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美未列台灣匯率操縱國 道瓊標普再締新高
週五 (16 日) 美日峰會登場,美未列台灣匯率操縱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斥資 17 億美元追蹤新冠變種病毒,美國新屋開工數升至 2006 年以來最高,摩根士丹利財報超預期,四大指數僅費半收低,道瓊、標普兩大指數齊刷歷史新高。
標普、道瓊本週漲幅逾 1%,週線連續 4 週收紅,那指週漲幅也逾 1%,連續第三週收紅。
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週五開始舉行峰會,成為拜登上任以來首位面對面會見的領袖,討論包括人權、台灣和供應鏈在內的問題。
美國財政部週五發布匯率報告,台灣達到「匯率操縱國」三項標準,但仍無足夠證據可以做成操縱匯率的判定。
地緣政治方面,為了反擊拜登政府祭出的一系列制裁,週五俄羅斯宣布,將驅逐 10 名美國外交官,稍晚還將公布一份黑名單,包括對 8 名美國官員祭出制裁。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39 億例,死亡數突破 299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156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56.6 萬。
週五 (16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164.68 點,或 0.48%,收 34,200.67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5.05 點,或 0.36%,收 4,185.47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3.58 點,或 0.10%,收 14,052.34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8.25 點,或 0.56%,收 3,253.08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能源、資訊科技 2 大板塊收黑,材料、公用事業、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漲跌互見。蘋果 (AAPL-US) 下跌 0.25%;臉書 (FB-US) 下跌 0.53%;Alphabet (GOOGL-US) 下跌 0.11%;亞馬遜 (AMZN-US) 上漲 0.60%;微軟 (MSFT-US) 上漲 0.48%。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家得寶 (HD-US) 上漲 1.67%;思科 (CSCO-US) 上漲 2.25%;嬌生 (JNJ-US) 上漲 1.12%;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0.74%;高盛 (GS-US) 上漲 1.17%;波音 (BA-US) 下跌 1.20%;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下跌 0.78%。
費半成分股多收黑。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0.51%;美光 (MU-US) 上漲 0.43%;AMD (AMD-US) 下跌 1.04%;英特爾 (INTC-US) 下跌 0.42%;NVIDIA (NVDA-US) 下跌 1.39%;高通 (QCOM-US) 上漲 0.27%。
台股 ADR 齊揚。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42%;日月光 ADR (ASX-US) 上漲 2.71%;聯電 ADR (UMC-US) 上漲 2.38%;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0.47%。
個股消息
蘋果 (AAPL-US) 下跌 0.25% 至每股 134.16 美元。蘋果斥資 2 億美元推 Restore Fund 基金,作為碳移除計畫,投資林地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為投資者帶來財務回報。
思科 (CSSO-US) 上漲 2.25%。投行 Wolfe Research 將思科股票升至「跑贏大盤」,研判思科 IT 支出回升、軟體銷售組合的增加以及超大規模市場的發展,使該公司處於近年來最好的位置。
摩根士丹利 (MS-US) 下跌 2.76% 至每股 78.59 美元。該公司第一季財報整體表現超越市場預期,但遭到避險基金 Archegos Capital 融資斷頭波及,虧損 9.11 億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 3 月新屋開工年化總數報 173.9 萬戶,預期 160 萬戶,前值自 142.1 萬戶上調至 145.7 萬戶
美國 3 月新屋開工月增率報 19.4%,預期 12.6%,前值自 - 10.3% 下修至 - 11.3%
美國 3 月營建許可總數報 176.6 萬戶,預期 175 萬戶,前值自 168.2 萬戶上調至 172 萬戶
美國 3 月營建許可月增率報 2.7%,預期 1.7%,前值自 - 10.8% 上修至 - 8.8%
美國 4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初值報 86.5,預期 89.0,前值 84.9
華爾街分析
美日峰會週五登場。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Nicholas Szechenyi 表示,美日兩國意識到該地區最大的挑戰是與中國戰略競爭,所以問題焦點在於,美國和日本將如何調整其戰略,來和中國打交道。
聯準會 (Fed) 理事長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週五表示,美國經濟將開始起飛,但還沒有理由開始緊縮貨幣政策。DWS Group 美洲交易主管 George Catrambone 稱,每個人都在考慮 Fed 開始升息之前,市場能跑多遠。
標普最近幾周的強勁表現使其年初至今的漲幅超過 11%。週期股表現是今年大贏家,能源和金融領漲。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 Azhar Iqbal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除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財政刺激措施和不斷改善的公衛狀況之外,投資人風險胃口大開,也增強對未來幾個月經濟活動進一步改善的期望。」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2208?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4-16(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聚餐報名
https://reurl.cc/qm6RX0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板信銀行歷史匯率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融101文]一文解釋美版Nasdaq係乜東東,港版老翻又點借屍還魂。第時肯定係收費文
(寫文時未出詳情,而家出咗,但同預期冇乜分別啦。之後先再出篇文講炒邊隻)
蘋果原文(https://bit.ly/39dqcjL):恒指公司快推港版Nasdaq 科網股爆炒
TL:DR—其實,咪即係當年喪炒大陸銀行大陸保險,就爆一個「五行三保指數」出嚟咯,後來點呢可?呃到小朋友,呃我唔到嘅。又仲有,Nasdaq係獨立公司獨立市場,NYSE嘅對手。香港就全部388玩晒,點同呢又。慘乜撚考納指丫。
話時話,呢排記得keep 住like and share,主動入嚟睇,同埋設定做see first.真係搵食艱難。但感激大家
1. 港版 Nasdaq 下話,睇過?人人講Nasdaq,你估真係人人識Nasdaq咩
2. 首先問一個好簡單嘅問題,即刻答:星巴克Starbucks,在邊度上市?
