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彎時的臀大肌迷思
原文
"Glute Max for Maximum Extension"
Monica Gauci (連結放留言)
後彎時到底臀要不要用力,其實在很久之前就有被各大門派戰過了,那到底怎樣才是對的?也許從人體的解剖學出發可以提供一個比較中立的觀點。
當然後彎不只有臀是重點,前側肌肉的離心收縮,肩膀胸椎活動度跟呼吸等等一樣重要,但篇幅有限,這篇就是專題討論臀的部分(也很長了)。
#警語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是標準解剖學的樣子,身體條件也不盡相同,所以除了了解基本知識以外,練習的部分還是要找專業的老師幫你看著,最重要的真的要好好感受自己身體的回饋。
(我的內容是挑重點加上一點自己的註記,要最完整的原文可以看留言連結喔)
#正文開始
#屁股啟動會發生什麼事
很多瑜珈練習者可能常常對於後彎時,臀肌到底該不該啟動有著疑惑(夾屁股或鬆屁股)?現在我們就來用解剖學的觀點來分析一下。
第一,臀大肌 (Glute Max)是在髖後側表面面積非常大的一塊肌肉,涵蓋大半的範圍以及連結到腿後跟側面大腿,所以很明顯的最大的功能就是保持我們髖穩定或是走路的時候把腿往後伸,而這個也是後彎時候一個主要的動作,”髖伸”。除此之外,它還有另一個功能,髖外旋(因為有連結到大腿外側)。
另一個主要可以做髖伸動作的肌肉就是我們的腿後肌群 (hamstrings)。但事實上腿後肌群是一個跨關節肌肉 (髖跟膝蓋),所以代表在某些特殊情況,像是膝蓋彎的時候,它被縮短所以會處在比較無效的狀況,所以問題來了,在這時候如果我們不使用臀大肌來達到髖伸的動作,我們還能怎麼辦?
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還是使用腿後肌群,但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在膝蓋彎的狀態下它其實是比較沒有效率的(像是在做弓式或是駱駝)。
另一個選擇,就是使用豎脊肌群跟腰方肌(後背的肌肉),但先等等,事實上當你啟動它們的時候,其實你只做到脊椎(下背)的伸展而已,所以很多時候像這種情況發生,你只是在過度壓迫你的腰椎,進而造成疼痛。
#下背疼痛的原因
後彎時造成下背過度的伸展以及壓迫常常來自於錯誤的肌肉啟動順序。
Craig Liebenson 在‘Rehabilitation of the Spine’ 提到,正確防止後彎時有骨盆前傾而造成腰椎壓迫的方法就是先啟動臀大肌,接著是腿後肌群,最後才是豎脊肌群。而如此才能正確的先讓骨盆處在中立或後傾位置,在後續的後彎中不會把所有的壓力集中在下背。
但我們同時也要注意的是,常常臀大肌常常是處於失能失效的狀態(可能是由於現代人久坐的生活習慣等等),而同時豎脊肌跟腰方肌常常都是過度使用的。所以反而適當的訓練是需要的。
另一個常見的模組就是過度活躍的髖屈肌搭配弱化的臀肌,因為肌肉的工作模式一定都是成雙成對的,一方太活躍會造成另一方弱化。所以反過來,利用交互抑制的原理,我們必須啟動臀大肌來放鬆緊繃的髖屈肌來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練習後彎。
#到底屁股要夾還是要鬆
好,重點來了,常常會聽人說過度使用臀肌(夾屁股)而啟動了髖外旋的動作,其實會把我們的薦椎往骨盆推擠,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好。
薦椎無法在骨盆跟薦髂關節中自由的活動(雖然空間不多),其實常常都是薦椎,髖,或是下背痛的常見原因。但,其實這不僅僅是因為你啟動了臀大肌的外旋功能造成這件事,更重要的是深層的梨狀肌。
