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劉瑞玲向《大紀元》表示,打疫苗就是為了要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免疫反應會發生在身體不同部位,也有可能會造成眼內發炎,視神經為眼睛結構之一,打疫苗也就有可能發生視神經炎。👀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近珠者 / 陳克華的珠珠裝置藝術展 訪問藝術家: 陳克華 我是一位「近珠者」。 所謂「珠」,就是三度空間裡的「圓」。 而圓,是「曼陀羅」的最基本形式。 記得是2017年10月,我在花蓮一家咖啡店裡,遇見了一位生命靈數老師。年紀輕輕的小女孩,更像是一位初入職場的上班...
「榮 民 醫院眼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北榮總眼科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灣壹週刊】榮總眼科醫生的徵婚啟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北榮總眼科醫生推薦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北榮總眼科醫生推薦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劉瑞玲向《大紀元》表示,打疫苗就是為了要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免疫反應會發生在身體不同部位,也有可能會造成眼內發炎,視神經為眼睛結構之一,打疫苗也就有可能發生視神經炎。👀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球發炎記◎陳克華
像一顆充血的眼球
當我回望地球
有一群瘦瘦的北極熊抱著細小的浮冰,在游泳......
文明走到這裡了
我舔著手中快溶化的冰淇淋
一邊想起得乾眼球的
火星與金星......
──2008.9.3
--
◎作者簡介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桂冠與蛇杖
http://www.thinkerstar.com.tw/kc/index-c.html
--
◎小編旭鈞賞析
「文明走到這裡了。」
本詩第二節開頭直指文明的前沿地帶,而文明(civilization)就其系譜意義,是civillis與公民化,現用以描述特定社會樣態與體系。「走到這裡」,似乎很單純只是「走到這裡」,像是里程碑,也可能是末日。「走到這裡」究竟意味著什麼?「這裡」指涉著某種當下的時間與境況,而末日似乎也在此出現,如同〈啟示錄〉大力天使所頒布:「不再有時日了。」值此末世,敘事者「舔著快融化的冰淇淋」,想起另外兩顆行星。然而,這段透露的卻是一種悠哉:本詩首節藉由北極熊的危機提示了緊急性,文明又「走到這裡了」,甚至連冰淇淋也快融化。然而,「我」還是舔著冰淇淋,想著其他的星球。面對末日與剩餘的時間,「我」是悠哉的,彷彿一點都不緊急。為什麼呢?
答案在首節。這是一個「回望地球」的「我」,在末日被宣布以後,開啟有距離的觀看。相較其他知覺(尤其觸覺),視覺常被描述為安全、有距離、彰顯主體性的。這讓我們意識到,「我」與這場末日是如何事不關己。「眼球」同時是星球,也是出離地球的「我」,提示行星間的共通性,並藉由其他無法成為「家」的星球,提示地球的命運也不過如此爾爾。如果沒有「北極熊」與「乾眼症」,本詩不一定能被讀出生態末日的意義。生態(ecology)與經濟(economy)其實有著相近的語源,Οικοθ(oikos),都有「家」的含義[1]。然而,對於「我」而言,無須持家,而地球之所為可為某些物種的「家」,也不過因為水。但水將覆滅一切。
這種悠哉與觀看,消解了人類。讀者一方面相信主述者有某種人格,令一方面卻又發現他的種種超越已經脫出人的範疇,甚至是「上帝視角」,時間不再重要,末日也不再重要。這樣的視角對凡人而言,是恐怖而不可想像的。這種恐怖也能被讀作示警——詩人開始思考末日的世界,並透過超凡入聖的眼球,提示各位:這種悠哉與不在乎,不是凡人能有的處境。凡人會死。
以「生態」為關鍵字閱讀這首詩,除了能留意其「家」的意涵外,也能從「家」讀出弦外音:如果生態其實指涉的是家,且經濟(oiko-nomie)初始指涉著持家之學[2],如果種種開發與耗用是以經濟為名,則持家之學,也是毀家之學。北極熊承擔著與眼球不一樣的風險,地球上的一切分配本就不均等。然而,就算彷彿「不在同一個星球上」,凡人也沒有出離地球、在太空中當一顆「充血的眼球」的能耐與權力。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pixabay
--
附註:
[1]張君玫。2020。〈弁言:人類世的多樣性政治〉。《中外文學》49:7-12。
[2]Carl Schmitt。2020。〈Nomos〉。譯:蔡慶樺。《疆界、主權、法》。主編:林淑芬。新竹:交通大學。
#生態詩 #陳克華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30.html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近珠者 / 陳克華的珠珠裝置藝術展
訪問藝術家: 陳克華
我是一位「近珠者」。
所謂「珠」,就是三度空間裡的「圓」。
而圓,是「曼陀羅」的最基本形式。
記得是2017年10月,我在花蓮一家咖啡店裡,遇見了一位生命靈數老師。年紀輕輕的小女孩,更像是一位初入職場的上班族。她和我侃侃而談了一個多小時,當下我只覺得關於我生命困境的核心,她可謂句句切中問題核心,受益良多,事後回想,她說的話卻一句也記不起來。後來才知道有所謂「潛意識溝通」這回事。潛意識在日常意識之外,自然不復記憶,但從此我開始了生命之中從未嚐試過的黏珠珠創作。
而且一往情深,夙夜匪懈,才不過一年多,已經開過兩次個展。而且素材從珠珠一路擴展至金屬,玻璃,公仔,書,古老家具甚至是情趣用品,到達了幾乎「萬物皆可粘」的地步。而其中在技術上的心得是,要一直不斷的嚐試錯誤失敗,除此之外,就是膠的使用,是一門大學問。
從卅年前成為一名佛教徒,廿五年開始各種平面曼陀羅的數位版畫創作,到現今粘珠珠的「立體曼陀羅」裝置藝術,其中的脈絡可謂一脈相承,不絕如縷,理路十分清晰。
如今珠珠創作已經和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無事的夜晚,可以一盞孤炡,幾包原料,一管膠,完全忘我。待作品完成,再抬起頭來,已過午夜,萬籟俱寂,內心卻滿滿是作品完成那瞬間的狂喜。久久充盈,甚至帶入夢中。
原來這就像我這樣的一個「近珠者」所能擁有的,創造者才有資格擁有的幸福。
藝術家介紹:陳克華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http://桂冠與蛇杖www.thinkerstar.com/kc/index-c.html
展期:2019.12.07~2019.12.28
時間:週二~週日,15:00 ~ 21:00
地址: M畫廊 / M Gallery/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
電話:0961-358-111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鬼入門:陳克華詩集」介紹
訪問作者:陳克華
內容簡介:
鬼,不外乎人性
看見鬼的可愛和無奈,看見人的愚蠢和荒謬
★萬眾矚目!全方位藝術家陳克華執筆揮灑的全新題材──鬼
★鬼比人可愛得多,狂歡直至午夜,你真的不想知道人死後的璀燦秘密?