3. 你會答,美國。咁我梗知美國啦。唔通香港咩(*)。但,在邊個交易所上市?係喎,美國好多交易所嘛。答案係,在Nasdaq上,而唔係紐約交易所NYSE(**)
4. 下?Nasdaq唔係科技公司咩?星巴克又好高科技?唔知,但其實冇人話過Nasdaq就係科技公司。其實Lulu Lemon 同Marriot 都在Nasdaq上市,唔知瑜珈服好高科技定爆房好高科技。仲有,教主恥笑,賣sugar water嘅百事,而家都係Nasdaq上市(但當年唔係)。
5. 但你話,關我鬼事咩!冇錯,的確同你無乜關係。買過美股嘅就知,我幾時需要理星巴克在邊個市場上市?呢個就係美股偉大嘅地方。但的確,係有兩間唔同嘅交易所。NYSE同Nasdaq
6. 正如你見咩道鯨斯指數又好,標普五百又好,其實入面啲成份股,係NYSE又有,Nasdaq又有。
7. 所以Nasdaq,其實兩個含義。可以係Nasdaq呢個交易所,又或者呢排好多人講,之前突破10000點嘅,Nasdaq Composite Index.納指
8. 所以講港版Nasdaq,如果係講交易所,「我地一早有啦」,創業板GEM Board嘛。公認失敗,市值應該連GEM Tang都不及,「明明話當年啲官冇而家咁廢」。唔止,港版納指,「我地都一早有啦」,創業板指數嘛!
9. 況且,GEM Board 係港交所嘅一部份,但Nasdaq同NYSE根本係對手,會互搶生意。例如?百事Pepsi而家在Nasdaq上市,但有冇諗過,百事百幾年歷史,當年邊有Nasdaq(***)?係由NYSE轉去的。掉轉亦有,Oracle就係Nasdaq轉NYSE
10. 講樣嘢你知,NYSE嘅母公司叫ICE,除咗NYSE仲有一大抽交易所。但港交所嘅市值(我指388隻股票,唔係香港股市市值)仲大過ICE!係咪好神奇?明明美國股市大咁多。點解?因為港交所好賺!點解?因為交易費高!點解?因為一家獨大咯。同樣地,亦令到香港股市嘅成交(相對於市值),其實係偏低的。人地咁上市大市值嘅股市,邊止咁少成交?前因後果等等,另文再講。但記住,港交所係獨大的。如果你信有競爭有進步嘅,咪知點解GEM Board咁頹
11. 好啦,講返呢個主角,港版Nasdaq,其實係港版納指。哦,整個新指數,淨係啲新經濟股之類。
12. 其實,有乜特別?「一早有類似嘅嘢啦!」。係乜?傳說中嘅「五行三保指數」。真係聽名都有歷史感。
13. 真架,五行三保(https://bit.ly/2CusVcJ),就係工建中交招五大銀行(****),仲有中人壽平保財險。雷曼爆煲前,港股直通車喪炒-就好似今日嘅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或者ATMX(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咁。當年喪炒下,恒指公司就推出咗個「恒生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https://bit.ly/30o31zy),俗稱五行三保指數。
14. 後來嘅事,大家知,喪炒後,雷曼爆煲。世界當然會復元,但即使恒指早兩年見過33000點,呢堆五行三保都仲係浮浮沉沉,未算係死晒,但唔係嗰回事了。至於呢個「五行三保指數」,你幾多年冇見人提過?唔係我提起,係咪好多人已經唔記得咗,甚至從來唔知呢件事?拿,睇埃汾就畀別人知得多
15. 咁,而家ATMX喪炒,又話出隻新指數,係咪同一回事呢!
