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早在12月27日已確認人傳人並上報。拖了一個月責任在……
赵建平:2019年12月27日开始,我们发现了一些家族聚集性的疑似感染患者,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的发病。有人传人现象,有疑似感染患者,这两个信息让我们立即意识到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当时我们就上报并对患者采取了隔离措施。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 院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唉,RIP, 第4位醫療同道犧牲陣亡了。
某國還在說:把他當作季節流感就好了?
WHO秘書長誤國誤民誤全球。
全球防疫大作戰,加油!
「【新冠肺炎】武漢同濟醫院林正斌教授搶救無效病逝
中國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宣傳部公佈,該院器官移植科林正斌教授於今(10日)上午11時18分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搶救無效病逝,享年62歲。
綜合中媒報導,林正斌自上月27日發燒住院確診後,病情不斷惡化,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曾進入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最終仍不幸於10日上午11時18分辭世。同濟醫院宣傳部蔡姓部長證實,並稱“林正斌是同濟醫院一名退休的教授,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近期沒有醫療任務。”
不過,該院醫生透露,林正斌在治療期間曾出現暴發性心肌炎,惟宣傳部指未聽說過此事。
據悉,林正斌是第四位因新冠肺炎離世的醫學專家。
資料顯示,林正斌在1983年於同濟醫學院畢業,從事器官移植超過30年,生前為武漢市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過去曾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並曾獲多個醫學獎項。
消息曝光後,不少網民留言哀悼:“為什麼帶走這些白衣天使”、“希望疫情能夠有效控制,不願意再看到類似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痛心一個又一個抗擊在一線的專家離我們而去”、“這都是我們國家(中國)的人才,不要讓他們走”。」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 院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雄所見,中國批判內幕,怎麼還沒被刪?備份先。
《怒轉!中國國家疾控中心主任應該被釘上恥辱柱!》
文章開始前,先向武漢八名"造謠者"致敬!他們不是普通市民,他們都是一線醫生!
正文:
2019年12月,在號稱“ 亞洲第一 ” 的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P4實驗室,研究人員識別結果中出現一種從沒有見過的病毒。
有著職業敏感的研究人員,迅速對病毒進行了分離、測定DNA結構、排序。然後,正式確定了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狀病毒。
隨後,通過追“踪”,溯源到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武漢疾控中心迅速向上級單位國家衛健委和國家疾控中心報告“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和疫情”。
國家衛健委第一批專家組趕赴武漢,進行實地考察、採集樣本、收集數據。由於他們採集樣本時的技術失誤,第一批國家級專家得出的結論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防可控”,“不會人傳人”!
話音未落,專家組組長、北大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就發現自己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據知情人說,第一批國家專家們到武漢後,他們排擠武漢地區的科研人員。他們搶樣本、搶數據、搶資源,為自己發表論文作準備。
作为国家疾控中心主任的高福院士,更是身先士卒、率先发表科研论文。2020年1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高福领衔团队的相关论文。随后,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冠状病毒”专题,共发了9篇文章,1篇新英格兰,8篇柳叶刀,都是高分杂志,9篇……这批专家的武汉之行可谓是收获颇丰、硕果累累!
直到第二批国家高级专家组、2003年抗击SARS的英雄钟南山院士被请到武汉;钟南山院士到武汉后,次日宣告中外:武汉发生新型病毒性肺炎, “可以人传人”。实际上,武汉市和湖北省其它地区的疫情已经失去了控制!
但是通报口径呢?
1/10: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1/14:不排除有限人传人;
问题很简单:从数据和事实来看,国家疾控中心早在一月的头几天就已经掌握了明确的病毒人传人的证据,那么从那个时候一直到1/20日这三个星期里,这个消息是在哪个步骤被掩盖了?
是疾控中心的科学家为了发表论文,对数据密不外宣?是武汉市政府为了某些需要压制数据的公开?还是什么别的情况?
已经快爆炸了,论文的作者们需要给我们一个解释!!!!
