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整理 》🇩🇪 梅克爾將交棒!關鍵小黨有望左右對中態度?
#德國 聯邦議院選舉結果揭曉,由中間偏左的 #社會民主黨,以 25.7% 險勝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基社」#聯盟黨。兩大黨都表態不放棄組閣,得票排名第三、第四的小黨 #綠黨、#自民黨 將成為左右接下來政黨協商的關鍵。
繁複的聯合政府籌組談判預計花上數月,屆時執政滿 16 年的梅克爾將正式交棒,德國政治將起何變化?對中立場會調整嗎?有話邀請政大歐洲語文學系教授台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張台麟、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賴怡忠、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閻紀宇,一同分析「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
▎洗牌但未變天,梅克爾路線或將延續
儘管梅克爾繼承者遭遇空前慘敗,但德國政治稱不上全面變天。張台麟分析,第一大黨社民黨只比梅克爾所屬的聯盟黨多得 1.6%,頂多算是 #險勝。而社民黨、聯盟黨差距甚微,關鍵分歧在於對 #預算 和 #移民 的立場,在上屆聯合執政之後,兩黨黨魁甚至都以梅克爾的 #繼任者 自居,料想無論誰當上總理,短期之內都將延續前朝路線。
但兩大黨若想組閣成功,還需整合第三大黨綠黨、和第四大黨自民黨才能過半──這將是德國史上首次打破 #兩黨聯合內閣,需要第三個政黨才能組閣。閻紀宇分析,「一大 + 兩小」的內閣組成基礎不穩,恐讓德國出現二戰之後最弱勢的內閣,隨時有被 #倒閣 的風險。
因此,閻紀宇預測,執政態度保守,在各方面不做大變革,可能是未來新政府的施政風格。而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情勢,還需等待歐洲的另一個火車頭 #法國 明年 #總統選舉 結束後,才會趨向明朗。
▎對中恐更強硬,兩小黨搶外長是關鍵
賴怡忠指出,本屆德國選戰充斥 #假訊息 和 #負面宣傳,大幅壓縮國內政策的辯論空間,選民也未必理解各黨的外交立場。但整體而言,綠黨和自民黨的共同特色,就是對 #中國 的態度比兩大黨強硬得多。
自民黨對台灣最為友好,在黨綱中廢除 #一個中國 政策。綠黨則有 #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在歐盟議會擔任對中代表團團長,他召集的外交小組經常對中國施以制裁,也讓他一度受到中方的 #反制裁,是歐洲最友台的政治人物之一。
如今綠黨和自民黨成為左右兩大黨組閣的關鍵 #造王者,將有相當權力影響德國對外關係,外界更猜測他們打算想搶下 #外交部長 一職。賴怡忠認為,若此成真,可預期德國往後的對中態度將比梅克爾時代更為強硬。
▎梅克爾卸任倒數,平穩作風成追憶
一旦新內閣組成,梅克爾長達 16 年的執政生涯便告終結。#穩定 是眾人給予梅克爾執政的最高讚譽,他的首任副總理明特費林(Franz Müntefering)就曾半開玩笑說:「如果你搭上梅克爾開的飛機,你可能不太清楚這架飛機要降落在哪,但你可以很安穩地睡覺,因為這架飛機絕對不會墜毀。」
梅克爾的執政魅力還來自於他懂得 #審時度勢(反對者則說他懂得 #看風向)。不同於勇往直前的典型領導者形象,外界對梅克爾的評價是 #從後方領導(Lead from Behind)。從觀察、蒐集資訊、各方協商到提出自己的主張,梅克爾懂得權衡大局,甚而不惜推翻自己過去的立場。梅克爾自已也曾說:「有時我是自由主義者、有時是保守派、有時也是基督教主義人士。」政敵稱他 #政治變色龍,擁戴他的人則說這是成大事者必有的氣度。
