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
「所謂小說家是把不必要的事情刻意變成必要的人種。」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20)
去年,在《聯合文學》10月份準備做一期「村上春樹」的專題,請我以運動員和教練的身分,加入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談村上春樹的跑步。剛好我是村上春樹的書迷,讀過他不少小說和散文,因此很爽快就答應了。下面是去年就寫完的文章,如今重讀也很有感覺。原文發表自《聯合文學》432期,臉書上也再重新編輯發表一次:
--
我個人很喜歡跑步、游泳、自行車和鐵人三項運動,學生時代投入大量時間訓練,熱情正盛,有親友怕我虛擲光陰,好心提醒「趕緊為未來打算,你練這些對將來找工作有什麼用?」當時年輕氣盛,剛聽到時會覺得很不舒服,但靜下心來想,他們說的話也不無道理,花時間投入訓練倒真沒什麼用,當時也沒想到用處,只是興趣、當純地喜歡訓練而已。不過後來沒想到的是,退伍後開始透過轉譯訓練的知識為生,從事耐力訓練的教育事業。
這讓我想到村上先生自述成為小說家的起點,那是在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的午後,二十九歲的村上先生正在神宮球場看球,當養樂多隊的首棒外籍打擊者希爾頓擊出二壘安打瞬間,他忽然興起寫小說的念頭,他回憶到:「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天上慢慢飄下來,而我正好用雙手接住。」(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40)比賽結束,他搭電車去買稿紙和鋼筆一個字、一個字寫,後來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聽風的歌》。
我開始從事耐力運動的經驗也跟村上先生很像,我也記得很清楚,那是二○○一年的十月十五日,剛進大學沒多久,因為打球扭傷腳踝醫生建議我去游泳當復建,第一次到泳池去時看到第三水道的泳者們像獨木舟般在水面上快速向前滑行,而且他們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流般,相隔固定的距離來回地在水道中右去左回地游著,到岸前還有三、四公尺就潛入水中,像是被彈簧彈出般流暢地蹬牆轉身。我就這樣站在岸上一直看著他/她們游,深深地被那優美的體態與泳姿與所吸引,像是大海上鯨豚集體潛游的動人場景。從那天起我開始每天下水與他們同游。
那是我投入訓練的起點。若要回過頭問我為何開始訓練,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並沒有任何目的,甚至剛開始的兩三年,訓練特別辛苦,也沒有練出什麼成績來,連大學運動會乙組的前八名都拿不到,但還是很喜歡訓練,毫無來由的喜歡。
村上先生說:「寫第一本身說時所感覺到寫文章時的『愉悅』、『快樂』,現在基本上沒有改變。……我想如果不快樂的話,就失去寫小說的意義了。」(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51~52)
游泳、跑步或在自行車上向前奔馳數百公里,對某些人來說是需要強大意志力忍耐痛苦的運動,但對我來說卻是很快樂的事,可以動用身體的能量,有技巧地把垂直的地心引力轉換成向前移動的過程非常有意思、樂趣無窮。我十分幸運,因為某種特別的力量,被賦予傳承耐力訓練理論與方法的機會,當上了運動員與教練,我不知道是誰賦予我這樣的「資格」。對此我唯有衷心感謝。
雖然喜歡訓練,但好幾年來「對於我這種永遠無法得取得名次的耐力運動員而言,認真投入訓練到底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我一直無法回答清楚。但在村上先生的文字裡,我找到了答案,他說了一個「兩個男人攀登富士山的故事」,他說……
--引文--
這兩個人都不曾看過富士山。頭腦聰明的男人只從富士山麓的幾個角度看過,便知道「啊,富士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原來如此,這個地方實在真美麗」。於是就回去了。非常有效率。真快。然而頭腦不太好的男人,卻無法那樣簡單地理解富士山,就一個人留下來,實際以自己的雙腳試著一步步攀登到山頂。這樣做既花時間,也費工夫。相當消耗體力,走得筋疲力盡。最後終於心想「哦,原來這就是富士山。」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總算信服了。小說家這種族類說起來算是(至少大都是)屬於後者,換句話說,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妥,是屬於頭腦不太好的那種男人。如果不實際以自己的腳登上山頂,就無法理解富士山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類型。或者說,不但如此,可能攀登幾次還不太明白,或越攀登越弄不清楚。也許這是小說家的天性。這麼一來這已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了。無論如何,都是頭腦好的人辦不到的事。(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年1月出版,頁22)
--
耐力運動員大多也屬於頭腦不太好的那種人,以42.195公里的馬拉松這種運動為例,練跑很花時間,也相當消耗體力,如果只是看跑者的影片而不以自己的腳實際跑過42.195公里的比賽,就無法理解馬拉松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類型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像我實際跑了好幾次都還不太明白,或越跑越弄不清楚。我原本以為那是我特殊的天性,是我跟村上先生的共鳴。但他的另一句話開啟了我對世界的認識,原來活在當代這種重視效率的高科技社會裡,我們反而需要這種「無用或效率低下」的興趣:
-引文--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由效率好而機敏的東西和效率差而迂迴的東西,互為表裡,多層存在所成立的。缺少了任何一方(或一方成為絕對劣勢),世界可能就會變得歪斜扭曲了。(村上春樹著:《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年,頁20)
--
從小我的功課就不錯,讀書考試都重視效率,也因此考上了不錯的高中與大學。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就是為了升學,升學就是為了找到好工作。這樣的邏輯,我從小深信不疑。但後來為什麼會毫無來由地投入游泳、跑步與鐵人三項訓練呢?
