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的朋友可能有一部分沒見過面,會認識彼此只憑著網路貼文(護理師的日常) 或某些活動(募集義診物資) 或朋友的朋友輾轉認識(或談不上認識)。網路真真假假,有時候我也怕遇到壞人或讓人家覺得我是壞人。尤其「組頭」這名字,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簽牌的特殊行業,壓根與「護理師」沾不上邊。還好,大家願意相信我,沒有造成困擾...除了在醫院走廊上巧遇,歡喜熱情揮手叫我組頭 的剎那...😅😅(驚嚇)。
今天收到一位未曾謀面的大姐寄一份神秘禮物給我,如獲至寶。我問她:為什麼想送我禮物?她說:感覺我是一個做事的人,值得相信。
打開信封,裡面裝袋仔細,拆開看是手工製作的十字繡作品,這圖很經典,是德國藝術家 #杜勒 (Albrecht Durer )的 #祈禱之手 Praying Hands。這圖各位一定見過,其中的故事大家Google不難查到。讓我感動的是:原來我們持續默默做一些事情,還真的有人也持續關懷支持著,一直給我們鼓勵與力量。
雖然不曾謀面,但是謝謝您。
再找時間拿去裱框,掛起來欣賞也給自己正向的力量。
這樣一雙布滿苦難的手,正作出祈禱的姿勢,更令人覺得敬佩。沒有人會單槍匹馬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因為你的身後站著許多人,他們每個人都在替你默默分擔著些什麼,記得感恩。(此段文擷取網路)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00的網紅邰正宵 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有過沮喪受到重重阻擋,幸運的是一路上總有人為我們祈禱給予陪伴,讓疲憊的心靈得以療傷。擁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和力量,可以更加堅強去面對新的挑戰,讓夢想持續發光。 《破浪》 #浪花男神插曲 詞曲:邰正宵 編曲:吳俊毅 多少危險 多少困難 多少過往 曾經讓我沮喪 人生要歷經多少...
有人 在 為你 祈禱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辛苦學更好的方式教養孩子,但先生卻不停打罵,這樣還會有用嗎?我已覺得越來越無力...】
你是否正努力地學習更好的教養方式來幫助孩子,但家裡其他人卻一直用負向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呢...?如果是,請一定要看以下這位家長的提問,與羅老師給她的回覆。
老師:
您好~打擾您了。
每個人都說要體諒爸爸,他工作辛苦(是大夜班物流司機),壓力很大……這些我懂,我也很體諒…
爸爸教養是傳統式指責命令式。媽媽因為哥哥是高敏兒加上從小就一直上復建到升小一前才停止。對教養一直在調整自己一直在練習(真正關於情緒方面一年多的時間)目前哥哥4年級妹妹2年級,哥哥在校有些問題人際關係,哥哥覺得是言語霸凌……
哥哥本身很負面情緒又很愛說反話。好不容易,哥哥妹妹會說出情緒感受……媽媽會覺得我一直很努力很辛苦好不容易,現在有這樣成果,爸爸一直在破壞在導亂……
之前就已經會這樣,疫情時期更慘,因為小孩都在家,幾乎2-3天就大吵小吵不斷……爸爸看不慣就罵…媽媽覺得等一下清理就好…
什麼都要丟,但孩子還小本來東西就多,因為房子用租的比較小,爸爸覺得東西要放好(要媽媽放好),可是媽媽覺得是要訓練他們放好…哥哥也會說不要你們管,他自己的東西我可以,但爸爸也會罵不然你就怎樣怎樣的……你給我怎樣怎樣……不然就是2個每天都會吵架,但爸爸都會罵都要管……媽媽覺得先不理他們……也不行,已打罵過他們了,哥哥跑去放假冷靜也不行,爸爸就一直叫他出來,哥哥不要…這樣也不行,媽媽去房間請哥哥出來看爸爸要說什麼,哥哥不要,剛已經講很久很煩…
媽媽還是希望哥哥出來跟爸爸說一聲你不願出來的原因,結果一出來,還沒講完爸爸也不聽直接叫他們去罰站,哥哥又哭了起來,直接跟我說你看吧!我就知道……媽媽跳出來講話,為何罰站?爸爸說因為剛剛…可是剛已經打罵過了,媽媽有為了他們講話讓他們去房間冷靜休息……常常這樣,媽媽說真的也很累,壓力也很大…靜心有做~我真的比之前好很多,但……常常這樣我怎麼覺得自己越來越無力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呢?請您教教我,拜託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的來信。
在你的來信裡,我看到你一直思考可以怎麼幫助孩子,而且努力地在學習,希望用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我看到你對他們的用心,對他們的愛,對家庭的在乎。
我覺得,其實你已經很努力了。
信裡面你也提到,目前家裡的其他人,正一直用與你背道而馳的方法來教養孩子,讓你非常困擾。
但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先生的問題。我猜想,這或許也是你和你先生之間溝通的問題。也許你無法跟他溝通你的想法與期待,就算有,他似乎也不願意改變。
對此,你感到越來越無力,不知道該怎麼做,是嗎?