臀大肌的下束是連接在薦椎的外緣,但如果你研究一下棃狀肌的走向會發現它其實提供了更大的力臂,它從薦椎前側第一節到第四節開始,水平跨過屁股連結到大腿外側的大轉子處,所以當它過度啟動產生外旋動作時,反而更容易造成薦椎的擠壓。
那該怎麼辦呢?過度的髖外旋其實可以很簡單的透過交互抑制的方式來改善。例如啟動髖內旋的肌肉,像是臀中臀小肌,闊筋膜張肌,內收大肌前束,恥骨肌等等,而最簡單啟動他們的方式就是在後彎中保持腳掌正對前方而且內側大拇指腳球跟內側穩穩向下扎根。這就可以同時抑制髖外旋的動作,同時又讓髖伸的動作達到最好的效率。
所以,當老師在後彎時下口令啟動你的臀肌時,最常發生的狀況是你同時啟動了該啟動的跟不該啟動的肌肉,而最後造成下背疼痛。
但在啟動臀肌之前,如果能夠先把上述提到的髖內旋肌群啟動準備好,再進一步的做髖伸,這樣的後彎才是一個真正沒有擠壓跟有延展的後彎。
補充:也會看到很多人在做後彎時一開始就把腳打開外八到極限,當然有可能造成疼痛或也不會疼痛,但這樣其實就失去了前側離心訓練的機會,而比較像是用柔軟度做到後彎,不敢說怎樣一定是對的,就看練習者本身的選擇,但如果你已經因為這樣的練習模式練到腰薦疼痛,也許需要再多思考一下了。
#有但書嗎
當然,不是每個後彎都適用上面講到的,例如在駱駝式或drop back,地心引力也許會幫助你達到後伸的動作,但還是要注意當臀肌沒有啟動達到髖伸的動作,身體彎曲的角度將會往上移到腰部。
另外在身體往後延伸的動作時(drop back),如果臀大肌沒有共同啟動幫助穩定,你的髖屈肌(主要是髂腰肌)將需要承受你全身的重量,而事實上臀大肌在骨盆的穩定上占了70%的重要性,同時啟動收縮臀大肌可以幫助穩定腰椎跟骨盆。
Gray Cook提的相鄰關節假說也說到,髖關節通常天生穩定,所以會傾向比較僵硬,而相鄰的腰椎其實相對活動度大所以會容易不穩定。而有正常功能的臀大肌其實可以同時改善髖的緊繃跟加強下背跟薦椎的穩定度。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在後彎中完全不啟動臀大肌,但那是要我們可以在這前提下達到髖的完全伸展,對一些特別柔軟的學生來說也許可以辦到。但這時候還是要注意的是後彎的支點,到底是在你的下背還是骨盆。
而很多學生在後彎的時候選擇不啟動臀大肌常常是為了防止受傷,但不幸的是這樣將會繼續延續我們不正常的運動模式,繼續弱化臀大肌,最後會使我們髖關節的動作失去完整性。而一個正確啟動的後彎動作,才能真正穩定骨盆,提供我們安全,可靠的樞鈕點去好好享受後彎帶來的好處,而不會造成下背痛。
#後記
所以簡單整理練習重點。
在練習後彎中總是學著做髖內旋的啟動(但不一定是移動),不讓髖外旋的動作限制薦椎的活動,接著捲尾骨或是更正確的說法讓骨盆後傾,拉開腰椎跟薦椎的空間不過度擠壓,保持這些肌肉的啟動,再做後彎(髖伸)的動作,這時候更有機會正確使用到臀肌(非外旋部分)跟腿後肌髖伸的功能讓前側延展,再繼續往前到你的任何後彎動作。
如果有練芯瑜伽弓箭步的同學,應該也對這個模式不陌生的,一個好的後彎練習,就從建立正確的弓箭步開始。
最後祝大家在後彎的練習中都能有一個健康不痛的下背跟薦椎 🙏
#xinyoga #anatomy
#backbend #後彎
#kensyogalife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7的網紅一卡酷皮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占星學 #星座運勢 你也曾經誤解過星座嗎?看看你是不是也曾經這麼想? ❶其實你在問這個人星座之前,你的腦海中早就浮現了一段話:「從剛剛的對話中,我已經大概猜到你是什麼星座了?」結果答案就是這麼的不一樣,說不定你猜他是摩羯座,結果他卻蹦出一個「我其實是射手座」! ❷你/妳也是很喜歡每天都看星座...