16. 當然啦,歷史又唔係咁簡單重覆。固然成個故事開頭真係一樣:有堆股喪炒,不如整個指數只係炒呢啲嘢—但人人喪炒就梗係貴,往往入完就見光死。
17. 呢個港版納指,會唔會變成「五行三保指數」翻版?咪睇堆ATMX會唔會變成內銀咁。講過啦,其實長遠嚟講,股價都係反映盈利。內銀啲盈利後來係單位數增長,股價咪死咕咕咁。咁,至少呢刻估,騰訊呢啲,盈利應該有排未見頂嘅。都話,工行一年純利近4000億人仔,騰訊1000億未夠,追到過頭,唔係不可能—但當然,中國嘅嘢,唔知嘅。
18. 但想講嘅係,人地納指,就唔係在NYSE圈幾隻嘢出嚟搞個新指數咯。都話Nasdaq係成間交易所嘛。所以香港呢啲,就學唔嚟嘅。
19. 又之但係,唔好忘記。拿,樓又話唔炒啦。咁政府收入何來?證券印花稅,都係一個好重要收入。所以,點可以減?
20. 果然乜都係政治。
21. 講返,其實都係市場導向,呢個咩「五行三保指數」,當年好似有出輪出期貨(好似有),但都唔係玩咗太耐。粗略估計,咩ATMX之類,應該仲有一排玩嘅。
22. 咁在投資者角度,好多人話恒指跑輸,因為入面全部係啲舊經濟嘢,匯豐中移動,中資銀行保險,地產。所以估值低嘛(又的確係)。亦因為咁,咪有之前恒指改革,容許多啲科技股入恒指咯。以往因為同股不同權唔比入,而家咪比。順你地意
23. 但,香港人核心價值梗係輸打贏要。即係touch wood幾年後美團小米咩爆咗爆,又有人鬧點解要畀佢入架啦。就係咁撚仆街,升得慢又話銀行廢我要科技,爆煲又話科技唔穩陣我要銀行。
24. 可以比較下嘅係,其實美國咩道指標指呢,都仲係好多「傳統行業」,但又冇特登去加多啲科技股入去,你夠大咪畀你入。當然同股不同權係另一個問題,你話美國又有啲人又會同你講人地有集體訴訟,有民主。冇可比性。哦。
25. 但,唔好忘記嘅係,其實呢排啲美國科技股都回得幾快。上星期道指標指有得升,納指要跌喎。Tesla, Amazon, Microsoft, Netflix, Zoom,全部都按周跌。升嗰時你就梗係話唔使睇估值強者越強,但我幾時都話,再好嘅嘢總有個價。亞馬遜係勁,咁5000蚊買唔買?50000蚊呢?總有個價,就係因為咁先難玩嘛。所以幾時都叫你,想訓得好,就分散下。
26. 講到尾,呢個 港版納指,本身係冇乜用的。係呀,你back date返梗係見跑贏恒指國指,之後呢?唔知,但有可能都係。但你得個指數冇用的。如果有啲ETF 產品,有輪炒有期貨,或者有被動基金甚至主動基金拎呢個嚟做bench mark,好似正牌納指有QQQ有7261咁,又唔同了。不過,其實其他指數商一早有類似的科技指數。係咪恒指公司個名巴閉啲?未必
(*)話說回頭,星巴克在香港都有上市的!真的,你可以買。4337。傳說中嘅「納指七雄」,而家變成「納豆七熊」。Another story
(**)除咗NYSE同Nasdaq,冇耐前仲有AMEX,唔係運通卡而係阿美利堅交易所。唔細架,亦唔係死咗好耐,2008年畀NYSE食埋。另外,仲有啲所謂嘅乜鬼Pink Sheet,例如你去買LVMH或者咩騰訊個南非股東Nasper就會見到
(***)有趣嘅係,蘋果而家在Nasdaq上市,但一直都係!蘋果1980年上市,但其實當時已有Nasdaq
(****)大家應聽過四大國有銀行,仲有農行。但點解五行入面冇農行?因為農行好遲先嚟香港上市。五行三保當年,係冇農行的。已FC
-------------------------------------------------------------------------
香港聯匯何去何從?新收費片已出,講足一個鐘,單次買200
想睇簡介嘅,呢度。亦有埋以前嘅片,有興趣可訂:https://bit.ly/3iYMD0F
報名嘅,呢度。今次課程編號填 CC005。唔想填信用卡亦可以FPS: https://bit.ly/3j0r9QZ
Log in 呢度:https://bit.ly/3gYXu9e
已付費嘅,log in後按最頂「按此觀看」就得。再唔係返呢度睇:https://bit.ly/3fyKbw0
仲搞唔掂嘅,睇埋下面,或者搵客服,或者PM我。
-------------------------------------------------------------------------------
【最新李聲揚收費影片】題目:「聯繫匯率會否脫勾?散戶應如何應對?」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播放平台:https://homebloggerhk.com/web-class-player/
付款及收看步驟:
1/點擊報名收看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2/利用信用卡網上付款
3/及後有登入資料可以立即收看
查詢:whatsapp 63832145
板信銀行歷史匯率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中文網】疫情陰霾持續 中港股市大漲從何而來
