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秘密(三)
電動馬達和內燃機引擎都是古老的科技,但過去一百多年,人類選擇了內燃機搭配汽油作為主要的陸上運輸模式,一百多年的發展下來,引擎因此成為相當精密的產業,工業成熟度很高,但內燃機現在面臨Clayton Christensen說的「破壞性創新」,將被一個相對比較低等的科技,給徹底的破壞。
破壞性創新的特點是「低一點」的科技,因為生產成本的下降,而得以吃掉比較高科技的產品市場。內燃機加上油箱,就是汽油車的動力系統,而馬達加上電池,則是電動車的動力系統。內燃機引擎因為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開發,已經沒有低成本的生產方式,而油箱基本上不佔任何生產成本,所以也沒有什麼成本下降的空間。但馬達加上電池,卻有很大的空間。馬達也許像引擎一樣古老,但大電量的電池,卻是「新科技」,一個不斷地還在更新進程的新科技。隨著電動車的需求增加,投入電池開發、生產的新創事業,不計其數,因為有利可圖,進而趨動更多人投入開發。
特斯拉的電池很貴,一開始的Roadster,因為技術不成熟,所以有提供客戶換電池的服務,要價一萬二千美金。現在的特斯拉,電池保固八年,所以幾乎都還沒有客人需要換電池。馬斯克說,再過幾年,電池模組大概可以賣5千到7千美金。這才約十年的工夫,價格就砍下這麼多,而且這個比較便宜的電池,壽命還比較長,充電比較快,安全性也比較高,而且容量還更大。而且電池的開發,不純只為電動車。除了電子產品需要鋰電池外,一旦鋰電池成本再降下來,家家戶戶都會裝上一顆大電池,離峰時充電,尖峰時放電,搭配綠色能源生產,電池會徹底改變家戶使用電力的方式。而更成熟的電池科技,又會回頭過來,降低電動車的成本。這個正向回饋的機制,不但內燃機產業沒有,連燃料電池也沒有。有人用的東西,才會有誘因開發更便宜的產品。
這個資本主義的精神,厲害到連天然資源的稀缺,都可以想辦法克服。原先鋰電池的量產,有一個大關卡是稀土金屬「鈷」的使用,電池裡,鈷的價值比鋰還高,但鈷的產量很少。馬斯克在今年有一場重頭秀,叫做「電池日Battery Day」,很多專家都預期,特斯拉將會發佈和中國廠家「寧德時代」的共同研發成果,不用鈷的電池。特斯拉真的達到不用,甚至只是少用,鈷元素,那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就更快,會更快拉平和內燃機車的成本差距。
彭博的一個報告估算,現在電動車的製造成本,大約有近四成是在電池身上,五年內,就會降到三成以內,到時電動車和內燃機的成本就會拉平。
而電池以外的差別,還有很多。舉例來說,電池馬達和引擎以外的傳動系統(drivetrain),原理也不盡相同。據估算,馬達大概只需20個部件,而內燃機要200個。而這十倍的用料差別,影響很多層面,因為差別不只在數目而已。內燃機就是進行不斷爆炸式的燃燒汽油,進油、進氣、點火、爆炸、排氣的循環不斷地進行,過程複雜且傷害零件,所以要潤滑、要過濾氣體,廢氣還要觸媒轉換,每一個零件,都有故障的可能。
2015年有一個調查,全美汽車維修的前十五項熱門,全部是濾網、火星塞、進氣、排氣系統的控制和感應器,只有一項是電動車可能有的,就是油箱蓋/充電插座蓋的替換,便宜地不得了的工序。為什麼特斯拉不用廣設維修點?因為電動車不用換機油、不用換進氣濾網,馬達也幾乎也不會壞。車子系統的基本差別,回頭過來,還會影響銷售方式。豐田需要銷售代理賣車,也需要這些代理維修車輛。而事實上,對很多代理來說,維修才是真正賺錢的部門。但特斯拉的車,很少需要進廠,所以也可以跳過這個中間人,只要開一個直營廠,就可以應付好幾個州的維修需求。
