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Country (Petit pays) 小小國(Eric Barbier,2020)
Country:France
Score:6.5/10
作者Gaël Faye的自傳小説Petit Pays改編,描寫九〇年代他在故鄉蒲隆地度過的童年時光。加比爸爸是法國白人商人,媽媽是鄰國盧安達黑人,所以爸爸是殖移民者,媽媽因戰禍而避居來蒲隆地。再加上家裡總管來自另一個鄰國薩伊,使得這些不同國家與種族人民之間衝突不斷。童年的他,只想與死黨們偷摘芒果、抽菸玩樂、游泳嬉笑,回到家後,陪著妹妹和爸媽過著圍墻内的特權階級安穩生活。然而某夜一陣槍響,打破了表面的平靜,政治鬥爭燃起的種族屠殺,戰火蔓延而來,法國爸爸與圖西族媽媽難掩焦躁不安,死黨要混血的他在兩族間選邊站。故事前半部是加比天真無邪的日子,雖然爸媽離異,仍心繫彼此,因著殖民者家庭的優渥地位,結交同伴亦多是背景類似的子弟,所以仍充滿開心的冒險時刻。但從中段開始,蒲隆地軍事衝突轉烈,山雨欲來的政治風暴讓不想改變過日子方式的加比也不得不感受到壓力。政治影響了所有人,包括曾經歃血為盟的好朋友與親密的家中僕從。終於盧安達爆發大屠殺,蒲隆地徹底陷入混亂,殺人放火成為日常,加比一家人只好出逃。自此幸福夢碎,看盡人世炎涼的少年,二十年後才想起那個故鄉,只是滄海桑田人事已非。相較於Hotel Rwanda 政治性的大人視野,本片從小孩眼中感受當時的戰亂紛擾 與 血腥殘酷,滿滿無能爲力的唏噓酸楚!
同時也有5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四集 日軍性暴力的山洞 日軍慰安所 ~高金素梅2021.09.13 花蓮縣秀林鄉水源村的部落外圍,日據時期有日軍的軍營駐地,這個大山洞就是婦援會所說的慰安所,也就是日軍性暴力罪行的地點。 看待歷史,要看是從什麼位置看歷史?從「殖民者」的角度看歷史是一種,從「被殖民者」的角...
殖民者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時香港Patreon】港英重用「頂心杉」羅文錦 反映舊日管治邏輯
全文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751657
香港公民社會未形成的時代、尤其是太平洋戰爭之前,人們普遍認知是,獲港府重用的華人均為「殖民者附庸」,與港督同聲同氣。但事實未必如此,在英治時期的二十至五十年代,曾有一個處處站在華人利益發聲、甚至屢次與港府唱反調的華人政治家,先獲委入立法局、再躋身立法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後來更位高至行政局成員,晉身港府決策核心。他叫羅文錦。
羅文錦可說是港英時代版的「反對派」,但港府仍對他委以重任,反映出一個時代的一些管治邏輯。
羅文錦如何成為頂心杉、甚至牴觸殖民地當局的一些利益?他曾協助罷工工人、反對當局針對華文報章的審查、乃至協助華人對抗收地拆遷七姊妹泳棚等......如欲了解更多,請登入: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751657
殖民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會在這個會期開始,我們試辦同步口譯服務,現在由本會委員陳柏惟委員,他已經申請台語同步口譯,相關的口譯人員與接收器的配置已經到位,請陳委員開始詢答.」
.
「想請問一下,美國國防授權法....(台語)」
.
「我跟委員報告一下,語言是一個交通的工具,大家工具都能夠共用,會方便一點,如果委員堅持要傳譯才可以,那我就按照規定,請傳譯一下再講,時間並沒有辦法增加」
.
他雙手一攤,語氣顯得十分不耐.
.
.....「傳譯一下好嗎?」
.
邱國正說,
.
翻譯官按照他的想法翻譯陳柏惟的話,
.
