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 「伊維菌素」ivermectin 很有效的一篇研究論文,被發現錯誤百出及研究數據有可能被竄改,日前已被醫學期刊撤回!
以上是紀景琪教授精簡到位的摘要
這陣子國內外有許多報導,引用一些研究報告,宣稱「伊維菌素」ivermectin(一種治療寄生蟲的藥物)能夠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有不少東南亞國家,更在一些網紅和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之下,造成民眾大量的搶購,影響正規的防疫,甚至開始質疑政府不願意採用此便宜用藥,是為了要賣疫苗和其他昂貴藥物等等陰謀論。
在疫情嚴峻的印度,相信「伊維菌素」有效的「勢力」更是龐大,印度律師協會甚至還向法院起訴WHO首席研究員斯瓦米納坦:
「您在2021年5月10日反對使用伊維菌素的誤導性推文導致泰米爾納德邦在2021年5月11日把伊維菌素排除在冠狀病毒治療方案外,儘管此前這種藥物在治療冠狀病毒患者的藥物名單內」一旦罪成,她將被判處死刑。
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媒體也多次詢及此藥。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在6/14的記者會上表示:「專家會議討論後認為不建議常規使用,呼籲民眾不應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以免造成傷害。.... 綜合研究指出還沒有證據指該藥物有降低死亡率、插管率、縮短住院天數等效果,且包含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歐盟都沒有這樣的建議,甚至像是美國藥物管理局也在官網明確指出,不要買這個藥物來治療。」
現在看起來,還好有指揮中心專家小組的把關,國內才沒有掀起「伊維菌素」的使用熱潮。
醫學的研究是非常嚴謹的,民眾應該相應專家們的建議,勿受一些網路文章的影響。
抗疫需要全民一心,一旦出現一股不信任的聲音,民眾選擇相信偏方或是未經嚴格證實有效的治療,便會造成防疫政策無法落實。
防疫對抗的,不只是病毒,更是許許多多的假消息!
阿金也收到許多人私訊,質疑政府為什麼不用這個「有效又便宜」的藥,有沒有效,需要以嚴謹的方法仔細分析各個研究的方法和分析,就讓指揮中心的專家們來傷腦筋吧!有多少證據,就說多少話,目前「仍是維持」不建議使用。
======
首先發現此篇刊登在Research Square的研究論文有問題的,其實是倫敦的一名叫Jack Lawrence醫學生,他發現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1.這個研究收案年齡是18-80歲,他卻發現至少有三位受試者是小於18歲。
2.研究是在2020年6月8日至9月20日進行,他發現,大部分的死亡個案,是在6月8日之前就入院或是死亡。而且,還發現一位個案是在2020年6月31日這種「不存在的日期」出院的!
3. 治療組死亡人數被低報(4個被報成2個),對照組的死亡人數被高報(0個被報成百分之4)
Jack Lawrence於是尋求專家的協助,深入的探討這個研究的原始資料,進而發現:
至少有79人的資料是「複製貼上」的!這很難令人相信不是刻意的!
報導連結在留言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思覺失調 在面對重大社會案件時,常有討論認為「殺人者可以利用精神疾病來躲避死刑」,難道,精神疾病真的是傳說中的 #免死金牌 嗎? 讓我們從大家聽過的「思覺失調」來聊聊:我們是如何鑑定被告的精神狀況?精神鑑定在司法上究竟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泛科學再度與「法律白話文...
