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學好古文,從不相信課本開始!(今晚八點)
當國文老師最難的是,
我們沒有選擇課文的權利,
卻有為課文代言的義務。
我們擅於自圓其說、
引經據典、說學逗唱。
哪怕這篇課文再怎麼古板,
我們都有辦法說出一片天。
但現在的孩子,
可不像以前照單全收啊!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樂於跟你開槓。
「老師,我發現這篇
古文根本幹話連篇!」
「老師,〈晚遊六橋待月記〉根本離題啊!
要景色沒景色,要重點沒重點,讀他幹嘛?」
「老師,〈桃花源記〉描述的不就是個農村嗎?
有什麼好令人嚮往的?」
如果你的回應是:
「別問那麼多,讀就對了。」
那抱歉,
現在的孩子不吃這套,
最後你只好在課堂唱獨角戲。
有句話說,
「嫌貨才是買貨人。」
對課文提出質疑的孩子,
往往是國文課的潛力客群,
若能用思辨善加引導,
絕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但這並不容易,
因為思辨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是自信,你要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
第二是傾聽,你要虛心傾聽別人的想法;
第三是耐心,耐心追尋答案並昇華思考。
這不是我說的,
是我非常佩服的玲瑜老師說的,
而她的新書《黑特國文課本研究院》。
是我認為所有國文老師、家長、學生、
甚至是社會大眾,
都一定要拜讀的神作。
今晚八點,
我和玲瑜要來直播,
好好聊聊這個主題:
「學好古文,從不相信課文開始!」
我想,
你一定很好奇:
「你們不是國文老師嗎?
不相信課文,那要怎麼教?」
恭喜你,
當你有這個好奇,
就是展開思辨的第一步了。
那麼第二步,
就是今晚八點,
準時收看我們的直播囉!
#歡迎分享
桃花源記 課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測加油【我所期待的世界:大同與小康、桃花源記、魯般】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理想國,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體現就在〈大同與小康〉這篇文章中,「大同世界」是天下為公,既然天下為公,大家也就願意為此有志一同,每個人都各司其份、各安其職、男有分、女有歸,這和〈論語〉中孔子強調「正名」,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是一樣的,因為,當每個人都在正軌上,自然就能過上安定知足的生活,並達到「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外戶而不閉」共榮共好的境界。
這種天然、本然的美好,在〈桃花源記〉中也被描述了,身處東晉末年的動盪,陶淵明不願同流合污,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同時,也在離去之際,表達了心中最好的嚮往。
這份嚮往與道家老子「小國寡民」相近,也與「大同世界」有些雷同,那就是都呈現出互助互愛,黃髮垂髫或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幸福,也都有「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與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或「設酒、殺雞、作食」的無私分享。
只是,不論大同世界或桃花源終究只是理想,終究無法實現。
在〈桃花源記〉最末,作者安排太守立即譴人找尋而不得,並以劉子驥「尋病終」作結,直接宣告理想國的失敗。而〈大同與小康〉則在大同世界之外,另補充「小康世界」的「次好」可能,小康世界相較之下更符合中國立國傳統,「家天下」雖沒有「公天下」的大器無私、以德化民,卻也能在「以禮治國」的規範下達成安定和平。
相較於前兩篇的正面模式,劉基在〈魯般〉一文中,則以寓言筆法,藉整修房子為喻,從在市集中見到一棟壞宅,卻沒有良木、良工可修,諷刺元代用人無方,導致國家傾頹,沒有救國的人才,故事中為壞宅哭泣的郁離子,其實哭的不是壞宅,而是理想國的破滅,和懷才不遇的悲傷。
這篇文章從反例談及一個理想國必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有原則、有方法,才能國治民安。
三篇文章雖然表現方法不同,對美好世界的期待卻是一致的。
————
#學測加油【面對家國之悲,我依然不改其志:浪淘沙、聲聲慢、賣花聲懷古張可久、出塞、旅夜書懷、孤兒行、破陣子】