經典案例是 2008 年金融海嘯引發的 #歐債危機,梅克爾最初的想法跟很多歐洲北方領導人一樣,打算放棄缺乏財政紀律的 #希臘 等南歐國家。但在聽取一番意見後,梅克爾意識到,貿然讓希臘退出歐元區將產生連鎖效應,下一個倒的就是 #歐盟。因此,梅克爾站出來主持紓困計畫,擬定完整的步驟,雖然讓被迫撙節的希臘恨得牙癢癢,卻也保全了歐洲免於分崩離析。
從外交關係、移民政策、綠能廢核、到通過同婚,梅克爾本著親和的形象和四平八穩的風格,終為歐洲留下珍貴的政治資產。
整理|郭凡傑、汪彥成
設計|汪彥成
「梅克爾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新聞] 梅克爾談俄烏戰爭:不後悔對普京的外交,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討論] 梅克爾路線被拿出來檢討了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謝金河投資理財- 梅克爾的正面評價德國大選揭曉 ...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學者盛讚「亞洲梅克爾」 蔡政府執政經濟表現佳-民視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討論] 蔡英文和梅克爾像嗎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雞皮疙瘩劇版 的評價
- 關於梅克爾評價 在 雷德利第一季 的評價
梅克爾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國大選教我們的三件事》文/陳文茜
1)盡量把事件看得更遠:不要在乎一時的外界評價:才能創造歷史大事。敘利亞難民危機時,梅克爾收容難民具備了長遠的眼光。當然她沒有忘記,當時她在東德時,一個小女孩渴望的自由。當東德政府幾近破產時,他們的生活也近乎難民。她的心跳動著人道主義:但這不是惟一的理由。她明白德國的崛起如果沒有新的國際形象,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歐洲沒有人會忘記希特勒、屠殺、兩次大戰德國都是侵略國。德國需要一個新的名片,新的形象:才能崛起,才能服眾。
梅克爾看的是未來半世紀德國的挑戰,不是今天的報紙,明天的民調。在敍利亞難民危機中,她需要德國成為人道主義大國的形象。
梅克爾是一位科學家,她認識德國經濟當下隱藏的危機。年齡的老化,足以拖垮這個工業出口大國,德國當地需要新的基層勞動力。
那些徒步、渡海、忍受延途羞辱來到德國的敍利亞百萬難民,他們終究會融入德國,最終成為重要的基層勞動力。
她個人一時為這個決策付出了代價。忍受低民調,黨內辱罵,尤其跨年科隆大教堂七位難民性侵事件,排山倒海般的風浪,似乎快淹沒了她。⋯⋯最後她寧可提早交出了權力,也要堅持收容政策。
一個人的壽命有限,一個人的權力可以擁有多久?
16年,夠了。梅克爾知道她正在做對的事,而且是歷史大事。她知道這是她的歷史時刻,她堅持了。
四年後,証明她是對的。
2)The loser is also the winner 。輸家,可以變成嬴家。蕭茲領導社會民主黨在這次大選中小羸了梅克爾的政黨,這樣的微弱多數,沒有什麼好驚訝:16年前也是如此。梅克爾只在聯邦議會比前總理施洛德只多掌握了一席。
梅克爾上台執政16年來,其中12年社會民主黨參與大聯合政府,社會民主黨協助德國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包括歐債危機。
這導致德國崛起的光芒全球聚焦在梅克爾一人身上,而且導致社會民主黨從中央到地方選舉一直敗選。社會民主黨若以短線的、權力為核心的黨爭眼光看自己,簡直是蠢透了。
但會等待的人不只梅克爾,還有蕭茲。
當梅克爾離去時,人們已經分不清誰是她的繼承人?同黨的拉舍特?還是一直站在她身旁和她共組政府、協助國家度過危機的副總理蕭茲?