「有沒有和台灣有關係的內容?」
.
翻譯官照做了,但被邱國正斥責.
.
「我剛剛講的也要傳譯回去阿?他聽不懂.」
.
翻譯官無奈,只能將中文翻成台語,問陳柏惟,
.
「委員,剛剛官員講的你聽得懂嗎?」(台語)
.
「聽得懂阿.」(台語)
.
陳柏惟不卑不亢地回答.
.
「他ok」
.
翻譯官告訴邱國正,
.
「好啊,那他剛剛講的再傳一遍」
.
翻譯官再翻譯一遍,邱國正這時滿意了,
.
「其實我跟委員講,你剛剛講的我都聽得懂,但我要跟你講的,這是一個工具....」
.
邱國正明明聽得懂台語,卻假裝聽不懂,堅持陳柏惟要用國語來質詢,然後假裝對方聽不懂中文,遷怒翻譯的官員,要翻譯中文給他聽,這根本就是歧視.
.
然後他自己不只會聽,還會說,不時說兩句台語,不知是貶低,還是挑釁?
.
昨天是立法院通譯服務第一天,陳柏惟按照程序申請,被質詢的對象卻搞不清楚狀況,認為說台語是對自己的冒犯,然後這項服務卻被暫停了,就因為這種國語本位主義,因為一個人,廢棄整個制度.
.
陳柏惟明明是被壓迫的一方,卻被顏寬恆說成是用母語來打壓對方,實在荒謬.
.
有這款國防部長,怎麼帶台灣兵打仗?要怎麼保護台灣島上每一個族群的人?是不是還以為自己是殖民者政權的領袖?比總統還大?可以超越國家制定的多元語言及保護母語的方針?
.
他領的稅金沒有說台語的人貢獻?今天有議員講客語或原住民語,是不是不允許他們說,一律只能對他講中文?他為誰服務?他為誰而戰?他的主人是誰?他是不是把民意代表和台灣人民當成自己的下屬那樣教訓?所有人得對他唯命是從?
.
在戰略的角度,邱這種天朝心態,見到美國官員來指導部署,是不是要對方只能講中文?聽得懂英語還要假裝聽不懂?看到日本盟友渡海來台參加演習,明明有翻譯的機制,是不是要求他們不要講日文,只能用中文跟他溝通?
.
更可笑的是,他自己連中文都說不好,什麼叫做「語言是一個交通的工具?」它是用騎的還是用飛的?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才對吧?
.
明明聽得懂,還要翻譯官翻給他聽,然後又說對方聽不懂.自己聽得懂的,假裝聽不懂,對方聽得懂的,卻說對方聽不懂,如果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你聽得懂,就讓對方說自己感到舒適的語言,你說自己說的語言,對方也聽得懂,他也不曾反對你的表達,沒有誰凌駕於誰,應該照怎樣的規則,彼此有默契,方便即可,邱顯然不是這麼回事,他要對方照自己的規則,把自己的規則當成立法院唯一的規則,有的,只是偏見而已,就算一般人正常溝通的方式,邱也並沒有加以遵守,反用來使對方被誤解成對自己的壓迫.
.
邱國正顯然是完全不會用這個工具,反而把溝通的工具,當成為難他人的工具使用,逼迫對方只能講他想讓他說的語言,或者讓翻譯的官員去做超出他義務的行為,因為他們都聽得懂彼此,另一方卻刻意喪失了這種能力,溝通最基本的前提,互相理解,無法成立,邱不只反對特定的語言,本質上是拒絕溝通,無論對方使用什麼樣的語言,自己擅長什麼語言,只要拒絕理解與拒絕對方表達,溝通這件事,都無法達成.假設今天陳柏惟講國語好了,邱假裝聽不懂,然後要對方說英文,「may I help you?」然後要旁邊的官員翻譯給對方聽,譏笑他不懂英文,這難道不是涉嫌種族歧視嗎?要是其他人早就一拳往他鼻子揍上去了,而換成是台語,這一切就沒有問題了,反倒是是說台語的人有問題,這不是鴨霸,什麼是鴨霸?