我一直搞不清楚原由,但村上先生助我認識自己,原來是為了找到生活的「平衡」。十八歲以後,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沒有用、沒有效率、純率只是為了喜歡而做的事業。應該很難找到比游泳和跑步的效率更差、更浪費體力的移動方式了。而我正是需要這種效率極差的行為,不然我自己的世界就會開始變得歪斜扭曲。人生中有段時間,太重視訓練成效、訓練量、追求科學化的訓練效率、重視比賽結果,結果訓練的美好就消失了,以村上先生的話語說就是「變得歪斜扭曲了」。
歪斜之後,陷入低潮之時,我開始問自己:「沒有追求什麼的自己本來是什麼樣子的?」我在腦子裡把無所求、純粹只是喜歡訓練的自己在腦中視覺化出來,並重新體會游泳、跑步時的快樂心情。這是一種重新「返」回原點的作業,它有助於我把「妨礙快樂的多餘零件、不自然的要素,一件件去除。」
前些日子有些年輕的鐵人三項運動員來花蓮移地訓練,這次移地訓練的選手中有不少是從小學開始練起,體育是這些年輕選手的專業。聽帶隊的教練說,他們到了大學之後會開始聽到一些「訓練無用論」的聲音,要他/她們少花時間訓練、趕快抓緊時間發展能養活自己的技能、考取能有利取得工作的證照。不少師長和親朋好友會開始在他們耳邊叨唸:「訓練沒有用,別花太多時間,多花些時間為未來打算。」這麼聽來有道理啊~工作與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嗎?何者為本、何者為末?
如果我說「自由、幸福、變好、成長、樂愛生活、活出自我、快活……等無形的價值」才是生活的本質,應不會有人反對。然而,要體驗到上述的無形價值,需要有一項自己擅長且熱愛的專業,才有辦法體會到。
工作賺錢很重要沒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錢就沒有持續養活專業與興趣的本錢。所以我們不應為了工作與生活而拋棄專業,那等於是拋棄了體驗到上述各種美好價值的機會。
我覺得從小就訓練的孩子很幸運,無論訓練的是體育、音樂或是繪畫,看似無用,但這種無用之有,有其大用。如果真心熱愛它,它就成為瞬息萬變且人心浮動的社會中,自己所能抓住的一個不變的主軸,它讓人有所抒發、有所潛伏、有所表現的一個重要倚靠,並透過它去探求自己身心的極限與潛能。這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我很慶幸我有游、騎、跑、鐵人三項運動當作我的倚靠。我也覺得年輕的運動員,也比很多高中、大學生幸運,因為他/她們很早就有一項專業可以倚靠,雖不是實務上鐵飯碗(有實質收入)的倚靠,但卻是一種無形價值(錢買不到)的重要靠山,這座山是很多人心中沒有的。
此時再思考,「賺錢工作」vs「專業興趣」,何者為本,又何者為末呢?心態不同,就會看到不同版本的「本末倒置」了。
武漢肺炎之後的世界局勢正經歷劇烈變動。能在變動中確立本質,並堅持不變,持續守住自己相信的事,才能活出自己的意義。只要這些事是你真心喜歡且不影響他人,就算有人說你這樣做很笨、沒用、沒效率,是傻瓜才會做的事,但請你繼續做下去。套用村上的話:這已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
樹醫生證照 在 小啾鈴 ʕ•ᴥ•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啾分享
在哪裡都能把生活變成香的~與精油的美好邂逅「禾場國際芳療學苑」🌹
我常常幻想著自己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散步
紫色的花海飄來淡淡花香~浪漫極了!
