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紐約時報
*【野火有多嚴重?它正在改變天氣】
熱空氣、煙霧和雲雨及閃電,在風的推動下,火焰在大地上蔓延越過防火帶。甚至出現罕見的火龍捲。奧勒岡州南部的野火,是今年以來,美國最大的一場森林野火,由於數月的乾旱和上個月的酷熱天氣,已經燒毀了超過340000英畝的森林和草原。氣候變化導致野火規模越來越大、強度越來越大的時候,也造成更嚴重的野火燃燒。國家林業部發言人Marcus Kauffman稱“這場火災規模如此之大,產生了如此多的能量和極熱,它正在改變天氣,在通常情況下,天氣預報火災會發生什麼。但現在變成了火災預測天氣會怎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climate/bootleg-wildfire-weather.html
*【英國在病例激增中解封】
在經歷了長達16個月的封鎖後,英國週一解除所有疫情限制,迎來“自由日”。當前英國每天報告近5萬新病例,接近1月峰值水準,數十萬人仍在隔離中。儘管該國已有超過一半人口完成疫苗接種,外界仍對解封前景感到擔憂:政府的決定相當於一場賭博,其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效力和醫院處理患者的能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world/europe/england-boris-johnson-covid-restrictions.html
*【法國限制未接種疫苗者進入公共場所,10萬人上街抗議】
總統馬克洪此前宣佈,參加大多數公共活動和進入大多數公共場所均需持有“健康通行證”,官方的疫苗接種證明、近期核酸報告或近期從新冠中康復的證明。一些抗議者稱其“獨裁”,譴責政府權力過度擴張,但這項政策似乎達成了預期效果。居民湧入疫苗中心,單日接種人數超過歷史記錄。截至目前,55%的法國人已注射第一劑疫苗,40%已完成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world/france-covid-vaccine-pass-protests.html
*【恐慌情緒蔓延華爾街,美股震盪下跌】
投資者曾預測,全球經濟將從新冠危機中全面反彈,但隨著大量令人擔憂的消息出現,華爾街週一湧現大規模拋售。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再度翻倍、Delta病毒在多國傳播,投資者被迫應對來自全球的不安跡象。週一,標普500創下5月以來最大跌幅,道瓊指數也創下今年最大單日跌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business/stock-market-toda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加拿大將重新開放與美國的邊界,並希望在 9 月初之前允許其他國家進入。聯邦政府官員周一表示,從 8 月 9 日開始,在旅行前已接種至少 14 天疫苗的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將被允許進入加拿大。如果一切順利,加拿大希望從 9 月 7 日開始允許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這個日期可能會根據情況而改變。
#聯邦法官支持印第安納大學對學生的疫苗接種要求。八名學生原告的律師辯稱,要求接種疫苗侵犯了他們的身體完整和自主權,冠狀病毒疫苗只有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緊急使用授權,不應被視為正常範圍的一部分。聯邦法官週一確認,印第安納大學可能會要求其學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這似乎是第一項支持大學要求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裁決。
#美國兒科學會周一為學校發布了新的 Covid-19 指南,建議今年秋天 2 歲以上的每個人都戴口罩,即使他們已經接種了疫苗。
#Facebook 沒有殺人”:拜登緩和了對疫苗錯誤信息的攻擊。在白宮和 Facebook上周末之間的爭議,在週一有所緩解,拜登指責對社群平台對於疫苗錯誤信息傳播的強烈批評。而周一拜登改口說,Facebook不會殺人,但在那裡提供錯誤信息,且誤信的人都會受傷害。
#19日英國如期解封,“自由日”的到來,但首相強森卻宣布隔離,這讓英國人面臨同樣的前景,且對解封的風險感到焦慮。夜總會和酒吧敞開大門,顧客互相擁抱,週一仍報告了 39,950 例新病例,數萬人在國家衛生服務中心的手機應用程式通知他們與感染者接觸後被迫隔離.
