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是需要成長的
最近跟朋友還有學生討論到進修這件事,其實很意外對於自己還有週遭的人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就來聊一下自己對於這件事的想法吧~
什麼是「專業」?這個詞在定義上必須包含幾個條件:
1.受過相當的教育訓練
2.受到資格的保障
3.需要不斷成長,以保持知識的提升
在這幾個條件中,可以發現到為了維持專業,專業人員需要除了在初始階段就要受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外,也需要透過考試取得資格,並在將來透過各種不斷的方式學習,以維持證照的有效性。這個目的主要是為了確保知識可以不斷被更新,以維持專業能力。
在踏入有氧運動界這個領域之前,因為心理師這個領域,需要先考上平均2%左右錄取率的研究所,接著經過至少1年半的實習,然後研究所畢業後,又要通過國家專技高考,取得心理師執照之後,才能執業,而心理師受到醫事人員法管轄,所以每六年需要有180學分的學分更新,以維持證照的有效性。我不敢說這個方式很有效,但至少對於維持專業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操作的方法。畢竟至少在把這個職業當成賺錢的行業時,還是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來保持專業性。
等到我因為興趣,進到了有氧健身領域,開啟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身分「有氧老師」,本來也是用這個脈絡督促著自己學習,但卻發現在這個領域,卻好像不見得是這麼一回事。
在有氧健身界,除了原本從運動相關領域出來的學生或是選手轉職外,更多的是從原本的興趣轉到有氧健身界,也就是台灣一般常說的半路出家的教練,之所以有這麼多教練,有一部分除了有氧健身界的證照沒有國家公信力外,另外就是證照的易取得性。而就算在取得證照後,大部分的教學場域和發照機構,除非是還要往培訓師發展,不然其實在繼續教育上的要求並沒有這麼足夠,以致於,常常會出現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教練出現。
這一行有更多時候,可能學生人多夠大聲就代表你是對的,而不是客觀呈現出來的數據和知識,甚至是理論基礎。而造成其實常常在電視上看到某K老師或是某某網紅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訓練,但卻一堆人跟著仿效。
而真的持續進修的教練,是否真的是持續精進自己能力,還是其實只是在學習更多賺錢的技能,這又是另外的問題。因為有太多的教練是半路出家,甚至是把這個行業當成是兼差的工作,再加上套裝課程的興起,使得教課能力這件事變成是只要增加教學項目就好,而不是增進教學能力,畢竟增進教學項目,可以得到更多課,但增進教學能力,卻無法讓課費增加太多。這也使得許多教練的教學廣度增加,但教學深度卻不夠,畢竟只要一直增加項目,就可以保持一直有課,但教學能力卻不一定。
但回到最初,我們都必須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對得起專業這個詞,因為身為一個專業人員,身為一個教學者,應該要隨時充實自己的教學知能,而不是教學項目,更新自己的知識有效性,而不是腦海中可以呈現出多少教學套路。
因為被稱為是「老師」。更應該要時刻反省,更加努力的學習,而不是以此自滿,覺得自己最強。
#ipure #fitnessrider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心理師的運動人生 #心理師的反省 #有氧教練的反思 #三省吾身 #專業 #讓專業的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