有時候為了趕報告
到了半夜精神還很亢奮無法入眠🤯
這時候我就會拿出薰衣草精油滴幾滴在枕頭上
聞著聞著心情慢慢和緩
眼皮也越來越重
便能睡著了
所以精油一直是我的好朋友❤️
但是很慚愧的是
我好像一直利用這位好友
卻一直沒有深入了解她
這一次看到「禾場國際芳療學苑」有免費的課程
我立刻網路報名!!
上課的老師是位資深的護理師
用她的醫學專業來解說精油
讓我更明白精油的科學實證
這堂課讓我學會了什麼是精油、精油的製造、特性、如何辨識品質、等級、不同品種的替代、有機認證過程、精油瓶上的標準說明、使用的安全劑量、使用方法介紹、禁忌、複方精油等等
可以說是徹頭徹尾地認識了我的好朋友
而且也明白如何遠離損友: 假精油摻雜化學成分,傷身又傷荷包😟
禾場的精油通過國際有機認證👍🏻
無人工化學合成原料或香料
再由專業芳療師調製配方
並經過個案試驗
確保劑量安全及療癒品質
大家知道伯爵茶的由來是因為某位伯爵當年無意間將佛手柑精油滴入紅茶嗎?
一顆小小的種子🌱
又是如何能長成高大的樹木或是甜美的花果呢?
精油可是大功臣
它幫助植物使其有強勁的生命力
幫助植物生長代謝、調節開花結果的激素水平、對抗病毒細菌微菌、對抗紫外線傷害、幫助受損部位癒合、吸引蟲媒鳥媒授粉、發出警訊、驅除有害的蟲類或動物~~
最後老師還幫我們做了香氛心理測驗
藉由AC芳療人格卡的選擇詮釋自己目前的狀況
再加上老師的建議
於是我們調製了專屬於自己的配方
真是有趣極了
我這個人很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
上完課後我問自己
醫生根據病情開立藥方
調酒師根據神秘的味覺調製出美麗又好喝的飲品
芳療師呢?
她們藉由豐富的經驗、天賦的直覺與對精油的了解
調配出獨一無二的溫柔撫慰
讓每顆疲憊的心靈得以舒緩放鬆😴
才一堂課就讓我有如此深切的感受
我是不是應該再接再厲
報名禾場的其他課程啊?🤗
《禾場國際芳療學苑》提供專業國際認證課程包括
✅「美國NAHA國際芳療師專業認證班」
✅「英國IFPA國際芳療師專業認證班」
都有相關專業證照可以考取
而且課程還有許多不同的時段可以選擇
可以依據每個人可行的時間去安排課程
他們師資陣容還滿豐富的
有很多專業背景的老師們:
有護理師、 職能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化學⋯
會將他們的專業與芳療做延伸結合
這點非常吸引我喔❤️
請各位拭目以待
等我學成的好消息!!
🌱 《禾場國際芳療學苑》
🌱IG: @aromaharvest.tw
🌱官網:https://www.aromaharvest.com
·
·
#芳療 #精油 #課程 #禾場 #禾場國際芳療學苑 #療癒 #療癒系 #體驗班 #失眠 #壓力 #芳香療法 #日常穿搭 #日常攝影 #景點 #熱門景點 #熱門 #穿搭 #穿搭分享 #穿搭日記 #穿搭分享 #韓系穿搭 #韓 #攝影 #手機攝影 #ootd #ootdfashion #klook #kkday #kkdaytw #klooktravel
樹醫生證照 在 不列顛娘子的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從公佈我兩年存了六萬鎊的事情之後,有蠻多人私下問我一些找工作的事情,所以要開始這個系列啦,當然就是從我比較熟悉又小有成就的美容相關產業開始囉
先來公佈一下所得水準
美容產業的底薪9~14鎊/ 小時,但是重點是有抽成!通常7-10%都有,每個月3000鎊還是很保守的算法
美甲師和美睫師的薪水應該是全部裡面比較低的,很常徵人但競爭非常激烈,如果你擅長精緻的日式,我建議你自己做工作室就好
進入產業
如果一開始完全不懂這些領域,有2個方法可以幫你
1.上網看抱怨社團,這是最快了解各行業的方法,例如同事小手段、客人很難搞!超多~~
2.超級重要的步驟,先開求職網站看看市場需要!免得你學了一堆買了一堆,結果發現找不到工作創不了業!求職網站也不麻煩,只看當地最大的就可以了
基本要求
所有的正規美容產業,都要求英國當地承認的證照和保險!這和台灣很不一樣吧,因為這邊很多很多過敏,然後因為很多建築和設計都長得很有特色,一不小心被古董樓梯撞掉一顆牙,就可以賠的你一屁股債啊!