#喬治亞州共和黨人Marjorie Taylor Greene向來反對接種疫苗和戴口罩,她在推文中稱,Covid-19對65歲以下不肥胖的人沒有危險,並表示不需要接種疫苗。被Twitter視為錯誤訊息而暫停帳號。
#儘管擔心冠狀病毒,但夏季旅客仍湧入美國機場。根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數據,約有220 萬人通過了美國機場的安全檢查站,幾乎是一年前同一天的三倍。這仍然比大流行之前的 2019 年的同一天少了 50 萬,比 2019 年 7 月 21 日(也是 7 月下旬的星期日)少了約 30 萬。
#佛羅里達州的一名國會議員Vern Buchanan在完全接種疫苗後檢測出 Covid-19 呈陽性。
#在紐約病例增加的情況下,市長白思豪表示,不會公布任何新的室內口罩指令,而是把加強疫苗接種視為最佳防疫。
#美國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公佈報告顯示,由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僅持續了2個月,在2020年3月經濟活動出現急遽下降,同年4月達低點後結束,這是美國史上最短的經濟衰退。儘管 2020 年的衰退時間很短,但異常嚴重。雇主在 3 月和 4 月裁員 2200 萬,失業率達到 14.8%,為大蕭條以來的最差水平。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 10% 以上。
#新加坡週一報告了 163 例新的本地傳播的冠狀病毒病例,這是自 8 月以來的最高每日記錄,因為越來越多的感染群阻礙了這個城市國家恢復正常生活。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9/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美國指控中國政府入侵微軟郵件系統】
根據白宮發佈的一份聲明,這是美國首次指控中國付錢給犯罪團夥,要求其進行大規模駭客攻擊。今年3月,微軟曾指出,與中國國安部有關的駭客利用了其電子郵件系統的漏洞。與此同時,美國與北約、歐盟一道,共同譴責了北京在世界各地發動的網路攻擊。不過,儘管聲明措辭激烈,各方均未對中國實施制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us/politics/microsoft-hacking-china-biden.html
*【冠毒病例使日本東奧最後一分鐘的準備工作黯然失色】
一名美國體操運動員檢測呈陽性,冠狀病毒集群給奧運會的籌備工作蒙上了陰影。東京奧運會開幕在即:首項賽事將於週三開始,先於週五舉行的開幕式。目前,已有約2萬名各國運動員、教練、裁判和其他工作人員來到日本,其中出現數十例新冠檢測呈陽性的病例,包括奧運村內的三例。此外,炎熱的天氣也給一些戶外項目的運動員帶來困擾。東京官方已警告市民本周不要在戶外鍛煉,預計本次奧運會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屆。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9/sports/olympics-updates-tokyo#the-first-competitions-begin-wednesday
*【美國司法部下發禁令,限制檢察官獲取記者郵件和通訊記錄】
司法部長加蘭德發佈一項備忘錄,禁止檢察官為揭露機密訊息源,使用傳票、逮捕令或法院命令等強制法律程式,從記者雇主或通訊公司手中獲取資訊。Times出版商A.G. Sulzberger稱讚這份政策備忘錄,同時呼籲國會採取更多行動,保護新聞自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us/politics/reporter-records-justice-department.html
*【百餘人在洪歐洲災中喪命,但數百名被列為失蹤者確定是安全的】
歐洲洪災死亡人數升至196人,700名失蹤者目前尚未尋獲。隨著洪水退去,該地區開始評估損失,並質疑為何這場風暴會導致如此重大的人員傷亡。目前仍有數百人下落不明,但官員們難以提供準確數字,預計死亡人數還會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world/europe/europe-floods-germany-belgium.html
*【清華紫光面臨破產,中國晶片雄心再受考驗】
清華紫光曾是中國在晶片領域與美國競爭的希望,如今正成為前車之鑒。但對北京而言,巨額投資和補貼促進了該領域的繁榮,短期內利潤並非重點,取得技術突破才是關鍵。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719/china-microchips-tsinghua-unigroup/
*【關於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你應該知道的四件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污染排放權轉化為可供買賣的配額,對實現習近平的氣候雄心至關重要。不過,大多數專家預計,該專案還需數年時間才能變為遏制排放的有效手段。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719/china-carbon-market/
*【海地宣佈成立新政府,代理總理將下臺】
