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關於肺部檢查
過去24小時收到很多很多人的關心,包括默默動了相同手術但沒讓人知道的朋友們⋯我真心感動更感謝❤️
同樣的⋯也收到很多人的擔憂。才知道身邊有很多人也照到肺結節,但因為工作太忙沒有追蹤或就診,看了我的新聞後才趕緊跟醫生預約。
也有人憂心忡忡的跟我說⋯
「#其實我根本不敢去做檢查⋯」
如果你生病了
到底是知道好?還是不知道好?
我的回答是:
「以我的年紀,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兩個孩子的狀態,當然是要認真做檢查。愈早發現愈好。」
「但如果我已經70歲了、也沒什麼特別不舒服,我可能就不會想去做些特別檢查。」
簡單的說,如果今天沒檢查,不知道肺部有異狀,我不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仍然晚睡、過度疲累,繼續用不好的習慣餵養壞細胞。幾年後癌細胞擴大、出現症狀才就醫,很可能已經是晚期。
也有一種比較好的可能是:這壞細胞也沒有再變大,過了10年我終於做了人生第一次LDCT,才發現了它⋯醫師還是會建議我開掉(因為沒有人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就在那裡的,也無法預期它未來的變化)~
但那時候我已經56歲了!
開這刀不更折騰啊~😩
十年後的恢復能力一定不比現在啊!
(至少跟未來相比⋯我現在還算年輕人😂)
所以 #不要怕去做健康檢查
就算你不為了孩子 不為了父母
也要 #為了不讓自己未來吃太多苦
▪️Part 2 #關於家人
話說今天的 #蘋果日報
讓我看了都覺得我自己好像很坎坷😂
其實真的沒有那麼慘啦!
安胎臥床113天🔜是為了孕育新生命
在0期就發現 #肺腺癌🔜也真的是非常幸運
不過寫到我 #痛哭留書兒女
我倒真的是有點不好意思⋯😅
從1/23檢查出有問題,到3/16動完手術至今,我只哭過兩次:
一次是某個週末午後,我認真上網查手術方式及預後,怎麼看都覺得這還是蠻恐怖的🥲⋯雖然醫師一再強調:
「妳的病灶長在左下肺葉邊緣,算是蠻幸運的,會好切很多、而且切除範圍也比較小。」
但看起來就覺得好像會很痛🥲⋯然後我就小小哭了一下。(結果手術動完那兩天真的是超痛,我反而沒哭🙄)
第二次哭就是寫信給美寶跟瓜瓜😂
決定動手術後我一直在想:到底有沒有需要交代家人什麼?例如印章存摺在哪啊?哪些戶頭還有錢啊?雖然這手術對醫師來說很簡單,但畢竟是全身麻醉、還需插管引流的手術,萬一有什麼差錯,我什麼話都沒留給家人,這樣好嗎?
尤其是我並沒有讓兩個孩子知道我去開刀,只告訴他們我去住院做些檢查。
剛好這兩天是劉真羽化一年的日子⋯我相信當時也沒人想到她竟就這樣再也沒醒來。
如果我是她
在不能改變最終結果的前提下
讓我能回到手術前做一件事
我想我會選擇寫一封信 #好好跟孩子道別
並 #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多麽的愛她
而且 #會用另一種方式永遠照看陪伴著她
基於這樣的心情,我在明知手術其實也沒那麼危險的情況下,還是在手機記事本裡打了兩封信:
第一封給瓜瓜。可能因為他還小、我也無法寫太多,所以情緒還算平穩😂
但第二封給美寶,我居然只寫了:「親愛的美寶」五個字就大崩潰~哭到不行😂。後來我都不知道是怎麼打完那封信的,從頭崩潰到尾。
本來寫完給孩子的信後,我還要寫給爸媽、寫給老公⋯但寫完給美寶的我就元氣大傷😂~實在沒力再寫了。
謝謝老天爺🙏🏻讓我的兒女不用看到這兩封信。但這次也讓我有了一個很不一樣的體悟:
一般我們認為要隨時做好準備
以免意外發生時家裡亂了陣腳
所以會交代的多半是跟資產有關的事
但那些事終究是能透過某些辦法解決的
#唯一無法有人幫你解決的
#是你對家人的情感
而這也是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
我上週日住院/週二手術/週五出院
出院那天我雖然疲累
但還是好想看到孩子們
所以在先生跟婆婆的陪伴下
一起去接兩個孩子下課
美寶下課時我們車停在學校附近
我突然開了車門要下車 老公問妳幹嘛?
