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棋出新碟,思想真係成熟咗好多,對過去人生真係有反思,反觀林宥嘉反而繼續逃避現實,所以決定出返呢篇曾經因為林宥嘉有情緒不穩跡象而撤回嘅文章。愛情絕對係人生好重要一部分,所以愛情失利,志業好難唔受影響。擁有理解自己志業嘅伴侶,係必然會引發加乘效果,共同發光發熱,但前提係努力精進自己,諗清楚自己性格,同埋自己到底想要嘅係乜。鄧紫棋嘅真誠,令我大為改觀,但呢篇唔係講佢,而係想借公眾人物去講吓對待愛情嘅態度,希望精進自身嘅意思會更加易明,因為做好自己,至會做得好其他事,精進首先係為自己,之後至係為他人,為國家,為世界。
------
閒來無事中意睇選秀節目作消遣嘅一大原因,係可以直接睇到人點解進步,點解失敗,事關舞台將一切都放到最大,人格如何,面對目光,即刻無所遁形。而得意嘅係,聲林之王第二季值得睇,係因為有得睇林宥嘉嘅自我放棄同蕭敬騰嘅始終熱情形成強烈對照——就算已經有所作為,只要選擇退而求其次,人都可以即刻跌返落低位,林宥嘉就係最佳例子。
大多數做唔到明星嘅人,都會有各種理由去解釋佢地嘅失敗,但有自覺嘅人係從來唔會搵咁多藉口。莫名奇妙就走音了、我也不知道、我想是緊張吧,呢啲都係不知輕重嘅反應,佢地唔知有得踏上舞台呢個機會有幾難得,而導師嘅時間又有幾寶貴。你唔努力,係對人地唔尊重,更係對自己唔尊重。另外有類參賽者又係好有問題,就係導師畀意見,佢係即時就答知道或者明白,但如果真係有聽入耳,係唔應該秒覆。可以明得咁快,本身表演就理應唔會犯錯,而既然犯錯,就即係根本唔係真正知道嗰種錯誤係有幾致命。
不過今次最致命嘅唔係參賽者,而係林宥嘉,因為佢今季已經對唔住導師呢個身分。講評欠缺應有深度,揀人嘅理由九唔搭八,不停嘗試炒熱氣氛幫參賽者拉紅線,完全係無法集中精神去做好個節目。上季佢心理健康嘅時候,同蕭敬騰係合拍得好緊要,兩個多次有相視而笑嘅畫面,而蕭敬騰亦成日話林宥嘉講嘅就係佢嘅諗法,大家對參賽者嘅睇法都係一語中的。但係,今季佢係明顯失去咗靈魂,去到蕭敬騰都好錯愕,然後要加以修正嘅地步——第八集中有個參賽者叫陳瑽,係蕭敬騰間公司,林宥嘉話「如果我是老蕭的話,今天我會覺得很驕傲」但蕭敬騰不敢苟同,就以「但是你不是我啊」同埋「我不知道這個好是因為這是一首合唱作品還是妳以後也可以這麼好」去回應,亦即係話佢仍然未見到佢有可觀嘅獨唱能力,未值得以驕傲形容。呢種分歧,唔單單係意見分歧,而係因為其中有人連個人生活都未處理好,畀思緒影響工作,而呢啲觀眾都係有眼睇。兩位拍檔主持雖然有力獨自精進,但真正主持大局嘅只係蕭敬騰同Lulu。
我理解伴侶同家庭可以點樣透支一個人嘅能量,而愛情路上嘅不進則退,係絕對會驅散人嘅靈氣。林宥嘉靈氣消散,係因為佢唔夠勇敢,唔肯去面對禁忌——同鄧紫棋分開之後,佢未整理自己,就直接用婚姻去逃避現實。當年林宥嘉同鄧紫棋一齊,佢係激情洋溢,雖然最終搵唔到最佳磨合方式,但兩個人係有靈魂交流,有engagement,亦即係話又開朗又具音樂造詣嘅對象其實唔係唔適合佢。當一個人曾經達到某個高度,曾經滄海,係咪可以同返甘於平庸嘅丁文琪追求結婚生仔呢啲所謂愛情?我聽到〈少女〉之後,已經決定唔再聽佢以後嘅新歌。