但20個部件和200個部件的差別,還不只於此。豐田的200個部件,也許就代表了200家上游,這200家上游做的生意,都是和內燃機有關的生意,也許有少許部件,是可以用在電動車,但大部份是不行的。也就是說,這200個上游,沒有任何的誘因,幫豐田快速轉進到電動車。豐田越快切換,他們就越早丟了生意。所以九百萬輛的商機,背後就是代表百萬、千萬人的生機,在豐田內外,都充滿了抵制開發電動車的既得利益。如果不是特斯拉的威脅迫在眉睫,這些既得利益,到死都不想開發電動車。
豐田及傳統汽車大廠卡死在內燃機,造成成本居高不下,還有一個設計思維上的巨大不同。
比較高級一點的車,會讓你客製一些配備,比如說比較先進的安全系統,但傳統車廠是你選定了,再加減就不容易,真要加裝,就要進廠大動手腳。但如果你訂特斯拉,有些功能是要加錢,但你日後要加也可以,付錢後就可以啟動。功能一直在那裡,只是特斯拉隱藏起來而已。
這道理在特斯拉和蘋果比較像,和豐田比較不像。特斯拉和蘋果其實都是電腦公司,只是他們生產的電腦,一個當手機用,一個當車子用。如果車子的設計,是繞著電腦轉,所有的功能,都連在這電腦,日後的軟體更新,不用連硬體一起動,就可以技術升級。蘋果手機可以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作業系統而變得更強大,特斯拉也可以。對特斯拉來說,要多一個功能,就是把硬體連到車子的大腦,就可以由軟體來中央控制。但對繞著引擎運轉的豐田來說,多一個功能,簡單如多一個照相機,那就是要再多一個電腦,多一個介面連結,工程浩大而困難,而這個多出來的電腦晶片,很可能和其它系統,尤其是動力系統,完全沒有關係。
把硬體裝上電腦,要比把軟體裝上硬體困難多了。
日經曾把一台特斯拉拆開給豐田的工程師看。工程師看了,搖搖頭,在科技上,豐田至少落後特斯拉六年。特斯拉的系統,環繞著兩個大電腦晶片組,控制著所有的系統,動力、環境偵測、空調、驅動、娛樂系統等等,通通由這兩個大腦控制。而這兩個大腦,上面只有印著特斯拉的名字,不像豐田,通通是上游供應商的名字。也就是說,特斯拉開發並完全掌握這兩個大腦,從晶片設計到程式編寫,全都是自家搞的。也許晶片是讓台積電做的,但設計是特斯拉內部做的。
以電腦為核心的生產,還有一個內燃機沒有的效果,摩爾定律,即電晶體數目每兩年倍增的了不起矽谷定律。摩爾定律也許沒有之前那麼神了,但晶片越來越強大且便宜的趨勢還是在。特斯拉花最多的錢在電池和電腦上,而這兩個品項,又最受科技發展影響,成本隨年下降。請問豐田要怎麼競爭?
美日德各三大傳統車廠,會被洗牌洗掉一半以上,因為他們都受制於舊的生產方式,都擺脫不了內燃機的過往成功。以前矽谷專家喜歡說,這是一場戰爭,看是特斯拉先學會造車,還是傳統車廠先搞懂電動車。現在這場比賽結果已經出爐,特斯拉取得了勝利。不過我認為傳統車廠裡,還是會有幾家存活,豐田其實是機會最大的大廠之一,寶馬和賓士也許是另外的倖存者,但未來太複雜,沒有人知道。
所以回到股價的問題上。取得生產科技勝利的特斯拉,年銷九百萬輛不會只是夢。但如果年銷可達九百萬輛,可以有現在這個每股一千五百元的價值嗎?距離這個系列文章的開始,才幾天而已,特斯拉股票又漲了一成。這個股票,已經不是九百萬輛與否的問題,而是史上最大的多空交戰。有二百億美金的資金正在放空特斯拉,也同時有多頭推升特斯拉市值超過二千五百億,說實話,沒有人在談基本面了。
我是認為,長期來說,特斯拉成為一兆美金的公司,只是時間早晚,也就是說,一股五千美金,也不是問題。但現在買特斯拉,你能安安穩穩地抱到那一天嗎?你能在股價跌回兩百元一股,也不怕嗎?
