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大餐後只想來碗家常味:雪菜豆皮肉末麵】
12 月真的是一個恐怖的月份,從冬至、聖誕到跨年,短短一個月內有三個逼人大吃大喝的時機,掐指一算密度實在高得嚇人!
我從冬至就開始失守淪陷了,當天剛好我家人來,當晚要煮芝麻湯圓時,我媽說她有點飽,吃 4 顆就好,但我一般都是吃 5 顆的,如果照這樣煮,不就會剩下非常尷尬的 1 顆,若放回冰箱,請問有什麼時候我會想說來煮個 1 顆湯圓吃吃好了?!我怎麼想都想不到答案,這對於有強迫症的我來說是無法容忍的事情,於是我義不容辭(用在這種小事上對嗎)負責吃下多出的那 1 顆。
吃完 6 顆湯圓我早該滿足,結果看我哥大快朵頤吃著鮮肉湯圓,我突然覺得吃點鹹的解解膩似乎是個不錯的點子,就又吃了1 顆鮮肉湯圓跟喝 1碗湯,噢我有說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晚餐過後嗎,我吞下最後1 顆湯圓應該差不多 11 點了吧,今年總計吃了 7 顆包餡湯圓,熱量破表,我遇到湯圓就變成一個不知節制的女人我真該死(賞自己巴掌)。
過完冬至緊接著就是聖誕節,而且今年還剛好在週六,給人充分的理由從週五晚上一路吃到週日,過個聖誕節搞得像過年一樣,身材就在綿延不絕的聚餐中逐漸走鐘。好不容易送走聖誕節,結果跨年馬上又要來了啊!又是一個讓人不甘心簡單吃的日子,總覺得要吃點好料,明年才會過得順遂吧(什麼歪理),總之 12 月就像個很愛催促孫子多吃點的阿嬤(所有阿嬤顯示為躺著也中槍),怎麼都躲不過。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過節吃大餐是很開心滿足沒錯,但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會覺得這些大魚大肉真是夠了(翻桌),好想來一碗家常口味的麵啊~~我就是在如此矛盾又崩潰的心情下,煮了一鍋雪菜豆皮肉末,吃了一碗乾拌麵後,我連日大餐的愧咎心情終於得到一絲救贖。
雪菜豆皮肉末,是個實而不華的家常美味,之所以說它不「華」,是因為雪裡紅的顏色蠻黯淡的,若不是炒了一點辣椒有點畫龍點睛的效果,不然整盤看起來簡直像沒有血色又不化點妝的女人。但它很「實」,因為料理上超級方便快速,先做好一小鍋,多的可以冷藏起來當常備菜,無論是要拌飯、拌麵、加點高湯變成湯麵,甚至是拿來當包饅頭,滋味都好極了,你怎麼能不愛上它呢!
別說林姓主婦沒提醒,農曆年不到一個月就到柳,又是個讓腸胃上場硬幹的時候,想休息一下,趁這幾個禮拜,煮一鍋雪菜肉末簡單吃吧!
無敵簡單的食譜這裡看: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369
林姓主婦豆皮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秋天必吃的清爽料理:酸白菜蒟篛豬肉卷】
所謂限量是殘酷的,這句話不是只能套用在時尚精品上,其實在菜市場也經常會出現讓主婦接連失心瘋搶購的限量食材(茶)。
會去逛傳統市場的人應該知道,那兒除了固定攤位外,也有定期輪調的攤位,像是每週二、四才來擺,這些都還好,反正問清楚老闆出沒時間,想買都還是買得到。
但有一些攤位是屬於游擊隊形態,就是要不要出來擺,完全看老闆心情,可能他在家翻翻農民曆覺得過幾天適合擺攤,就會跟菜市場租個臨時攤位,做一些東西出來賣,或是他覺得自己的東西大家不會天天買,就會在好幾個市場輪著擺,反正就是來無影去無蹤,遇到老闆不比遇到真愛容易。
林姓主婦最怕的情境,就是我在攤販試吃後感到非常滿意,掏錢要買時,隨口問老闆都哪時候出來擺,結果老闆說不一定,他賣這個只是興趣,因為做工很麻煩,賣完這批他就要休息一陣子。
我一聽到這種話,馬上就會陷入恐慌,想說老闆到底要休息多久,以後吃不到怎麼辦(來回踱步),接著出現把買菜當買儲蓄險的心態,跟老闆說那給我三斤好了(跌倒)。
我就曾經買過世紀無敵大顆的東北酸白菜!全因為老闆娘的一句「我這批賣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做新的」,結果那一顆大到我都可以開店賣了,小家庭根本煮三鍋都吃不完啊!
那時覺得這樣餐餐都喝酸白菜湯我都要胃食道逆流了,就換換吃法,把酸白菜切成細絲,另外加上蒟篛條跟豆皮絲,用豬肉片捲起來煎,其實只是很小的一個變化,但吃起來很有新鮮感,又成功幫我消耗掉一些酸白菜,一石二鳥。
這豬肉卷,一咬下,可以吃到酸白菜的酸溜、蒟篛的脆Q、豆皮的微微豆香,以及豬肉片的油脂香氣,口味額外清爽,吃了讓人心曠神怡心情好!