我一直有聽佢嘅歌,IDOL演唱會嗰時,佢仍然有一定魅力,但同時我亦極之留意佢呢十年所有訪問嘅內容同反應,見證住佢嘅靈氣消散。youtube上面搵到嘅訪問,基本上我係睇曬,而我睇到嘅係佢對音樂嘅堅持,更係佢一提及舊事就無法自拔嘅空虛。鄧紫棋仍然係敏感人物,而林宥嘉亦仍然未從陰影之中完全成長,所以佢情緒總係會波動,而佢應對嘅方法就係後退,一如當年佢推曬全屋企人去應付過分主動嘅鄧紫棋。情緒波動,正係因為深受觸動,而觸動過後點樣維繫,或者錯失之後點樣理解同消化呢類型對象,然後思考自己有幾大程度上適合同呢類型對象交往,正係林宥嘉做得唔好嘅地方。
This is a life choice,而林宥嘉選擇咗退縮,鄧紫棋選擇咗進步。鄧紫棋喺分手之後,係不避嫌咁談及舊事,亦有主動講從中學到乜嘢,而林宥嘉係絕口不提,甚至喺上季聲林之王因為參賽者申力安唱〈光年之外〉而失神,完全畀唔到合理意見。前奏一響起,鏡頭掃到佢,明顯見到佢係深深吸一口氣,然後努力管理表情,而去到中段,就故作投入,實力一般嘅申力安可以引起佢如此反應並唔合理。反觀鄧紫棋喺某中國節目聽到有參賽者演唱〈說謊〉,佢嘅反應就係反白眼同尷尬傻笑,可見佢運作如常。就好似林夕喺〈綿綿〉寫過,「前塵就似輕於鴻毛/提及心底苦惱/如像自言自語說他人是非/多麼好」,有表情係代表自如,代表你承認同接受呢段感情確實存在,而克制表情,置身事外,嘗試撇清關係,就更顯避諱之意。
兩個都係以音樂為志業嘅人,當年年少氣盛,有意見有爭執自然會擦槍走火,不足為奇。分開之後,林宥嘉唔去思考嘅係,辛苦過後其實會有成果,而呢種痛心拉扯,丁文琪係完全刺激唔起,而具有一定力量嘅伴侶(就算唔係鄧紫棋都可以)至係佢理應去不斷追求嘅目標。丁文琪所提供到嘅都絕對係愛,但呢一種愛只係廉價支持,事關佢只係知道音樂人係林宥嘉最理想崗位,但佢係無法理解林宥嘉嘅音樂世界。亦即係話,就算而家林宥嘉話唔再唱歌,去做警察,去開餐廳,去做啲同音樂完全無關嘅事,丁文琪都絕對會全力支持,因為佢支持嘅係伴侶本人,而唔係因為理解而支持,而呢種支持永遠都係次一等——如果每日要我返到屋企對住只能提供廉價支持嘅伴侶,唔會明我有關中國解體同東亞秩序重整思考嘅伴侶,我寧願單身,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要嘅生活係乜,然後先再選擇伴侶,而我深信處理好自己再去選擇伴侶,至係正確步驟。
所謂小清新嘅愛情,係咪真係適合自己?一個只可以用漂亮去形容嘅伴侶,係咪真係適合自己?一種唔會令自己情緒大起大落、感受生命嘅愛,係咪真係適合自己?如果最欣賞對方嘅只係先天條件同佢有幾努力去照顧家庭,咁到底自己嘅追求又係乜?其實鄧紫棋外貌都唔錯,但當年佢甚少提及鄧紫棋嘅外貌,而係講佢音樂才華,因為佢喺對方身上見到嘅係由內而外所散發嘅光芒,而唔係由外而內嘅所謂漂亮(林宥嘉對現時伴侶嘅形容十居其九都係漂亮)。〈兜圈〉有句歌詞係「有一種浪漫的愛/是浪費時間」,但人生苦短,目標遠大,金曲獎都未拎到過,浪費時間點解係好事?不進則退,正係如此。
