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金門縣政府完備申請程序
#請疾情指揮中心因地制宜考量
關於中央政府不同意「金門縣政府要求赴金的旅客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抵達金門機場進行快篩陰性始得入境金門」乙事,本人身為金門選區中央民意代表,表達聲明如下:
為配合中央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金門深知地方醫護能量遠不如本島,便早以最高防疫標準來面臨疫情衝擊,不論是小三通停航,或是全面補助民眾施打疫苗,都是全力配合中央防疫政策之舉。
而今新冠肺炎疫情趨嚴,如何守護離島淨土,防範新冠肺炎入侵金門於未然,不僅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責任,也是全體金門鄉親的殷切盼望,值此特殊情形,金門地區採用合情合理丶符合時勢又守護金門成為淨土的行政措施手段,在避免疫情擴大的前提下,要求提供陰性檢測證明始可赴金或於抵達金門時進行快篩,中央理應大力支持!
猶記得歷年來中央經常以金門地區距離大陸地區過近,故有「口蹄疫」丶「禽流感」等疫情傳染之虞,逕行以中央片面之行政命令,單向禁止或有條件限制金門地區產出之「牛肉丶豬肉丶雞蛋」等物品銷台,玉珍也曾多次在立法院質詢蘇院長等行政官員,此種單向禁止行為是否有歧視離島之嫌,同時違反了憲法148條所揭櫫的「中華民國領域內,一切貨物應許自由流通。」之貨暢其流條款!
行政部門每每用為避免相關疫情擴大,故此種限制為不得不然之舉為由,依然故我,單方面限制金門物品攜帶赴台!!但面對金門為保護離島鄉親健康,提出加強防疫之積極作為,何以中央卻不同意?
金門身為離島,醫療及各項資源自然比不上台灣本島,但金門身為中華民國的一分子,扮演的角色從來都是中央的資產而不是負債,每年金門地方政府挹注數億元經費於中央設置在金門之國立金門大學丶國立金門高中、國立金門高職丶衞福部金門醫院、內政部金門國家公園等各個單位,或且是協助中央單位建設不遺餘力;歷來對於中央政府強加於金門的各項單方面不合理的限制也總是站在以大局為重之前提下忍讓吞聲;而金門離島環境特殊,除密閉式之飛行器外並無其他赴金之管道,不若台灣本島其他各縣市,如選擇不搭大眾運輸工具,尚可自行開車返鄕,再以5月24日之前一週旅客人數統計,近日赴金旅客人數每日已降至2-300餘人,進行全面篩檢或要求檢附證明,受影響之國人甚少。
兩害相權取其輕,造成少數人員之進出不便,卻可確保金門全島十數萬人民之免受新冠肺炎威脅,權衡得失之下,疫情指揮中心實在應該因地制宜,這點不單是幫助金門也是幫助中華民國全體國民恢復信心之舉。
本人也將同時建請金門縣政府依程序正式向疫情指揮中心提出申請,在申請程序完備下,請疫情指揮中心再次考量斟酌,請中央及地方以守護人民健康為最高價值,共同為防範疫情擴大而努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的網紅立法委員陳素月官方影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交通部長帶各局處來做觀光發展專案報告,但整份報告看起來像是在政令宣導,缺乏具體的目標導向及策略,令人失望。 我們看到目前政府把「來台旅客破千萬」當做觀光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但根據觀光局的統計,歷年來整體來台旅客及陸客人均消費根本沒有顯著成長。所以一味的衝高來台旅客人數,是否有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
歷年來台旅客統計 在 洪慈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開幕了,就在我的家鄉,后里。
引頸期盼的台中花博,后里、外埔及豐原三大展區四個園今天正式開展。各園區從一早就有許多旅客在等候入口,搶先感受台中市歷年來最大型的國際活動,根據市府統計至上午11點止,四個園區的總入園人數已超過3萬人次。
從2016年我上任以來,許許多多為后里爭取的建設,都與花博有關,包含后里東站的新建、聯外道路的整修翻新、花博行銷世界的國際宣傳。鴨子划水,今天一開園就讓大家排隊等著目睹的花博,是在好多好多人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的。
感謝今天有個大晴天,為后里添上最美的陽光,讓花博表現它最鮮豔的色彩。歡迎大家,搭火車前來后里,一起參與這場盛事,也把后里、外埔、豐原展區「蒐集完畢」!
-
👉交通指南:https://goo.gl/qLXVCx
#台中花博
#后里女兒將為各位推薦后里在地美食小吃
#后里有厲害的在地產業及觀光景點
歷年來台旅客統計 在 L-inStyle 風尚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落幕之後】
三年一次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9月中旬在滿眼金黃稻海的景色中正式劃下了句點。大地藝術祭舉辦到今年已邁向了第七屆,落幕之後的各項數據統計也出爐。
2018年會期中參加的旅客人數為54萬8380人,比2015年會期增加3萬7690人(成長率7.4%),創下歷年來旅客人數的新高紀錄。將人潮帶向新高的原因是上傳到instagram上的作品照片增加,提高了集客力。
社交網路上傳播的威力,也滲透到了以往對藝術祭關心度較低的年齡層,例如親子和高齡者。到訪觀光案內所的人數約有一成是外國人,是以往人數的三倍以上,外國人對於藝術祭的參與和支持也很顯而易見。
今年參觀人數最多的作品前三名分別是:
⓵清津峽溪谷隧道(80,484人,新作品)
⓶里山現代美術館(79,674人,成長率39.4%)
⓷農舞台(39,900人,成長率7.3%)
這些作品今年您去了幾個呢?
(參考資料:新潟日報
http://www.niigata-nippo.co.jp/ne…/local/20180927421922.html)
歷年來台旅客統計 在 立法委員陳素月官方影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交通部長帶各局處來做觀光發展專案報告,但整份報告看起來像是在政令宣導,缺乏具體的目標導向及策略,令人失望。
我們看到目前政府把「來台旅客破千萬」當做觀光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但根據觀光局的統計,歷年來整體來台旅客及陸客人均消費根本沒有顯著成長。所以一味的衝高來台旅客人數,是否有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觀光局應要確實評估。
只追求表面數字衝高人數,結果遊客大量湧入固定幾個熱門景點:野柳、阿里山、太魯閣......等等,超出風景區負荷,使得旅遊品質降低,大陸旅遊業又有「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最後臺灣只能賺到疲勞和垃圾!
再來,報告內提到要「規劃建置『觀光發展研訓院』培育觀光人才」。現有大專院校培育的觀光人才,難道不夠嗎?難道不應該先思考,如何讓年輕人得以學以致用嗎?遇到問題就以創設新機關、新單位來因應,不先去反省既有的制度、利用原有的資源,怎麼會進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DEcqcDs5g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