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忙碌的跳動生活佔領整個身體時,自然仙子總會派來使者平緩生活節奏,這一次是樹鵲。
這兩位晨間客喜歡搖頭晃腦的,兩者互相影響,A叫了一串,B肯定會馬上接上,雖然第一拍慢了,但仍有默契的互相鳴叫,牠們這一拜訪,把原先喜歡來庭院前吃土密果子的眾鳥,好像少了一半數量,尤其是鳥類中的弱勢——綠繡眼。
陽台及反光玻璃是觀鳥好角落,從頭到尾,灰頭、褐身、黑尾,雄雌外型皆相同。正面看像是小企鵝一樣,但一轉身,顯得過度累贅的長尾巴好像太多餘了。
「臺灣生命大百科」網頁中提到,樹鵲在日治時期僅分布於台灣中海拔山區,從未出現在 600m 以下的地區,當年的數量並不普遍。但這些年我發現樹鵲的地方,皆已是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或許這就像是鳳頭蒼鷹往低海拔處遷移一樣。
期待以後樹鵲還能再來!這個陽台來過小啄木、小白鷺、赤腰燕,還會有誰來呢?靜靜期待自然仙子派來使者。
http://zoyo.tw/natural-20211001/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萬的網紅許伯&簡芝—倉鼠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中提到的館所: 松山文創園區 https://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電話:0227651388 台北之家 http://www.spot.org.tw/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電話:0225117786 ...
樹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市是那麼方便,城市又那麼壓抑,還好香港城市一直與自然為鄰。城後面有山,城中間有海港,城內不同角落還有鳥和樹。細心觀察,自然,就在身邊。
書中也有大自然。
「就係香港」編輯部精選十多部有關大自然的紙本書及雜誌收藏,於中環街市pop up store 閱讀室內展出。選書有的以細膩的素描及生動插畫去描繪香港及外地珍罕的自然生態,呈現生物多樣性,;有的將大自然與身心靈連結,也有呈現大自然獨一無二的藝術性一面。當中一些有數十年歷史的珍貴藏本,更我們由從前的香港走到現在,感受在地的變化。
1931年的《The Hong Kong Naturalist》期刊,由香港最早期的博物學家香樂思(G. A. C. Herklots)編著,並滙聚了生物學家、民俗學家、考古學家、健行探險家等的研究。除了詳盡資料,書中還有早年珍貴的手繪彩色插圖,包括多種本地原生植物及鳥類,加上典雅的排版風格,都讓人感受到近百年前的時代氣息。
同樣以手繪彩色插圖去再現本地自然生態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Bird》,是前市政局七十年代中期的出版物。書中記錄了近四百種香港常見雀鳥,並詳盡記述了觀賞的生態點,例如香港魚塘、灌木叢、海沙、沙灘、石灘、都市、樹林等等。除了家燕、相思鳥等常見雀鳥,也收錄有不少稀有品種如灰樹鵲、松雀鷹,每一品種都描述了雀鳥的外貌特徵與辨認方式。同系列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Animals》,亦包含豐富的彩色動物插圖,本地各類原生動物包括哺乳、爬蟲、兩棲類、淡水魚、甲殼類,到無脊椎生物,都一一收錄在案,同時將香港的生態棲息地,由泥土到都市,都逐一闡述。
《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則是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朱維德的攝影著作。六、七十年代時已拿著Leica相機,朱維德走遍香港各處奇險或偏遠的山、波濤或隱秘的海岸,行山拍照之外,每到之處都會仔細採訪當地的居民。這些珍貴的黑白相片讓人回顧七十年代前尚未發展為新市鎮的沙田,未填海的屯門灣和大埔墟,還有大嶼山各處原始的山景地貌。
近年出版的《感知西半山 就是自然》則以龍虎山為主題,卻有別於一般的行山指南,書中邀來本地藝術家、作家、地景建築師等,重新描繪及想像大自然和人的連結,書中觸及人文歷史、社會結構、建築、自然史、動植物學等,並以散文、短篇小說、畫作、攝影,甚至代入昔日「山民」(即是大樹)的角度,以大樹寄來的短箋等不同形式,重現一個立體而豐富的西半山。
「就係香港」於中環街市的pop up store 設下小小的閱覽室,以由現在起至本月底,以「城市和自然」為主題,與讀者分享這些編輯部選書。歡迎大家路過時稍緩腳腳步,坐下來,好好呼吸大自然的氣息。
「就係香港」流動編輯室+Pop up store
日期: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
地點: 中環街市Shop P05B (2樓)
