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警戒尚未解除,最近我跟老闆娘輪流顧店。愛情分流的最大好處,除了控制工作人員的人數,也能降低我倆因爲一起工作產生的磨擦。
不用去店裏的下午,我會帶阿財去散步,去住家附近的咖啡廳。阿財很受歡迎,不只安靜,而且乾淨。他們都說我們把阿財養的真可愛。
對啊!我們真的把阿財當自己的小孩來看待,我陪伴牠的時間遠遠超過我父親陪伴我的時間。
最近也即將進入奔四的年紀,朋友的小孩都出生了。他勸我要生要快,再老就沒體力養了。
說真的,我跟她已經形同夫妻,我們的無名指上都有戒指(可惜是碎鑽不是鑽戒),店裡帳務都是她在管理的。
為什麼不去簽字?因為我們都不想生小孩。所以對這事也不急迫。我自認可以成為好男友、好老闆、好老公。但我真的不認為我會是一個好爸爸。
兩個人一起養育小孩真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從養狗就可以體認。她很疼阿財,阿財很挑食,連牛小排都可以挑,她覺得不吃牛排就幫牠煮雞胸。我覺得挑食就讓牠餓,吃乾飼料最好,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她成長在一個健全家庭,學鋼琴、出國遊學、受高等教育。我從小父母離異,房租助學貸款自己來。所謂窮養兒、富養女,還真是有點道理。挫折會激發男人勇敢的精神,積極面對遇到的困難。疼愛讓女人光明、溫暖、堅信、樂觀。
我曾想像我們有一個孩子。他臉孔像媽媽、腿長像爸爸,理性像媽媽、感性像爸爸,智慧像媽媽、反應像爸爸⋯但終究還是想像,因為不同的教養觀念會毀滅兩個人的愛情,至少我父母就是這樣。
阿財,我們散步回家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否有過以下吶喊…… 「寶貝吃飯超級無敵慢,佩佩豬都演完了還剩半碗...
最 溫暖 的教養 在 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有時候我也不小心犯了情緒化管教】
最近有一位網友媽媽來信
和我聊到關於「#威脅」、「#恐嚇」這個話題
有時候我也會不小心脫口而出:
「你再這樣下次不帶你來囉!」
「你再不聽話,我就要走了!」
因為有感而發,就寫下這篇文✍🏻
有時候我們並非存心要嚇孩子
但以上這類威脅的言語
似乎也在無意間對孩子說過⋯
當孩子吵鬧、無理取鬧、歡個不停
在無計可施 加上 眾人的關注之下
的確會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嚇唬小孩
試圖讓他們 #順從父母、#乖乖聽話
「再不睡覺,虎姑婆就要來抓你囉」
以前,當妃莉姊姊晚上不睡覺的時候
我就用這種方式嚇他,因為只要我講完這句話
他會馬上趴在枕頭上,用棉被裹住自己的身體
然後很快就睡著了,不得不說這招真是好用
一開始覺得孩子真是天真可愛
但幾個月後我卻發現
「虎姑婆」不只是可怕的代名詞
似乎已經是孩子 #心理的創傷
因為她開始會在半夜做惡夢
睡前哭泣、情緒不穩定
我們這也才驚覺事態嚴重
🔸恐嚇、威脅的話語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對「愛」的誤解
年幼時,若是經常受到長輩言語的威脅,孩子容易長期處於驚恐、驚嚇、不安的環境中,如果我不聽大人的話就是不乖,就會被抓走…等等,形成一種「#愛」=「#順從」的想法,如果未來孩子與我們的意見不同時,很容易就會導向為「我不聽話,所以爸媽不愛我」的誤解。
▪️情緒不穩定
因為對「愛」產生了誤會,年幼的孩子尚未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取而代之會出現一些反抗、哭鬧等 #負面行為,大人會覺得這個小孩越來越難教,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平常的相處以及對話情形,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親子間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當孩子漸漸長大,知道即使不乖也不會被警察抓走、世界上根本沒有虎姑婆,那麼 #大人的威信不復存在,親子之間的信任感也會出現裂縫,所以威脅恐嚇的話語,並不是教養的長久之計!
🔸比恐嚇更有效的教養方法
▪️接納孩子的天生氣質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孩子活潑、外向、適應力佳、專注力高,而有些則容易害羞、對人事物比較敏感、較容易分心,不管是怎樣的個性,都有其優缺點,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親要學著 #欣賞這些優缺點,並試著 #接納 他們的 #獨特性格!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叛逆行為的背後,總有個原因,或許是孩子不懂表達,也或許是我們沒機會給孩子表達,當面對孩子的哭鬧、耍脾氣等負面行為,依照我們平常對孩子的了解,判斷背後 #真正的原因。
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足夠的安全感,抱抱他、跟他說說話,這些肢體語言,都能給予孩子溫暖,幫助親子之間找出癥結點!
▪️教孩子分辨對錯
所謂的 #言傳身教,年幼的孩子雖然聽不懂,卻能感受到父母親的行為與情感表達,所以不管孩子是否能理解,都要讓他明白正確的做法,讓他知道其中的道理,總比一味的告訴他甚麼才是對的,更能讓孩子信服!
許多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威脅恐嚇的言語,在短時間內確實能奏效,但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恐怕會造成更多親子之間的衝突!