事已至此,我大膽預言,一日同丁文琪一齊,一日林宥嘉都唔會拎到金曲獎。金曲獎唔係關乎榮耀,而係一個目標,係專業人士對歌手嘅肯定,而我從來欣賞嘅都係專心做音樂嘅林宥嘉,而唔係連導師本分都盡唔到嘅林宥嘉。記得IDOL演唱會香港場,林宥嘉又有講廣東話,而佢水平之高,係超越大多數台灣人。駕馭另一語言,從來唔係容易,但點解一個人曾經會咁努力去學廣東話?學廣東話,正正就因為愛情可以唔浪費時間,更理想嘅愛情毋須停留喺簡單愛,而係應該要有令人義無反顧去努力嘅勇氣。
我曾經以「一山當可藏二虎」去形容蕭敬騰同林宥嘉,因為佢地兩個都獨當一面,無分高低,值得推崇。然而,虎之所以可以一直威猛,係要自我鞭策,勤於捕獵,唔可以自困於動物園呢種唔適生嘅環境。雖然林宥嘉以樹自居,又係所謂迷幻王子,但認為自己係較為平靜陰柔,都應該要有平靜陰柔嘅精進路徑,呢個唔係原地踏步嘅藉口——如果失去奮鬥嘅心,失去做自己嘅堅持,咁就永遠唔會成為一棵令人仰望嘅老樹,而成為受寄生感染而腐爛空心嘅老樹,只能眼望其他生物發光發熱,成為各自界別領域中嘅偶像。
〈少女〉之中,歌詞提及「偶像的位置/一夜間/全都換成/你和巧克力」,我無法想像呢句說話出自林宥嘉之口。而「浪漫的愛情再定義/快樂回到三年級」所描寫嘅浪漫,要透過退化而得到,亦係令人失望。人嘅年紀唔會倒退,因此成年人永遠唔可能擁有三年級嘅純粹快樂,但問題係,點解成年人就唔可以有成年人嘅快樂?如果同對方相知相遇,可以將音樂貫穿生命所有細節就會快樂,咁點解唔去追求一個可以同自己一齊不停創造快樂嘅人?受過傷害,要稍事休息唔緊要,但休息之後,連偶像都放棄,連浪漫都扭曲,咁樣嘅人係唔會有成就自己嘅一日。只有提起前度都可以雲淡風輕,提起傷口都可以坦然面對,人至會有繼續成長嘅可能,而思想蛻變同事業突破,從來都係緊密相連,無法割裂——只有飽受風霜但仍然堅持復健治療嘅人,至有資格肩負導師之名,成為他人心中嘅偶像。
最後,如果你覺得周生生廣告係好sweet,以上分析你應該唔會消化得到,我只能希望你繼續精進,有日會睇得明。
https://gnimmm.com/2019/10/27/soul_lost/
林安可結婚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鄧紫棋出新碟,思想真係成熟咗好多,對過去人生真係有反思,反觀林宥嘉反而繼續逃避現實,所以決定出返呢篇曾經因為林宥嘉有情緒不穩跡象而撤回嘅文章。愛情絕對係人生好重要一部分,所以愛情失利,志業好難唔受影響。擁有理解自己志業嘅伴侶,係必然會引發加乘效果,共同發光發熱,但前提係努力精進自己,諗清楚自己性格,同埋自己到底想要嘅係乜。鄧紫棋嘅真誠,令我大為改觀,但呢篇唔係講佢,而係想借公眾人物去講吓對待愛情嘅態度,希望精進自身嘅意思會更加易明,因為做好自己,至會做得好其他事,精進首先係為自己,之後至係為他人,為國家,為世界。
-\-\-\-\-\-\
閒來無事中意睇選秀節目作消遣嘅一大原因,係可以直接睇到人點解進步,點解失敗,事關舞台將一切都放到最大,人格如何,面對目光,即刻無所遁形。而得意嘅係,聲林之王第二季值得睇,係因為有得睇林宥嘉嘅自我放棄同蕭敬騰嘅始終熱情形成強烈對照——就算已經有所作為,只要選擇退而求其次,人都可以即刻跌返落低位,林宥嘉就係最佳例子。
