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在地聯盟新聞稿》
#保育藻礁務求完壁 #環團要求另地尋找替代方案
#肯定政委釋出善意 #願建立公開透明的溝通平台
夜宿大潭的張景森政委,今日大清早天未亮就在地方環團的陪同下一起到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做現勘,親民勤樸的作風令人印象深刻。惟在討論到三接站址方案時,環團堅持全球獨有的藻礁生態系務必包含陸域地下、亞潮帶的藻礁及周邊沙灘、沙丘、防風林等生態系的完整性,希望政府有遠見,儘早尋覓非在藻礁區的替代方案。政委回應表示會建立公開透明的溝通平台,務必釐清所有疑慮來解決問題。
清晨飄著細雨,一行人前往大潭藻礁G1區,向低潮處前行。走過約200公尺沙灘,就是廣闊的藻礁呈現在眾人的眼前。持續閃避著潮池、潮溝,眾人逐漸看到低潮處旺盛成長的造礁藻類-殼狀珊瑚藻;可以預期明年春天又將是一片擦了胭脂般的海岸。
不久,有夥伴看到了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眾人趨前探視。因為溫度低,柴山孔姑娘並沒有熱烈的張開觸手歡迎,但張政委仍特別蹲下來仔細瞧,並慎重的拍照留作紀念。此時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取出最近發起的「一人一信請總統救藻礁」活動中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明信片送給張政委,政委歡喜接受並合影留念。
張政委銜命要在觀塘海邊以儘量不破壞現有藻礁的方式規畫替代方案,現場說明他的構想,表示將在外海做碼頭讓天然氣船舶停靠,然後以棧道連接到現有東鼎開工時做的兩座海岸工程當儲氣槽的基地,以避免傷害當地藻礁及保育類珊瑚。然後表示,未來二期工程會選擇在內陸的防風林施作,這樣就不會對現有的藻礁造成重大傷害。政委期望以此善意說服環團。
#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則立即表明藻礁的價值已經學者調查研究是全球僅有的藻礁生態系,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而其分布的位置包含陸域下的沙丘、防風林,以及亞潮帶至少離岸數公里的海水下,其完整的生態系缺一不可,任何工程都會對此生態系帶來無法預測的後果;尤其為了30年的天然氣能源橋接,糟蹋7000年珍貴藻礁地景,背離核心價值剝奪世代子孫的權益,這不是文明國家應有的作為。強烈建議避開桃園藻礁,另覓地點尋找替代方案。
張政委回應他了解環團的憂心,會儘速建立公開透明的溝通平台,務必讓所有的疑慮都釐清再進行相關的開發,並與出席民眾一一握手後離開,現勘活動約在7:45結束。
#潘忠政並藉此新聞稿代表在地環團與反對在大潭藻礁開發的學者強調:這個「被臺灣遺棄的藍碳生態系-桃園藻礁」的重要性,包括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廖運範院士、李文雄院士,前環保署長林俊義、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全體研究員和全國生命科學系所250位以上的學者都連署搶救,其價值不言可喻,不是對在地環團摸摸頭可以解決問題;盼政府及早認清事實、改懸易轍,以免貽誤國家永續發展。
另外有關今日某財經電子報在現勘前發表:張政委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替代方案普遍獲得環團與專家學者的認同…」這種並非雙方共識的言論造成環團與學者困擾一事,經環團向張政委表達抗議,張政委助理代表說明該訪問乃幾天前的電訪,沒想到會被與現勘湊在一起發表。助理再一次表達張政委有絕對的誠意和環團與學者溝通,公開的溝通平台會議也將在最快的時間內展開。
新聞聯絡人: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 潘忠政
李文雄院士 在 BioMed Talent Training 生醫人才培育計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康報報】
各位朋友大家好:
「台灣生技原創力」系列高潮迭起。我們這次很榮幸的請到方威凱博士來分享他對數位醫療大趨勢的看法。方博士的人生經歷超級精采。在專業方面,尤其是對於臨床實驗的規劃、評估、策略設計與管理,在台灣恐怕很難找到比方博士更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在醫材領域,他曾是Johnson & Johnson醫材子公司Depuy Synthes的全球副總裁,負責全球臨床研究計畫的規劃、評估和管理。加入Depuy之前,方博士是Medtronic Vascular的Director of Clinical Affairs,負責各種冠狀動脈相關醫材的全球臨床研究。在新藥開發方面,方博士曾經在Idenix Pharmaceuticals負責全球B型肝炎臨床實驗,後來加入Mitsubishi Pharma擔任Medical Director以及心血管領域的研究主管。方博士的學歷和他的經歷同樣傲人。他畢業於Cornell醫學院,並取得全球第一商學院Wharton的MBA、Johns Hopkins的公衛碩士以及Harvard Medical Schoold的醫學資訊學位。除此之外,方博士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曾擔任北美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的會長,目前擔任Global Health Corps活動以及Harvard SEED Social Innovation Program的顧問,正因為方博士在專業、學術以及公益領域的傑出表現,使他在2011年獲選為Eisenhower Fellow。更值得一提的是方博士在大學時主修的是音樂。由一個音樂人走入醫療、新藥開發、醫材、創業領域,再邁向大數據與digital health的領域,方博士的分享絕對不容錯過。
在10/15當天會與我們分享的創業團隊則是來自中研院的CaroFarming凱若發明製藥團隊。這個團隊來自基因體學權威中研院李文雄院士的研究室,曾獲得2015年的FITI大獎以及第十一屆國家新創獎。團隊名稱中的Caro代表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pharming代表製藥。CaroFarming團隊將合成生物學技術融入創新思維,設計一個低耗能代謝路徑的基因迴路,建構一個「益生菌細胞工廠」,第一個產品就是高單價且具高效抗氧化的蝦紅素。CaroFarming團隊的關鍵技術突破傳統生物技術與製程的限制,可以生產不同需求的類胡蘿蔔素配方,更可以進一步生產其他相關的產物如葉黃素與抗癌藥物前驅物及其衍生物。他們的技術藉由調控不同啟動子間不同基因轉錄效率的功能,可依功效需求設計途徑與配方,再搭配不同強弱的啟動子來決定數種不同類型的代謝基因表達的多寡,單一製程即可生產優質複方配方或附加多種有效成分,或是生產不易萃取或不易取得的高單價化合物。他們的長程計畫則是將這種技術用以開發天然抗癌藥物。
本次講座將在10/15(四)晚上6:30於台大管理學院一館B1國學講堂舉辦。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演講流程:
時間: 10月15日晚上18:30 (現場備有點心,歡迎大家提早入場享用與交流~~)
地點:台大管理學院一館B1國學講堂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510110319297185724270
李文雄院士 在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使媒合‧團隊介紹】Caro-pharming (生技醫療組)
Caro-pharming凱若發明製藥科技,利用安全的益生菌搭載PGASO合成生物學平台,用以建構具可設計性之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徑,進行天然物的量產。
目前已成功地建構生產天然類胡蘿蔔素的細胞工廠,用以生產高效抗氧化的蝦紅素與視力保健的葉黃素原料。未來將藉由安全細胞工廠的高技術及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成為天然化合物國際量產技術的新熱點。
Caro-pharming團隊由中醫大張瑞仁副研究員領軍,並與專利發明人中研院程凱若、林浩業、劉憲霖等人組成,並聘請基因體學權威中研院李文雄院士,以及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先驅中興大學黃介辰教授擔任團隊顧問。
各位對國內新創事業有熱情與興趣的朋友,別忘了參加FITI在6/4於台北小巨蛋舉辦的【天使媒合會】喔!
報名網站:http://ppt.cc/j5D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