機車機油 比汽車 貴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典偉士牌】
一次看懂要怎麼挑選摩托車
當年記者調查詳細
說明方式讓人很好理解
53年後來看仍是相當有參考性
日期:1967/6/27
圖說:台北街景
報別:聯合報
攝影:龍啟文
#尋找1967年的你 #台北
#偉士牌 #摩托車 #機踏車
#拍攝地點感謝報時光粉絲考證團認證
#中華路和汀州路交叉口的多福車行
#可惜已於1986年3月歇業
#報時光UDNtime
#加入搶先看首發不再錯過
歷史新聞
【1967-05-17/經濟日報/03版/市況】
消費手冊
按自己需要選購摩托車
【本報記者鄭再興】現在台灣最流行的交通工具,無疑地要算是摩托車了。摩托車是一般人習用的名稱,是把英文的「摩托(Motor)」與中文的「車」二者聯合起來的洋涇濱叫法,英文的正確名稱為Motorcycle,日文名稱為「阿托巴」,公路局與警察局的正式官方名稱則為「機踏車」;有人更稱它為「摩托卡」,事實上英文中的「Motor Car」乃指四輪汽車而言,因此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摩托車時最好直稱為機踏車較為恰當。
本省現有的摩托車大部均為自製,但其型式則均係模仿外國,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式:
一、日本式:日式摩托車係日本于二次大戰後,以航空工業之特性轉用於摩托車,配合人類的體型、體力而設計,參考各國摩托車的型式,截長補短,發展成為今日獨特的高速度、大馬力的日本式摩托車,頗能合乎耐用、安全、經濟、美觀之要求,在世界各地舉辦之國際性摩托車賽中,曾屢獲優勝,外銷市場遍及全球。
二、西德式摩托車:德國在摩托車製造方面有近百年之歷史,其產品以機件精密見稱,不過份重視外觀的華美;馬力強大,壽命特長,曲軸迴轉數低,壓縮比高,里程數達四萬公里,爬坡力強;費油量亦大,機件補充亦較為緩慢困難。
三、意大利式摩托車:以小型速克達(Scooter)為代表產品,重心較低,駕駛平穩,安全性較大,乘坐較為舒適,宜于女性與年長者,護腿板寬大,不易為泥水濺污,引擎外加封閉,較為清潔,機件浸在油裡,保持良好滑潤;但不適于高低不平之道路行駛。
良好摩托車必備的條件,在於性能優越,經久耐用,節省燃料,安全可靠,速度適當,操縱簡易;以台灣最多的五十CC摩托車為例,其制動馬達力應為三至五馬力,爬坡度三○度,煞車停止距離越短越好,轉向半徑要小,離地高度要低,並要點火方便,起動容易,傳動迅速,行駛三萬公里以上始需拆開引擎大修,每加侖汽油可行駛一五○至二五○公里,最大時速六○公里,煞車平穩靈活,長途行駛及爬坡不易故障,操縱更要簡單,無論騎車、推車與反推車均不費力者為宜。
一般消費者在選購摩托車時,按照自己的需要可以從下列三方面去判斷選擇: 一、在引擎型式方面:分為四衝程與二衝程兩種;二衝程車油料需用汽油與機油混合構成一個系統,優點為簡單堅固,加速快,衝力大,較廉宜;缺點為耗油多,排氣管冒烟,聲音大。四衝車油料是將汽油與機油構成二個系統,優點為精細複雜,運轉平穩,耗油省,排氣管不冒烟,聲音小;缺點為加速慢,衝力小,價格較昂貴。 二、在輪胎大小方面:高輪胎式優點為乘坐舒適,可在起伏地行駛;缺點為重心離地高,安全性較差。低輪胎式優點為重心低,安全性較佳;缺點為只能在平坦道路上行駛。 三、在起動方式方面:電動式優點為起動容易方便,缺點為增加電瓶設備。踩動式優點為不需增加設備,故障少,缺點為起動較難,尤以雨天為然。故以電動踩動兩用式為佳。