「死刑小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死刑存廢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馬立的閱聽筆記集散地, profile picture 的評價
- 關於死刑小論文 在 【小論文 頻出テーマ】 死刑制度について - YouTube 的評價
死刑小論文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洗腦教育下嘅反納粹少女
今年係德國少女Sophie Scholl冥壽100周年,大家可能對呢個名有啲陌生,但佢同哥哥嘅短暫人生就代表咗二戰時期,响洗腦教育下仍然可以成為反納粹嘅典範。而佢地成立嘅「白玫瑰」(Weiße Rose)組織嗰六版文宣,响兩兄妹被判死刑之後,除咗傳到英國《BBC》美國《New York Times》之外,盟軍响反攻歐洲攻入德國嘅時候亦大量使用,2005年亦都拍成電影(Sophie Scholl - The Final Days)。
Sophie同大哥Hans與好多德國小朋友一樣好崇拜納粹主義, 所以哥哥加入咗納粹少年團,而Sophie就參加咗德國少女聯盟 (League of German Girls)。不過佢地嘅爸爸Robert Scholl就好擔心自己嘅仔女被洗腦,雖然無阻止佢地參與納粹嘅少年組織,但堅持每晚食飯嘅時候同仔女分享當日各自遇到嘅人和事,從中教育佢地開放嘅思維價值觀同聖經嘅道理。
中學畢業嘅論文,Sophie Scholl寫嘅題目就係"The Hand that Moved the Cradle, Moved the World."(我的手可以推動搖籃,亦能夠推動世界。),以當時納粹德國黎講,政治正確到無得拗,但只要知道Sophie Scholl後來事蹟,就會了解呢個題目係有另一個含意。
入到慕尼克大學之後,曾經被捕讀醫嘅哥哥成立咗「白玫瑰」(Weiße Rose)呢個學生組織,Sophie隨即加入。兩兄妹加另外四個成員前後製作咗五個版本嘅反政府單張,第三版係咁,
“Our current ‘state’ is the dictatorship of evil. We know that already, I hear you object, and we don’t need you to reproach us for it yet again. But, I ask you, if you know that, then why don’t you act? Why do you tolerate these rulers gradually robbing you, in public and in private, of one right after another, until one day nothing, absolutely nothing, remains but the machinery of the state, under the command of criminals and drunkards?”
(我地現時嘅「國家」係魔鬼獨裁,大家一早就知道,我亦都聽到你地反對,但係唔該唔好再走黎同我講。只係想問下大家,既然已經知道,點解乜都唔做?點解可以容忍統治者,無論公開或私下,一個又一個咁繼續被剝削,直到乜都無晒,剩下國家機器為止?)
到咗1943年2月,當Sophie Scholl响大學主樓散播第六版,亦係「白玫瑰」最後版文宣嘅時候,被大學清潔工人發現,然後篤灰。兩兄妹同其他成員即時被捕,四日後被判上斷頭台,終年21歲...遺言係,
"Such a fine, sunny day, and I have to go... What does my death matter, if through us,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awakened and stirred to action?"
完整Patreon長文慎入:
納粹洗腦教育下成長的「白玫瑰」
https://bit.ly/3wjsZ4Z
#洗腦與家教
******************************************
📢乞食廣告: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每日更新乞兒兜: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納粹洗腦教育下成長的「白玫瑰」
https://bit.ly/3wjsZ4Z
挪威保護青年的新法律,P圖要講明
https://bit.ly/2Uxjn9O
"Freedom Day"背後的自由原則與科學數據爭議
https://bit.ly/3hHw8GJ
亞洲互聯網聯盟?無水晶球的純個人睇法
https://bit.ly/2V5BJyF
客席作者米迦文章:
點解新媒體(一)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
https://bit.ly/3ykvMfG
******************************************
死刑小論文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行家在他的書房裡踱來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舉行過的一次晚會。在這次晚會上,來了許多有識之士,談了不少有趣的話題。他們順便談起了死刑。客人們中間有不少學者和新聞記者,大多數人對死刑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這種刑罰已經過時,不適用於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這些人的看法,死刑應當一律改為無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們的觀點,」主人銀行家說,「我既沒有品嘗過死刑的滋味,也沒有體驗過無期徒刑的磨難,不過如果可以主觀評定的話,那麼我以為死刑比無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處死,而無期徒刑卻慢慢地把人處死。究竟哪一個劊子手更人道?是那個幾分鐘內處死您的人,還是在許多年間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兩種刑罰同樣不道德,」有個客人說,「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奪去人的生命。國家不是上帝。它沒有權利奪去它即使日後有心歸還卻無法歸還的生命。」