有但書嗎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彎時的臀大肌迷思
==
原文
"Glute Max for Maximum Extension"
http://loveyogaanatomy.com/glut-max-for-maximum-extension/
作者 Monica Gauci
=====
#後彎
#Backbend
#練習還要繼續加油但是出嘴巴還行
這篇算是最近幾個月的收穫大集合,跟大家分享 (文很長)。
相關的文章其實也有,但我覺得這篇也滿不錯的,有時候一篇看不懂,多看幾篇就通了,哈哈。
以前曾經聽到後彎時屁股要軟,但到底是為什麼實在是完全搞不懂,也不知道要怎麼做到阿(抓頭),自己也常常練到下背痛。
後來到最近,上了Iyengar的後彎workshop,前陣子在香港的 AYC Annie Carpenter 的 Happy Sacrum for backbend,加上在看到這篇很完整(長)的文章,終於可以從解剖學的角度出發而完全懂了。
當然後彎不只有屁股是重點,前側肌肉共同工作跟開肩開胸呼吸等等一樣重要,但篇幅有限,這篇就是專題討論屁股這部分。
警語: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是標準解剖學的樣子,身體條件也不盡相同,所以除了了解基本知識以外,練習的部分還是要找專業的老師幫你看著,最重要的真的要好好感受自己身體的回饋。
(我的內容是挑重點加上一點自己的註記,要最完整的原文可以看置頂連結喔)
#屁股啟動會發生什麼事
很多瑜珈練習者可能常常對於後彎時候,臀肌到底該不該啟動有著疑惑(夾屁股或鬆屁股)?現在我們就來用解剖學的觀點來分析一下。
第一,臀大肌 (Glute max)是在屁股表面面積非常大的一塊肌肉,涵蓋大半屁股的位置以及連結到腿後跟側面大腿,所以很明顯的最大的功能就是保持我們軀幹直立或是走路的時候把腿往後伸,而這個也是後彎時候一個主要的動作,”髖伸”。除此之外,它還有另一個功能,髖外旋(因為有連結到大腿外側)。
另一個主要可以做髖伸動作的肌肉就是我們的腿後肌群 (hamstring)。但事實上腿後肌群是一個跨關節肌肉 (髖跟膝蓋),所以代表在某些特殊情況,像是膝蓋彎的時候,它被縮短所以會處在比較無效的狀況,所以問題來了,在這時候如果我們不使用臀大肌來達到髖伸的動作,我們還能怎麼辦?
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還是使用腿後肌群,但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在膝蓋彎的狀態下它其實是比較沒有效率的(像是在做弓式或是駱駝)。
另一個選擇,就是使用豎脊肌群跟腰方肌(後背的肌肉),但先等等,事實上當你啟動它們的時候,其實你只做到脊椎(下背)的伸展而已,所以事實上很多時候像這種情況發生,你只是在過度壓迫你的腰椎椎間盤,進而造成疼痛。
#下背疼痛的原因
後彎時造成下背過度的伸展以及壓迫常常來自於錯誤的肌肉啟動順序。 Craig Liebenson 在‘Rehabilitation of the Spine’ 提到,正確防止後彎時有骨盆前傾而造成腰椎壓迫的方法就是先啟動臀大肌,接著是腿後肌群,最後才是豎脊肌群。而如此才能正確的讓骨盆處在後傾位置,在後續的後彎中不會把所有的壓力集中在下背。
但我們同時也要注意的是,常常臀大肌常常是處於失能失效的狀態(可能是由於現代人久坐的生活習慣等等),而同時豎脊肌跟腰方肌常常都是過度使用的。所以反而適當的訓練是需要的。
另一個常見的模組就是過度活躍的髖屈肌搭配弱化的臀肌,因為肌肉的工作模式一定都是成雙成對的,一方太活躍會造成另一方弱化。所以反過來,利用交互抑制的原理,我們必須啟動臀大肌來放鬆緊繃的髖屈肌來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練習後彎。
