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看著一樣的銀盤。難以共嬋娟的家人,總是特別勾起往昔的歡快時光。詩人李進文在〈中秋〉一詩中,用秋菊和各種細瑣的日常,想念與母親相伴的時光。(曾恕梅)
※
李進文〈中秋〉
月亮這麼圓,這麼
獃想著……
窗外的一瞬啣著一枝彷彿的菊,翻身
入屋內
機伶且深意。或許
因著我們彼此想念而帶來你的訊息
秋風路過我心放慢腳步
頻頻回顧:屋內
有動靜──
若非風鈴一句句叮嚀
就是鴿子咕咕在人間的紅瓦厝頂
頂上的月亮這麼圓
母親那麼遠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李進文
#曾恕梅 簡引,粉專 #李太玩很大
#李畇墨 攝影、製圖
※收錄於李進文詩集《#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九歌出版,2012年)
※出版社粉專 九歌文學國度
※編按:感謝恕梅於文藝社團 竊竊詩語 分享、導讀幾首與月有關的詩作。在中秋夜,我們擇其一首分享,並祝所有讀者月圓人團圓,平安愉悅。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0萬的網紅Joe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在路上撿到三百萬,你會怎麼花?有些人會想買車買房,而文青撿到三百萬,可以考慮買一套四庫全書!一開始聽到這套書要價台幣270萬時,心想誰會買啊?太貴了吧,但實際看到臺灣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李進文老師帶著我開箱各種經史子集的經典,並且介紹這套書背後的故事,心裡才慢慢理解四庫全書的美與價值,一起來看看吧...
李進文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李進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李進文〈重要筆記〉
.
聽風一句句柔軟提問比石頭硬朗重要
葉子從不大聲說自己就是一整棵樹這件事很重要
鳥兒從不強調自己會飛,這件事讓牠擁抱天空
向天邊一朵雲打招呼比登天重要
蝸牛不會想到前程還有多遠,故歲月慢,姿態靜好
兔子獨自跳跳跳比為愛喧囂重要
雪了解自己也能融化遠比吶喊春天來了重要
跟靈魂好好相處比抓著不放重要
跟一次次的念頭好聚好散比等待頓悟重要
.
喝一口水細細體驗比杯子擁抱滿滿的水重要
以後當個人比從前做過好人重要
痛苦的樣子比人生做做樣子重要
冷笑有時比熱心重要
宇宙再大都比不上一小聲我喜歡你重要
喜歡過了比活夠了重要
詩人能在詩中失蹤這件事對寫詩很重要
重要的,不是想什麼,而是成為什麼
重要的,不是點燈,而是關燈後暗中感覺到的
.
-
因為黛玉太愛冷笑了
所以想起這詩
#冷笑有時比熱心重要
#以後當個人比從前做過好人重要
.
前天分享書文
今天分享詩
很小眾,但卻是我真心的喜愛
.
記得曾看過觀眾分享我這人
寫著
"多肉太太是一個很不典型的部落客
甚至業配不是她的重心"
.
也看過團媽課拿我當「有趣的例子」
"本身是一個講話很直,
看起來跟實際體重差異很大的已婚婦女"
又或是一些頻率不合的廠商
如何宣揚我的機掰
.
要當KOL,
就是會在看不到的地方被評論
這點我還承受的起(笑)
.
重要的,不是想什麼,而是成為什麼
重要的,不是點燈,而是關燈後暗中感覺到的
李進文 在 Joe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果在路上撿到三百萬,你會怎麼花?有些人會想買車買房,而文青撿到三百萬,可以考慮買一套四庫全書!一開始聽到這套書要價台幣270萬時,心想誰會買啊?太貴了吧,但實際看到臺灣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李進文老師帶著我開箱各種經史子集的經典,並且介紹這套書背後的故事,心裡才慢慢理解四庫全書的美與價值,一起來看看吧!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goo.gl/H5hUk7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goo.gl/1rnw6w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goo.gl/2CfTSz
更多影片:
Joeman開箱趣:https://goo.gl/MUYDfS
Joeman飛機餐與貴賓室:https://goo.gl/Tn9D4y
Joeman夾娃娃系列:https://goo.gl/F3JkyJ
Joeman一起轉蛋去: https://goo.gl/68KWB3
Joeman全世界網咖體驗:https://goo.gl/1QJLHx
Joeman筆電開箱:https://goo.gl/DsiLnX
Joeman百元販賣機: https://goo.gl/d7oUEg
Joeman九件事第二季:https://goo.gl/cUXQgB
Joeman九件事第一季:https://goo.gl/ho1b3k
Joeman打槍去:https://goo.gl/TZmSdG
拍攝器材:Sony A7m3、 RX100 m5、GoPro Hero 7 Black
收音器材:Rode Pro Plus、Sennheiser ClipMic digital
剪接軟體:Adobe Premiere、Sony Vegas 13
李進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介紹
訪問總編輯: 李進文
內容簡介: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痛楚且懷了恐懼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無所事事也迎來日暮……」
活著,就是寫詩!