客人中間有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律師。別人問他的看法時,他說:
「不論死刑還是無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過如果要我在死刑和無期徒刑中作一選擇,那麼我當然選擇後者。活著總比死了好。」
這下熱烈的爭論開始了。銀行家當時年輕氣盛,一時興起,一拳捶到桌上,對著年輕的律師嚷道:
「這話不對!我用兩百萬打賭,您在監牢裡坐不了五年!」
「如果這話當真,」律師回答說,「那我也打賭,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銀行家喊道,「諸位先生,我下兩百萬賭注。」
「我同意!您下兩百萬賭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賭注!」律師說。
就這樣,這個野蠻而荒唐的打賭算成立了!銀行家當時到底有幾百萬家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嬌生慣養,輕浮魯莽,打完賭興高采烈。吃晚飯的時候,他取笑律師說:
「年輕人,清醒清醒吧,現在為時不晚。對我來說兩百萬是小事一樁,而您卻在冒險,會喪失您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四年時光。我說三、四年,因為您不可能坐得比這更久。不幸的人,您也不要忘了,自願受監禁比強迫坐牢要難熬得多。您有權利隨時出去享受自由──這種想法會使您在監牢中的生活痛苦不堪。我可憐您!」
此刻銀行家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想起這件往事,不禁問自己:
「何苦打這種賭呢?律師白白浪費了十五年大好光陰,我損失了兩百萬,這有什麼好處呢?這能否向人們證明,死刑比無期徒刑壞些或者好些?不能,不能。荒唐,毫無意義!在我這方面,完全是因為飽食終日,一時心血來潮,在律師方面,則純粹是貪圖錢財……」
隨後銀行家回想起上述晚會後的事。當時決定,律師必須搬到銀行家後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住,在最嚴格的監視下過完他的監禁生活。規定在十五年間他無權跨出門檻、看見活人、聽見人聲。允許他有一樣樂器,可以讀書、寫信、喝酒和抽菸。跟外界的聯繫,根據契約,他只能通過一個為此特設的小窗口進行,而且不許說話。他需要的東西,如書、樂譜、酒等等,他可以寫在紙條上,要多少給多少,但只能通過窗口。契約規定了種種條款和細節,保證監禁做到嚴格的隔離,規定律師必須坐滿十五年,即從一八七0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止。律師一方任何違反契約的企圖,哪怕在規定期限之前早走兩分鐘,即可解除銀行家支付他兩百萬的義務。
在監禁的第一年,根據律師的簡短便條來看,他又孤獨又煩悶,痛苦不堪。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從他的小屋裡經常傳出鋼琴的聲音!他拒絕喝酒抽菸。他寫道:酒激起欲望,而欲望是囚徒的頭號敵人。再說,沒有比喝著美酒卻見不著人更煩悶的了。菸則熏壞他房間裡的空氣。第一年,律師索要的都是內容輕鬆的讀物:情節複雜的愛情小說、偵探小說、神話故事、喜劇等等。
第二年,小屋裡不再有樂曲聲,律師的紙條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傳出樂曲聲,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從小窗口監視他的人說,整整這一年他只顧吃飯,喝酒,躺在床上,哈欠連連,憤憤不平地自言自語。他不讀書。有時夜裡爬起來寫東西,寫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寫好的東西統統撕碎。他們不止一次聽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熱衷於研究語言、哲學和歷史。他如饑似渴地研究這些學問,弄得銀行家都來不及訂購到他所要的書。在後來的四年間,經他的要求,總計買了六百冊書。在律師陶醉於閱讀期間,銀行家還收到他的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典獄長:
我用六種文字給您寫信。請將信交有關專家審閱。如果他們找不出一個錯誤,那麼我請求您讓人在花園裡放一槍。槍聲將告訴我,我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各國歷代的天才儘管所操的語言不同,然而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同樣熱烈的激情。啊,但願您能知道,由於我能瞭解他們,現在我的內心體驗到多麼巨大的幸福!
囚徒的願望實現了。銀行家吩咐人在花園裡放了兩槍。
十年之後,律師一動不動地坐在桌旁,唯讀一本《福音書》。銀行家覺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年裡能讀完六百本深奧的著作,這麼一本好懂的、不厚的書怎麼要讀上一年工夫呢?讀完《福音書》,他接著讀宗教史和神學著作。
在監禁的最後兩年,囚徒不加選擇,讀了很多的書。有時他研究自然科學,有時要求拜倫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一些紙條上往往要求同時給他送化學書、醫學書、長篇小說、某篇哲學論文,或者神學著作。他看書就好像他落水後在海中漂浮,為了救自己的命,急不可待地抓起沉船的碎片,或抓住另一塊浮木!