大多數做唔到明星嘅人,都會有各種理由去解釋佢地嘅失敗,但有自覺嘅人係從來唔會搵咁多藉口。莫名奇妙就走音了、我也不知道、我想是緊張吧,呢啲都係不知輕重嘅反應,佢地唔知有得踏上舞台呢個機會有幾難得,而導師嘅時間又有幾寶貴。你唔努力,係對人地唔尊重,更係對自己唔尊重。另外有類參賽者又係好有問題,就係導師畀意見,佢係即時就答知道或者明白,但如果真係有聽入耳,係唔應該秒覆。可以明得咁快,本身表演就理應唔會犯錯,而既然犯錯,就即係根本唔係真正知道嗰種錯誤係有幾致命。
不過今次最致命嘅唔係參賽者,而係林宥嘉,因為佢今季已經對唔住導師呢個身分。講評欠缺應有深度,揀人嘅理由九唔搭八,不停嘗試炒熱氣氛幫參賽者拉紅線,完全係無法集中精神去做好個節目。上季佢心理健康嘅時候,同蕭敬騰係合拍得好緊要,兩個多次有相視而笑嘅畫面,而蕭敬騰亦成日話林宥嘉講嘅就係佢嘅諗法,大家對參賽者嘅睇法都係一語中的。但係,今季佢係明顯失去咗靈魂,去到蕭敬騰都好錯愕,然後要加以修正嘅地步——第八集中有個參賽者叫陳瑽,係蕭敬騰間公司,林宥嘉話「如果我是老蕭的話,今天我會覺得很驕傲」但蕭敬騰不敢苟同,就以「但是你不是我啊」同埋「我不知道這個好是因為這是一首合唱作品還是妳以後也可以這麼好」去回應,亦即係話佢仍然未見到佢有可觀嘅獨唱能力,未值得以驕傲形容。呢種分歧,唔單單係意見分歧,而係因為其中有人連個人生活都未處理好,畀思緒影響工作,而呢啲觀眾都係有眼睇。兩位拍檔主持雖然有力獨自精進,但真正主持大局嘅只係蕭敬騰同Lulu。
我理解伴侶同家庭可以點樣透支一個人嘅能量,而愛情路上嘅不進則退,係絕對會驅散人嘅靈氣。林宥嘉靈氣消散,係因為佢唔夠勇敢,唔肯去面對禁忌——同鄧紫棋分開之後,佢未整理自己,就直接用婚姻去逃避現實。當年林宥嘉同鄧紫棋一齊,佢係激情洋溢,雖然最終搵唔到最佳磨合方式,但兩個人係有靈魂交流,有engagement,亦即係話又開朗又具音樂造詣嘅對象其實唔係唔適合佢。當一個人曾經達到某個高度,曾經滄海,係咪可以同返甘於平庸嘅丁文琪追求結婚生仔呢啲所謂愛情?我聽到〈少女〉之後,已經決定唔再聽佢以後嘅新歌。
我一直有聽佢嘅歌,IDOL演唱會嗰時,佢仍然有一定魅力,但同時我亦極之留意佢呢十年所有訪問嘅內容同反應,見證住佢嘅靈氣消散。youtube上面搵到嘅訪問,基本上我係睇曬,而我睇到嘅係佢對音樂嘅堅持,更係佢一提及舊事就無法自拔嘅空虛。鄧紫棋仍然係敏感人物,而林宥嘉亦仍然未從陰影之中完全成長,所以佢情緒總係會波動,而佢應對嘅方法就係後退,一如當年佢推曬全屋企人去應付過分主動嘅鄧紫棋。情緒波動,正係因為深受觸動,而觸動過後點樣維繫,或者錯失之後點樣理解同消化呢類型對象,然後思考自己有幾大程度上適合同呢類型對象交往,正係林宥嘉做得唔好嘅地方。
