者。
.
.
(圖為《海角擒兇》中的諾曼.洛伊德。)
比爾 森 退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她是史上第一位為超級英雄漫畫編劇的女性,卻被要求不得掛名。連她的丈夫也不知道自己的太太竟是奠定美國漫畫史的傳奇人物之一。
.
漫畫編劇喬伊.哈梅爾(Joye Hummel)辭世,享耆壽97歲。她在19歲那年臨危受命為漫畫《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編劇,起因是原作作者威廉.莫爾頓.馬斯頓(William Moulton Marston)病重,身為助理的她只好接手主導。在1944年至1947年之間,她為這個經典漫畫創作了47則故事。
.
1943年,喬伊.哈梅爾於凱瑟琳吉布斯學院的心理學系就讀時,認識了當時在校內執教的威廉.莫爾頓.馬斯頓,成了他的助理。馬斯頓教授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他認為女性多半被認為缺乏力量與權力,為了改變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於是他決定創造一個具有超人力量的女性角色。同時他相信漫畫具有巨大的教育潛力,遂在1941年首創「神力女超人」角色,以漫畫方式呈現。
.
兩人早期的合作模式,是由馬斯頓先口述自己的想法,哈梅爾速記之,再透過自己的方式將之串成完整故事,同時也加入一些時下流行的俚語以確保能貼近觀眾。但在1944年八月,馬斯頓苦受小兒麻痺症所苦,再無心力趕連載。馬斯頓拜託年僅19歲的喬伊.哈梅爾直接為之捉刀,以「影子作家」的身分續寫故事,不得掛名,而她也同意了。哈梅爾所撰寫的第一個故事在1945年春天刊出。
.
馬斯頓在這期間仍然親自審閱了哈梅爾創作的故事,對她的作品讚不絕口,認為她的構想比自己的版本更為純真,更容易通過審查。隨著他的病況越趨嚴重,哈梅爾獲得了完全的創作權,直到馬斯頓在1947年因為皮膚癌病逝,連載也暫時中斷。當時的漫畫迷渾然不知自己著迷的《神力女超人》,其實已經是喬伊.哈梅爾創作的版本。
.
事實上,《神力女超人》真正廣獲成功的時期,是喬伊.哈梅爾與漫畫家H. G. 彼得(H. G. Peter)全權主導之時。在馬斯頓過世之後,她決定退休,全心投入婚姻生活。當時沒有人知道她對這部作品的實際貢獻,直到七〇年代中期,DC漫畫開放了早期的庫存檔案,才讓哈梅爾的名字首次曝光。她被正式認定為史上首位為超級英雄漫畫編劇的女性。
.
喬伊.哈梅爾在40歲時曾回到工作崗位,擔任秘書,並接受在職培訓,成為了股票經紀人。在首任丈夫過世之後,改嫁給一名賣柴油機維生的男子,而他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太太竟是《神力女超人》的奠基者之一。
.
近十年,隨著神力女超人再隨著DC電影系列受到矚目,喬伊.哈梅爾的貢獻也逐漸獲得更多矚目。2014年,她將個人保留的檔案捐給史密森尼學會。2018年,她在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獲授予比爾芬格獎,該獎項表彰漫畫編劇的終身成就。
.
談到自己當時的創作理念,哈梅爾說:「這必須是女性想要讀的東西,我要讓她們覺得自己也能夠走出世界、自己的聲音也能被聽見。」
.
2021年4月5日,喬伊.哈梅爾與世長辭。
.
.
(圖右為喬伊.哈梅爾,在2019年她被地方警長聘為榮譽副手。)
比爾 森 退休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美書房
#世界藝文事Openbook都幫你整理好了
📍📦📦 疫情發展至今,美國平均每週有一家以上獨立書店關門倒閉,網路書店亞馬遜的業績卻蒸蒸日上。為了凸顯問題並鼓勵消費者在當地書店購書,美國書商協會委託擅長翻轉文化意識的廣告商DCX Growth Accelerator設計行銷活動,以「紙箱」和「排除在外」的雙關語,將活動命名為「#Boxed_Out」。
為了讓民眾意識到獨立書店面臨疫情和亞馬遜雙重打擊的困境,部分獨立書店以厚紙板覆蓋櫥窗,或在門口堆放紙箱,模仿美國隨處可見亞馬遜包裹堆在門前的景象。紙箱上印有各種標語,例如:「我們提供免費無線網路,請不要用它讓已經賺了1.6兆的公司更有錢」、「亞馬遜,反烏托邦的世界還是留給喬治.歐威爾吧」。
📍🚂 以《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獲得奧斯卡最佳長片和最佳改編劇本的巴瑞.詹金斯,於2016年宣布執導懷特黑德得獎作品《#地下鐵道》的改編迷你影集,時隔4年終於完成拍攝。
詹金斯近日釋出預告,竭力逃離黑奴命運的女主角珂拉將由南非演員Thuso Mbedu飾演,追索珂拉的獵奴人里奇威則由澳洲演員Joel Edgerton出演。全劇將在亞馬遜影音串流平台Amazon Prime Video播出,首播日期未定。
📍📘 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於10月中出版個人自傳《#Greenlights》,並由本人親自朗讀錄製有聲書。
麥康納在妻子的激勵下,終於下定決心整理過去35年來的日記、詩作與照片,獨自在貫徹安全社交距離的荒漠裡,重新解讀並歸類生命中「紅燈休止、黃燈減速、綠燈通行」往復不斷切換的進程。
早在1993年出演首部電影《年少輕狂》之前,麥康納就曾作詩宣誓將親筆寫出一本關於自己人生的書,如今剛年過半百的他,終於實現了30年前的許諾。
📍⛺️ 以風趣口吻寫下《#別跟山過不去》、《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原來,英國跟你想的不一樣!》等旅遊文化書籍的作家暨前記者比爾.布萊森宣布封筆退休,告別多年來筆耕不輟的日常。
布萊森的68歲遇上諸多工作跟著世界一起停擺的2020年,於是他利用這段時間嘗試與退休生活磨合,發現這樣的日子還不賴後,他決定正式離開工作,在英格蘭的美麗小鎮享受悠閒生活與天倫之樂。
更多報導內容請讀👇👇👇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