老銀行家回憶這些事後想道:
「明天十二點他就要獲得自由。按契約我應當付他兩百萬。如果我付清帳款,我就徹底破產了,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個一百萬,如今卻害怕問自己:他的財產多還是債務多?交易所裡全憑僥倖的賭博、冒險的投機買賣,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氣,漸漸地使他的事業一落千丈。這個無所畏懼、過分自信的、傲慢的富翁,現在變成一個中產的銀行家,證券的一起一落總讓他膽戰心驚。
「該詛咒的打賭!」老人嘟噥著,絕望地抱住頭,「這個人怎麼不死呢?他還只有四十歲。不久他會拿走我最後的錢,然後結婚,享受生活的樂趣,搞證券投機。我呢,變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著他,每天聽他那句表白:『多虧您,我才得到幸福,讓我來幫助您。』不,這太過分了!擺脫破產和恥辱的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人的死!」
時鐘敲了三下。銀行家側耳細聽:房子裡的人都睡了,只聽見窗外的樹木凍得嗚嗚作響。他竭力不弄出響聲,從保險櫃裡取出十五年來從未用過的房門鑰匙,穿上大衣,走出房去。
花園裡又黑又冷。下著雨。潮濕而刺骨的寒風呼嘯著颳過花園,不容樹木安靜。銀行家集中注意力,仍然看不見土地,看不見白色雕像,看不見那座小屋,看不見樹木。他摸到小屋附近,叫了兩次看守人。沒人回答。顯然,看門人躲風雨去了,此刻正睡在廚房裡或者花房裡。
「如果我有足夠的勇氣實現我的意圖,」老人想,「那麼嫌疑首先會落在看門人身上。」
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臺階和門,進了小屋的前室,隨後摸黑進了不大的過道,劃了一根火柴。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有一張床,但床上沒有被子,角落裡有個黑糊糊的鐵爐。囚徒房門上的封條完整無缺。
火柴熄滅了,老人心慌得渾身發抖,摸到小窗口往裡張望。
囚徒室內點著一支昏黃的蠟燭。他本人坐在桌前。從這裡只能看到他的背、頭髮和兩條胳膊。在桌子上,在兩個圈椅裡,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處放著攤開的書。
五分鐘過去了,囚徒始終沒有動一下。十五年的監禁教會了他靜坐不動。銀行家彎起一個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對此毫無反應。這時銀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條,把鑰匙插進鎖孔裡。生銹的鎖一聲悶響,房門吱嘎一聲開了。銀行家預料會立即發出驚叫聲和腳步聲,可是過去了兩三分鐘,門裡卻像原先一樣寂靜。他決定走進房間裡。
桌子後面一動不動坐著一個沒有人樣的人。這是一具皮包骨頭的骷髏,一頭長長的女人那樣的鬈髮,鬍子亂蓬蓬的。他的臉呈土黃色,臉頰凹陷,背部狹長,胳膊又細又瘦,一隻手托著長髮蓬亂的頭,那模樣看上去真叫人驚嚇。他的頭髮早已灰白,瞧他那張像老人般枯瘦的臉,誰也不會相信他只有四十歲。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頭前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
「可憐的人!」銀行家想到,「他睡著了,大概正夢見那兩百萬呢!只要我抱起這個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頭悶住他的頭,稍稍壓一下,那麼事後連最仔細的醫檢也找不出橫死的跡象。不過,讓我先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銀行家拿起桌上的紙,讀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點我將獲得自由,獲得跟人交往的權利。不過,在我離開這個房間、見到太陽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對您說幾句話。憑著清白的良心,面對注視我的上帝,我向您聲明:我蔑視自由、生命、健康,蔑視你們書裡稱之為人間幸福的一切。