#到底屁股要夾還是要鬆
好,重點來了,常常會聽人說過度使用臀肌(夾屁股)而啟動了髖外旋的動作,其實會把我們的薦椎往骨盆推擠,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好。
薦椎無法在骨盆跟薦髂關節中自由的活動(雖然空間不多),其實常常都是薦椎,髖,或是下背痛的常見原因。但,其實這不僅僅是因為你啟動了臀大肌的外旋功能造成這件事,更重要的是深層的梨狀肌。
臀大肌的下束是連接在薦椎的外緣,但如果你研究一下棃狀肌的走向會發現它其實提供了更大的力臂,它從薦椎前側第一節到第四節開始,水平跨過屁股連結到大腿外側的大轉子處,所以當它過度啟動產生外旋動作時,反而更容易造成薦椎的擠壓。
那該怎麼辦呢?過度的髖外旋其實可以很簡單的透過交互抑制的方式來改善。例如啟動髖內旋的肌肉,像是臀中臀小肌,闊筋膜張肌,內收大肌,股薄肌,恥骨肌等等,而最簡單啟動他們的方式就是在後彎中保持腳掌正對前方而且內側大拇指腳球跟內側穩穩向下扎根。這就可以同時抑制髖外旋的動作,同時又讓髖伸的動作達到最好的效率。
所以,當老師在後彎時下口令啟動你的臀肌時,最常發生的狀況是你同時啟動了該啟動的跟不該啟動的肌肉,而最後造成下背疼痛。
但在啟動臀肌之前,如果能夠先把上述提到的內旋肌群啟動準備好,再進一步的做髖伸,這樣的後彎才是一個真正沒有擠壓跟延展的後彎。
#有但書嗎
當然,不是每個後彎都適用上面講到的,例如在駱駝式或drop back,地心引力也許會幫助你達到後伸的動作,但還是要注意當臀肌沒有啟動達到髖伸的動作,身體彎曲的角度將會往上移到腰部。
另外在身體往後延伸的動作時(drop back),如果臀大肌沒有共同啟動幫助穩定,你的髖屈肌(主要是髂腰肌)將需要承受你全身的重量,而事實上臀大肌在骨盆的穩定上占了70%的重要性,同時啟動收縮臀大肌可以幫助穩定腰椎跟骨盆。
Gray Cook提的相鄰關節假說也說到,髖關節通常天生穩定,所以會傾向比較僵硬,而相鄰的薦椎跟腰椎其實相對活動度大所以會容易不穩定。而有正常功能的臀大肌其實可以同時改善髖的緊繃跟加強下背跟薦椎的穩定度。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在後彎中完全不啟動臀大肌,但那是要我們可以在這前提下達到骨盆的完全伸展(或是髖伸),對一些特別柔軟的學生來說也許可以辦到。但這時候還是要注意的是後彎的支點,到底是在你的下背還是骨盆(應該是骨盆要先後傾)。
而很多學生在後彎的時候選擇不啟動臀大肌常常是為了防止受傷,但不幸的是這樣將會繼續延續我們不正常的運動模式,繼續弱化臀大肌,最後會使我們髖關節的動作失去完整性。而一個正確啟動的後彎動作,才能真正穩定骨盆,提供我們安全,可靠的樞鈕點去好好享受後彎帶來的好處,而不會造成下背痛。
#後記
所以簡單整理加上 Annie 的練習重點。
在練習後彎中總是學著做髖內旋的動作(但不一定是移動),不讓髖外旋的動作限制薦椎的活動,接著捲尾骨或是更正確的說法讓骨盆後傾,拉開腰椎跟薦椎的空間不過度擠壓,保持這些肌肉的啟動,再做後彎(髖伸)的動作,這時候更有機會正確使用到臀肌(非外旋部分)跟腿後肌髖伸的功能,再繼續往前到你的任何後彎動作。
最後祝大家在後彎的練習中都能有一個健康不痛的下背跟薦椎 XD 🙏🙏🙏
有但書嗎 在 一卡酷皮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占星學 #星座運勢
你也曾經誤解過星座嗎?看看你是不是也曾經這麼想?
❶其實你在問這個人星座之前,你的腦海中早就浮現了一段話:「從剛剛的對話中,我已經大概猜到你是什麼星座了?」結果答案就是這麼的不一樣,說不定你猜他是摩羯座,結果他卻蹦出一個「我其實是射手座」!