食譜這裡看: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107
----
*林姓主婦的新書在這裡買:
-博客來 http://bit.ly/2cMxqgb
-金石堂 http://bit.ly/2daoT8B
-三采 http://bit.ly/2cEWRp6
-讀冊 http://bit.ly/2cxLACe
-誠品 http://bit.ly/2cjK4Yq
* 正港主婦記得來參加【百家姓主婦來挑戰!一起翹腳上菜,抽 LC 鍋、Falcon餐盆組跟Crate and Barrel 餐巾】活動嘿:
活動網址:https://goo.gl/6MmEeO
林姓主婦豆皮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配菜的公式】
開始自己下廚後,才明白做菜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把一桌菜端上桌,事前要考慮的事情其實非常多。
家裡有什麼菜?能煮出些什麼?想試試看新的菜色,但以自己的手藝會成功嗎?來得及準備嗎?要怎麼配菜?家人會喜歡吃嗎?這樣食材最近會不會太常用?
相信這些問題在許多人下廚之前,都會像走馬燈一樣在腦海中閃過一輪,比較有料理經驗的人,只是會快一些得到答案,而比較沒經驗的人,可能就會卡在某一個環節破不了關,覺得苦惱。
上述的各種關卡中,我個人認為『要怎麼配菜』是最大的一關魔王,若菜色之間沒有搭配好,可能會不小心讓一桌菜全都太清淡,無法讓人食指大動,或是太重鹹太下飯,讓人吃到覺得口渴油膩喘不過氣,另外還要顧及營養均衡的問題,真是不容易。
我分享一下自己配菜的公式,有這些公式之後,在配菜時會比較像『填空題』而不是『申論題』,會幫助你快一點想到答案,採買時也會比較有方向一些。
我平日習慣煮中式三菜(不一定會有湯),以下討論是以這樣的方向為出發點。
1)主菜:肉類(雞、豬、牛、魚)
2) 配菜:蛋、豆腐、海鮮或絲瓜、蒲瓜、桂竹筍、菇類等非綠色蔬菜的菜類
3) 綠色蔬菜
*黃金原則:要有一道下飯的菜,但一道就好
請想像如果你眼前是這樣一桌菜:三杯雞、麻婆豆腐、魚香茄子,你有沒有覺得煮飯的人逼你吃三碗飯的意圖很明顯?這三道菜都很好吃,但同時擺出來卻讓人有點承受不起,那是因為都太重鹹、太下飯了。
我個人也蠻害怕整桌都是非常清淡的菜,像是三道基本上都是蔬菜,頂多有幾條肉絲,而且肉絲還不幫人家醃一下,直接加鹽炒炒而已,這樣雖然很健康,但我吃起來會覺得心靈很空虛寂寞,可能會吃到哭粗乃,很想偷偷去廚房淋一點醬油在飯上狂嗑幾口。
所以呢,請記得這個黃金原則,下飯菜要有一道,但一道就好。如果你不太知道怎麼分辨下不下飯,那記得,『只能有一道菜用醬油』,其他的用鹽就好。雖然我很愛醬油的鹹香,但用太多絕對不行,這樣配出來的三菜,會是讓大家腸胃比較舒服的。
*雞、豬、牛、魚輪番上陣
通常都會有一道肉類來當主食,下飯的菜一般就是由這道菜來擔任,我列一些肉類的家常菜色給大家參考。
雞:三杯雞、咖哩雞、馬鈴薯燉雞肉、紅燒雞
豬:蔥爆肉絲、青椒肉絲、蘆筍肉絲等,家常滷肉、椒鹽松坂豬
牛:同上的肉絲料理、紅燒牛楠、黑胡椒牛小排
魚:最方便的是可以直接乾煎的鮭魚、肉魚、土魠魚、鱈魚,另外也可買李錦記的蒸魚醬油,很方便好吃,紅燒魚我就比較少做了
*擅用蛋、豆腐、海鮮或絲瓜、蒲瓜等非綠色蔬菜的菜類,當配菜
蛋:番茄炒蛋、菜脯蛋、蒸蛋、吻仔魚煎蛋、蝦仁炒蛋等
豆腐/豆干/豆皮:蔥燒豆腐、麻婆豆腐、皮蛋豆腐、日式洋蔥燉豆腐、芹菜炒豆干、三杯豆皮、乾煎生豆皮(沾大蒜醬油+黑醋)
海鮮:芹菜炒透抽、川燙透抽(沾醬油芥末)、香煎椒鹽透抽佐檸檬汁、蔥爆蝦、川燙蝦(沾醬油芥末)、蛤蜊絲瓜
非綠色蔬菜的菜:絲瓜、蒲瓜、小黃瓜炒花枝丸/甜不辣/貢丸、大黃瓜、鮮蝦蘆筍、桂竹筍、三杯綜合菇、碗豆炒菇(可加烹大師)
*永遠都有一道綠色蔬菜
這最簡單,基於營養健康考量一定要有,挑當季的新鮮綠色蔬菜來煮就好。
運用我說的黃金原則,再去看主菜、配菜、跟綠色蔬菜要怎麼挑,或許下次你會覺得配菜變容易一些。
Photo by 日常散步|numberxii
文章同步更新在林姓主婦的部落格:http://poyin-at-hom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