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兒童藝術繪畫大賽 2021》🖼
「香港母嬰護理學會」喺5月-6月期間推出慈善兒童繪畫比賽!
藉此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共融與交流,推動重視人際關 係與家庭成員融合相處,以藝術表達對朋友和家人的關愛!
咁有意義嘅活動,我同妃妃都參加先!😍
「香港母嬰護理學會」係一間
註冊的非牟利團體及慈善團體(號碼:91/14445) 致力提升香港社會對母嬰護理的認識,為有需要的人士(例如:基層家庭,單親家庭,未婚媽媽, 早產嬰)提供支持及援助。
定期舉辦義工服務、工作坊、講座及課程,教育大眾有關母嬰護理的知 識,宣揚對婦女關懷及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推動母乳餵哺普及化,增進親子關係。
繪畫比賽主題:
1)我心目中的母親節
2)我心目中的父親節
*(以上自選一個主題,或同時參與兩個主題)
比賽組別:
1. 幼兒 a組(K1)2. 幼兒 b組(K2))3. 幼兒 c組(K3)
4. 幼兒組(3-5歲) 5. 初小組 (6-8歲) 6. 高小組(9-14歲)
報名日期:
即日起 - 6月30日
截止日期:6月30日
結果公佈日期:7月 19日(網上公佈)
獎項:
個人獎項:各組均設冠軍,亞軍,季軍,金獎,銀獎,銅獎。
冠軍,亞軍,季軍得獎者將分別獲得書劵$1,000,$600,$200,精美水晶獎座及證書;得獎者之 作品會印製為成品並按量回贈。
金獎,銀獎,銅獎得獎者將分別獲得書劵$1,000,$600,$200,水晶獎牌及證書;得獎者之作品會印製為成品並按量回贈。 未能獲獎參賽者將獲得參與證書一張;或個別畫作獲發獨立印製成之A5記事本簿套一本
主辦機構:HKIMCC
Whatsapp:6096 0491 (只接受信息傳送)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hkimcc.org/
電郵:admin@myimcc.org.hk
網上報名:https://forms.gle/4bLgqrNwDkbSMWd8A
各位爸爸媽媽都快d同小朋友一齊參加呢個咁有意義嘅活動啦!🥰
#慈善活動
#兒童藝術
#繪畫比賽
#兒童繪畫比賽
#香港母嬰護理學會
#香港媽媽 #媽媽kol #媽媽博客 #媽媽推介 #hkmamainfluencer #親子KOL #親子blogger #hkkol #hkinfluencer
未婚媽媽兒童婦女之家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黃越綏:恁祖媽來了!!】
講者:黃越綏( 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 - 麻二甲之家創辦人)
快來報名👉 https://forms.gle/Swxjtnsd2eaVptTB8
2021/1/30(六)14:00-16:00
思默好時(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六街208號)
🗣318學運中正一分局被群眾包圍時,現身希望舒緩警民對峙被學生生嗆講重點;
黃越綏:「我在拚運動的時候,你還在媽媽肚子裡啦!」
💔周揚青和羅志祥交往9年情斷;
黃越綏:「周揚青識人不清、自願付出長達九年的後果,又怪得了誰呢?」被網友出征。
🤭前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緋聞;
黃越綏:「一個是無品渣男,一個是隨之起舞的蠢女,樂時愛得死去活來,翻臉了大家都不要臉,這不是Me Too而是令人嘔吐」。有人要追究長官責任,她則說「新科的監委就不要作秀了吧,天要下雨娘要嫁,關陳菊什麼事?新聞局長上班關起門來,難道還要照會市長?」
#社會運動的推動者、 #兩性關係及婆媳關係的諮商師,黃越綏身分轉換自在得宜;但同時她更是 #關心單親弱勢家庭的行動者。
#1986年 軍火商丈夫遭綁架殺害,她從貴婦人一夕間成為家裡三個孩子的支撐力量。弱勢媽媽為了生存,與孩子分開14年,在菲律賓的孩子颱風夜停電時再害怕,也只能抱著媽媽的衣服聞媽媽的味道。黃越綏自責:「他們不是自願到這個世界,是我把他們生下來的,結果讓他們生活在這種孤單害怕的情況下,做母親的很內疚…」
#1995年 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提供單親家庭身心各方面的實質協助及諮詢。
#2003年 開始在台南縣租地數千坪籌建未婚媽媽兒童婦女的庇護場所,2012年「麻二甲之家」正式啟用。
她是溫暖感性又嗆辣直言的台獨婆婆黃越綏,歡迎大家在周六下午聽黃老師分享她的精采人生!