❷你/妳也是很喜歡每天都看星座運勢或是星座心理測驗的人嗎?你會不會覺得,有時候測感覺很準有時候又感覺沒有很準?
❸不管什麼階段的你,都會想要知道一下,近期認識的另外一伴,到底跟自己合不合?如果你也知道月亮星座,就會想要去配配看到底合不合!萬一不合,你是不是就會開始莫名擔心!?
這邊有一個但書,也是我學習占星後,確信的一件事,就是人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知道自己星盤哪裡是弱勢就一直去糾結那個點,導致能量被放大,就會開始想,早知道我不要知道那麼多就好了,知道愈多也沒比較好!換個角度想,你會因為更了解自己,幫助自己朝更理想的方向邁進!你跟我都曾經有想了解星座的經驗!
🎧EP39內容精華
02:57 認識占星師 Vincent
04:08 你是不是曾經也對星座有過刻板印象?
06:18 零經驗如何透過簡短幾句話猜中對方星座?
09:14 為什麼這個人是A星座卻不像A星座的樣子?
10:55 其實每個人都有十二星座😳
11:35 星座愛情運勢,為什麼針對太陽星座有時候不一定很準?原因其實是!
14:03 太陽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各代表什麼含義?
18:50 Vincent分享8月十二星座運勢,最旺的星座是?(快來聽聽是不是你)
31:25 上升星座是30歲以後的樣子或是出社會後的樣貌?Vicent怎麼看?
35:09 可以透過了解星盤,自身改變,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40:00 星盤除了可以看出工作、愛情、個性還可以看出什麼?
40:50 這集內容總結
42:04可以從Vincent占星課程學到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裡可以找到Vincent👉@Vincent.astro
➜喜歡這個節目歡迎到itunes上幫我打星評分給予更多鼓勵唷
➜Instagram @cindydream.co
➜邀約合作✉️ [email protected]

有但書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的郭正亮今天又罵我笨蛋,我說緊急授權不是應該要緊急狀況存在嗎,可是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不缺疫苗啊,既然不缺哪裡有緊急狀況需要授權?
為什麼硬要這個時候硬要通過
我跟你講阿宅你這個就不懂了
我又不懂了糟糕
我跟你講
因為當初衛福部對高端做了採購合約
他有一個但書 對
EUA通過之後才能啟動
就是說之前
你的資金不能用
所以我跟你講那個合約
就是這個合約要啟動
你EUA要通過
那是高端急啊關我屁事
所以我說為什麼要這個時候過嘛
裡面有人在配合他
因為他只要過了
那這個合約就可以到銀行貸款
直接把錢領出來
因為這是國家的合同
那他錢領出來要幹嘛去買乖乖嗎
因為他沒錢了
他當然沒錢他本來股本就不夠
然後第二個當然也包括股價一定漲停
我跟你講今天台康台耀國光高端全部漲停
然後聯亞漲29%
所以我跟你講就是基本上
你要從金融面去理解這件事
就是他怎麼那麼急呀
那第一個就是有人要退場
資金從股市退場
那第二個就是這個公司真的沒錢了
那沒錢了 不是看起來
你給他過了萬一他倒了怎麼辦
不會啦
881乘以500萬是40億 怎麼倒
不是啊
但是他如果真的認真要做三期
他如果認真要做三期錢不夠
真正的挑戰是在哪裡
比如說我們這一波AZ打完大概八月中
那平均現在AZ一天大概打到
十六萬到二十幾萬之間
那你如果高端啟用那一天
那結果打得人突然低於五萬呢
那就當然跑啊廢話 要我我也跑啊
阿宅我跟你講
那個時候才是見真章的時刻
就是表示人民的信任到哪裡嘛對不對
就沒有信任啊
那因為它的瑕疵太多嘛