我說沒什麼⋯就只是想下車走走
其實我是想在路邊等美寶❤️
讓她能一眼看到媽媽出院了來接她
後來一堆孩子們過馬路時
我聽到美寶大喊:「馬麻~~~」
然後朝我飛奔過來
我邊忙著閃她的飛撲
怕不知道我開刀的她撞到我的傷口
邊笑著說:「馬麻回來囉!」
還好那時天很黑
沒人看到我眼裡都是淚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
會用另一種方式永遠照看陪伴著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ly/2Sd8rIt
MOMO https://bit.ly/2CCPs4G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生活裡或職場上,你有沒有被情緒勒索的經驗?明明心裡不願意,但又必須配合對方的要求?似乎沒有辦法Say No。
我講兩個你一定聽過的例子喔。原本相處還不錯的朋友,在對方談了個戀愛之後,他變得不再跟大家來往。
以前呢,大家都一起吃飯、聯絡感情,可是他現在常常苦著一張臉對你說:「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為了我跟家裡鬧翻,他說自己喔,為了我犧牲這麼大,要我下班之後就回去陪他,所以我不能跟你們出去…」
或者是一些職業婦女,在談到對小朋友的教養,她就會很困擾的說:「我是個媽媽,因為工作沒有辦法陪孩子,所以孩子只要一哭,說要買玩具,我就沒辦法拒絕…」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明明不開心,但卻沒有辦法「拒絕」。聽出來了沒有?這兩個例子,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被「罪惡感」綁架了!
在我繼續講之前喔,其實我們思考一下,「罪惡感」難道是一件壞事嗎?其實它不是,相反的「罪惡感」它是幫助我們,區分好人或壞人的一個指標。
一般我們來說喔,在普通的概念裡面,壞人因為他沒有罪惡感。所以他做犯法的事情,他心裡不會有負擔;所以他對於造成別人的困擾、社會不安的這件事情,他沒有內在的自我阻止的這樣的功能。
可是好人就相反。所以我們知道「罪惡感」可以幫助一個社會的運作。可是如果放到人際關係裡面,如果你為了當好人,而讓罪惡感無限漫延,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我們撇除道德,「罪惡感」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不想讓別人失望,所以呢,只好讓自己失望啊!
如果是在愛情裡面的關係,你交往的對象是那種整天抱怨,而你因為這樣的罪惡感,總覺得先提分手就是個負心漢,或者是就是一個無情的人、拋棄了對方。
你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不用等到結婚,你的愛情就已經躺到棺材裡了。而且這段關係,早晚會讓你爆炸的。
其實呢,「罪惡感」不是天生的,它而是後天學習來的一個觀念。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被「罪惡感」綁架,我們就要知道這裡面的關鍵在哪裡。
說文解字一下,我們先把「罪惡感」三個字,拆開來理解。
先談「罪」,「罪」之所以成立,是為了某個組識,或者是團體可以順利的運作,而制定了一套法律或者是規則。那只要違反的人,就會被「定罪」,它的目的是讓人感覺到畏懼。
而「惡」呢,是依照剛剛的「罪」的這個規範,或者是法律,有了好壞之分。如果違反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就是一個惡人。
那「感」呢,是一種心理上的情緒狀態。
當你理解「罪惡感」之後喔,那現在的問題來了,是誰規定先提出分手的人,就是負心漢?是誰說職業婦女就不能以事業為重,否則呢,她就不能成為一個好太太、好媽媽?
這就像過去的黑奴政策、女性沒有投票權。這些不合理,而且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但是一直到現在,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你覺得這合理嗎?
現在一個人要告訴你,女人沒辦法參政,你會不會覺得他腦袋有問題?可是當我們對人際,或者在我們的關係裡面的某些罪惡感綁住;我們卻很少去檢查,那是不是自己腦袋有問題,或者是這些觀念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其實我們人喔,也因為感受的到「罪惡感」,但是卻感受不到過時價值觀,帶給我們的這種束縛,所以會讓我們這麼辛苦。
就像是喔,職業婦女她不敢對孩子提出必要的要求,是因為她內心認為,女人就要為家庭犧牲自己。而自己選擇了工作,好像自己是個不是太合格的女人,或者是媽媽,感覺到對孩子的虧欠。
所以,當她被「罪惡感」綁架的時候,她就不敢適當的管教自己的孩子,跟孩子的關係,就只能朝向一個可能是一種很扭曲、很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呢,這樣的捆綁跟束縛,不止是對女性,其實對男性也是一樣。就像有些爸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辦法陪伴孩子。所以,只要孩子一開口他就買禮物、他就買玩具。
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孩子不開心,這也是他內心的罪惡感,讓他去覺得哦~我好像一定要做這樣的補償的動作。
所以囉,當我們理解到這一層,那要怎麼擺脫「罪惡感」的束縛?作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問自己喔,為什麼我需要覺得自己有罪?這個罪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這樣想嗎?