This is a life choice,而林宥嘉選擇咗退縮,鄧紫棋選擇咗進步。鄧紫棋喺分手之後,係不避嫌咁談及舊事,亦有主動講從中學到乜嘢,而林宥嘉係絕口不提,甚至喺上季聲林之王因為參賽者申力安唱〈光年之外〉而失神,完全畀唔到合理意見。前奏一響起,鏡頭掃到佢,明顯見到佢係深深吸一口氣,然後努力管理表情,而去到中段,就故作投入,實力一般嘅申力安可以引起佢如此反應並唔合理。反觀鄧紫棋喺某中國節目聽到有參賽者演唱〈說謊〉,佢嘅反應就係反白眼同尷尬傻笑,可見佢運作如常。就好似林夕喺〈綿綿〉寫過,「前塵就似輕於鴻毛/提及心底苦惱/如像自言自語說他人是非/多麼好」,有表情係代表自如,代表你承認同接受呢段感情確實存在,而克制表情,置身事外,嘗試撇清關係,就更顯避諱之意。
兩個都係以音樂為志業嘅人,當年年少氣盛,有意見有爭執自然會擦槍走火,不足為奇。分開之後,林宥嘉唔去思考嘅係,辛苦過後其實會有成果,而呢種痛心拉扯,丁文琪係完全刺激唔起,而具有一定力量嘅伴侶(就算唔係鄧紫棋都可以)至係佢理應去不斷追求嘅目標。丁文琪所提供到嘅都絕對係愛,但呢一種愛只係廉價支持,事關佢只係知道音樂人係林宥嘉最理想崗位,但佢係無法理解林宥嘉嘅音樂世界。亦即係話,就算而家林宥嘉話唔再唱歌,去做警察,去開餐廳,去做啲同音樂完全無關嘅事,丁文琪都絕對會全力支持,因為佢支持嘅係伴侶本人,而唔係因為理解而支持,而呢種支持永遠都係次一等——如果每日要我返到屋企對住只能提供廉價支持嘅伴侶,唔會明我有關中國解體同東亞秩序重整思考嘅伴侶,我寧願單身,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要嘅生活係乜,然後先再選擇伴侶,而我深信處理好自己再去選擇伴侶,至係正確步驟。
所謂小清新嘅愛情,係咪真係適合自己?一個只可以用漂亮去形容嘅伴侶,係咪真係適合自己?一種唔會令自己情緒大起大落、感受生命嘅愛,係咪真係適合自己?如果最欣賞對方嘅只係先天條件同佢有幾努力去照顧家庭,咁到底自己嘅追求又係乜?其實鄧紫棋外貌都唔錯,但當年佢甚少提及鄧紫棋嘅外貌,而係講佢音樂才華,因為佢喺對方身上見到嘅係由內而外所散發嘅光芒,而唔係由外而內嘅所謂漂亮(林宥嘉對現時伴侶嘅形容十居其九都係漂亮)。〈兜圈〉有句歌詞係「有一種浪漫的愛/是浪費時間」,但人生苦短,目標遠大,金曲獎都未拎到過,浪費時間點解係好事?不進則退,正係如此。
事已至此,我大膽預言,一日同丁文琪一齊,一日林宥嘉都唔會拎到金曲獎。金曲獎唔係關乎榮耀,而係一個目標,係專業人士對歌手嘅肯定,而我從來欣賞嘅都係專心做音樂嘅林宥嘉,而唔係連導師本分都盡唔到嘅林宥嘉。記得IDOL演唱會香港場,林宥嘉又有講廣東話,而佢水平之高,係超越大多數台灣人。駕馭另一語言,從來唔係容易,但點解一個人曾經會咁努力去學廣東話?學廣東話,正正就因為愛情可以唔浪費時間,更理想嘅愛情毋須停留喺簡單愛,而係應該要有令人義無反顧去努力嘅勇氣。
我曾經以「一山當可藏二虎」去形容蕭敬騰同林宥嘉,因為佢地兩個都獨當一面,無分高低,值得推崇。然而,虎之所以可以一直威猛,係要自我鞭策,勤於捕獵,唔可以自困於動物園呢種唔適生嘅環境。雖然林宥嘉以樹自居,又係所謂迷幻王子,但認為自己係較為平靜陰柔,都應該要有平靜陰柔嘅精進路徑,呢個唔係原地踏步嘅藉口——如果失去奮鬥嘅心,失去做自己嘅堅持,咁就永遠唔會成為一棵令人仰望嘅老樹,而成為受寄生感染而腐爛空心嘅老樹,只能眼望其他生物發光發熱,成為各自界別領域中嘅偶像。