和人類相較,鬼何懼之有?
鬼和人相比簡直太單純、太直接、太一目了然、太不知什麼叫做「城府」和「手段」。
「我是在父親往生之後,才突然感受到這個思考的急迫性──死後的爸爸究竟去了哪裡?」詩人剖析自己,拋出一個深刻的叩問,「素無堅定信仰的我,才知在與至親生離死別的關頭,生命可以多麼虛無縹渺,徬徨無依。」
這三年來詩人有感而發,寫了不少鬼詩。絕大多數都收進了這本集子。
希望人類如果向上看不到神,中摸不著良心,起碼往下看得到地獄,看得出人間其實是地獄偽裝。
全書收錄26首陳克華的鬼詩,73幅吳衍震的鬼畫,看盡另一個世界藏匿其間的每一張鬼的臉孔。
作者介紹:陳克華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http://桂冠與蛇杖www.thinkerstar.com/kc/index-c.html
繪者簡介:吳衍震
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創所,以黑普普美學獨樹一格。長年觀察次文化底層生活而發展出迥異於一般學院的書寫語言。作品十足體現後現代的文化精神,開創屬於台灣次文化的繪畫語彙,宛如一幅現代浮世繪。
出版社: 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欸」散文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陳克華
內容簡介:
散文,從來不是我下筆的選擇
從來我就只是個詩人,不是別的。如果我曾寫過散文、劇本、小說,乃至歌詞,於我,這些都是詩的變形,或者一部分。對我而言,散文太囉嗦,太缺少文字的藝術性,承載太多「道」,太過老實一板一眼,太長。於我也沒有所謂散文詩,散文詩就是詩。因此我寫散文時其實是不甚快樂的,只覺「案牘勞形」。不似詩直指我心,又可揮灑變化,又少少幾個字。而我竟然就又要出版一本散文集了,結結實實十萬字餘,可見我平時有多「努力」又不快樂。
文學從不是「出賣勞力」的事,但寫散文時就隨時可以聞得到那股用力的汗轟轟的味道。相較於飛翔的詩,散文犁著田土,指望著莊稼。散文依附實際,「出賣原料」。出版散文,我很樂意讓人看見我的這一面:實際,膽小,自私,步步為營,好譏諷。是的,散文暴露太多的我,但同時也遮蓋太多的我。所謂「真實」從來不是靠真實呈現,人眼只能從「扭曲」當中瞥見真實。我希望大家在我的散文中,看到許多「扭曲」。
作者簡介:陳克華
1961年生於台灣花蓮市。祖籍山東汶上。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現任台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科主治醫師。
曾任《現代詩》主編,文學藝術創作範圍包括新詩、歌詞、專欄、散文、視覺及舞台。現代詩作品及歌詞曾獲多項全國性文學(新詩)大獎,出版近四十本文學創作,包括詩集《騎鯨少年》、《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等,與散文集《愛人》、《無醫村手記》等。作品並被翻譯為德、英、日文等多國語言,並出版日文詩集《無明之淚》,德文詩集《此刻沒有嬰兒誕生》。有聲出版「凝視」(2006年)及「日出」(2017年)。近年創作範圍擴及繪畫、數位輸出、攝影、書法及多媒體。作品挑戰禁忌且風格多元。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灣壹週刊】榮總眼科醫生的徵婚啟事 - YouTube 的必吃
陳克華是 榮 總 眼科 主治醫生,也是國內最負盛名的中生代詩人,以《欠砍頭詩》《我撿到一顆頭顱》等聳動的色情詩挑戰政治和道德威權。 ... <看更多>
榮 民 醫院眼科 在 台北榮總眼科部 - Facebook 的必吃
邀請您於3/12(六)一同上線聆聽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專家告訴我們有關青光眼該注意的事。 (為維護會議品質,僅開放報名人士與會。限額100名。) ...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