保險需要什麼條件呢?就是要證照啦~但也不需要擔心選哪一家,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也可以,只要找得到保險公司承認你的證照就沒問題了,我自己選了英國美容領域最大的,就是VTCT協會給的NVQ Diploma,反正,看你的目標是什麼,唯一重點是保險
這邊再補充兩點,VTCT是一個職業培訓組織,裡面包括各行各業,目前光是在英國是有最少2000家認證機構,雖然不是正式degree,但是有給Certificate和Diploma,而NVQ是國家職業認證,二級類似台灣的丙級、三級類似乙級。
創業求職
因為門檻差很多,所以分成兩種講,業餘和職業
第一種,如果原本在台灣就有經驗,只是想要自己設個人工作室,freelancer靠美甲美睫按摩兼差賺點零用錢,那你只拿單科二級 Certificate就好,學費大約150-250鎊,有很多速成班可以上,簡單考試、交作業,美髮的話時間要長一些,之後買個職業保險一年約60-70鎊就可以開工了。
當然你也可以做黑的,都不要弄這些保險證照,但你總會需要打行銷廣告吧,樹大招風,只要一被檢舉就掰掰啦!大家乖一點,做兩個美甲客人就賺回來啦~不要丟亞洲人的臉好嗎?除了個人工作室,你還可以做行動到府服務,現在有很多專門的平台在經營喔!國情不太一樣,英國人很喜歡叫人家來家裡,這些平台也會需要考術科和面試,還有證照審查也是要的,收入會比你自己在家的工作室好蠻多的
職業等級:之前為什麼叫你上網先看職缺,因為要找英國的相關工作,至少要拿到三級Diploma,不然沒有店家看得上你的啦!他也不會問你工作經驗,因為NVQ Diploma取得的過程,就確定你的技術和專業知識都沒問題了,二級加三級專心念差不多6-10個月,費用大約3000-3500鎊,考試總共包含4次術科,4次人體構造、14個單元的線上筆試,另外還有申論作業和的profolio要完成。
如果是要創業,開設一間專業的沙龍,你需要三級的證照和保險向政府登記註冊,也會派人來檢查你的安全衛生是否合格,然後你才能正式合法營業喔
之前大家很好奇,為什麼我不是醫生,可是可以打雷射,這也是我選VTCT的原因,政府和市場都是承認的,而且體系越到後面分工越細,我自己唸的很有成就感,而且工作上又可以相結合,所以一路念Diploma到4級
整個產業氛圍和台灣很不一樣,分工非常精細,學術和技術都有很詳細完整的規範和要求,不再是“不愛唸書的人做的工作”,顧客和技術人員之間沒有上下的關係,反而如果客人過分的要求,技術人員脾氣還比較大呢
我特別去拜訪英國的美睫訓練師Krista和他的個人工作室,分享了很多實際的經驗喔,我們看看吧
以上就是,這一期的海外工作系列分享,希望大家會喜歡,下一期大家想要看什麼,歡迎留言啦,掰掰
https://youtu.be/ZCo8UBnjFC0
樹醫生證照 在 【TVBS】自己樹自己醫台灣樹醫證照明年上路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http://news.tvbs.com.tw/life/news-659109/ 先進各國為了樹木保育,都有 樹木醫生 的 證照 制度,像是美國有「樹藝師」國際 證照 ,日本也有「樹木醫」 證照 ... ... <看更多>
樹醫生證照 在 樹醫生- Explore 的必吃
樹醫生. 從大黑蟒蛇路線到達金剛言岩. 這棵櫻花位於基隆山東峰採石場路線208公尺的高度峭壁旁邊,生長的環境相當惡劣, 前幾年因為櫻花樹上被藤蔓攀附爬滿所以都沒辦法 ... ... <看更多>
樹醫生證照 在 Fw: [新聞] 他台大第一名畢業棄百萬年薪一心要當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本文轉錄自 jjkk119 信箱]
作者: skyprayer (SkyBotany)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他台大第一名畢業 棄百萬年薪一心要當「
時間: Wed Oct 10 23:34:55 2018
新聞上有時會聽到某地老樹生病
居民找上樹醫生來幫忙救治
在台灣 跟樹木救治相關的認證有幾種
1. 樹藝師 攀樹師 (ISA 國際樹藝協會認證)
2. 樹木醫 (日本認證)
3. 園藝技師 林業技師 (國考技師)
其中最難取得的是樹木醫 得有樹木相關工作執業七年才有資格報考
而且沒經過訓練和指導 學術科很難通過
考試得去日本用日文考 全台灣不到五位通過
(ISA也有大師級樹藝師 台灣還沒人取得就先不討論)
攀樹師國內目前有十位 得先受過訓練 考試考筆試和術科測驗
困難在於台灣攀樹訓練機會不多
園藝技師 林業技師有畢業科系限制 跟其他國考技師一樣
採用比例制 報考人數前16% 科目全部都是手寫題
裡面最簡單的大概就是樹藝師了
非樹木相關科系 3年全職樹木工作經驗就可以報考
如果大學讀的是植病 昆蟲(蟲害) 植物保護 森林 園藝 景觀
1年全職樹木工作經驗即可
只考筆試 200題 每題0.5分 76分就可取得認證
而且因為台灣相關人士很熱心取得美國總會的認可 台灣可以舉辦中文測驗
目前及格率大約3~4成 台灣目前大約有兩百多位認證樹藝師
至於樹藝師在學甚麼? 做甚麼?