〈少女〉之中,歌詞提及「偶像的位置/一夜間/全都換成/你和巧克力」,我無法想像呢句說話出自林宥嘉之口。而「浪漫的愛情再定義/快樂回到三年級」所描寫嘅浪漫,要透過退化而得到,亦係令人失望。人嘅年紀唔會倒退,因此成年人永遠唔可能擁有三年級嘅純粹快樂,但問題係,點解成年人就唔可以有成年人嘅快樂?如果同對方相知相遇,可以將音樂貫穿生命所有細節就會快樂,咁點解唔去追求一個可以同自己一齊不停創造快樂嘅人?受過傷害,要稍事休息唔緊要,但休息之後,連偶像都放棄,連浪漫都扭曲,咁樣嘅人係唔會有成就自己嘅一日。只有提起前度都可以雲淡風輕,提起傷口都可以坦然面對,人至會有繼續成長嘅可能,而思想蛻變同事業突破,從來都係緊密相連,無法割裂——只有飽受風霜但仍然堅持復健治療嘅人,至有資格肩負導師之名,成為他人心中嘅偶像。
最後,如果你覺得周生生廣告係好sweet,以上分析你應該唔會消化得到,我只能希望你繼續精進,有日會睇得明。
https://gnimmm.com/2019/10/27/soul_lost/
林安可結婚 在 Love Zo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支持反送中
香港朋友寫了篇文請我轉發給台灣人,我全文照貼,他說不用附出處,如果你們覺得有道理,也請你們也幫忙轉發。
===內文開始===
是這樣的,很多人對香港印象是很好很繁榮,台灣很不好,其中一個最大理由是香港薪水高,台灣薪水不高。
以下全以台幣為單位,我先談薪水。
台灣現在最低工資是$150twd/小時,$150可以用來做甚麼?例如去麥當勞食個餐,大約$120-150,或者去吃個排骨炒飯$120然後出去買杯珍奶,想省一點,可以去吃個魯肉飯、貢丸湯,埋單都是$80。
即是說,在台灣工作一個小時,絕對吃個一頓飯有餘,甚至兩餐;但香港呢?最低薪水大約是$140twd/小時,比台灣還低,但現在你在香港的茶餐廳、快餐廳吃個炒飯至少要$200twd,去旺角尖沙咀可能要$240twd。
即是說,你要在香港工作一個半小時才能吃一頓飯,那這樣算起來,是不是台灣薪水還要高一點?
然後台灣人說沒關係呀,香港很多人薪水高。
在香港很多人薪水大約$6萬-8萬左右,但你要想想,在香港一天交通費大約要$120-200,吃個早餐要$160,中餐要$200,晚餐如果出去吃,吃不錯的最少$5-800,再好一點點要$1200。
可以想一下,一天最基本要用是$1000-$2000,還有保險、電話費呢(每月大約$1500),假日娛樂、下班應酬、偶而買兩件衣服,台灣看足球賽,裝第五台付$500就好,在香港看英超,月費要$1500;在台灣生病你有健保,只付掛號$200-300,在香港生病,看醫生拿三天藥最少$1200;所以最基本一個月生活成本,只計以上的,$5萬都不過份,扣起來,香港很多都是月光族。
不好意思,忘了算租房子。
香港現在租房子,20坪大約$6萬左右吧,當兩夫妻沒小孩,每人平分3萬租金,即是每人基本要賺8萬才夠基本生活,那如果有小孩,他的學費、生活費呢?那你說在香港賺錢是不是壓力很大?