.
作為一個被質詢的對象,他完全的失職.
.
至於顏寬恆說什麼說母語很驕傲,不是拿來炫耀和壓迫別人的工具,他不如這麼說好了「母語是媽媽的語言,但是不能質詢官員,一質詢就是炫耀和壓迫,是做秀」.
.
這完美顯示了過往黨國體制下,官員和地痞流氓如何打壓本土語言,和台灣人的聲音.
.
然後這變成一種日常,一群人隨著統媒起舞,反倒是陳柏惟要道歉了,還有人幫邱國正解釋什麼他是外省人,聽不懂台語?他自己就說他聽得懂陳柏惟在說什麼了,還堅持擺架子羞辱對方,今天不說語言問題好了,一個被質詢的官員可以直接嗆議員「你來當國防部長好了」根本是高級外省人的優越感作祟.
.
這裡是國會殿堂,不是你家,這種傲慢的態度,是怎麼讓人民相信你是服從國家,而不是凌駕在人民之上?
.
搞清楚什麼叫做「台派」.
.
台派不是黨國的官員進來做官,就叫台派了,歧視的這麼明顯,還得保護他去斥責真正的台派議員,合理化他的行為,這不叫台派,叫華腦.
.
今天一個官員公然施壓立委不能說台語,只能說國語,怎麼會變成「難道只有會說台語的才是台派」?現在台派是被規定只能說華語嗎?「你說自己的母語就是對我的壓迫」,這又是什麼奇妙的邏輯?
.
有這種國防部長,還需要中國分化嗎?還需要團結台灣嗎?更諷刺的是,今年四月,國防部還提出「提升後備戰力」改革案,邱國正還說什麼地方宮廟的義勇,都可以納入後備動員.
.
地方宮廟講的是什麼語言?不是台語嗎?你不尊重其他族群的語言,憑什麼領導他們?是還活在黨國時代把台灣充員兵當成戰爭工具,一邊利用他們一邊當他們是次等國民?
.
陳柏惟這一席,神父保定了,不留下這一席,台語,台灣人,沒有明天,brother.
殖民者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四集
日軍性暴力的山洞 日軍慰安所
~高金素梅2021.09.13
花蓮縣秀林鄉水源村的部落外圍,日據時期有日軍的軍營駐地,這個大山洞就是婦援會所說的慰安所,也就是日軍性暴力罪行的地點。
看待歷史,要看是從什麼位置看歷史?從「殖民者」的角度看歷史是一種,從「被殖民者」的角度看歷史又是一種;不同角度看歷史,結果當然不同。
2016年政黨輪替,我跟當時的行政院長林全有過一次對慰安婦史觀的對話……。
延伸閱讀: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三集
殖民神話:莎韻之鐘、高砂義勇隊忠魂碑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4350079655035242/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4320285921347949/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一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4313779055331969/
《在斯卡羅開播之後……》
迷失在官方史觀中的細膩史詩
https://reurl.cc/bXMqOX
請訂閱
《高金素梅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user/aboho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uECzmoHAAo/hqdefault.jpg)
殖民者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高金素梅2021.08.30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 吉娃斯.阿麗,今天開始有五天行程,探訪宜蘭、花蓮ㄧ系列的殖民遺跡。
首先,來到宜蘭烏石港,226年前,漢人吳沙率ㄧ千多人在這裡登陸,開始了無盡的開發……。
四百年前,遠在漢人、西班牙人、荷蘭人來台灣之前,台灣島就聚居著原住民族。那時的台北是霧氣蒸騰的沼澤盆地,凱達格蘭人的家鄉;台南則是陽光燦爛、野牛山鹿遊走之地,只有一些漢人由福建來此打魚,與原住民族交易農具;當時的蘭陽平原,噶瑪蘭族早已是人口ㄧ萬人、部落數量六、七十個的安和樂利社會。
十七世紀初,西班牙人、荷蘭人來了以後,開始大量採集鹿皮,壓縮了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西班牙、荷蘭對台灣的殖民代表原住民族長期流離的開始,但這段歷史竟被有些人說成「台灣的誕生」,流露出殖民者的傲慢。
接著漢人移民大批湧入,開始墾殖歷程。對後代漢人而言,雖充滿詩意與禮讚,但對原住民族的生存卻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連有良知的漢人都看不過去,清代文人吳性誠在《入山歌》中就寫道:
「牧牛打鹿釣溪魚,不識不知太古初,別有天地非人世,萬頃膏搜可荷鋤。偽呼庚癸乏軍糧,欲向山中乞鹿場,矯稱官長張紅盤,襲取其社不可當。壯者僅免幼者死,老婦飲刃屠稚子,開廈運粟萬斛斗,其餘一炬同屋燬 … 。」
開發的背後,也出現了無情的搜括與殘害。
民國65年,民歌運動創始者李雙澤創作了「美麗島」這首歌,其中有段歌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當時,林雙澤的好友排灣族盲詩人莫那能說:「你的篳路藍縷,我的顛沛流離」。
不同的位置看歷史,結果自然不ㄧ樣。外來入侵者歌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顛沛流離的原住民族卻只能低聲吟唱「可憐的落魄人」。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ㄧ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https://reurl.cc/GmW44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uOaGTtcvas/hqdefault.jpg)
殖民者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澳洲的種族滅絕》
阿倫特族提歐茅思長老說: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
~高金素梅2021.08.09
十天前的8月1日原住民族日,我提出了是否應訂定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的想法,其實,我要強調的是「不能忘記被殖民的悲慘歷史」,不忘歷史才能掙脫繼續被殖民的命運。今天,我就來談ㄧ段澳洲的種族滅絕歷史。
今年六月底,就在加拿大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不斷發現無名墳場的時候,澳洲中部的阿倫特族長老提歐茅思,在英國衛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長老在投書的一開始表示:他的族人要和加拿大的原住民族人站在一起,哀悼這些成百上千、還來不及長大的兒女。
提歐茅思長老說:澳洲殖民者和加拿大殖民者一樣,都對原住民族犯下了滅絕暴行,但是澳洲政府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要真正面對這段屠殺、強迫同化和文化滅絕的殖民歷史。他說:我就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小時候被白人從家裡頭強行帶走,送到好幾千公里之外的教會之家,孤單、掙扎地活著。澳洲政府對原住民的屠殺、擄掠、毒害和暴行,為的就是要滅絕我們,把我們的民族從這個星球上抹去。
提歐茅思長老回憶說:我每天都會想起我被帶走的那一天。我之後所面對的那些不斷被殖民和同化的日子,讓我覺得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這就是我每天的感受!……
《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786856448647723/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事件》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80290984707592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HqdxcYA6dM/hqdefault.jpg)
殖民者 在 [請益] 請問關於殖民者及被殖民者的英文說法- 看板Fiction 的必吃
請問一下,colony 這個字是指 "殖民地" 及 "殖民"
而 colonize 則是動詞,開拓殖民地
而 colonizer 則是殖民地開拓者
所以,colony 的中文 殖民 不等同於 colonizer 是嗎??
它只是指被殖民的那塊土地以及"殖民"這個動作的名詞,這樣對嗎?
在書上有看過 colonized,請問它這樣+ed,是否變成了形容詞?
或者是"被殖民的人"呢?
因為有書上寫"colonized",我看了上下文,好像就是直接指"被殖民的人",
但也有後面加 people,所以colonized是否可以當成"被殖民的人"?
還是另有說法呢??
請各位大師指引,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89.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