未婚媽媽兒童婦女之家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來談談兒福聯盟花3.7億買房》
雖然新聞熱潮有點過了,但還是講一下。
這幾年我對外的自我介紹都是旅遊美食記者,其實我念的是社工。我第一個實習單位是在屏東家扶。從小在台北出生長大的我,從來不知道有人可以窮成那個樣,一家8口,擠在一個5坪大的房子裡,堆滿垃圾與雜物。還有一個家庭,父親是戰爭時斷了雙手的老兵,媽媽年輕但心智障礙,生下的5個小孩一樣都有心智問題,唯一最小的小女孩鬼靈精,是媽媽被村子裡的年輕人強暴生下的。
家扶中心幫助這些小孩,每個月給每個小孩850元(上述的家庭狀況我有改編過以維個案隱私。這邊的金額只是大概的記憶,畢竟時間有點久。)每個家庭不一定每個小孩都補助,算下來一戶狀況極差的家庭,可能只能領到家扶的850元或2、3千元。
那一天我問督導,家扶中心給他們這麼少錢,根本幫不了什麼忙啊,還一天到晚要人家來配合參加活動、要接受家庭訪視、要給認養人寫信。督導回答我:「的確這錢只能提供一些些的幫助,但重點是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錢維繫一個關係,讓我們可以緊緊盯著他們的家庭,盯著他們的小孩不走上歪路,盯著在他們出現狀況時我們可以即時給予幫助避免問題擴大。」
那時我超年輕,長得又高又帥又皮膚嫩還有6塊腹肌(趁回味時幻想一下),於是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退伍後那些年,我待過精神病院、教養院、待過紅心字會做受刑人家屬服務,也待過婦女救援基金會處理買賣人口問題。社工做得愈久我就愈懂,真的,給錢不是唯一,真正重要的是有許多個案他們就是被社會遺棄與瞧不起的一群人。我有過好多個案,有的是竊盜犯的太太,他的小孩一天到晚在學校被同學嘲笑你爸是小偷在坐牢。有的是14歲就被賣到妓女院的小女孩,她們身上被自己燙滿煙疤,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很髒,唯一能讓她們覺得活得有尊嚴有價值的時候,就是她又把自己賣了兩年,讓人口販子拿40萬去給她爸媽,讓她弟弟可以去上學。
那一年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把一對姐妹從妓院救出來,14歲被賣,救出時已經22與23歲。她們錯過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我們努力幫忙彌補,安排她們去上夜校讀完國中,安排她們去學美髮,然後姐姐遇上了小學同學,開始相戀,相處兩年多後,就在她人生逐漸回到正軌準備論及婚嫁時,突然與未婚夫一起車禍身亡。那一天,妹妹問我:「為什麼?為什麼?」那時我已經離開社工圈來當記者了,我看著她的淚水,答不上來。她不可能回到賣掉她的父母的身邊,唯一的依靠是姐姐跟社工。姐姐走了,社工跑去當記者沒有立場再常常去詢問她的狀況。那一晚,妹妹狠狠的哭了一場,之後我再也聯繫不上她了。
社會工作,重點不在錢,而在人。
沒有社工時時盯著,時時給予這些社會邊緣人精準的判斷與協助,他們就有可能完全無人關心,他們就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歪。但這些幫助人的社工,是所有職業裡,學歷、工時與薪資待遇最不成比例的,但社工很少抱怨,無奈被迫做功德也認了,因為眼前有很多狀況很糟的個案要趕快處理。
離開社工圈來當記者,我看過很多出名的社福團體大量購買不動產;我看過辦活動請每人捐款1千最後進個案手中的只有100;我看過有機構每年提撥捐款收入的一半以上繼續打廣告做形象好讓捐款更多;我也採訪過照顧植物人機構,捐款收入極多卻未提供充足人力,最後把植物人照顧死好幾個上了新聞。有很多機構的作法,我們自己都質疑。
但兒福聯盟買房這件事,就我來看,真的無妨。他們沒有不做事卻花大錢做廣告騙捐款,他們也不是大量投資房地產,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大本營,一個安穩、有質感的大本營。我也會想,幹嘛不買在萬華、大同、八里等相對平價區。但內湖又如何?那個房子那個錢,終究不會落進私人口袋裡,它的價值就維持在那裡。
事實上國外很多社福機構還會拿錢去投資,因為,如果能有自有財源,這對許多社福機構來講是極大好事,然而事實是,許多真正做事的社福機構苦哈哈,但財團成立的基金會,有固定的財源,卻很少認真做事,左手出右手進,節稅又做形象,這才是真的要管卻沒人管。
看到很多捐款人說打算退捐,我其實頗擔心。我對兒福聯盟不熟,但在我從事社工那段歲月,我就知道他們裡面雇用的都是學有專精的社工師,也知道他們十分專注在兒童福利工作,倡導了許多新觀念與議題。請別退捐,他們只是有他們的判斷,不是亂搞。
明天我要來捐兩千元給他們,給社工朋友們打打氣。
圖說:文章一定要配圖,要配什麼圖呢?我這麼會亂畫,就配張我的恐龍畫好了,說不定有善心人士會願意花10萬買了把錢捐給兒福聯盟也說不定。(20191206上午7點補述:沒想到真的迅速賣出去了,善心人士是鳳凰旅行社的鳳凰基金會,非常感謝,晚點就來聯繫兒福聯盟,謝謝大家幫他們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