早逝的天才,如彗星般閃現昭和詩壇
燃燒的詩人,灰燼之舞的有情節奏
他的詩呈現了意象固定之前純淨流動的原型
如銀絲穿透、如飄雪沉吟
日本家喻戶曉的國民詩人──中原中也
生前唯一出版的詩集《山羊之歌》及遺作《往日之歌》
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中原中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被收錄在教科書中,也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因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受到不同世代的讀者一致推崇。
中也的創作深受藍波、魏爾崙等詩人影響,他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中收錄了早期的詩作,包括確立其創作方針的〈晨歌〉、人們琅琅上口的代表作〈污濁了的悲傷之上〉等,以獨特的感性告白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獨抒性靈、纖細自傷的詩風,即顯見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此外他亦擅於用典,王爾德的《莎樂美》、希臘神話中的海妖、歌德的《浮士德》、維吉爾的《牧歌》等,絕美而淒楚的意象,在詩中屢屢浮現。
早夭的兄弟、無疾的戀愛、決裂的友情,生命的苦楚化為果實,飽滿了詩人羸弱敏感的心。1936年,長子文也夭折,為他帶來又一次的打擊。遺作《往日之歌》的副標題為「獻給亡兒文也之靈」,其中收錄了〈冬日的記憶〉、〈還會來的春天……〉等追憶幼子的詩作,向來對生命極為誠實的中原中也,於此呈現刀剜般的自剖。
恆常無盡的悲傷,難以擺脫的宿命,中原中也詩中蕭瑟悲涼的抒情腔調,正如知名文學評論家小林秀雄所形容的,是「沒有窮盡無以名狀的悲哀」。然而,他卻不一味厭世,而是在死滅中探求生之欲,文豪太宰治的女兒太田治子曾評論道:「太宰治和中原中也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太宰總是想著死,中也則是想著生……無論處在怎樣絕望的境地,他也會從絕望中萌發生之堅強,那種軟弱中的堅強,令人為之傾倒。」
作者簡介:中原中也(1907-1937)
1907年出生於山口縣,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也因為詩作收錄在教科書中,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
中也幼年早慧,被譽為神童,8歲那年弟弟不幸夭折,成為他詩歌創作的起點。中學時期傾心於達達主義詩歌,移居東京後,與河上徹太郎、大岡昇平等文友創辦同人雜誌《白癡群》,爾後入讀東京外國語學校學習法文,一心憧憬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全心全意投入創作,並陸續發表詩作。
1934年,中也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幾經周折終於問世。1937年9月,他將《往日之歌》詩稿託付摯友小林秀雄,未料隔月即染上結核性腦膜炎,入院後未幾便撒手人寰,享年30歲。
戰後,中原中也的詩作重新受到重視。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不僅被譽為「日本的藍波(Arthur Rimbaud)」,更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長久活在人們的心中。
李進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對我無害之人」介紹
訪問總編輯: 李進文
內容簡介:
你是那個自以為無害,
實際上卻是無心和殘忍的人嗎?
你是否曾經因為被理解了,
瞬間世界搖搖晃晃,
然而,從此透澈。
2019年韓國最受矚目的作家!
在習慣用急促短句和感性照片來壓縮、取代感情的社會裡,
崔恩榮用細膩的視角,發掘這個時代逐漸被遺忘的情感!
繼出道作《祥子的微笑》後,
崔恩榮的第二本小說集仍然用溫柔的眼眸來看待一切,
但不同的是,
這次的故事裡帶有淒涼的破裂音色──
人生最柔軟的時期、純度最高的友情,
崔恩榮將那強烈的情感密度完整呈現!
◎所謂的感情,愈是刻意去壓抑,就愈會讓人屈服和迷惘
時間流逝之後才能夠好好面對的那個時期,以及即便歲月流逝,依舊未曾消失的那份初心。在堅固的時間之牆上摸索時,感覺又回到曾經生澀且搖搖欲墜的過去……
在羞澀和尷尬之間徘徊的純情人們,總是會在他人心裡激起漣漪,大家對崔恩榮第一本小說集所發出的感嘆詞,大多都是因為這種細膩的溫暖。她並沒有特別去描述人們做了什麼,而是將焦點集中在內心流動的情感,某個人轉頭或是嘆氣的那一瞬間,整個世界也會隨之動搖或停止。
《對我無害之人》的出場人物大多是明朗而未成熟的十來歲與二十來歲年輕人,重點放在描述他們之間的友情與愛情。由於他們的感情是不帶任何條件的純粹,因此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反而會深深地傷害對方,給彼此造成致命的苦痛。構成崔恩榮小說人物關係網的那些細微裂痕,在她的第二本小說集中更加鮮明、深刻地呈現出來,關於女性主義、同性戀等相關意識,也變得複雜、清晰許多。
作者簡介:崔恩榮
1984年出生於京畿道光明市,曾在高麗大學國文系就讀。2013年中篇小說得到「作家世界」新人獎後,開始踏上了創作之路,作品有《祥子的微笑》。曾獲得許筠文學作家獎、金埈成文學獎、李海朝小說文學獎、第五屆及第八屆年輕作家獎。
我會想像某個愛著一個人、想念一個人,為了誰而悲傷的人,帶著一顆無奈的心躺在我身邊。而我凝望著那顆心一路走來。雖然我知道它無關於我的意志,但是只要我活著的一天,寫作就是我一生的志業。如今我已經明白,這是我能夠去愛他人,還有愛我自己生命的少數幾個方式之一。──摘自「作者的話」
李進文 在 李進文〈當我漸漸老〉 - YouTube 的必吃
2022台北公車捷運詩文第一季※ 李進文 〈當我漸漸老〉 寒露還在戶外猶疑,秋風矮了進來,混進歲數,室內有骨頭的聲響悄悄浸潤四壁。 當我漸漸老, ... ... <看更多>
李進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有一個人 #李進文寂靜 的必吃
有一個人◎ #李進文寂靜,啊寂靜自陽臺長出枝枒有一個人變成複葉眺望遠處…… 窗外的花瓣和秋天在樹下跳繩童年,剛剛路過風把教堂的鐘聲敲得香氣四濺你的名字如雨滴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