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親軌城市】
高雄輕軌二階9站即將於明天(12/19)履勘,有望於年底前通車。在新通車站間,有許多值得走訪停駐的風景,近日我們就會一一介紹。
C33-C34間,原本就種植有蒼鬱樹木,有「#林樾大道」之稱,輕軌完成後,列車在植草鋪面上奔馳行間林間,映入眼簾的滿是綠意。
類似的景色,過去或許只能在歐洲看到。或許有些無知政客會說,歐洲輕軌都是C型路權,但以我們介紹過的米蘭輕軌而言,在吉艾姆貝利諾大道(Via Giambellino )上奔馳的輕軌,就採用獨立B型路權、植草軌道的設置,還種上兩排行道樹,佔據大部分路寬。輕軌行經在軌道上,猶如行駛在森林中一般。米蘭許多較寬道路、或新建輕軌路段,也都採取隔離路權作法。
輕軌二階通車後,像這樣輕軌站區成為城市中綠地公園的延伸,讓交通與綠美化結合為一的案例,就不用再遠赴國外才看得到。從推著輪椅的長輩到推著嬰兒車的父母,都能享受在城市中自在移動的綠色生活!
#輕軌二階新景點:綠色隧道
輕軌C33/C34站徒步1分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
林樾大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輕軌東段六站動工最新進度
#一起看五個影響輕軌成敗的追蹤重點
文:陳信諭 醫師
高雄輕軌第二階段C32至C37站間路段,在臨港線斷軌,路權移撥市府後已經立刻動工,本週已開始架設圍籬、路權放樣、並有重機具開入整地。地上物清除後後,就會開始土建工程。
本段自北端中正一路南凱旋公園C32站至南端二聖路口輕軌機廠C37站,總長約3公里,沿線經過高師大和師大附中、民生、凱旋醫院、國際商工,並可串連台鐵高雄機廠開發。
本次捷運局動作迅速,也沒有無謂的開工典禮,值得讚許。在大順與美術路段遭受強烈反對和少數刻意扭曲下,若能先盡量延伸並改善服務,也有助更多市民認同!
#二階重點追蹤到底
然而,我們要強調的是:
1. #C32無法轉乘遲不解決:
不論是五塊厝或文化中心,步行都至少要500公尺,將嚴重降低使用意願。前些日子我們提出盲腸線轉乘計畫,捷運局認為並非不可行,但目前無人願意推動。如果各位覺得重要,我們必須繼續展現市民的聲音!
2. #台鐵機廠開發宜結合工業史蹟特色。
台鐵機廠遷移後,規劃為「凱旋新境」開發案,將部份保留原有廠房。我和好過日夥伴認為,保留區域應足夠大到呈現這座南部第一機廠的特色,並利用室內空間規劃為鐵道博物館,和舊打狗驛故事館 透過輕軌串連,結合愛河鐵橋等史蹟,成為台灣第一的「全市型」鐵道博物館,並與設立中的台北機廠鐵道園區呼應。
3. #轉乘與自行車道設施能否到位?
捷運局先前坦承,輕軌一階規劃時,並未事先就規劃好周邊的公車、c-bike和臨停區等轉乘設施,這樣的錯誤不能重演!就算預算沒包括進來,也要在通車前搞定。
另外臨港線自行車道東段(現有)原本是全部臨港線車道裡面做得最爛的,也希望重建後能避免過去種種不合人性的設計。
4. #沿線林蔭大道宜妥善保存。
C32-34這幾站間,有市區最美的林蔭大道之一,前市長謝長廷曾題字「林樾大道」紀念。這段原本就會全數保存,期望施工期間善加保護,讓完工後輕軌能行駛在林蔭之下。
5. #凱旋路行人路權與租車業者矛盾誰敢解決?
凱旋二三路沿線許多人行道被租車業者和部份居民佔據,讓行人困難通行,這種不重視行人路權的長年違法行為,警方也從來不認真取締。在氣爆後,曾有興建立體停車場,搭配清空人行道的想法,卻遺憾地不了了之。大眾運輸的推動,絕對需要良好步行環境的配合。我們絕對不能永遠讓行人空間被違法佔據,老弱婦孺無路可走。但同時也要提出配套方案,鼓勵停車路外化,這是困難但必須推動的。
以上五項,都是我們持續監督追蹤的!請大家一起追蹤輕軌工程,讓我們的大眾運輸能更好!
林樾大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國務院公佈列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棠樾牌坊群結構佈局都採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於棠樾村口,其周圍的農田、樹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環境(如古橋)等構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環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築風格確混然一體。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曆千百年不倒不敗。
黃山呈坎,又名八卦村。被朱熹譽為“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北部,距205國道僅5公里,為呈坎鎮政府所在地、現有人口2700餘人。呈坎古名龍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築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其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 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至今仍保留著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餘塊。1995年5月,呈坎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現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推薦目錄;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東、背靠大山、地勢高爽、選址完全符合“忱山、環水、面屏”的古代風水理論;兩條水圳引眾川河水穿街走屍,現仍發揮著消防、排水、洩洪、灌溉等功能;眾種河繞村而過,故而呈坎村橋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明代修建的江南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橋----隆興橋;十字路口與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著3座打更防盜和節日懸燈照明的明代更樓,由於選址審慎、佈局合理,精心設計、施工,古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田園特色顯著。呈坎五街大體平行眾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與大街垂直,呈東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崗條石鋪築,兩側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排列有序、青牆黛瓦、高低錯落、黑白相間、淡雅清秀、長街短巷、犬牙交錯、宛如迷宮、漫步街頭、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無處不景、人在畫中、其樂無窮;呈坎現有宋、元建築各一幢,其一是長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築;其二是羅會泰宅(俗稱老虎潤)為元代建築,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築不僅數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樓、石橋類型多樣,僅三層樓民居現仍保存7幢,尤其是羅會炯宅(羅應鶴官邸)石牌樓門罩;羅會炳宅(俗稱石柱廳)木牌樓門罩、須彌座、高大客廳和獨柱旋轉樓梯;羅長銘宅天井魚池;羅季穎宅雕甍鏤棟;羅來龍宅豬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樓梯;汪閨秀宅陶瓷水梘;環秀橋水構亭;靈山嶺石構亭以及民宅的斜門、鐵皮門、樓廳美人靠、窗戶遮羞板、石雕、木雕、磚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繪等,特色顯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築,雖遭大量破壞,但仍占黃山市首位,而且類型豐富,風格之獨特,在全國都屬獨一無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譽。
林樾大道 在 大道通天- 陸劇 - PttPlay線上看- Gimy劇迷 的必吃
大道 通天完結|民國時期,外地求學的酒坊傳人吳皖忠接到一封電報,讓他迅速趕回家中,見病危老母,回到家之後,他才發現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