開放時間: 周一至日 10am-10pm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popupstore #中環街市 #就係香港編輯部 #readingcorner
樹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我一樣,Lydia喜歡拍日出;不一樣的是,她的鏡頭裡經常出現動物。
僻居東海岸近9年,終日與寵物為伍,所以除了親人外,寵物算是Lydia 最親密的朋友。
所以,氣象萬千的大海、寵物們(昆蟲🪲、雞鴨鵝、貓狗、刺蝟、烏頭翁、樹鵲、鸚鵡🦜、兔子、驢子、山羊、馬、狐獴等)料都將成為Lydia日後忘也忘不了的鄉愁;(我猜:哥哥姊姊應該也是。)
樹鵲 在 許伯&簡芝—倉鼠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中提到的館所:
松山文創園區 https://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電話:0227651388
台北之家 http://www.spot.org.tw/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電話:0225117786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https://www.zcegarden.org.tw/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街120號
電話:0288666258
----------------------------
可索取綠色文化藏寶圖的館所:
松山文創園區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林語堂故居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紀州庵文學森林
詳細活動辦法:https://www.zcegarden.org.tw/e_news.php?id=262
許伯簡芝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su_po_/
許伯簡芝FB : https://www.facebook.com/f80460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5gDNRapUhQ/hqdefault.jpg)
樹鵲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裡面有五色鳥, 樹鵲, 台灣藍鵲的聲音
台灣擬啄木 檔案
中文名:台灣擬啄木(台灣特有種)
別名:五色鳥、花和尚
科名:鬚鴷科
學名:Psilopogon nuchalis
分佈:台灣普遍留鳥,分佈於台灣平地至2500公尺山區,常出現於密林中,在校園或公園樹木較密處亦可見到。喜棲息於闊葉林或次生林的中上層。
特徵:
體長約20公分。
全身通體綠色。
頭部前額、喉部上端金黃色。
頭兩側為藍色。
眼先、喉部下方紅色
眼上方眉線黑色。
喙厚而黑,喙部上方有剛毛。
生態:屬完全樹棲性的鳥類,不會落至地面活動,平常以果實及漿果為主食,繁殖期時亦會補捉昆蟲育鶵。繁殖期為每年的4-8月,6-7月是繁殖高峰。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雄鳥會在枯樹開鑿樹洞為巢,每巢下蛋3顆。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
灰樹鵲 檔案
中文名: 灰樹鵲(特有亞種)
別名: 樹鵲、台灣樹鵲、咖咖仔
科名: 鴉科
學名: Dendrocitta formosae
分佈: 此亞種出現在台灣,普遍分佈於台灣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之區域。常在公園、校園、林地或部份開墾平地、山坡地出沒。
特徵:
1.體長36-40公分、展翅寬37-44公分。
2.虹膜紅色、嘴鉛灰色、腳黑色。
3.頭頂至後頸灰色,耳羽黑褐色、背栗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淺灰色
4.翅膀羽毛黑色有金澤光澤、喉及胸上半部暗栗褐色漸淡轉為灰白色。
5.具長尾約18公份,尾羽為灰色及黑色,尾下覆羽為褐色。
生態: 居住於樹上,通常成小群體行動,以昆蟲、果實及種子為主食。
http://teia.tw/zh-hant/natural-valley/species/1565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台灣藍鵲
Urocissa caerulea.jpg
保護狀況
無危 (IUCN 3.1)[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鴉科 Corvidae