在外國勢力的敦促之下,海地官員週一宣佈了新總理人選。海地代理總理Claude Joseph在暗殺事件後立即接管了政府,他表示自己將讓位給神經外科醫生Ariel Henry,後者在總統Jovenel Moïse遇害前不久被任命為總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world/americas/claude-joseph-haiti-stepping-down.html
*【被控幫助卡洛斯•戈恩逃亡,兩名美國人在日本入獄】
這對父子被控幫助前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在保釋期間出逃,將其藏匿在一隻箱子裡並送上私人飛機。法官表示,他們的行為對日本司法體系造成了“極端損害”,兩人分別被判兩年和一年零八個月監禁。戈恩當前仍在黎巴嫩,他堅稱自己沒有任何不當行為。黎巴嫩與日本之間沒有引渡條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9/business/japan-ghosn-escape-taylors-sentenced.html
每日衛生自主檢查表目的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新增 15 例境外移入 台灣確診總計 267 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 15 例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其中 7 例有美國旅遊史、6 例有英國旅遊史、1 例有澳洲旅遊史、1 例有菲律賓旅遊史,出國目的多為工作或就學。
截至今日,國內累計共 267 人確診,30 人解除隔離。
指揮中心也請剛剛結束 14 天居家檢疫的醫師和護理師到記者會分享過程和經驗,醫師表示檢疫期間發現外送業者增加無接觸送餐的服務,外送員會將餐點放在門口離開,檢疫者再開門去拿,有效避免接觸。護理師則幽默表示,「為了這一百萬嚴格遵守不踏出去」。
指揮中心補充,居家檢疫期間須自主詳實記錄體溫及健康狀況,每日亦有相關單位主動關懷聯繫,如出現不適症狀,應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網址:http://at.cdc.tw/7aLR45),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另,若民眾為居家檢疫/隔離對象,將透過手機設定「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以手機定位系統提醒民眾勿離開檢疫範圍,請民眾保持手機開機及留意電力是否充足;若民眾沒有手機,則發放防疫手機以供使用。
民眾若違反相關措施,最高可罰100萬元罰金,並強制集中檢疫。
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呼籲,若民眾收到需要疫調採檢的通知,請先暫停社交活動並配合採檢,若 24 小時找不到人,警察就會來找,避免疫調時間被拉長,而增加社區風險。
勞動部也公布,從今日下午 4 點起,雇主如果要申請產業外勞 ,必須填寫「申請移工入境居家檢疫計畫書」,由政府勘查雇主提供的居家檢疫場地,必須確認是一人一室、門禁管制、配備消毒設施等,檢查完成後才能讓移工進入我國。
有記者詢問英國媒體 BBC 報導引述一對英國情侶的說法,抹黑我國集中檢疫場所環境惡劣,陳時中對此表示英國方面今早已作出澄清,BBC 也已將該報導下架,他認為公道自在人心。而針對這起個案,政府是否依然提供補償金,相關單位仍須研究。
陳時中還提醒民眾,口罩網購的第二輪登記將在今晚 8 點截止。
#阿草需要你
💪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tchout.backme.tw/checkout/1227/8320
每日衛生自主檢查表目的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到底要不要介入孩子的讀書?要介入多少?】
有一位媽媽很瀟灑地跟我說,她認為孩子一入小學,學習就應該是他自己的事,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我負責,她決定不介入孩子的學習;
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態,同時讓老師能掌握到孩子最真實的學習狀態,她也不打算檢查作業。
完全交由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與課業負責,孩子就真能自我負責嗎?這樣的作法真的能讓孩子進步嗎?
.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一位聞名全世界的老師怎麼想?
強調創新教學、塑造自由學風的克拉克學園創辦人,也是《優秀是教出來》的作者隆‧克拉克曾分享一個案例:
許多科目都不及格的喬幾乎不寫功課,是一個學習落後的學生,於是老師與他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確定喬每天都有唸書,幫助他使用學習指南、複習筆記,並且製作生字卡,關於喬的學習,親師必須一起努力。
但幾個月過去,喬的成績依然落後,因為以上的事情,喬的父母一樣也沒貫徹,卻直率地回答克拉克老師:
「我們並不擔心,因為我們知道他一定沒有問題的,我們把這件事情交到上帝的手裡,我們會禱告。」
喬的父母始終相信孩子自己會得到教訓,自己會想辦法,自己終究會有所突破,甚至認為上帝會給予祝福。
然而事實不然,光靠喬自己的力量,不但沒有絲毫進步,反而愈來愈落後。
.