新冠疫情還沒完全消退,中國股市在7月初則迎來一輪暴漲,港股也幾乎同步放量上漲。
截止本月8日,中國股市滬深300指數已連續七個交易日上漲。七天內,滬綜指連續突破3000點、3100點、3200點、3300點和3400點五個整數關口。創下五年來高位。
其中,本月6日放量收升5.7%,創下五年最大單日漲幅。
在不少人看來,這一幕似乎匪夷所思 — 疫情帶來的衝擊此起彼伏,全球經濟大範圍停滯和萎縮,媒體頭條充斥「堪比大蕭條」,「全球負增長」等觀點;而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卻在此刻卻氣勢如虹,衝向歷史高位。
多位分析師表示,為了救市的寬鬆政策,使大量資金湧入估值較低的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再加上市場建立其對經濟復蘇的預期,使本輪股市上漲。但也有聲音認為,目前經濟狀況並不支持這種程度的暴漲,恐重蹈2015年「股災」覆轍。
資金流入和補漲雙重作用
路透社的分析認為,量能走強以及外資大舉流入開始帶動中國股市上漲。中國股市部分板塊低估值水平亦受到全球資金青睞。
投行高盛在周二發佈報告也持相似觀點,稱過去幾個月通過貨幣工具及信貸政策緩解了金融狀況、企業盈利有改善趨勢、股票估值不高及散戶參與增加均有利股市上揚。
具體而言,一方面,疫情之後包括中國在內,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出台極度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托底經濟。
首創證券股票分析師張彥蕓認為,大盤股連續上漲有賴資金面的寬鬆,目前資金價格處於低位水平,預計短期以大盤股為主市場風格有望持續。
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在內,全球主要經濟體施行一系列降息政策,使銀行基凖利率下調,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降低,資金開始青睞收益較高的資產,股票顯得更具吸引力。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持此觀點,認為上漲的動力在於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降低,進一步強化資金追逐資產的現象。由此看好後市,「突破3300,靜待3500」。
另一方面,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在全球資本市場看來,屬於估值窪地。
新時代證券股市分析師孫唯表示,券商、保險、銀行、鋼鐵等行業基本屬於低估值品種,料將受到資金的青睞。最近兩個月大量公募基金集中發行,也會首選溢價程度較低或跌破淨資產股票。
經濟復蘇預期
在分析師們看來,暴漲更大的背景是中國經濟復蘇的前景較好,奠定了投資者對"牛市"的預期。
重陽投資團隊分析認為,中國一方面在全球率先快速復產復工,另一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共同發力,足以對經濟構成有力支撐,同時中國並沒有實施財政赤字貨幣化等極端措施,為後續的相機調整留出了餘地。因此,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的前景正逐漸明朗。
投行高盛的報告稱,導致這波升幅的原因有多種,包括中國內地經濟正全面恢復運轉、疫情再爆發的風險得到控制令重啟經濟較為順利,並且預期未來一至三個月由流動性驅動的上行空間可達15%。
實際上,這種「疫情未退,股市先漲」的情形也出現在美國。雖然美國正在經歷疫情反彈,但美股已自3月低點反彈40%,近期上漲勢頭不減。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近期撰文解釋,在很大程度上,股市的走勢不是由消息本身推動,而是由投資者根據其他投資者聽到消息後的反應所作出的評估而推動。美國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出爐,一切似乎都與當年應對金融危機過後經濟大衰退時的舉動十分相似。而彼時,標普500指數10年間上漲5倍,因此投資者會認為現在也是類似情形,因此害怕錯過這輪牛市的情緒佔據了上風。
也有人對這輪暴漲提出憂慮。前海開源基金聯繫董事長王宏遠表示,全球經濟基本面很差,不支持全球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投資者要留意自我控制風險,短期博弈過程中盡量不要加槓桿,投資時量力而行。