目前本省之機車,日式以本田、鈴木、山葉、川崎等牌較優,德式以力克達、普富、藍克斯、快客牌為佳,意式以蘭美達、偉士牌為好。
機車機油 比汽車 貴 在 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味想「管理」,柯文哲有將心比心體會機車族的處境嗎?】
九合一選後,連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未來台北市路邊機車停車格將比照汽車停車格,全面收費。從這件事情,卻可以看出柯文哲做為市長,有好幾種令人憂心的行事和思維風格。
首先,在今年8月3日選舉之前,被追問1280元捷運公車吃到飽月票是否要吸引機車族改搭捷運時,柯文哲說,在整個戰略配套裡,要先有1280元定期票,之後才能調整公車路線、未來停車費的收費政策才有辦法做調整。
「才有辦法做調整」,這是個非常模稜兩可的用語,到底之後會不會推動路邊機車格全面收費呢?聽起來好像蠻有可能,但也不必然。理論上8月時柯市長在講出「才有辦法做調整」時,不可能完全沒有打算如何調整的方案,甚至可能根本已經打定主意,未來就是要推動路邊機車格全面收費,那為何當時不直接講清楚,而要用這種模稜兩可的說法呢?顯然是為了選舉考量,擔心選前講明了,吸引到的民眾數量,遠遠跟不上因此丟失的選票,因此選前含糊以對,選後才明說。
但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不是應該在選前把自己的主張講清楚,好讓選民比較好每個候選人的主張後,決定要投誰嗎?如果大家都不講明自己的主張,都只會含糊以對選上後才露出「真面目」的話,那選前叫民眾根據甚麼投票?看黨籍投票?那候選人都是向柯文哲這樣無黨的話怎麼辦?難道要看候選人的身高、長相或搞笑程度投票嗎?
而且如果心中早有定見,卻故意不講明,當選後才講出來,這不就是另類的騙選票嗎?如果選前講了,可能就會有將受到衝擊的選民因此改投其他候選人,導致柯文哲的落選。這次柯文哲不明說,得以先騙到了機車族的票,事後再讓機車族懊悔,改天柯文哲是否在其他議題也可能如法炮製,讓其他族群大嘆被騙選票呢?因此這件事情反映了柯市長在政策上不夠公開坦蕩,隨時有民眾可能因此被「背叛」。
再來,柯市長如今在本次事件的發言,反映了他雖然是專業的醫生,但在政治領域上,對國情差異毫無考量,思維欠周。柯文哲宣稱「全世界大城市沒有像台北這麼多機車」,藉此正當化管制機車,問題是中華民國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51人,扣掉新加坡等面積不到1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國家或小島國後,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二。而且我們的國土面積又小,地狹人稠意味著多數民眾的通勤距離並不算太長,所以雖然機車不能騎上高速公路,但多數國人日常生活本來就不需要開上高速公路,因此日常通勤自然可以選擇騎機車。加上我們地處亞熱帶,冬天不會冷到下雪,很難冷到讓民眾不能期機車非要開車,加上騎機車既可避免塞車,又比較容易停車,因此騎機車的國人當然遠多於開汽車者。
美國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才36人,國土面積則是我們的273倍,人家當然比較需要汽車,柯文哲拿地廣人稀又會下雪的外國跟台北比,當然會覺得台北機車太多了,但這不是台北市民的錯,難道柯文哲希望台北跟中國大陸許多城市一樣,禁止摩托車,搞到路上充斥著只坐著一人、兩人的私人汽車,讓塞車問題更嚴重嗎?
