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級分制將上路,不同聲音不容忽視】
教育部決定明年開始分科測驗(指考),將改為60級分制,也就是我們過去的滿分100分將被60級分制取代。
昨天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聽到許多老師正反不同的的意見,例如,新竹女中的楊伯軒老師認為,級分制可以減少學生分分必較的壓力。但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則強調「分科測驗級分制違反科學,動搖護國神山人才培育」。
張院長指出,去年因為學測數學過於簡單,PR值88-99的學生都是滿級分,導致台大電機系在招生時,竟然是以國文級分來篩選。他認為,這種超額比序不當,造成電資等理工學系可能出現比國文決勝負的荒謬現象,是置台灣未來競爭力於不顧。
會後我也跟張院長、建中徐建國校長交流,徐校長也提到去年的數學亂象,徐校長則認為,大學有必要精確區分出考生的程度,他主張分科測驗應該採百分制,不要採級分制。
教育為百年大計,無法立竿見影,卻對國家影響深遠。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在媒體投書指出,大學考招政策的變動,會牽動高中生學習重心與配置,導致高中數理教育被輕忽,無法鑑別適性學子,繼續銜接高等科技教育,導致人才錯置,甚至將本土優秀學子推到國外。若長此以往,台灣研發人才恐將無法銜接而損及國際競爭力。
目前多元入學分為三種:
「繁星推薦入學」,由各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優秀的學生,讓資源條件相對不足地區的學生也能取得優質校系的入學門票。
「個人申請入學」,透過學測各科15級分制,讓孩子不用分分計較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參與課外活動再透過學測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去錄取適合的校系。
「考試入學」,考生登記完志願序之後直接用學測成績、指考成績進行分發。
然而多元入學已有採級分制的「個人申請入學」、「繁星推薦入學」,現將「考試入學」的百分制也改為級分制,對於擔憂恐將導致同分超額問題更為嚴重,以及無法鑑別適性學子,進而影響國家未來競爭力的警示聲,教育部應就學生學習權益與公平原則,做好各項配套措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CMma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播精華] 學測個人申請必懂的5個名詞 #檢定標準 #篩選倍率 #甄選總成績 #採計加權 #同分參酌 *資料來源: 大學問 https://www.unews.com.tw/ / 110 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校系分則查詢 https://www.cac.edu.tw/apply110/sys...
校系分則指考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為各位指考考生加油!
相關防疫措施提醒大家,祝各位金榜題名
-
明天開始,接連三天(07/28~07/30)是每位高三生最緊張、最害怕的指考。但只要撐過這場考試,精彩的大學生活就準備歡迎各位新鮮人了!先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每位都能夠考到理想的校系,為人生揭開新的一頁。也別忘記試場查看開放時間是考試之前一天(07/27)下午2時至4時,先掌握好試場狀況明天才不會衝忙。
因應疫情,考生在今年可能都沒有畢業典禮,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請注意以下防疫措施:
-
一、#全面配戴口罩:屢勸不聽者最重可能會扣減該節全部成績,不過監試人員查驗身分時,考生應暫時拉下口罩讓辛苦的監試人員辨識容貌,屢勸不聽者最重一樣有可能會扣減該節全部成績。
二、#配合量體溫:如有發燒等症狀,將進行複檢,如果仍為發燒狀態,將移至防疫試場應試,如果故意不配合者,該節以缺考論。
-
三、#不開放親友陪考(僅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及突發傷病考生可申請1名親友陪考)。
四、#中午用餐切勿交談:以在原試場原座位使用隔板用餐為原則,記得防疫期間用餐時勿交談、勿併桌,也要注意避免汙損桌面及座位標示單,用餐後即戴回口罩。
-
五、#確診者不可參加考試: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等不同類型考生,將安排於不同隔離試場應試;如考生接獲通知為上述情形者,應立即與大考中心聯絡(02-23661416#608)。
-
另外,進考場時須出示大考中心發送的 #個人專用入場識別證,以及 #應試有效證件正本(身分證、有照片健保卡、護照、駕照、居留證、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中之一)。考生這些證件在今晚準備明天的行李時別忘了放進去喔!