不過他也承認,中國經濟基本面雖然艱難,但相對是全球最好的,會是幾年以後全球最先實質性復蘇的大經濟體,值得基於幾年週期的長線布局。
「金融保衛戰」
港股也出現大幅上漲,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第一個交易日恆生指數收報25124.19點漲2.85%,在此基礎上,港股又多日連漲,截止到7月8日幾日內恆指再漲4%左右。
其中內地在港上市企業起到拉動作用。主要原因被認為是,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企業,A股股價上漲下,內地資金南下香港,購入同一公司還未漲到同一水平的港股股票。
港股中,內地企業佔上市公司數量超過一半,佔總市值也接近八成,使A股對港股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此外,也有分析認為政治因素在起到作用。
路透社分析,在「七一」香港回歸紀念日以及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的敏感時刻,港股與A股聯袂上揚,尤以權重較大的金融股率先領漲,或隱含了中國「金融保衛戰」背後穩定包括港股等金融市場的良苦用心。
香港國安法6月30日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香港政府當日深夜11點刊憲,公開港區國安法的具體條文,並在即日晚上生效。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與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衝突。
「香港是聯繫匯率制,而在港股上市的中資金融類股中,外資持股比例較高,試想一下在今年這種敏感時刻,如果外資集體拋售中資概念股,後果會怎樣?」路透社援引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型券商高層稱,此次「七一」前後的中港股市上漲,尤其是在當前特定的政治環境下,股市拉升的背後更是一輪金融保衛戰。
上述人士認為,至於漲勢能持續多久,取決於後續資金能否跟上,畢竟拉抬權重股所需要的資金不是一筆小數目,且從此輪操作手法看,資金的進入也不是慢慢進去築底拉抬,有刻意而為的痕跡。
2015股災記憶猶新
伴隨這輪暴漲的是大量的中國散戶排隊入場。從7月6日開始投資者開戶就已出現擁堵,已有媒體報道,一些券商App因開戶過多而宕機。
相似的情形也出現在2015年,彼時中國股市狂漲過5000點,月均新增投資者開戶數量超過400萬人。
國元證券的龍愛華表示,散戶競相開戶的狂熱情緒讓人想起2015年,當時中國試圖通過刺激股市上漲,來彌補疲弱的經濟增長。當年中國股市一度漲至七年高位,但之後因缺乏宏觀面的支撐,以及散戶加槓桿過度,股市大跌45%。
2015年股災中散戶加槓桿,意味著投資者通過少量資金,能夠撬動數倍乃至數十倍資金進場交易,獲得超額收益。然而一旦股市下挫,投資者也將承受相比本金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損失。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周二在香港表示,中國監管機構目前還不會過度擔心。「舉例來說,如果我們開始看到人們做槓桿押注股市,如果槓桿又開始飆升,那麼我認為監管機構可能就打算出手給股市降溫了。」
中國媒體財新報道,打著5-12倍槓桿的各種線上場外配資網站也再次活躍起來,並不斷彈出廣告。財新援引一位券商營業部負責人稱,證監會在吸取2015年「股災」教訓後,對券商外部信息接口三令五申,不准為場外配資提供任何便利,有任何異常交易賬戶券商也會第一時間問詢,他認為當前的場外配資與2015年大有不同,無法掀起什麼風浪。
#經濟 #投資
板信銀行歷史匯率 在 板信商業銀行利匯率查詢 - 板信商銀I歷史利率 的相關結果
歷史 利率 ; 2023/03/30, 1.300 ; 2022/12/22, 1.175 ; 2022/09/28, 1.050 ; 2022/06/23, 0.925. ... <看更多>
板信銀行歷史匯率 在 板信商業銀行利匯率查詢 - 板信商銀I歷史利率 的相關結果
歷史 利率 ; 2023/03/30, 0.625 ; 2022/12/22, 0.500 ; 2022/09/28, 0.375 ; 2022/06/23, 0.250. ... <看更多>
板信銀行歷史匯率 在 外幣歷史利匯率查詢 的相關結果
外幣歷史利匯率查詢 ... 備註: 1.本表僅供參考,實際匯率以約定當時匯率為準。 2.現金買賣匯欄位空白者,為無提供現金交易之幣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