蕭茲接手的不是如「經濟學人」雜誌所説的:一個爛攤子。他接手的是二戰以後,最強大的德國,以及歐洲一體的領導國,一個令人尊敬的經濟強國,一個最好的民主典範政體。
尤其當民主在美國、英國都出現民粹甚至憲政危機時,德國証明他們才是民主運作、有效治理、抗衡民粹的成功民主典範。
這些政蹟,不完全是梅克爾的功勞,包括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的遠見。是他們,共同成就了德國,以及成功的民主制度。
3)民主政治的運作,出問題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擁有權力者不知節制的使用權力。這在任何制度下,都可能造成危害。
美國著名政治歷史作家羅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的萬字長篇評論,《我們的憲法危機已經到來(Our Constitutional Crisis Is Already Here)》,這大概是近來對美國做出的最黑暗最「驚心動魄」的預言。
這個預言不亞於去年大選前《大西洋月刊》發表的知名調查記者巴頓·蓋爾曼(Barton Gellman)撰寫的長篇報道《可能讓美國崩潰的大選 (The Election That Could Break America)》所引起的關注。
去年蓋爾曼描繪的是美國走向懸崖的危險圖景,卡根在這篇文章中預言的則是美國一步步走向黑夜的危急時刻。卡根在文章中說,如果沒有富有遠見的政治家做出大膽而勇敢的舉措,美國將在三到四年內,進入民主崩潰的黑暗世界。
他把這個時間點準確地設定在2024年11月。
所以,什麼是富有遠見的勇敢而大膽的舉措?
它一點也不難。
只要權力人物忘了一些自己的權力飢渴,多想起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人民和國家的迫切需要。
這其實是甘迺迪的老話。我改寫一下:
不要問國家能給你什麼光芒位子?問你能為國家帶來什麼光芒?
如是而已。
—圖片:英國雕塑家作品
梅克爾評價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顧:今日 #德國 國會大選,#梅克爾 之後的德國將何去何從?】#深度預告
今日(26日),德國將舉行國會大選投票,梅克爾已表明不再尋求連任,將結束16年執政生涯。有不少專家認為,因下一屆國會的席次分佈會更加多元,不同黨派的聯合政府談判將變得更加複雜。
梅克爾有著「危機總理」之稱,從金融海嘯、歐債危機、難民潮、氣候變遷到Covid-19疫情等國際危機的應對,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梅克爾是被一場又一場的危機所磨練出來的政治高手。
而顯然,針對梅克爾過去16年執政的評價並不只有正面的面向,有人批評她的「#中間路線」,有人指責她為歐盟分裂暗埋危機,也有人認為梅克爾過度強調穩定,導致國家頓足不前、錯過許多改革和轉型的機會。
德國的未來會是什麼?這會是在梅克爾卸任之後,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來回顧我們的 #深度 評論:https://bit.ly/2XI0T87
端傳媒明日將推出德國大選深度報導,敬請關注。
#延伸閱讀
戰後德國的再興,為世界帶來了什麼?讀《歐洲的心臟》👉http://bit.ly/2mrj5uR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歐洲 #政治 #選舉 #評論 #默克爾 #戴達衛 #歐盟 #氣候變化
梅克爾評價 在 [討論] 梅克爾路線被拿出來檢討了 的必吃
這幾天德國的表現實在讓人看不下去路透寫了一篇梅克爾的政治遺產要把重新檢討了直到昨天德國總理宣布增加軍費才給人大夢初醒的感覺. ... <看更多>
梅克爾評價 在 謝金河投資理財- 梅克爾的正面評價德國大選揭曉 ... 的必吃
梅克爾 的正面評價德國大選揭曉,梅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大勝,確立了下一個四年任期。如果沒有意外,梅克爾任期到2017年,將超過柴契爾夫人從1979到1990的11年任期, ... ... <看更多>
梅克爾評價 在 [新聞] 梅克爾談俄烏戰爭:不後悔對普京的外交, - 看板Military 的必吃
https://www.storm.mg/article/4369821?page=1
梅克爾談俄烏戰爭:不後悔對普京的外交,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有其原因
蔡娪嫣
俄烏戰爭導致德國改變十多年來對俄羅斯的綏靖外交政策,德國內部出現檢討聲浪,認為
前總理梅克爾誤判與俄羅斯深化經濟交流的風險,加深德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可能是
導致普京自信開戰、不畏德國加入民主國家制裁的原因。
7日晚間,梅克爾(Angela Merkel)卸任半年以來首次公開露面,直言她對自己執政期間