屬: 藍鵲屬 Urocissa
種: 台灣藍鵲 U. caerulea
二名法
Urocissa caerulea
Gould, 1862
異名
Cissa caerulea
Amadon, 1944
Kitta caerulea
Hachisuka & Udagawa, 1951
臺灣藍鵲(學名:Urocissa caerulea),又稱臺灣暗藍鵲、紅嘴山鵲、長尾山娘(閩南語:Tn̂g-bué Suann-niû)或長尾陣仔,為臺灣特有種鳥類。臺灣從清領時期開始就有文獻紀載臺灣藍鵲的資料。1862年,鳥畫家約翰·古爾德根據英國博物學家郇和寄來的臺灣鳥類標本發表了一篇文章,命名並詳述16種新發現的台灣物種,其中就包含臺灣藍鵲。
臺灣藍鵲主要分布1,500公尺以下的森林裡,除繁殖季外多成群行動,性情兇悍,特徵是兩根長尾羽。牠們的繁殖季在3月至7月,每年生兩窩,每窩大約有3至8顆蛋。國際鳥盟將臺灣藍鵲列為無須採取保育行動的鳥種,而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則將臺灣藍鵲列為保育類動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e-MQkKepc/hqdefault.jpg)
樹鵲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灰樹鵲 檔案
106555018_b037a3263b_o.jpg
中文名: 灰樹鵲(特有亞種)
別名: 樹鵲、台灣樹鵲、咖咖仔
科名: 鴉科
學名: Dendrocitta formosae
分佈: 此亞種出現在台灣,普遍分佈於台灣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之區域。常在公園、校園、林地或部份開墾平地、山坡地出沒。
特徵:
1.體長36-40公分、展翅寬37-44公分。
2.虹膜紅色、嘴鉛灰色、腳黑色。
3.頭頂至後頸灰色,耳羽黑褐色、背栗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淺灰色
4.翅膀羽毛黑色有金澤光澤、喉及胸上半部暗栗褐色漸淡轉為灰白色。
5.具長尾約18公份,尾羽為灰色及黑色,尾下覆羽為褐色。
生態: 居住於樹上,通常成小群體行動,以昆蟲、果實及種子為主食。
http://teia.tw/zh-hant/natural-valley/species/1565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Z79xYuRcvA/hqdefault.jpg)
樹鵲 在 樹鵲 的必吃
森林步道入口,構樹上掛滿了鮮紅的果實,成群的樹鵲Grey Treepie趕走了紅嘴黑鵯,佔滿了整個枝頭,盯著果子大快朵頤,還粗啞嘹亮嘎嘎叫個不停。看起來牠們很開心,就是鳴叫 ... ... <看更多>
樹鵲 在 [拾獲] 急這是樹鵲嗎? 的必吃
[拾獲] 急這是樹鵲嗎? 看板, aves. 作者, Kevinsun. 時間, 2020年01月27日. 留言, 204則留言,27人參與討論. 推噓, 31 ( 36推 5噓 163→ ) ... ... <看更多>
樹鵲 在 [閒聊] 小樹鵲長大依然阿阿叫唷! - 看板Aves 的必吃
不久前朋友撿到的樹鵲後來在我家定居下來
取名為景德路
來分享一下最近景德路的近況
現在他換了一個大窩
有三枝不同高度的棲木加上一枝斜的木頭給他爬
https://ppt.cc/WbuP (大窩)
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感覺到樹鵲的聰明
好像聽不太懂人話(?)
但倒是非常非常非常的認人
他只認我妹,只要我妹一出現他就發瘋的要去找她= ="
雖然如此,景德路沒有像之前養的牡丹一樣可以握壽司
也不能翻肚子摸摸,連搔頭都不給搔 Orz
明明也是手養大的說
他現在的主食是軟嘴鳥飼料
偶爾我會去抓蟋蟀、蚱蜢、蝗蟲……小昆蟲給他吃
他會像魚鷹把魚肉咬起來那樣
一腳踩住獵物,然後把它分屍吃掉
會動的昆蟲比較愛吃
所以也會自己補捉蚊子、小蛾、果蠅……家裡會出現的東西
也有補充水果,蘋果、木瓜、芒果、芭樂……
人吃什麼水果他就跟著吃什麼水果
最不愛吃芒果,最愛吃芭樂 XD
https://ppt.cc/h7G_ (芭樂掉下去,他衝下去撿)
養野鳥真的跟養寵物鳥感覺很不一樣
而且樹鵲的叫聲真的真的很驚人
平常還會控制音量,如果一直沒有人理他
他放聲大叫的音量可以把屋頂掀起來= ="
寵物鳥有的任性他也有
心情不好會把整個飼料盆翻倒
放風時不想回籠就狂暴衝亂飛一通
不過他的很多行為也真的很可愛
常常我一回到家他就對著我嘎嘎啊啊叫個不停
好像要跟我聊天一樣 XD
另外,樹鵲好像很難分辨公母
好想知道景德路的性別,不曉得有沒有板友知道怎麼分辨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18.2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