本來隨著少子化現象日益顯著,單人或兩人家庭越來越普遍,民眾購買汽車的必要性也在降低,但如果進一步打壓機車,結果是否會導致部分民眾乾脆選擇買乘坐起來更舒服的汽車,導致塞車問題惡化呢?所以這種發言顯示柯市長的思慮欠周,不分辨國情差異就胡亂類比。
就衝擊而言,雖然目前提出的方案是一天頂多只收費一次共20元,聽起來不是很大的金額。問題是柯文哲忽視了一個重點,台北市多數的房子本身都沒有提供機車停車位,不僅許多舊房子沒有,新房子除了大坪數多的豪宅外,很多也只有比較好賣錢的汽車位而沒有機車位。這導致民眾必須把自己的機車停在路邊的停車格內。這意味著就算民眾不騎,每天還是要交那20元,一個月下來就是600元,除非把車賣掉或報廢。
對柯文哲這種以前在台大醫院當醫生時,月薪30萬的人而言,6百元當然是不足為道的小錢,但對月薪3萬的民眾而言,就是薪水的2%,對於月薪兩三萬的市井小民而言,跟柯市長不同,她們每個月已經有一半的錢需要花在房租或房貸上,剩下的錢只好能省一元是一元,除了有幸可以走路或騎單車就能上班者之外,機車已經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結果柯市長還要拿他們開刀,情何以堪?這顯示柯文哲缺乏對基層民眾的同理心,以自己的情況認為多花這些錢不算甚麼。
柯文哲還宣稱必須雙頭並進,一方面加強公共運輸,一方面做好機車管理。問題是他真的做到前者了嗎?台北捷運在郝龍斌市長任內,從2008年到2014年,7年間每年都有新通車的站點或路線,但柯市長第一任四年內,只有在2015年多通了一個頂埔站。換句話說在柯市長任內,台北捷運並沒有變得更便利。舉例來說,搭捷運從松山站到南港站,需要轉一次車,30分鐘才能到達,可是騎機車因為沒有捷運路線繞來繞去問題,只要7分鐘就可以到了。
柯市長或許自己體力好,所以雖然工時冗長睡眠不足,卻不以為意,但他不知道很多基層勞工成天加班,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已經很累了,能早一點回到家,或是稍微多睡一點晚一點起床上班,是他們微薄的願望,但這樣的願望,卻被他們選出來的市長在公共運輸還沒有大幅改善前,就殘忍的強行破碎了。而這對於本身家住捷運東門站附近,不管從前去台大醫院,或如今去市政府上班,搭捷運都不會比騎車慢太多的柯市長而言,是很難感受的。
不從時間看,從金錢的角度看,柯文哲也沒有加強公共運輸,給了機車族好的替代方案。雖然有了1280元捷運公車吃到飽月票,但台北市面積很小,從東邊的捷運南港站到西邊的捷運西門站也才10公里距離,機車騎一公里油錢花不到1元,機油或輪胎等更換也不是天天發生的事,考量進去後,騎一公里的成本還是頂多1元,這樣就算是一天來回也才花20元,如果是搭捷運,持悠遊卡單趟24元,來回就48元,所以原本機車明顯更省。買1280元月票,除以30天,每天是42.67元,還是比騎機車貴2倍,這樣有甚麼誘因呢?
因此1280元月票,固然對於本來需要長距離搭乘捷運,或者一天搭捷運去好幾個地方的民眾而言很實用,但對機車族而言實在幫助不大。偏偏根據交通部「105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機車族平均一天騎15.3公里,新北市機車族一天平均騎14.1公里,大台北地區多數機車族騎乘距離不長,使用1280月票根本不划算。
因此柯市長可以說是在沒有改善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時間考量)和可負擔程度(票價考量)下,就直接用收費打壓的手段,間接迫使機車族不騎車,被迫花更多時間和更多前改用其他交通工具,而不是給她們更好的替代選項。反映出他話雖然常常說的好聽,但往往言過其實,根本沒有說到做到,說是要雙頭並進,其實對機車族來說,根本只有單方面的「管理」。人民需要的,是一個做事的市長,寧可要一個說了5分,但做了10分事情的市長,而不是一個說了10分,其實只做5分的市長。
原文網址:
【只想「管理」!機車族怒吼:柯不懂將心比心】-季節(中時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25000062-260407?fbclid=IwAR3XBTvnBGKegpxLDcmlkuMeWZe_SA2uyZtJJEw2vqZi1mFQqZJHCUNeuJo
#行憲紀念日
#耶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