👉 (((自主學習≠獨自學習)))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教會每一個孩子,但光靠老師一個人的苦口婆心絕難達成任務,認真的老師還需要願意一起合作幫忙的父母,才能將學習落後的孩子拉拔上來。
這個曾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的老師隆‧克拉克下了結論:「若想孩子成功,父母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他希望父母投入,唯有父母一起進入孩子的學習狀況中,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也唯有父母願意伸出援手,孩子的問題才可能被貼近的處理,有機會進步。
隆‧克拉克不否認有孩子完全不需要家長的關注,但仍能保持亮眼的成績,
但對多數孩子而言,若是父母常常在狀況之外、放牛吃草,孩子成功的機率就微乎其微。
「最棒的家長都明白,為了孩子著想,勢必得有所犧牲。這些家長知道,沒有任何電視節目,會比花一小時陪孩子念書、檢查作業或陪陪孩子玩大富翁重要。」
.
因此,他明白的表示,在他的克拉克學園裡,他會要求家長做一些事,讓家長助孩子一臂之力,協助孩子成功。
「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的重要性無人能及!」而他也證實,只要家長願意採納學校老師的建議,通常孩子無論在課業或人際關係上,都會呈現大幅進步!
.
採訪200多位優秀青年家庭教育所匯集成的《一流的教養》一書也明確地做出結論:
「自由放任孩子念書的教育方針並非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
該書所做的問卷中最多的回答是:「比起強迫孩子念書,讓孩子自己作主比較好,但『普通孩子的父母』萬萬不可囫圇吞棗接受這樣的說法。」
.
作者金武貴回想自身的成長經驗也感嘆道:「我的個性放浪不羈,讓我自己作主,是絕對不會念書的。」
他說當時他完全不了解「為什麼必須念書」、「為什麼應該要念書比較好」。
可見得,關於孩子的學習,「放牛吃草」對多數孩子而言,絕對是一個下策。
.
👉 (((孩子大腦尚未長全,很難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分析未來的能力,沒有遠見,這完全合乎常理。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Jay Giedd曾利用核磁共振掃瞄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腦,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區」竟然還沒有長全,而這個區塊專門負責分析事理、組織想法、並權衡行動,被稱作「大腦的CEO」。
這可以充分解釋為什麼許多青少年根本沒有預見行為後果的能力,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思索「今天的好成績」對未來會有什麼幫助,眼裡只看見讀書的無聊與壓力,
於是想辦法偷懶,逃避責任。然而等他們長大,能想通事理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為時已晚。
.
因此,在孩子混沌的成長期,父母當然有責任補強孩子大腦未完全的功能,需要在一旁耐心的引導、分析事理、教導、監督,責無旁貸。
東方父母深諳此理,但是卻又出現一批熱切過頭的父母。虎媽蔡美兒就明白告訴大家:
中國家長每天花在陪子女做功課的時間是西方家長的十倍,因為中國家長認為,孩子得A-就是壞成績,孩子的數學程度起碼必須超前同學兩年。
.
👉 (((爸媽,千萬別把「自己」當成了學習主角)))
事實上,不少亞洲家長一旦投入孩子的學習,往往發瘋般地走火入魔,落入軍備競賽模式,他們總攬孩子所有學習的大小細節,承擔孩子所有的成敗得失。
當我在閱讀《虎媽的戰歌》一書時,有好幾次感到很不舒服,因為虎媽在要求孩子勤加練習時,開頭都是跟孩子這麼說的:
「幫『我』做一件事…」、「『我』要你……」,這讓我十分疑惑,虎媽儼然把學習的主角易主---是「她」自己,而非她的女兒。
完全無視孩子為學習的主角、擁有獨立人格的介入模式會造成什麼結果?