你的無力感是來自?跟先生的溝通無效嗎?還是覺得自己方法的正向效果,長期以來都被先生一生氣就搞砸,因此無力?
你會感到挫敗嗎?
你會難過嗎?
會感到委屈嗎?
會覺得受傷嗎...?
會孤單嗎...?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緒,請你允許自己花一點時間、貼近自己的內心,做幾個深呼吸,好好安撫自己一下。並溫柔地告訴自己:
「有這些感受,都是很正常的,It’s OK to be not OK. 」
請花一些時間撫慰自己的心靈。因為這份辛苦,或許沒有人知道,只有你知道。
但你,也值得被關愛。你的努力,也應該被看見。
如果覺得沒有人關愛你,請你關愛你自己。
如果覺得沒有人知道你的努力,請你自己要知道,自己其實很努力了,請好好謝謝自己。
………
你是不是會擔心:自己努力地學習用正向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先生一直用負面的方式教養孩子,把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這樣下去到底有沒有用?對孩子有沒有幫助呢?
我收過很多來信,都是跟你問相同的問題:媽媽努力地在正向教養,但爸爸卻一直使勁地打罵處罰...
這些媽媽問:我的辛苦有用嗎?
我認為:一定有的。
若果你對孩子的愛,孩子真能感受到,他覺得在你心目中他是值得被關愛的、有價值的,這份被愛與被接納的體驗,將會永遠在孩子的內心裡,不會磨滅。
將來孩子長大了,遇到困難,當他想起媽媽你,他會記得你對他的愛,媽媽是愛他的。這份愛,會讓他有力量繼續前進。
將來孩子長大了,遇到挫折了,當他想起你,他會記得媽媽對他的支持,他是值得被愛的,他是有價值的。
這份力量,會幫助他渡過難關。
你給他們的愛,是絕對不會白費的。
所以,請不要管外界有多黑暗,只管自己是不是光明,就夠了。
我們... 沒有辦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父母與孩子的緣分各有不同,有些深、有些淺,有些親密、有些疏遠,有些甚至情同仇人,水火不相容。
目前改變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太在意了,請你先輕輕地把它放下來吧。著重在怎麼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更正向、更能幫助到孩子。
每次孩子被打罵後,都是你跟孩子連結的好機會。
每次孩子被處罰後,都是你跟孩子對話的好時間。
不要管外界有多黑暗,只管自己是不是光明,就夠了。
我為你們一家人祈禱。
深深地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有人 在 為你 祈禱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待他人的方式。
大學時期我常常被朋友貼上「白目」、「沒禮貌」、「不懂人情世故」的標籤,說是標籤大概也不是很準確,因為現在回頭看來很多的行為與言語,的確不太適切,也可能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朋友沒嫌棄我,願意和我當朋友,我想應該是我當時有著被利用的價值,以及他們認為我會改變、成長,因此常常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在遇到相同狀況的時候,可以怎麼樣應對比較好。
但我也是似懂非懂。
很少說的是,我從小到高中,都是被霸淩的狀態,師長的霸凌、同學的霸凌,團體的排擠,導致我自小在團體生活中,沈默寡言,即使現在看不太出來,但在不太熟悉的環境中,我仍舊是被動且內向的那一個,走在路上看到沒有這麼熟識的朋友,也未必會主動打招呼,甚至也會祈禱對方不要看見我。
說來也幸運,誤打誤撞進了傳播系,也誤打誤撞的進入了新聞圈,透過環境的「強烈」訓練,算是快速的從人生長長的軌跡中,改變了我上台會發抖,面對鏡頭會呼吸不過來的毛病。
大概看不太出來。
很多人以為現在的我,從以前就是這樣,我也知道很多人會告訴我,我知道你花了很多的時間努力,才能像現在這樣。