作为掌握第一手信息的研究者,你们比公众早三个星期知道了病毒人传人的确凿信息,你们有没有做到你们该做的事情?
高福领衔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9篇臭文,已被确凿的证据证实:"臭不可闻"!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翻不了案!
附文:
今天,科技部发了《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里强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
为什么科技部会突然发这样的通知?
在全员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医护人员抗击在一线,企业延迟开工,学校延迟开学,就连普通人也自愿禁足在家,不想给疫情添乱,以献出一份力量的时候,会有专家学者只顾着发表文章,而不顾实际疫情的防控吗?
是的,其实早在一月中旬,便有学者因为抢先发表疫情相关的论文而开撕了。
疫情刚开始时,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团队把破解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在ncbi上进行信息共享,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提供研究便利,好尽快控制疫情,然而南开大学高山教授团队却在没有和张永振教授团队沟通的情况下,提前利用复旦大学在ncbi上共享的数据抢先发表科研论文,这样的行为令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团队感到非常的愤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于1月22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专项项目指南,直接科研费用资助约150万元/项,不少专家学者摩拳擦掌准备申请之,而抢先发表论文,不仅可以增加新闻曝光度,未来文章的原始引用率也会非常高,有利于下一步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申请,是名利双收的好事,难怪学者也会为此开撕。
再看科技部今日发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不得不留意到1月25日发表在外文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2019年中国肺炎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该文章披露了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全过程。文章的三位通讯作者为谭文杰,高福与吴桂珍,据报道,三位专家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章的资料来源于12月31日组织的第一批防疫专家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调查资料。
对此,有网友提出了质疑“疫情还没控制,高分SCI文章已经发表”?更有网友比较了两次国家级专家到武汉结论:
有些非常重要的数据,仅仅是在英文杂志上发表以后,我们才可以看到,有很多信息在国内并没有及时向公众公开,也没有及时地应用在扑灭暴发流行的整个过程中。
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可敬可贺,但为什么这些数据国内看不到,如果让这些结果在这场疫情控制过程中有所应用,不是更好吗?感觉到这次的主导方向是科研和抢着发表高水平论文,而不是公共卫生的实践,以保护人民健康为首要。
高福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履历与科研成果出众,要说他去武汉进行调查,只为了抢先发表高分SCI论文,我觉得不太可信,但是他所发表的论文对疫情的防控有没有什么帮助,如何帮助,是很值得向网友解释,以解除网友的不解与愤怒的。
此外,在疾控中,在医院中,唯论文论人才,论职称是长久以来的问题核心,日常工作表现与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相比,不值一文。以SARS为例,当年许多医护人员参与其中,辛苦负伤后,没有什么回报,继续默默无闻。反而是那些没有直接参与到SARS防控工作第一线的借机发表文章,之后发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的现象导致如今大多数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在想着发文章,申请课题。
想想那些一线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因为没时间,不得不剪去长发以方便工作,口罩在脸上勒出了血印子,连脱下来休息片刻的时间都没有,累了就直接躺地上休息,他们有空去写关乎自己职称升迁的论文吗?
借用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任的一句话,“人不能欺负老实人”。
https://mp.weixin.qq.com/s/kvYI44H_m3obObmv0mPf9A?fbclid=IwAR3feruui-nyVqYw0LGkTqu6aA2hsCfgAxwul-zh_PSixiPAS7sl0lPav-k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 院 在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 快懂百科 的相關結果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创办于1958年,先后历经武钢医学院(1960年)、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65年)、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医学院(1995年)和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1999 ... ... <看更多>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 院 在 医学院 - 武汉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 的相關結果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创办于1958年,先后历经武钢医学院(1960年)、武汉冶金医学 ... 学院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系、护理学系、临床医学系共5个院系;拥有 ... ... <看更多>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 院 在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创办于1958年,先后历经武钢医学院(1960年)、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65年)、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医学院(1995年)和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1999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