《爬上常春藤:培養名校生的17個秘訣》一書寫了一個令人難過的案例。
.
移民美國的韓裔宋先生和宋太太生了一個可愛女兒珊蒂,從此就進入瘋狂式的栽培計畫,
他們為珊蒂訂定了非常緊湊的生活表,每天清晨5:30起床,6點至7點由爸爸陪伴做進階數學練習。
一放學,宋先生就接女兒到自己的店裡做功課,晚上則要花費數小時繼續指導女兒做數科習題。
他們嚴格執行每日的行程表,絲毫不准珊蒂懈怠,曾經有一次為珊蒂舉行生日派對,兩個小時一到,宋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一大群孩子通通趕回家,原因是珊蒂接下來必須完成排定的數學作業。
.
在宋先生的用心栽培下,珊蒂也不負期望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讀,但這個故事沒有完美的結局。
從來沒享受過自由、很少盡情玩樂的珊蒂,少了父親的盯哨,便像是放出去的野馬,開始到處參加派對、盡情享樂,和各種朋友廝混,甚至吸毒,
最後因為成績太差而被取消獎學金,惡性循環之下,她對學習愈來愈沒興趣,也失去信心,最嚴重的是,她和父親的關係變得惡劣,最後形同陌路。
這個真實案例反映出父母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盲點:
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角,而非孩子自己;只在意最後的學習成果,而忘記孩子是否擁有自主的學習動機與樂趣。
.
蔡美兒的「虎媽教育法」,用在乖巧的第一個女兒完全奏效,大女兒傑出、亮眼、閃耀,
但用在剛烈的第二個女兒身上,卻完全失控走樣,母女天天吵到天翻地覆,最後虎媽也只得妥協,讓二女兒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事,決定自己的事情。
而我自己對三個孩子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投入的方式當然必須不同,陪伴的程度不同,介入的深度更不同,但最重要的關鍵是:
我絕對不橫刀奪「愛」,這個「愛」,是他們自己對學習的熱愛。
我必須要謹記在心,他們永遠是學習的主角。
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
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
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
👉((( 爸請經常檢視自己陪伴孩子讀書的目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散漫的孩子需要父母稍加權威式的主導,而且因此能有明顯的進步,但不見得學得會「自我管理」;
順從的孩子會乖乖遵循父母所有的安排而毫無怨言,但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也許會頓失所依,毫無自我主張;
個性強烈的孩子根本不願意順服父母任一個指導棋,或許反而走上「為反對而反對」的自毀之路。
.
這些問題的根結,都在於父母介入孩子學習之時,沒有把孩子當成「第一主角」。
關於孩子的學習,父母當然必須陪伴、守候與輔佐,但請經常的檢視自己陪伴的目標:
.
➠幫助孩子及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妥善規畫生活作息、有效能的使用時間,並維持到長大成人。
➠「想辦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絕對勝過「維持漂亮的成績」,前者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自我學習。
➠常常檢視自己是否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擁有學習信心。如果已經嚴重抹煞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不如不介入,另外想更好的方法或人選來幫助孩子。
➠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負責、擁有人生目標的孩子。
【延伸閱讀】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asb_002
每日衛生自主檢查表目的 在 食材公司 - 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發展協會 的相關結果
每日 填寫衛生自主管理檢查記錄表,確實追蹤改善。 5.5.12. ... 目的:配合政府實施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並確保本公司之餐點自原物料採購、進貨、驗. ... <看更多>
每日衛生自主檢查表目的 在 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 的相關結果
○○機構廚房管理及膳食衛生自主檢查表 ... 一、從業人員衛生管理 ... 攝氏七度以下凍結點以上;避免劇烈之溫度變動,並均應於明顯處設置溫度指示器,且每日定時記錄。 ... <看更多>
每日衛生自主檢查表目的 在 餐飲業管理衛生人員自主管理手冊 - 新北市衛生局 的相關結果
每日檢查 人員服. 裝儀容狀況,並記. 載於營業前自主. 查核表,如有異常. 應加註處理方式. (參閱附件十四)。 您採用左欄方法嗎? □是□否. 若否,請寫出您的方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