-
現在是炎熱的夏季,各位考生也別忘記作好相關防護,#記得補充水分以免熱傷害,最好於各節次休息時間適度補充水分,若因治療需要,迫切需要在考試中飲水或服用藥物時,須持相關證明文件向大考中心提出申請或於考試開始前向試務辦公室申請。必要時,記得抹上防曬油等以免皮膚曬到脫皮。
-
最後,也要提醒各位考生的親朋好友,考完後盡可能不要討論考試,別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壓力。我們相信每位考生在考場都有全力以赴,讓考生在考完後好好休息,揮別高中三年準備考試的壓力,趁著暑假前做好大學開學前的準備,迎接人生新的一頁~
校系分則指考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影響下
#末代指考考生的權益也要顧
#成功要求教育部提出染疫考生補救措施
因為疫情關係,今年的指考破天荒地延期至 7 月 28 - 30日,教育部也早在六月就先行公布部分的防疫措施,針對居家檢疫、隔離中的學生,安排了獨立的備用試場。
不過,不幸確診的考生該怎麼辦呢?更令人擔心的是,這次指考將是最後一屆,若沒有相關的補救措施,就代表著這些不幸確診的高三孩子,必須等待一年之後再行重考,不只延後了一年入學,而且,還得面對完全不同的考試方式、課綱內容、升學方式。
然而,當時,教育部先前對此的回應卻是,「確診無法應考者,將不會安排補考」。
我認為,在疫情之下,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確診,病毒的散播也不會看身份,更不會因為是要指考的學生就不會被傳染,染疫與否,絕非考生所願,不該就此犧牲這些孩子們的權益。
所以,我也在 6 月 10 日發函要求教育部與疾管署,必須共同研議補救措施,之後時代力量黨團在紓困黨團協商時也提案要求教育部,應該顧及考生權益,研擬相關辦法。
在將近一個月的努力之下,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終於在昨天發布新聞稿,宣布針對確診無法應考考生,將會有補救措施協助!
必要條件除了必須事先報名今年度的大學指考外,也必須在 7月 26 日上午 9 點起到 8 月 2 日下午 5 點止,檢附相關證明向招聯會申請。
補救措施分為三者:
1️⃣ 類似學測個人申請,考生檢附自傳、讀書計畫及高中 3 年在校成績單等備審資料,並填妥最多 6 個志願校系後,提交招聯會轉送申請校系審查、分發。考生若有參加今年學測,成績則會提供給選填校系參考,但若今年沒參加學測,也可選用本管道。(但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師資培育生公費系組及全師培系組,因牽涉到政府人力管控,均無法適用上述補救措施。)
2️⃣ 今年大學繁星入學已獲錄取並放棄的考生,可申請分發回原錄取校系。
3️⃣ 今年以學測個人申請獲「校系正取」或獲「校系備取且經分發」後放棄的考生,可以選擇1個校系分發。
如果還有其他疑惑的話,也歡迎學生或家長們來訊詢問。
不過,我們仍希望盡量不要有考生們需要使用到這樣的補救專案,也希望今年的指考可以順利舉辦,在落實相關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讓每個考生都能安心無虞的順利應考!
校系分則指考 在 CMma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直播精華] 學測個人申請必懂的5個名詞
#檢定標準 #篩選倍率 #甄選總成績 #採計加權 #同分參酌
*資料來源:
大學問 https://www.unews.com.tw/
/
110 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校系分則查詢
https://www.cac.edu.tw/apply110/system/110_aColQry4qy_forapply_o5wp6ju/school_search.htm
/
110指考微補習課程:
https://cmmath.com/product-category/110%e6%8c%87%e8%80%83/
/
0:00 開場
1:06 檢定標準
2:07 篩選倍率
8:40 甄選總成績
10:50 採計加權
11:54 同分參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CSYKkuvDy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