比如說我隨便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就是
你明明二期完全解盲是十月二十八號
是 因為要過兩百九十天 我如果沒記錯
就將近六個月
你完全解盲還沒完
那表示副作用還有實際的療效
你都不確知
長期觀察沒看到
結果你就急著在七月二十號就急著讓他過
那是什麼意思啊
而且他通過之後
就可以立即開始製造
他EUA是緊急授權可以開始製造
我跟你講今天柯P講一句話是蠻對的
他說可以允許製造
不等於可以允許接種
對對對不一樣
我覺得柯P講這句話真的是對
那為什麼我要讓你試
我為什麼要當白老鼠
因為他後面規定有個很鳥
我跟你講第一個
我要按部就班罵因為這東西實在太多了
我們有二十一個委員
藏頭不露臉名字比劃生辰八字都不知道
他什麼領域專業你也不知道
他姓什麼你也不知道
他長什麼樣你不知道
他在會場講了什麼話你也不知道
通通都不知道的狀況之下 過了
就怕被噹嘛
你如果有專業你怕被噹個屁
阿宅我再講另外一點
國民黨不是開了一個記者會
公佈了食藥署裡面流出來一些文件
那就講到高端的 本來在六月
有三個時間點的製造成品
那有百分之八十二不合格嘛對不對
這個居然跟緊急授權也沒有關係
因為緊急授權只看他的臨床數據
他的中和抗體效價是不是高於AZ
他的標準就是這樣
那至於我製成的品質優不優良
他不管 你知不知道
他只看數字
這個完全是一個很北爛的東西
全世界哪有這種事
你讓他緊急授權是指
他的中和抗體效價夠了嘛 對不對
可是你怎麼可以允許
這個製作的良率這麼低的公司
然後就放心讓他來製造疫苗來讓我們打
而且你不是說
我已經不是良率的問題
是你今天看到的所有數據
是沒辦法證明他真的有抵抗力的
它的T細胞反應到底怎麼樣
我跟你講沒有錯因為中和抗體大概跟B比較連繫
那T細胞怎麼作用不知道
就是因為會產生保護作用
有B細胞跟T細胞
那T細胞通常都是要體內要觀察
它的實際作用才會知道
就是有看過工作細胞的都知道
T細胞是對抗病毒的時候主要作戰能力
也就是在台灣幼稚園到小學生都看得懂
所以為什麼要做三期就這原因
因為要打到人體裡面要做觀察
而且量要夠大 是
要做三、四萬人
那他現在的問題就在這
所以今天路透社發了一個新聞講的很坦白
他說他的臨床實驗沒做完
然後他用的詞是efficacy data
not available
就efficacy就是效力效能效價
連這個最重要的數字都沒有
他就直接這樣寫
然後說可是台灣的衛福部說這樣
他的文章這樣寫
我這樣講因為這個東西真的很誇張
我們再告訴大家
聯亞跟高端是二階中期解盲
但並沒有二階臨床完成
二階臨床還沒有完成
你就申請EUA還過了
陳時中真的很荒謬
還拿去跟全世界其他比
世界上其他的Moderna Pfizer
Johnson & Johnson然後AZ阿斯特捷利康
都是在三期期中報告已經解盲才申請EUA
他們天差地遠好嗎
而且我還是要講美國這個
我一定要唸一下美國的FDA
都會說他的諮詢委員是經過仔細篩選
有排除掉任何存在利益衝突的人士
以便公眾科學界能夠更了解的
更清楚了解新冠疫苗
FDA官網是把這十八個成員
全部列出來有一個席次從缺
他列出來這些人的背景是
德州休士頓大學醫學院博士
傳染病學教授Hana El Sahly
其他成員有臨床研究、兒科專業
免疫與呼吸疾病病理學
還有行業代表Head of Medical Affairs副總裁
還有FDA的生物製品評估研究中心負責人
聯邦政府指定科學顧問
我講到這裡我就問
請問那二十一個人開會的人是誰
阿亮你知道嗎
不知道
我們就這樣講
而且到底是誰投反對票也不知道
連會議紀錄都沒有連錄音錄影都沒有
阿宅我跟你講一點更離譜的
你記不記得昨天食藥署的吳秀梅
她本來怎麼講
她說十八個人只有一票反對
有一票說要補件對不對
那其他都是同意
那今天改口今天說什麼你知道嗎
今天說十五個人是有條件同意
結果我去查什麼叫有條件 兩個條件
第一個每月都要交安全監測報告
第二個
第二個是一年之後要交出保護效益報告書
可是等等等等等等等
我光聽到這裡我就覺得不太爽
你就快昏倒了
你的保護效益
報告書是奠基於中華民國台灣
