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美股樂觀情緒未變,道指及標指再創新高,道指升15點或0.04%,標指升0.16%,納指升0.04%。標普500已有86%企業完成公佈業績,由於盈利增長勝預期,不少分析師指未來兩年仍可保持雙位收增長,仍吸引不少新資金流入。雖然指數上美股不停創新高,惟整體氣氛開始轉弱,炒股慢慢靜了下來,市場活躍程度大減,大家都在觀望下週四的Jackson Hole會議,期待會否提及縮表時間表。
面對CPI及PPI 高企不下,加上拜登未來將投入1萬億美元大搞基建,未來通脹肯定要上升,此刻美聯儲每月仍進行1200億美元QE,著實有點不妥。估計遲則明年首季,快則今年12月,美聯儲便開始縮表。在此之前,市場只是多爭取一些時間,盡量搵嘢炒去追求高回報而已。從比特幣回升至47000美元,十年債息回落至1.28%,市場未見恐慌,似乎已消化縮表這個負面情緒。面對零息時代,跑輸通脹是大罪,資金無止境地追逐高回報。
從美股業績來看,很多股份在績前一個月開始炒上,反而升至績前已失去動力,績後通常不理好醜,埋單計數,還好這種沽壓不算太大,算是欠缺高追意欲吧,結果很多股價便在高位橫行,說穿了過了業績期,暫時缺乏利好消息吸引資金再高追。
高盛及瑞信分別調升明年標普500預測至4900點及5000點,相信大部份投資者看法是,只要美股不向下穿位,持有便是,反正國債及存款都沒息收,只要標普失守4400,便沒有需要減磅,若然真的殺穿4250,這刻才認真減磅也未遲。
回說A股,寧德時代(300750)終於落實集資計劃,配股集資用於擴產迎接需求增長期,結果股價低開5%後高走,並成功倒升收市,在消除配股陰影下,後市反而會樂觀一些。然而中概股電車3寶卻表現麻麻,先有理想電車(LI)順利完成回歸港股,卻未能振奮股價。蔚來(NIO)迎來靚業績市場無反應,週五再因撞車消息,令股價出現4連跌。電動車算是8月的大主題,若電車3寶走勢有變,便要小心會影響中港兩地相關股份。
走勢上,創指在試衝3600失敗後,連3400關口也告失守,著實有點不妥,若這兩天未能重返3370,便要小心有轉勢危機。過去A股一直靠科技股支撐,若科技股轉勢將不利於整體市況。但醒目資金為主的外資仍然看好A股,8月至今已買入513億元,看來外資未有如傳說中出現徹資。
回說港股,正如圖太郎預期,若成交低於1800億,今次反彈浪頂很大機會在26800出現,除非成交多於1800億,恒指才有機會上試27300水平。觀乎上週日均成交只有1447億元,升至26800已呈現很大阻力,料短線又要試底,要待回落至有新資金再進場,大市才有下一波反彈。
過往北水是港股堅實支持者,但7月過後這位堅實粉絲態度似乎有所轉變,外資沽貨這點不難理解。BlackRock第二季差不多清空阿里(9988),本來獲北水重新買入的美團(3690)及騰訊(700),上週五突遭北水變臉,再次由買變沽,連北水也不給港股撐場,要升穿27000大關難度真的很高。
過往港股很多時炒股不炒市,但今次個股也同告走樣。近期更有一個特別現象,每當一些股份突然借好消息爆炒,通常期後都會大棍大棍殺落。好似8月初急升的晶片股,炒了兩棍便出好消息高開,結果接連出現5連陰殺落,中芯(981)、華虹半導體(1347)幾日回吐20%。體育用品股也是,新政策說要5年內催谷國民加強體育訓練,結果推高一眾體育用品股高開,期後又是棍棍殺落,上週五李寧(2331)本借靚業績高開5%,其後可以倒跌2%,這些熱炒板塊開始有錢逃跑,見高就沽,圖太郎想起上一個如此板塊便是餐飲股,這類過了高峰板塊便要小心一些。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李寧 外資 在 張士佳 - Sky Si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士佳說 】張士佳:唔可以再係咁
東京奧運會周五晚正式拉開帷幕,但中港兩地股市卻表演高台跳水。港股與外圍走勢背道而馳,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齊破頂,內地對教育及科技企業的監管風暴輪流震散港股,全星期累跌接近700點;北水及外資也持續淨流出使港股走勢疲弱,資金不但對內房整體欠缺信心,曾熱炒的體育用品股及港交所也有顯著沽壓。