十五年來,我潛心研究人間的生活。的確,我看不見天地和人們,但在你們的書裡,我喝著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樹林裡追逐鹿群和野豬,和女人談情說愛……由你們天才的詩人憑藉神來之筆創造出的無數美女,輕盈得猶如白雲,夜裡常常來探訪我,對我小聲講述著神奇的故事,聽得我神迷心醉。在你們的書裡,我攀登上艾爾布魯士和勃朗峰的頂巔,從那裡觀看早晨的日出,觀看如血的晚霞如何染紅了天空、海洋和林立的山峰。我站在那裡,看到在我的上空雷電如何劈開烏雲,像蛇般遊弋;我看到綠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聽到海妖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觸摸過美麗的魔鬼的翅膀,它們飛來居然跟我談論上帝……在你們的書裡我也墜入過無底的深淵,我創造奇跡,行兇殺人,燒毀城市,宣揚新的宗教,征服了無數王國……
你們的書給了我智慧。不倦的人類思想千百年來所創造的一切,如今濃縮成一團,藏在我的頭顱裡。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
我也蔑視你們的書,蔑視人間的各種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轉瞬即逝,虛幻莫測,不足為信,有如海市蜃樓。雖然你們驕傲、聰明而美麗,然而死亡會把你們徹底消滅,就像消滅地窖裡的老鼠一樣,而你們的子孫後代,你們的歷史,你們的不朽天才,將隨著地球一起或者凍結成冰,或者燒毀。
你們喪失理智,走上邪道。你們把謊言當成真理,把醜看作美,如果由於某種環境,蘋果樹和橙樹上不結果實,卻忽然長出蛤蟆和蜥蜴,或者玫瑰花發出馬的汗味,你們會感到奇怪;同樣,我對你們這些寧願捨棄天國來換取人世的人也感到奇怪。我不想瞭解你們。
為了用行動向你們表明我蔑視你們賴以生活的一切,我放棄那兩百萬,雖說我曾經對它像對天堂一樣夢寐以求,可是現在我蔑視它。為了放棄這一權利,我決定在規定期限之前五個小時離開這裡,從而違反契約……
銀行家讀到這裡,把紙放回桌上,在這個怪人頭上親了一下,含淚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時候,哪怕在交易所輸光之後,也不曾像現在這樣深深地蔑視自己。回到家裡,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動的眼淚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大早晨,嚇白了臉的看門人跑來告訴他,說他們看到住在小屋裡的人爬出窗子,進了花園,往大門走去,後來就不知去向了。銀行家帶領僕人立即趕到小屋,證實囚徒確實跑掉了。為了杜絕無謂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棄權利的聲明,回到房間,把它鎖進保險櫃裡。
死刑小論文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思覺失調
在面對重大社會案件時,常有討論認為「殺人者可以利用精神疾病來躲避死刑」,難道,精神疾病真的是傳說中的 #免死金牌 嗎?
讓我們從大家聽過的「思覺失調」來聊聊:我們是如何鑑定被告的精神狀況?精神鑑定在司法上究竟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泛科學再度與「法律白話文運動」聯手出擊!帶你深度思考、理解議題。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討論。
⚖️【章節重點】
00:50 什麼是思覺失調?
02:00 我們與思覺失調的距離
03:52 罹患思覺失調的人們
05:15 思覺失調可以被醫治嗎?
06:15 思覺失調的鑑定
07:33 鑑定之後呢?
08:24 為什麼精神鑑定可以減刑?