這些沒有選擇的國民 來當你的白老鼠
在不情願的狀況下接受注射
我問你一下
假設你就開打了 開打了
假設第一個月第二個月這樣下來
有一堆人打了高端嘛
然後他又確診假設有這種狀況
那他的保護效益就會被質疑
那當然 那你要不要喊停
以AZ的狀況我們都死了那麼多人也不喊停
調查應該是不會停 是嘛
他就要一年之後才要他提保護效益報告
那如果說你明明打一個月打兩個月
然後你明明打了之後還確診
那你不用停下來停打
來檢驗一下你的保護效益嗎
你知道我的意思 我知道
這個問題多核心啊
那我們一定要試完一年
才可以看他的保護效力報告
我們這樣講
這什麼邏輯啊
這個網友講的對
三期的受測者
在所謂的各藥廠的三期臨床裡面是拿錢的
我不但有保險
我還要跟你拿錢
一個人所有成本加一加夯不啷噹大概3萬美金左右
那可能我實際拿到手上也許一萬五
因為還要分給醫生 還要給醫生還有護理師
那現在他在台灣是我中華民國
不只免費 是我政府花錢買的
我們花錢買的東西打自己身上
然後給你做報告然後拿去賣給國外
結果你這樣講好了
高端今天又宣布一個好消息
說我們在巴拉圭找到了一千個人做第三期臨床
這個怎麼叫第三期 笑死人
第三期還有一千人的喔
第三期是三萬到四萬
而且你知道他的內容嗎
他說那一千個也是一樣
一半打高端一半打AZ
這個哪裡是第三期
我跟你講這個狀況就完全的
把台灣的狀況
我不知道他在那邊花了多少錢
你把台灣這種不合理的狀況
搬到國外去的時候
我最後還是要講一件事情
你知道那些人
那十五個人說都要交報告的那些人
我只問一件事情
請問阿亮
如果國會要調查這二十一個人是誰
衛福部可不可以
食藥署可不可以保密為由不公開
今天阿中不是講了嗎
說他要提供去識別化的那個審議的過程
我跟你講我就問一件事情
你說我們網友這個仔細想一想
你是中華民國國民
國家要決定有一樣東西
可不可以打到你身上
結果他決定的過程
是叫二十一個沒有臉不知道名字
連他聲音是什麼都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利益糾葛
而且阿宅我嚴重懷疑這二十一個
可能都打了AZ或莫德納
對啊 不然這二十一個人要不要全打高端
他也不可能
那結果我們在一個不公開不透明的黑箱裡面
決定了中華民國的國民要花多少錢
買這個五百萬劑的疫苗
然後打到我們身上
那你看這個東西到底對不對
我就問阿亮一件事情
你政治學博士
請問什麼時候憲法高度的監督
立法監督行政權力怎麼會低於民法
沒這回事
我們所有的機密預算
都必須在立法院開機密會議
來審查 那對不起疫苗採購不是機密採購
這個是主計處的定義
對主計處已經講了
所以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而且還沒完
他連著二十一個人資料公佈都要去識別化
我就問一件事情
這二十一個人如果是專家
為什麼不敢堂堂正正的面對大家
你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然後你說不好意思
我不能露臉我不方便
然後陳時中還說
我怕他們不能暢所欲言
這是國家的政策你說不能暢所欲言
你以為是在酒店叫小姐
你不能暢所欲言不好意思
而且如果是獨步全球的台灣創新
你不是應該要很驕傲嗎
對啊你講出來啊
你到時候告訴全世界
中華民國台灣的高端疫苗用的是
immuno-bridging就是免疫橋接
就是我就是我李秉穎弄的
我叫全世界給我一個諾貝爾獎
就不敢啊
你講到這四個字才令人火大
他說日本也在搞免疫橋接
那到底是怎麼樣
今天風傳媒登了一篇文章
他說日本人家也做非劣性的比較
非劣性比較不等於免疫橋接
他等於是設定一個疫苗來做比較
比如說高端比AZ
人家日本人就很老實
比如說第一三共製藥
因為他是要做mRNA
那他就老老實實的去對比
輝瑞就BNT或者是莫德納
那請問你高端不是做次蛋白疫苗嗎
你為什麼不去對比Novavax呢
你應該要比同級疫苗
你做的是腺病毒就比AZ
為什麼去對比AZ這種腺病毒疫苗呢
我們還是要講
但是之前不是有側翼講說
沒有啊他們做的是類似