現在是怎麼樣我也難斷定,大概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能夠好好表達,也會有人願意接受,也會因為是我,接受我的錯誤與不小心。
學習待人處事,大概也是在各種的強烈訓練中,漸漸地放下自我,並接受所有事情都可能不如預期,不如預期的壞,也不如預期的好,因為每個人就是有著差異,才會需要溝通與理解。
溝通與理解,也是人生的課題,你會在與他人對話時,偶爾將心境投射到自己身上,你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但對方不一定能這麼做。
難的是,其實你也想告訴對方,「再過幾年,大概就會理解這麼對待他人,他人也許是感到壓迫的」,不過這種溝通沒什麼必要,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課題,時間也會教會彼此。
人常說「就算是再好的人, 只要有在好好努力, 在某人的故事裡也會變成壞人。」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的,希望事情可以如預期、希望被好好的對待。
能面面俱到的考量別人,要夠細心,也要夠真心,因為當需求無法被他人滿足,你才不會因為「索取」的心態,導致自己的失望,因為你的真心,從來沒想要要求什麼樣的回報。
只是,這大概是特殊案例吧。
有人 在 為你 祈禱 在 邰正宵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有過沮喪受到重重阻擋,幸運的是一路上總有人為我們祈禱給予陪伴,讓疲憊的心靈得以療傷。擁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和力量,可以更加堅強去面對新的挑戰,讓夢想持續發光。
《破浪》 #浪花男神插曲
詞曲:邰正宵 編曲:吳俊毅
多少危險 多少困難 多少過往
曾經讓我沮喪 人生要歷經多少難關
才能夠到達彼岸
多少祈禱 多少祝福 多少陪伴
感謝為我療傷 因為你釋放出的正能量
讓我生命從此不一樣
你帶領我去乘風破浪 不再害怕面對一切阻擋
有你陪我去乘風破浪
從今以後我更勇敢 更堅強 去迎向挑戰
多少危險 多少困難 多少過往
曾經讓我沮喪 人生要歷經多少難關
才能夠到達彼岸
多少祈禱 多少祝福 多少陪伴
感謝為我療傷 因為你釋放出的正能量
讓我生命從此不一樣
你帶領我去乘風破浪 不再害怕面對一切阻擋
有你陪我去乘風破浪
從今以後我更勇敢 更堅強 去迎向挑戰
有你的手 牽著我 在暴風雨中徜徉
有你的愛 陪伴我 叫我不會再徬徨
你帶領我去乘風破浪 不再害怕面對一切阻擋
有你陪我去乘風破浪
從今以後我更勇敢 更堅強 去迎向挑戰
你帶領我去乘風破浪 不再回頭向著標竿直闖
有你陪我去乘風破浪
從今以後我更勇敢 更堅強 讓夢想發燙
邰正宵《破浪》
Smart Link:► https://JSJ.lnk.to/4GNamkvH
◎ 數位音樂線上聽
§ KKBOX:► https://kkbox.fm/Wa6qWW
§ MyMusic:► https://bit.ly/341f8Fb
§ friDay:► https://bit.ly/37IAubi
§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m7k0yK
§ Spotify:► https://spoti.fi/3gwOXuX
§ LINE MUSIC:► https://bit.ly/3qM5OyW
§ JOOX: https://joox.page.link/WPYct3
§ 網易云:https://music.163.com/#/album?id=99085015
§ QQ音樂:https://y.qq.com/n/yqq/album/004KjSQ52RCF05.html
§ 酷我音樂:http://www.kuwo.cn/album_detail/16899247
§ 咪咕音樂:https://music.migu.cn/v3/music/album/1136258034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就可以看到邰正宵新專輯最新訊息!!