09:06 誰向深淵推了一把?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助理美術|陳紫含
⚖️【參考資料】
👉法律白話文運動
(1) 網頁|https://plainlaw.me/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lainlaw.me
(3)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lainlaw.me/
👉政府公開資訊
(1)精神疾病患者門、住診人數統計_衛福部統計處|https://reurl.cc/R4X1nx
(2)您知道嗎?「精神分裂症」已經更名為「思覺失調症」_衛福部|https://reurl.cc/vDW1Do
(3)認識精神疾病_衛福部|https://reurl.cc/V61X16
(4)刑法 第 19 條_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reurl.cc/exOmLW
👉論文或研究報告
(1)Glutamate and dopamine in schizophrenia: an update for the 21st century|https://reurl.cc/5lpqO7
(2)Language in schizophrenia Part 1: an Introduction|https://reurl.cc/Y1X6qX
(3)Chapter 25 - 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Wd135L
(4)John Nash, Game Theory, and the Schizophrenic Brain|https://reurl.cc/MvNk0K
(5)The environment and 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D93ZOR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What causes schizophrenia? What we know, don't know and suspect|https://reurl.cc/8Gp3xg
(2)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ZObGmW
(3)什麼是思覺失調?_思覺基金|https://reurl.cc/9Eprld
(4)創造雙贏 "精神分裂症"更名 需要大家支持_台灣精神醫學會|https://reurl.cc/nzOoeX
(5)免死金牌或修復之路?——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精神/心理鑑定_報導者|https://reurl.cc/E7RZng
(6)數學家奈許: 真實經歷比電影更意味深長——《有一天會成真!》_Pansci|https://reurl.cc/mn3vvj
(7)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治療_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801/project_3.html
(8)龍建宇|湯姆熊割喉案-思考刑法與精神疾病的關係_法律白話文運動|https://reurl.cc/R4Xbeg
(9)「思覺失調症」新療法!一個月打一針,不必每天吃藥,患者有望重返職場!_風傳媒|https://reurl.cc/5lp2Dv
(10)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的歷史軌跡_台灣精神學會|https://reurl.cc/7Xp3bb
👉新聞
(1) 思覺失調症新型療法 可助六成患者重回社會|https://reurl.cc/oLQx8q
(2) 思覺失調殺了小燈泡父母竟叫兒別吃藥|https://youtu.be/31H8CpjNKdw
(3)訴求思覺失調 殺死牙醫嫌犯盼能減刑|https://youtu.be/50m6azpuZ2U
(4)思覺失調!開賓士撞死父 改輕判20年|https://youtu.be/lzvZ6vdnBps
(5)罹患思覺失調症 男失控打死老母!|https://youtu.be/vxdcBE3rMlg
(6)罹患"思覺失調症" 割喉龔嫌恐逃死 |https://youtu.be/ShUgXhF2cRg

死刑小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死刑小論文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正直ネットがなかったら
知れなかった事実の方が多いよな
ネットってほんと偉大だわ
短文こそ至高
韓国が反日なこと
想像よりも凄かった
30過ぎのニートがこの世にいること
引きこもりが沢山いること。
意外にも右翼的存在の人間が
多かったこと
ネットは嘘や大袈裟や
紛らわしいことばっかだから
逆に現実のそれらに対する
耐性や扱い方を覚えさせてもらったわ
ネットには真実もあるが
その100倍は嘘がある
