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這句話裡提到的Professor Martin Grootveld,就是所謂的做了什麼實驗,發現飽和脂肪是最安全的那位教授。』
『可是,我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發現這位教授從沒有發表過這麼一個實驗,或類似的實驗。也就是說,這篇文章裡所說的實驗,到底有沒有發生過,無法查證。而縱然是發生過,它也從未被同僚或這方面的專家審核過。那,這樣的實驗,可以信任嗎?』
--
林教授沒搜尋到,不過 BBC 節目網站上有列出連結耶,是真的有用核磁共振光譜法去分析各種食用油在高溫加熱下產生的醛類。
"Genera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in culinary oils and fats during episodes of thermal stressing: a high field 1H NMR study."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957968
--
Martin Grootveld 教授還有寫了一篇 Review 文章。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risks presented by 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in fried food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31264/
Martin Grootveld 教授的實驗是把食用油用 180℃ 加熱 30 到 90 分鐘,認為【油炸】食物時用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油,比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油,產生較少的有毒氧化物。
醫界的主流意見是認為,用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美國心臟學會建議飽和脂肪佔每日攝取總熱量 7% 以下,約 5-6% 就好。
目前飽和脂肪攝取多少會有爭議,不過少吃油炸的大概共識一致。
核磁共振光譜法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華人故事 加拿大:發明食物“照妖鏡”華人女孩獲獎
加拿大卑詩大學華裔博士生胡雅茜,成功通過核磁共振光譜法,研發出新檢測儀器,可有效對食品進行快速且低成本的檢測,分辨食品造假問題。憑藉這項發明,胡雅茜當地時間11月15日獲頒“傑出研究博士獎”。
觀看更多《華人世界》精彩節目請點擊:
http://bit.ly/1U6eAn0
核磁共振光譜法 在 NMR 基礎原理介紹II - 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 的相關結果
1.核磁共振光譜儀之源起.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是指原子核,磁是指磁場,主要是指有磁矩的原子核在靜磁場中,受電磁波的影響而產生的共振躍遷現象。 ... <看更多>
核磁共振光譜法 在 核磁共振光譜儀的原理為何? - 勢動科技 的相關結果
核磁共振 光譜儀的原理,是利用原子核具有自旋角動量的特性,當原子核被施予外加磁場、而且方向與磁矩方向不同時,原子核原本的磁矩 (可以想像為陀螺的軸心) ... ... <看更多>
核磁共振光譜法 在 核磁共振光譜法 - 維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核磁共振光譜法 (英語: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簡稱NMR spectroscopy 或NMR ),又稱核磁共振波譜,是將核磁共振現象應用於測定分子結構的一種譜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