主要拖低指數的#388 港交所跌超過4%,雖然有多間有意到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都想改往香港上市,但由於香港上市規則較嚴謹,例如有最低盈利要求,令不少公司於今年上市的計劃,要延後到明年。從另一方面睇,即是仍有很多國企有意排隊來港上市,只是時間上步伐慢點來配合程序要求,港交所同時認真地審核IPO亦不是壞事,至少要保持上市公司一定程度的質素及利潤要求,等消息再消化一下,尋找支持。畢竟港交所為市場現時及下半年的重中之重,上半年香港新股集資,較去年同期翻倍,Q3Q4 業績應還有驚喜。其股價今輪回調,或是趁低吸納的時機。
還有驚嚇的教育板塊,影響整個市場氣氛,新規衝擊學科類培訓機構,對其實施極為嚴厲的監管,包括今後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等。減輕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嚴重打擊教育企業。對行業龍頭的營業收入將大削,教育股集體暴跌,多隻個股跌幅超20%,連帶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亦遭狠狠地被拋售。我上年已講,不炒教育股了,太受政策風險左右,此次對教育培訓行業的規範管理嚴格程度史無前例,相信要很長時間來恢復元氣,不如睇少一個板塊。
之前炒作的奧運題材全線倒水,特別是體育用品,大行又出言論國產體育品牌下半年增長可能放緩,不過連奧運的催化劑都過期了,短期表現將乏善可陳。其實上星期初各體育品牌的大陰燭就要警覺了,尤其是龍頭安踏#2020李寧#2331,要見好就收,不然就有些後知後覺。
市場中萬綠叢中一點紅,只有....
↓↓↓↓點擊下圖,詳文講述↓↓↓
#SKYSIR #張士佳 26.7.2021
李寧 外資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本市場也上演「親中賣台」戲碼
這一陣子,外資頻頻發表調降台股個股目標價的報告,像滙豐把聯發科目標價從1550下調到800元,一下子幾乎腰斬;Bernstein則說聯電明年業績會衰退78%,目標價40元;摩根士丹利則把台積電目標價降至580元,還説這兩年買入台積電會變「死錢」(Dead Money)⋯⋯
到6月30日為止,外資賣超台股3968億元,如果把去年的賣超5395億元加上去,過去一年半以來,外資賣超台股9267億元,台股成了外資的提款機,但外資近一兆台幣的大賣超並沒有把台股賣下來。去年台股上漲22.8%,在全球股市表現算是出類拔萃,今年,大家按照過去十年經驗,外資從來沒有連續兩年賣超台股的紀錄,外資今年應該會回補台股。不過這個算計沒有如願,外資賣超台股力道加重,而且,除了用錢打,還拼命發布看壞台股的利空報告。除了看壞個股,在台灣進入三級警戒之際,彭博資訊連續發布看壞台灣的報導,美林證券也直指台股會跌到14000點。
不過,外資開了轟炸機襲台,台股好像沒在怕,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大慶,我把全球股市到七月一日的表現列表統計一下,結果台股漲幅只輸給阿根廷,全球排第二,台股上半年大漲2022.95,漲幅高達20.52%這個漲幅超過美國股市的12.73%,南韓股市的14.22%、印度的9.72%、香港的5.86%、及滬深300的0.33%,外資沒有把台股賣下來,真正的底氣是台股基本面夠強。
而外資原來買台股的錢哪裡去了?原來是流入中國股市!今年上半年,外資除了賣超台股,賣超南韓172.1億美元,比台股還多,外資也賣超越南13.5億美元,但胡志明及河內股市都大漲。外資今年買超中國股市357.3億美元,這等於在亞洲各國賣超的錢全部流入中國,但今年上半年,深滬股市漲幅在全球幾乎殿後。
今年中國大市值企業,從騰訊、阿里、美團、小米、百度、京東、平安,甚至到茅台,表現平平,恆大、立訊、歌爾、歐菲光一度大跌,今年大放異采的是電池的寧德時代、贛鋒鋰業及電動汽車的比亞迪、蔚來、小鵬,及擁有人口優勢的安踏、特步、李寧等鞋股,最近NIKE受到威脅,也只好跟進說NIKE是中國品牌!瑞士信貸則合資在中國設立券商,滙豐也積極耕耘中國的財富管理業務。這個趨勢,套句政治上常常用的「親中賣台」,這兩年的亞洲資本市場正在上演這個戲碼,台灣、南韓已經連續兩年都是外資大賣超,但股市連續兩年都大漲,外資連續兩年大買中國,但深滬港股市表現並不搶眼,這個現象很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