年少時,人人渴望建功立業,在世界具有一席之地;歷經命運與歲月的考驗,有些人獲得了功成名就,和了無遺憾的人生,有些人則不免有志業無成、命運悲苦、人生漂泊的感慨。而以下這五篇作品便是呈現了後者的心境。
〈孤兒行〉從「人,生而不同」的現實面著筆,敘述孤兒被兄、嫂欺凌,身心飽受煎熬的悲慘遭遇;內容看似是家庭問題,實則反映了人情冷漠、道德扭曲的社會現象。
而〈出塞〉與〈賣花聲懷古〉也同樣都是藉詩歌反應現實社會的作品,兩篇作品皆融合歷史、抒情與議論,皆藉秦漢以來的史實或戰場作延伸,對無數獻身沙場、至死未歸的人們,以及因為戰爭而受苦受難的百姓們寄予無限同情。
對照百姓的悲苦,也有作家期待自己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破陣子〉是辛棄疾免官後,寫給好友的作品。整闋詞在軍旅生活的想像中,刻劃出殺敵報國的願望,也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
與〈旅夜書懷〉相同的是,兩篇皆是作者仕途失意時的作品,同樣對自己終究無法一展抱負有著遺憾,也都對現在已經年華老去卻四處飄泊感到悲涼,並且都在作品的上下段中運用強烈的對比,或從夢境或從美景中陡然一轉,跌回現實,產生強大的沉痛之感。
人生至悲莫過於見證國破家亡,經歷從天堂跌落地獄。
〈浪淘沙〉與〈聲聲慢〉這兩闋詞便是反映了這樣的心情,前者為李煜被俘入宋後的作品,寫春雨夜寒,從夢中醒來卻仍依戀著夢境,襯托身為囚虜的孤獨痛苦,也反映出無可奈何的身世之悲及故國之思;後者描寫李清照暮年的心情,透過秋天的蕭瑟風景,寫出失去丈夫後的孀居心情,更隱含金兵入侵、天涯淪落的家國感懷。
這些作品除了共同表現面對社會與時局變化的無力之外,也都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為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淡酒、風急、雁過、黃花、梧桐、黃昏、簾外雨潺潺、天地一沙鷗等,無不是以景色堆疊出濃烈的寂寞愁緒,既寫景也喻己。此外,〈破陣子〉、〈浪淘沙〉皆運用夢境與現實對照,〈出塞〉與〈賣花聲懷古〉皆以史諷今,都可見得作者在構思佈局上的用心。
___
❤️學測將至,最好也最及時的引用素材就在課本裡,以這篇統整與孩子們分享,祝大家考試順利!加油!
❤️辛苦終有盡頭,我等你的好消息!
#歡迎分享給需要的孩子們
#閱讀素養 #文本分析 #學測 #統測 #指考 #會考
本文出自龍騰出版【搶救國文 統測複習25週】
桃花源記 課本 在 Sama記事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變好】
弟: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
我:讀"陌上桑"啊。
弟:對!我覺得我的國文就要變好了。
我:?
弟:國文課提到的這些,我小時候就會了。
我:...
------------------------------
高中時,我在書店找到一本樂府詩集,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古詩,陌上桑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讀陌上桑,驚艷於詩中的鮮活意象,覺得質樸的古詩非常有趣,那本樂府詩集翻了一年,陪我渡過聯考前的焦躁時光,差不多都刻在腦裡。
兩個兒子出生後,我們常把押韻的詩詞當歌謠唸著玩。年幼時他們多話又好奇,為了找話題,要一直變化花樣,當我想不出什麼新鮮玩法時,我就把記憶中古詩的鮮明圖像,加入自己的想像變成故事,講給他們聽、教他們唸。沒想到小孩的記憶力很好,這些零零碎碎的閒聊,讓古詩十九首、陌上桑、飲馬長城窟行...成了難忘記憶。
事隔十多年,陌上桑又重新從兒子的口中聽到,沒想到再次聽見它,會是高中的課文選文,沒想到可以在高中課本中,讀到這麼浪漫又充滿趣味的詩。
我猶然記得,高中時,我跟大堂哥(大堂哥是留美理科博士,跟我差了二十歲)聊天,他提到如果高中生可以讀點美好的詩或文章,應該就不會那麼排斥語文。
大堂哥已當天使許多年,物換星移,現在的高中生,可以在課堂中讀到有趣又浪漫的詩了。
無論是弟弟偶遇童年記憶中的詩,讓他有國文"變好"的錯覺,或是高中國文朝更吸引人的方向改變,這都是"變好"吧!
(查了一下高一國文課本讀什麼,世說新語選讀、項脊軒志、師說、桃花源記、老殘遊記、飲馬長城窟行、陌上桑、徐志摩詩選、琦君散文、裨海紀遊選讀、岳陽樓記,一半以上都是兒時聽過或讀過的,難怪弟弟會有國文要變好的錯覺,哈哈哈)
*兒時的詩歌時光 https://blog.xuite.net/sama01/blog?st=c&p=1&w=180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