自分が意外と
学生時代の同級生に
嫌われてたこと
うぅっ(;;
小保方の論文のおかしさを
最初に指摘したのって
生物板の連中なんだろ?
そいつらがいなかったらどう
なってたのかね。
私は知りすぎた...
荒らしているのは
高齢者ばかりだと言う事実と
社会に取り残されて
適当できなかった人物や
何らかのオタクだという事。
可哀想だけど同情したら足を
引っ張られるだろう
マスゴミが屑なのは知っていたが、
想像以上の屑だった事。
鶏むね肉が美味いっていう
のはお前らに教えてもらったよ
30過ぎてから被差別部落の
存在を2ちゃんで知ったわ
俺も関東だから知らなかった
関西では授業で習うらしいな
沖縄のブサヨは実は本土から
来る連中だったことかな
沖縄土人だと思ってたが
以外に土人じゃなかった
らしい
俺も
2ちゃん限定だが本心で話す
ことの難しさ
僕は背は大きくなくて、
学歴なくて、顔も良くなくて、
仕事も零細自営業で、
自分に自信なんてなかったけれど
でも、結婚して、子供いて、
ある程度年収稼げて、
実は勝ち組なんだってこと
韓国海苔に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
・アポロ計画の真の目的と
ケネディ暗殺
・二千円札が消えた訳
・信長の比叡山焼き討ち。
一部の歴史学者にしか知ら
れていない事実。
決して報道されない。
・恐竜が絶滅した理由
・月の裏側には、岩石が
高温で焼け焦げた後があった
・冥王星を太陽系第9
惑星から除外しなければ
ならなかった理由
・宇宙探査機ボイジャーが
旅を続ける真の理由。
30年以上も宇宙空間を飛び続け、
届けなくてはいけないものがある。
・百姓から天下人に駆け
上った豊臣秀吉の正体。
・今から1万6000年前の
旧石器時代、
伊勢の洞窟に書かれた壁画。
地球、水星、金星が球体で
描かれている。
・万葉集
(7世紀後半から8世紀後半
ころにかけて編まれた日本に
現存する最古の和歌集)
に書かれていた歌で、
絶対に公表されない歌がある。
・ピラミッドの幾何学的
正確さは異常。
・イースター島のモアイは
宇宙へのメッセージ。
・野口英世が亡くなった理由
・食品会社が原材料の高騰で
値上げした商品を、
決して値下げしない理由。
・日本は元々、誰も住んで
いなかった。
いつ、
誰が日本にたどり着き、
住み着いたのか…。
・アポロ計画で月面に設置さ
れた地震計…今も揺れ
データを地球に送り続けている…
その揺れを解析すると
モールス信号になっており、
【人類はこれ以上宇宙に進出
してはならない。
我々はお前達を常に監視している。
まずは東の果ての海沿いの
国に不幸が起こるであろう】
・死刑囚に共通する最後の瞬間
・宜保愛子の正体
・明智光秀が本能寺の変の
3日前に茶匠今井宗久に
宛てた手紙の内容
殆どが知らなくてもいい
情報ばっかりだよな
時々知りたくなかった情報もあるし
友人同士の話題に使うのも
躊躇するもんな
なの知ってる?
て言ってネットで見たわーと
言われるのがすごく恥ずかしい
久本がテレビから消えないわけ
世の中には話し合いが
通じない人間が一定数いること、
特にネットでは遭遇確率が高い事
ホタルイカは
ホタルイカモドキ科の一種
テレビの情報を鵜呑みに
しちゃいけないということ
住宅の建築原価
建売でも注文でも大手なら
700万円以下
街の工務店でも900万円
以下ってこと
700万円のものに土地とは
別に2500万円とか頂くのだから
へーこらするわけだわ 笑
建材だけ揃えても家は建たない
建築原価だよ
この値段で家建つのは業界のダブー
休憩時間寝たふりしてたのは
俺だけじゃなかった
大予言で有名なノストラダムスは
世界ではじめてジャムを発明し、
地元ではジャムおじさんと
呼ばれている
まめちしきな
左利きを右利きに矯正さ
れると学習障害になる人がいる事。
グリーングリーンって歌の原曲には
パパは出てこない
知らない誰かと語り合っているのか?
ママは出てくる
ってか日本で歌われてる歌詞は
英語を訳した歌詞ではないよ
かっぱ寿司が安くておいしい理由
現実の身の回りにはそんな
感じの人いないのに
けっこう 同じような不満を
抱いてる人がいること
すき家のパワーアップは実は
バイトが大量にやめて人手
不足が原因だってこと。
実は年収1000万稼出でる
奴がざらに居る、
うらやましい
ねらーというのが実在したという事実
嘘を嘘と見抜けない人が
ネットを使うのは難しいということ
これはマジで

死刑小論文 在 馬立的閱聽筆記集散地, profile picture 的必吃
今年四月,我的小論文〈羅琳「巫師世界」中的死刑存廢論〉通過學校「後山文匯學術研討會」審核發表。我隨後請問系主任,該論文能否投稿「其他地方」;主任說,只要於文末 ... ... <看更多>
死刑小論文 在 【小論文 頻出テーマ】 死刑制度について - YouTube 的必吃

小論文 #大学入試 小論文 #大学入試社会科学系の 小論文 頻出テーマ: 死刑 制度について動画では「 死刑 制度について知っておくべきポイント」をまとめ ... ... <看更多>
死刑小論文 在 死刑存廢 | Dcard 的必吃
與死刑存廢有關的話題. ... 小弟最近在做小論文,所以想找尋大家的意見,請問你/妳支持死刑嗎?請說明支持或不支持的理由,請各位大大分享一下意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