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走向拿著手機的客戶,拍拍他的背。「你以為拍攝有趣的影片就能成為網紅嗎?」說著發出爽朗的笑,似乎覺得自己的提問很有趣。「拜託,別這麼天真!看看吧,看你對哪些服務有興趣。」兩個客戶互看一眼,似乎被嚇到,不確定誰該開口。其中一人有些怯怯地回答:「主要是抖音。」他指的是中國版的 TikTok。經理笑了。「你們不是特例」,他對兩人露出狡猾的笑容,伸手進口袋拿東西。「這裡一半的手機整天都在滑抖音,幫助你們這種人。」他拿出發皺的軟包裝肯特煙,遞給客戶:「抽煙嗎?」
這個地下室工廠是典型的「點擊農場」。中國各地有數百處這樣的地下工廠,在現代的網路眼球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7/26/tiktok-2/
樓梯間 抽煙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錢櫃林森火災北市府需要釐清的問題⚠️
據消防局早上記者會資料顯示:
一、「B2室內消防栓設備消防泵浦」控制盤操作開關為停。
二、5、6樓並未使用室內消防栓。
三、「8樓室內消防栓設備」水帶連接出水口而未能使用。
四、「自動灑水設備主閘閥」為關閉。
五、「4樓梯間末端查驗閥」末端查驗壓力管為0。
六、「火警受信總機」地區音響關閉、「未連動緊急廣播設備」。
七、「排煙受信總機」未定位。
八、「室內排煙設備」火災發生時,各層排煙閘門均未開啟。
以上可以看出,不只一項的防災相關系統遭到關閉。根據了解,這些都是 #不同的按鈕 ,並不是一鍵全關。
因此就算當天沒有因施工而關閉設備,也不保證疏散的狀況就沒有問題。
更不應該一開始就聽信業者的說詞,讓大家誤以為是因為施工而關閉設備,讓市府辦案可能搞錯方向——如果一直以來都有關閉相關設備的陋習呢?應該往這個方向查緝才對!
舉例來說,KTV雖然禁菸,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堆人在裡面抽煙。如果真的有煙霧偵測器,平時就會響個不停,換句話說既然平常都沒響,是否代表一直以來都沒開(只有公安檢查時才打開)?
另外,廣播系統跟施工有什麼關聯?既然廣播系統也被關閉了,可以證明這些防災相關設備並不是因為施工才關閉的。
為什麼這樣的防災逃生準備,可以通過北市府的消防安檢?如果這樣的程度可以通過,其他的類似密閉場所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
我知道柯文哲市長已經下令加強臨檢,但在此刻臨檢估計查不到什麼,看到這起個案,就我所知不少可能遭到檢查的業者早就動起來檢視自己的安全設備。
問題是,如果此時才緊張兮兮的檢查,是否代表平常對都沒放在心上?未來相關稽查是否要調整,才能因應業者的不用心?
假使公安檢查有私下通知業者,淪為形式化的「打招呼」、毫無意義的「課堂點名」,那對民眾來說還有什麼保障可言?
除了業者責任得追究以外,北市府也應該重新思考公安檢查以及相關法規是否已到了需要更新的時候。
樓梯間 抽煙 在 食力foodnex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務必配合防疫】
跑到樓梯間抽煙6分鐘,罰1萬!一名自中國廣東搭機來台的美國籍男子,今天因為不遵守 #居家檢疫 規定而遭裁處1萬元罰鍰。
在此呼籲符合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及 #自主健康管理 的民眾,請務必確實配合防疫政策相關規定噢!
#沒有人是局外人
#均衡飲食對抗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