對,還未說車子。
如果有房車,香港車位月租最便宜都要$16000,有些要$2萬以上,台灣可能四份之一?油價,台灣油價$25一升,香港是$80一升,所以香港很多人不買車,因為養車太貴了。
那你可以算一下,要在香港賺多少,才能夠一個月生活使用?
嗯?租甚麼房子呢,買房子那就不用煩。好,現在在香港買房子,買20坪、新界區(類似台灣新北)、中古、最便宜的,2000萬左右吧,如果買一手、新樓盤,可以去到2800萬,每月肯定至少要供6-8萬。
兩夫妻,沒有小孩,當一個月基本洗費要5萬,兩人共10萬,供房子6萬,即是兩人要共賺至少16萬,你才能在香港生存(不好意思,沒剩錢買車、養車,也沒錢過來台灣玩了),但香港很多人薪水也只是6-7萬而已,負擔很重,所以只是剛好而已。(當然會有很多薪水超過10萬的人啦,但沒有台灣人想的香港薪水高這麼美好容易)
而且還想生小孩呢。
台灣生小孩有津貼,香港沒有的。小孩長大後還要補習甚麼的,兩夫妻最好賺夠18萬才好說生小孩,賺24萬才能比較輕鬆說要買車。
那麼為甚麼房子會這麼貴呢?很多台灣人覺得香港地少人多所以房子貴,這裏要講一點政治,話說香港97年回歸時人口只有600萬,但今日有800萬,為甚麼?
因為香港政府有一個叫新移民政策,每天從大陸送150個大陸人過來香港做新移民,150 x 365 = 55000 x 20 = 這裏已經100萬,另外還有投資移民、技術移民、過來香港讀書的大陸生(類似台灣僑生之後可在台灣居留),所以今天香港有800萬人。
為甚麼大陸要不斷將新移民帶過來?就是要溝淡香港人。
台灣人說香港人有民主,是的,所以大陸就不斷的搬新移民過來,然後建制派因為有中共暗中資助很多資源,所以就給很多福利新移民,叫新移民可以投票給他們。
如果台灣將來一國兩制,用同樣招數,每天放500個大陸人過來溝淡本土台灣人,大陸暗中給國民黨很多資源,然後國民黨專攻新移民,給他們很多福利,配合拉票,那國民黨是不是很大優勢?台灣年青人想投蔡英文,但新移民、台灣老一輩投韓國瑜,選舉還是公平嗎?民主還有用嗎?
那麼你說,新移民一定會投建制派?不能投反對派嗎?可以,但大陸過來的新移民很易被洗腦,給一些甜頭,加上無線電視TVB已淪為中共洗腦工具配合建制宣傳,新移民就會投建制。畢竟大陸人就是能吃能拉就好,他們從落後的大陸能夠來到這麼繁榮的香港住,還奢求甚麼?只想有地方住有得吃,現在建制派給他們很多福利,例如政府配合給他們公共房屋居住等等,他們都投建制啦。
然後,香港政府還會配合給新移民很多福利,香港有公共房屋,台灣也有,台灣是只能住三年,但香港可以無限期住,月租$4-5000住20坪的,這些房子,政府絕大部分都給新移民,收入低的香港人,即使符合申請資格(個人月入不超過4萬)也要等十多年,十多年後你才結婚生小孩嗎?