邰正宵FB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amueltai1106

有人 在 為你 祈禱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睡房瞓到頭痛冇精神!奇門遁甲九宮飛星點分?(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奇門遁甲與大六壬、太乙神數並稱三式。為中國神秘學中預測學的一個特有門類。乃利用洛書軌跡,九宮八卦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預測地理方向的優劣,進而規劃一個人的行程,最終達到對自己最有利的目的,為算命相術所兼用。
奇門遁甲以乙、丙、丁稱為三奇;以開、休、生、傷、杜、景、驚、死稱為八門,故名「奇門」。天干中「甲」最尊貴而不顯露,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常隱藏於「戊、己、庚、辛、壬、癸」六儀之內,三奇、六儀分佈九宮,而甲不獨佔一宮,故名「遁甲」。
在古代,民間流傳只有帝王附近如軍師、欽天監、國師等重要大臣才通曉奇門遁甲之術。此法後來被神化為一門法術,以至於一些小說將其描寫為有「飛天遁地」之本領的法術。亦有人稱之為帝王學。
據煙波釣叟歌中記載,奇門遁甲起源於傳說時代,黃帝炎帝聯軍和蚩尤在涿鹿展開的一場大戰,蚩尤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能呼風喚雨並在戰場上製造迷霧,使得炎黃聯軍陷入不利境地。黃帝於是向天祈禱,終於獲得九天玄女給的太乙、六壬、遁甲之書和彩鳳銜來的河圖洛書,並以此發明了指南車,逆轉了戰局,取得了勝利。黃帝令風后演繹天書,並最終演繹成三式之法:大六壬、太乙...
相關香港新聞:
#d100 #豪宅 #科學 #科技 #香港人 #AI #IG #太空人 #八字 #醫生 #睇醫生 #師傅 #師父 #係唔係 #好多人 #係咪真 #係咪真係 #係呢個 #係咪得 #唔同 #唔講 #唔做 #唔肯 #唔順 #唔需要 #唔一定 #唔舒服 #唔係呀 #唔Work #唔化 #唔容易 #唔化妝 #唔係話 #好靚 #容易 #好嘢 #好難 #要返工 #影響到 #一個人 #化妝品 #跑馬地 #華為 #有什麼 #買唔起 #好似係 #唔好用 #因為你 #全世界 #得唔得 #應該係 #香港地 #冇問題 #我自己 #年月日 #我相信 #大件事 #九宮格 #好日子 #入唔到 #一定得 #星野源 #我想知 #現今社會 #年紀大 #一間屋 #的用法 #講呢啲 #九宮飛星 #文昌位 #我要你 #煮雞蛋 #生年月日 #奇門遁甲 #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00:00:19 醫生
00:01:39 師傅
00:02:36 有什麼
00:06:46 香港人
00:09:25 科技
00:10:36 年月日
00:15:04 科學
00:15:36 華為

有人 在 為你 祈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常常會提醒很多朋友,要小心那些跟我們互動的人,當他在使用一些名詞,或標籤的時候,有沒有「玩弄定義」這樣的嫌疑?
特別是我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的教學裡面,會用很多的方法來讓大家去辨識,我們怎麼樣去聽出,別人正在「玩弄定義」?
打個比方喔,如果你現在是準備要升大學的考生,有三個科系讓你選,你的成績都可以進去,你會比較容易選擇哪一個科系呢?
一個科系叫做「無機材料工程系」,一個科系叫做「化工陶瓷系」,而另外一個科系,叫做「窯業工程系」。
所謂的「窯業」喔,就是那個我們燒窯的那個「窯」啊,就是做陶器、瓷器的那個「窯」啊;「窯業工程系」。
所以呢,再說一遍三個科系,第一個叫做「無機材料工程系」,第二個叫做「化工陶瓷系」,第三個叫做「窯業工程系」,你會選哪一個呢?