我們的免疫橋接的非劣性實驗
我先這樣講
non-inferiority原來都是
大部分是在藥學裡面
藥學裡面的概念就是
舊藥可能有一些副作用或是比較貴
那我今天做了一個新藥
我必須要證明我的新藥
並不比它inferior
就是並沒有比它劣等
也就是我證明我的效能在它以上
那我就有必要做這個新藥
病患就有可以考慮買我的藥
我也許比較便宜也許比較沒有副作用
所以non-inferiority是要經過臨床實驗
不是單純數據在比
你也許中間會有拿抗體或是數據在比
但是你要做non-inferiority
你可以去看藥學的研究報告
都要做臨床
我問過陳秀熙教授
這個如果要做的準
高端要比AZ他說要做十三萬
要做這麼多
樣本要做到十三萬
根本不可能
我們姑且不要講十三萬你做不到
那你為什麼選AZ呢
你是選那個比較好吃的 最差的
因為這個邏輯我再幫阿亮解釋一下
我跟你講我們的網友在我們的教育之下
大概已經變成全世界
國民對疫苗的常識平均了解率已經最高了
AZ目前來講在第一劑第二劑的注射來講
相對它的efficacy是在所有疫苗裡面比較低的
所以你今天Novavax可以超過九成
次蛋白Novavax系列可以超過九成的時候
你高端也做次蛋白 為什麼你的
我們就算高端做的是non-inferiority
就是不比它藥劣的非劣性實驗的時候
為什麼不挑Novavax
你為什麼不挑比較高的你要挑一個AZ
那AZ我們還是要講
各位我對AZ都沒有特別的意見
但它就是一個比較早期的
人類對抗新冠病毒最早的一個武器
最早的武器一定不夠完美
可是現在有個狀況是你拿這個東西來比
而且我們要特別講
我再唸一遍
Daiichi Sankyo's next trial is
expected to test non-inferiority
meaning that the goal is to show
the company's new treatment matches or
outperforms those made by Pfizer and Moderna
also mRNA shots
in terms of efficacy
Details of the study are being ironed
out with the health ministry
就是他還在跟厚生勞動省在討論要怎麼做
但是他們講的很明白
我今天做mRNA我的efficacy就一定是跟mRNA比

有但書嗎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身邊的朋友聽到我要講魅力後,紛紛對我翻了一個極具魅力的白眼。
還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我當兵時,是由一個同梯推薦給我的。
那天在聊天時,他跟我說:「我最近在看一本很酷的書」。
後來我就買來了這一本,然後我發現
它真的很酷。
這本不是教你如何穿搭如何變得苗條,它是告訴你如何用工具影響心理,再由心理引導生理來產生出全然的魅力
聽上去很玄嗎?
我也是這麼覺得,但書中提供的工具和論述使讀者不得不相信
魅力真的能夠學習!!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有但書嗎 在 火鍋店誇口保證年賺680萬有但書! 需簽約加盟5年@newsebc 的必吃

【東森新聞YouTube會員開張啦】現在就加入》https://bit.ly/3gpoY8w疫情影響,讓上班族重新思考,想要創業加盟,而連鎖餐飲業者,也想盡辦法拉加盟主 ... ... <看更多>
有但書嗎 在 臺灣人一直以來都過著獨立的生活,但你知道我們有很多條法律 ... 的必吃
... 都過著獨立的生活,但你知道我們有很多條法律,都把「在國家統一前」當作但書嗎? ... 這屆立法院已經要開始處理這種不符合現實的法律條文了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