可以從考試範圍大約看出
樹木生理學 土壤管理 樹木識別與樹種選擇 種植與培育 修剪
診斷與治療 樹木保護 都市林業管理學 樹木風險管理 工作安全實務
至於工作內容 則是和公司或個人接案的案件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
一處基地 可能要興建房子 或是 重新規劃綠地
樹藝師可以協助調查基地內的喬木 並給予業主 地主評估建議
評估包含有無當地法律規定受保護樹種? 值得保留的喬木有哪些
哪些樹木可能會有危險 需要進一步評估處理
如果未來新的開發 要如何減少對想要保留樹木可能產生的衝擊
在建築或景觀設計過程中 樹藝師也可依當地氣候及基地條件
提供種植甚麼樣的樹種 建議規格 施工方式 及後續養護等建議
另外對於現存的樹木 樹藝師也可以協助檢視其健康狀況
訂定修剪規範或計畫
此外也有一些樹藝師會擔任一些教育活動的講師
跟民眾宣導如何保護都市裡的樹木
在海外許多國家 樹藝師算是樹木工作從業者的基本證照
(尚未取得認證前 全職從業那幾年就類似實習生)
有認證者才能進行某些作業或是報告簽證
不過在台灣目前尚未有強制規範
近年來僅有極少數公部門案會要求某些環節
要有 園藝 林業技師 或 樹木醫 樹藝師協助
這顯示台灣對於都市樹木的管理 重視度仍然很低
(鄰近的日本 香港 新加坡 甚至中國某些城市 都有明確規範從業者資格)
也導致都市景觀不佳 都市老樹被不當傷害 新植喬木存活率低 得經常更換 等現象
考取樹藝師後 在北部可以提高找工作的機會
但也不像國外 專業技術者經認證後有一個不錯的薪資基礎
(偏偏這張證照維持需要持續上課 受訓 台灣免費課程不多...)
也因為政府沒有對於都市植栽設計 施工 維護上有相對的規範
進入相關的公司或事務所 大概也只是把樹藝師證照當作一點加分用
並不會因為有樹藝師加入 公司會有甚麼多大的改變
大部分還是照傳統方式執行 設計 施工 維護
其他有主見的人也不一定會聽樹藝師的建議
(包含很多公務員 里長 委員 局處長)
在台灣 真的會很重視樹藝師意見的公司 也就那幾間而已.....
畢竟在台灣 有時候專業不是專業者說了算
名嘴都可以嗆柯P 不懂葉克膜
里長 局處長要嗆 樹藝師不懂樹 樹藝師也只能默默挨罵~
大概這就是樹藝師在台灣的從業環境吧
(其實蠻多樹藝師在台灣有其他本業)
不尊重專業的社會氣氛越是高漲 就算有越來越多專業樹木工作者
都市裡的樹也無法獲得妥善管理...
也更難創造出良好的都市街景及綠地品質
----
以上是寫過台北市樹保報告書 景觀設計師兼樹藝師的小小心得
另外這幾年也嘗試在住家屋頂弄一個小植物園
目前已經蒐集約一百多種植物 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7.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39185698.A.580.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jkk119 (36.236.18.184), 10/11/2018 02:53: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