你只有想通了這一點,重新改寫自己的信念,你的罪惡感才會消失。
也就是說,熱愛工作的職業婦女,不是透過滿足孩子,或者是辭掉工作,這種二選一,來處理「罪惡感」。
你可以換個想法,一個好媽媽,不等於要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而是要做孩子的好榜樣,這樣才是一個好媽媽。
也就是說,妳自己追求夢想,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妳是不是為孩子,就起了一個很重要的示範?
所以,你可以在工作上有所表現,而且回到家之後,也能夠對小孩有所要求。這樣子才是一個健康、而且是相互滋養,能夠前進的關係。
它不是二選一,它不是二分法,它是一示範我活出什麼樣子?我讓你孩子看到,於是呢,我除了要求我自己之外,我也可以要求我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知道喔,「信念」是罪惡感的源頭,那你更加要知道的就是,這樣子不自覺的信念,很有可能變成一種「控制」跟「被控制」的武器。
就像是現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困擾。很多年輕朋友,因為買房子不容易,所以在投入職場之後,依然跟父母親同住,所以就很難拒絕父母親的規定。
比如說,父母親要你下班就要早點回家,不要太常跟朋友出去玩,或者是他們希望你沒事不要亂跑,不管買任何東西,或者上任何課程都是浪費錢。
那好不容易有了穩定的工作,就要趕快成家、生小孩。如果年輕人不聽話,就說他們自私、不孝,讓孩子充滿「罪惡感」。
那基本上呢,子女應該要孝順父母,這概念一點錯都沒有。只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應該」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底下成立的?而不是讓原本的善意,扭曲成對子女成長的一種負擔跟妨礙。
該讓子女長大、放手,是不是就要放手呢?人都應該要有「罪惡感」,但人也有基本的需求。我們都要避免因為罪惡感,而不斷的用美麗的謊言來合理化,用麻痹自己的方式,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你想想看這樣長久下去,關係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叫做愛,它還能剩下多少?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裡面,也有因為罪惡感,讓你覺得動彈不得、而又讓你覺得不斷消耗…不管消耗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情緒、消耗自己的能量。
當你卡在這種關係裡的時候,我很推薦你可以讀讀這本《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是我的伴侶,諮商心理師楊嘉玲老師,在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喔。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會用很多實際的案例,讓你體會怎麼樣改寫自己「罪惡感」的信念?
而且還會幫助你看見,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罪惡感」來操弄你的人,事實上在癱瘓你的行動跟思考的能力,這樣的一個事實,讓你繼續的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所以,如果你也很想要處理,這樣子令人困擾、又挫折的關係,想要有一個清爽人生,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書。其實人生說到底,你永遠可以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這一本書相關的購買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面都有,我很相信你在讀完之後,你會更瞭解「罪惡感」它的全貌。
怎麼樣控制你、怎麼樣困住你,你會知道關係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夠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不會因為情感的過份牽絆,讓彼此越活越不開心。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除了今天談到的《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一本書,希望你繼續支持之外。
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因為是透過線上的學習,所以很方便你不管在任何的時空、地點,或者是狀態,而且只需要用聽的。
那我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家,這麼多年這樣下來,結合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跟實務,最重要一點是自己的實踐。
因為很多人很好奇哦,我本身是個老闆,心理學家,我還要做很多的個案教練、「一天聽一點」…等等這麼多事。可是似乎看我的整個生活品質,又能夠維持得很好,而且還活的還蠻游刃有餘的。
那到底我怎麼做到的?其實不是我有三頭六臂,也不是我天賦異稟,我只是回到大腦運作的核心關鍵,而開啓了效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所以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可以幫助你回到最根本的核心;不僅是讓你建立起正確的觀念,還能夠讓你掌握一些必要提升自己效率的工具。
很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會用另一種方式永遠照看陪伴著她 在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新書發表會 - YouTube 的必吃

書名:《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作者:吳淡如沒有人不期待家庭圓滿。 不管是原生家庭,還是你創造的家。 我們充滿愛,充滿期待, ... ... <看更多>
會用另一種方式永遠照看陪伴著她 在 陳雪 的必吃
直播會使用Zoom直播,請大家提前下載 ... 老師的書,可是看著老師的臉,聽他說話,並且想起他與師母幾十年的愛情,那是一種全身心沉浸 ... 於是,她會去男友的臉書跟I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