所以香港人只能買房子,不能住公共房屋,但香港本身地少人多,這20年人口多了1/3地已經不夠,地產商就是知道香港人只能買房子不能住公共房屋,所以就肆無忌憚將房子價錢調到很高不怕你不買,加上很多大陸有錢人過來買房子,再炒高樓價(情況等於國民黨執政8年台北房子漲價一樣),形成今天的高樓價。
你說,為甚麼政府不調控?傻瓜,樓價高、地皮炒得貴,政府庫房才能賺錢呢,而且地產商只要跟政府關係好,官官相衛,管你普羅大眾捱貴房子。
這個時候,你應該要醒覺,珍惜台灣的民主。
做得不好,4年後換你走,但香港可以嗎?還是那堆拍大陸馬屁的官員,不用理你感受。最近香港政府不斷宣傳大陸近香港的一個地方叫大灣區,就是想將原本的香港人推上去,將假的香港人(即新移民)不斷拉進香港,全面赤化管治,我們香港人,香港是我們的家,但現在是自己政府叫我們離開搬去大陸,不斷叫大陸人過來生活,你是香港人,不會生氣嗎?所以近年有很多中港矛盾,香港人歧視新移民,因為他們不斷搶奪我們的資源,要我們捱貴房子。
全香港的樓市,就是因為這樣原因,樓價不斷升,在香港2003年買一間房子20坪,320萬,今天能賣到2000萬。升了很多,但我們不能賣出去,因為這是我們的家,但下一代的我們呢?我們薪水沒有升過,但上一代只需付320萬,今天我們付2000萬,公平嗎?台北太貴,可以跑去桃園、林口、汐止或去台中上班,但香港人可以跑去那裏?
所謂一國兩制,叫成功嗎?
之前香港開了高鐵回大陸,但容許大陸公安在高鐵站把關,簡單一點說,將來台北車站有一條鐵路開過去福建,大陸公安可以在台北車站執法,台灣人覺得可以嗎?
再講民生。
台灣醫療有健保,香港只有國立私立,私立太貴,很多人去看國立,但資源不夠,很多人排期檢查要等一兩年,醫院不夠床位,特區政府不願意增加資源,政府就是不管你們死活,那你可以怎麼樣?台灣有民主可以換掉他們,香港不可以。
台灣很多電視台,不想看中天中視,可以看民視公視;香港只有兩個免費、一個收費,最大就是TVB,但TVB已成為中共喉舌,類似中天這樣,大家懂的,台灣人看電視都比香港人多選擇。
教育,政府現在要小學生多講國語(普通話),加上太多新移民,現在我在香港常聽到小孩子都在講普通話了。但香港是講廣東話地方啊,為甚麼政府要制定多講普通話?因為共產黨要消滅香港的文化讓香港不再特別,讓香港將來只變為大陸的其中一個城市而已,然後扶植上海,所以現在去廣州,講廣東話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你是香港人,民生、教育、生活、住屋都被大陸不公平對待,還可以忍受嗎?
因為今天的高官都聽大陸,不用聽民眾反應,這樣看,是不是台灣好很多?至少台灣有民主,你不滿意官員可以下屆換走,郭台銘說民主不能當飯吃,笑死人。
然後今天的反送中條例,內容不容多說,重點就是,生活已經這樣,以後連言論都隨時入罪送回大陸。去示威,卻被警察打,警察不用看你臉色,因為大陸政府說可以就可以,人民再沒有力量說不,香港還是香港嗎?
香港是賺錢好地方,我的確有一些朋友都賺很多,但已經沒有將來,現在要推香港人過大灣區,然後大陸人就做新香港人,全面赤化,那麼以後就沒有反對聲,香港會很好管治,不會再有人示威,建制派在立法會壟斷。
有台灣人跟我說,香港人可能比台灣國際化,英文比較好,但有屁用,每個人只想安穩生活而已。
今天香港的貧富懸殊全世界頭幾名,但台灣是很平均能不能發大財看個人,但至少一個台灣人有手有腳,去找份工作有3萬沒有很難,3萬可能不高,吃個魯肉飯,可能不好吃,但不會餓死,房子或許不好住,但不會沒地方住,至少台灣人能生活,不是嗎?
所以我作為香港人,想問每一位台灣人,因為如果台灣之後被大陸一國兩制,就會變成下一個香港,你們想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