在這邊呢,我必須要告訴你,不管你選哪一個科系,它都是同一個科系!這在韓國的「首爾大學」,在1983年設立了「無機材料工程系」。
然而這個科系,其實不是在1983年成立的;因為它的前身,就是直接從「窯業工程系」改名過來的。
但是當「窯業工程系」,改成「無機材料工程系」的時候,這時候很明顯的改變,就是大家對於這個科系的評價,好了非常非常的多;甚至於,影響了這個科系的入學成績!
然而,剛剛你還有聽到「化工陶瓷系」!事實上「窯業工程」,就是在做「化工陶瓷」。
而「無機材料工程」,事實上它是相對於「有機」的相對詞,叫做「無機」;因為你燒窯啊、燒陶瓷啊,這些東西它就是一個無機材料嘛!
所以呢你會發現喔,有時候詞彙的選用,或者是命名的改變,它真的會在本質上改變很多事情。
就像是美國的「國防部」,它原本的名字是「Department of War」,直接翻譯叫做「戰爭部」。但是呢,現在改名為「Department of Defense」,直接翻譯就叫做「防禦部」。
在它的名字,還叫做「戰爭部」之前;事實上,大家都會覺得這個部門,就是一個主動發動攻擊、主動發動戰爭的存在。
但是當他們把名字,改成「防禦部」之後,大家對於他們的形象投射,就會比較正面,就會覺得他們的存在,其實是為了「防衛」,而不是為了「攻擊」。
但是事實上,不管是「Department of War」,還是「Department of Defense」,它都是同樣的,都叫做「美國國防部」啊!
所以呢,談到這裡我想喔,我們學會怎麼樣判斷訊息跟思考,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為呢,在這世界上喔,有太多人、太多的機會,會運用這種「掉包問題」啊、「調包定義」啊…的這種方式,來誘導我們的認知。
那當然了!如果換成你自己,你因為選用詞彙的改變,讓你活得更積極、更快樂、更有智慧,那當然這是一個好事!
只是當我們在聽別人的訊息的時候,你有沒有具備一個敏感度,就是超越他使用的詞彙,或者是他使用詞彙的順序;直接回到他想告訴我們事情的「本質」,去做思考?
就像是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哦,有一個人呢,問神父說:「我可以在祈禱的時候抽煙嗎?」
這神父就說:「怎麼可以!祈禱你就要專心祈禱啊,這是你跟上帝的一個神聖時刻,你怎麼可以在祈禱的時候抽煙呢?」
結果過了幾天,這個年輕人又去問神父,這一次他的問法是這樣子喔;他問神父說:「神父請問一下,我可以在抽煙的時候祈禱嗎?」
神父聽完之後就很開心,他就說:「祈禱哦!這個是你跟上帝交流的時刻;不管你在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善用各種機會,跟上帝好好的在一起。所以呢,你在抽煙的時候祈禱,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你冷靜下來想一想,這一個年輕人在問的,就是「他可不可以一邊抽煙、一邊祈禱」,或「一邊祈禱、一邊抽煙」不是嗎?
可是當問法改變、順序做了一個置換之後,似乎定義和他的詮釋跟結果,也被調包了啊!然而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到處都是。
所以我常常說喔,千萬不要去怪別人為什麼那麼狡詐,而我們都必須要負起自己的責任,叫做學會怎麼樣思考跟判斷,不是嗎?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進一步學習,怎麼樣思考跟判斷的話;我鼓勵你可以參與我的實體課程,特別像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下一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在明年的3月6號,在你聽到這個訊息的同時,這一門課的名額,應該也只剩下一半了。
所以呢,雖然是明年3月份的時間,距離現在還有好幾個月;但也正因為「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期盼你能夠好好的安排,及早報名、把握機會。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學習,長出思考跟判斷的能力,真正的為自己的人生,負起應該有的責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剛剛提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相關的課程資訊跟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希望我能夠在明年3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