如何處理對俄外交並不感到後悔遺憾,她始終認為,早在2008年烏克蘭與喬治亞要求加入
北約(NATO)時,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就會認定那是在「宣戰」。當時梅克
爾政府極力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梅克爾說,烏克蘭那時候處於寡頭統治且民主不成熟,
對入侵的準備會比現在更少。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面對俄烏戰事使16年政績蒙上陰影,她在柏林人劇院(
Berliner Ensemble theatre)接受採訪時說:「如果要我說『與那個人(普京)溝通沒
有意義』我會非常難過……雖然(外交)沒有奏效是大悲劇,但我不會責怪自己的努力。
」梅克爾在任期間很少有如此直率的發言。
不後悔當時做的對俄決策
當被問及是否後悔在2008年反對美國主導的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計劃,梅克爾說:「
過去的烏克蘭不是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那樣,烏克蘭曾經四分五裂……甚至改革勢力的季莫
申科(Yulia Tymoshenko)和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也意見相左。這意味著它曾
不是一個堅定民主國家。」
她並表示,在普京看來,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宣戰」,雖然自己不同意普京的觀點,
但她「知道他的想法」,「不想進一步激怒他」。她聲稱,她也是為了烏克蘭的最大利益
,才阻止它成為北約成員,「你不可能一夕之間成為北約的一員,申請需要流程,我知道
普京會在那段時間內做一些對烏克蘭不利的事。」
2014年和2015年,為平息烏東地區分離主義勢力與政府軍的衝突,由法國、德國、俄羅斯
和烏克蘭組成的「諾曼第模式」談判,達成了前後兩份《明斯克協議》。但該協議非但沒
有維持雙邊停火狀態,還被烏克蘭國內批評,因為俄羅斯堅持認為它不是參與衝突的一方
,因此不受其條款的約束。
梅克爾在7日晚間受訪時為這些協議辯護,稱《明斯克協議》至少為烏克蘭贏得了緩衝時
間,「它平息了這件事,為烏克蘭爭取發展成為現在這個國家的時間。」她並讚賞了烏克
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戰時展現的領導能力,稱他代表了這一個新
的烏克蘭。
如何看待後冷戰時代的俄羅斯問題?
梅克爾日前還接受了德國《明鏡》(Der Spiegel)周刊的採訪,話題也不可避免地轉向
烏克蘭戰爭,以及德國對克里姆林宮的寬容是否讓普京更加膽大妄為。梅克爾回答說,她
覺得蘇聯解體造成的地緣政治問題在她執政的16年期間一直存在,「不可能妥善地終結冷
戰……俄羅斯問題始終存在。」
她接著說,任期最後幾週,德國政府已經開始認真對待俄國可能就快入侵烏克蘭這件事,
她與繼任者蕭爾茨(Olaf Scholz)談了很多,「我意識到普京已經不再需要明斯克(和
平)進程」。梅克爾雖然明確譴責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但似乎暗示西方也有一些責任。
「如今發生的事情是俄羅斯鑄下的大錯……客觀上違反了所有使我們能夠在歐洲和平共處
的國際法規則。如果我們開始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爭論哪塊領土屬於誰,那麼我們將一
直處於戰爭狀態」,她說,「我不同意普京先生的觀點,這我說得很清楚。但是我們沒有
設法創建一個可以阻止此事(烏克蘭戰爭)的安全架構。這是我們也該考慮到的一點。」
她聲稱已警告其他政客,普京對整個西方民主模式充滿敵意,並希望「摧毀歐洲」。她承
認歐洲國家未能提高足夠的軍事預算,「軍事是普京唯一懂的語言。他看到我們,不僅是
德國,還有其他國家,不再擁有冷戰時期的打擊力量。」
有關輿論批評,德國過去十多年在她主政之下,幻想著俄羅斯能通過擴大與西方的貿易聯
繫來實現民主化。她說:「我不相信可以通過貿易改變普京。」但她也澄清自己的政治信
念,如果不可能與俄羅斯進行政治合作,那麼至少與它保有一些經濟聯繫才是明智的決定
。
事實上,德國對俄羅斯的建設性合作政策是貫穿了德國幾十年的外交政策,歷屆西德和統
一後的德國政府,包括梅克爾領導的政府,都保持不與蘇聯或俄羅斯撕破臉的外交立場。
---
通篇不認為自己對普丁有誤判..
千錯萬錯都是普丁和俄羅斯的錯..
阻止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是不想激怒普丁..
真敢講,所以是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60.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54688817.A.E9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