🔸不做情緒化的父母親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甩開情緒化的教養方式,不將辱罵、威脅的言辭隨意脫口而出。
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隨之產生的自卑感、自尊心低落…等,這可是會伴隨著他們一輩子的!
有時候將自己的孩子當作是別人家的孩子,#有話好好說、#耐心溝通,或許更能夠拿捏那種恰到好處的親子經營模式哦!
圖片拍攝自 #我最愛的後陽台
最 溫暖 的教養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中時上學看到暴露狂,回家跟爸爸說的時候,爸爸告訴我:「那有什麼好怕的?就走過去呀!!他敢怎樣?」#對於一個大男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但是當時還是國中生的我_每次經過都只能害怕的狂奔,深怕身後的暴露狂會追上來。
所以我從來不會主動要求爸爸接我回家,應該說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從來不會向爸爸求助。
結婚生小孩後,在孩子小時候我常常跟工程師說,#我們不要當跟孩子很疏離的父母,我很希望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能跟我求救↘↘↘https://bit.ly/3nVZW7d
🐳療癒親子的暖心故事➕安定內在的教養練習,陪你一起給孩子最安定的教養 https://bit.ly/3x4BHV6
神老師&神媽咪
最 溫暖 的教養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否有過以下吶喊……
「寶貝吃飯超級無敵慢,佩佩豬都演完了還剩半碗飯!」
「兒子失控鬧起來可以超過一小時……然後,我也失控了QQ」
「孩子做事拖拉,我一直叫一直叫,叫到都厭世了他還不動如山!」
「專家都說要溫柔且堅定,但我常常破功,是我修行不夠嗎?」
「我快沒耐心的時候請老公接手,結果他罵的比我更兇!怎麼辦?」
人氣教養專家羅寶鴻第一門線上課程,集結3大學派+20年幼教經驗+100場以上講座精華,透過影像教學示範親子互動方式,讓你優雅養出孩子正向人格!
⭐課程亮點1:融合教養金三角,一門課傳授20年幼教精華
不同教養學派各有優勢!擁有20年幼教經驗的羅寶鴻老師,結合「蒙特梭利x阿德勒x薩提爾」三大學派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
⭐課程亮點2:直指6種育兒困境,生動展演親子對話歷程
人稱「教養界郭富城」的寶鴻老師,8個單元親自示範與孩子對話的「說什麼」與「怎麼說」精髓:生動展演「孩子吃飯慢、不睡覺、哭鬧、沒禮貌⋯⋯」等惱人情境,一次掌握與孩子溝通的言詞、表情、態度與對話節奏。反覆觀看,多次練習,你也可以是溫柔又堅定的父母。
⭐課程亮點3:照顧自我情緒的6種練習,朝優雅育兒之路邁進
終結3秒爆氣的親子關係,就從覺察自我的內心開始!6個情緒修復練習──
積極暫停、靜心練習、3A情緒急救、3R修復關係、減少打罵、肯定自己,育兒的日常,也能保有優雅與自信。
📍講師簡介
本課程講師羅寶鴻,一個七歲男孩的爸爸,從不把育兒工作全託付給太太的他,透過陪伴孩子的親身經驗,不但印證了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融入他的日常。
除了專業的訓練外,他也有二十年的幼兒教育經驗,舉行過數百場演講與工作坊。他在幼教領域的耕耘、溫暖與耐心的回應家長提問,獲得許多家長的肯定與信賴。
寶鴻老師自二○一七年開始出版了兩本暢銷書,銷售近五萬本。書中內容條理分明,一字一句溫柔卻充滿力量,是讀者「要隨時拿出來反覆翻看」的教養與心靈指南。
📍課程章節
第一章 前言
單元1 前言
第二章 教孩子:教養實戰示範篇
單元1 吃飯慢吞吞 X 正向語言
單元2 不想睡覺 X 讀懂身心發展
單元3 哭鬧一 X 用語言辨識感受
單元4 哭鬧二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5 哭鬧三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6 堅持固執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7 拖拉被動 X 每日作息表
單元8 沒有禮貌 X 和善且堅定
第三章 愛自己:爸媽情緒安定篇
單元1 積極暫停區
單元2 三A情緒急救
單元3 靜心練習說明
單元4 靜心練習
單元5 為何要減少打罵教育
單元6 修復關係三R
單元7 如何肯定自己
第四章 結語
單元1 結語
📍課程規格
單元數:17堂課
課程總長:200-210分鐘
📍課程適用對象
✔ 家有0~6歲寶貝的家長或祖父母
✔ 想為育兒提前做功課的認真準爸媽
✔ 天天跟小孩相處的幼教工作者
✔ 看完書還想要看示範的忠實讀者
✔ 總是跟羅老師活動擦身而過的頭號粉絲
📍課程效益
✔ 當孩子有狀況時,先看到他的內在發展需求
✔ 減少打罵,用正向教養原則回應孩子各種狀況
✔ 透過練習,學會安頓自我的方法
✔ 在育兒的日常中平心靜氣,保持優雅與淡定
✔ 就算無法做到完美,也能欣賞自己的努力
📍推薦人
台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黃瑽寧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
看了書,最重要的是演練,持續練習,才會慢慢成為你的實用工具。羅寶鴻老師很貼心,結合他兩本書的菁華,把一些重要的觀念和技巧,透過實際的案例,帶領讀者一次又一次,跟著線上課程重複練習。
一如羅老師新書書名「安定教養學」,羅老師的線上課程給人一種安定感,
讓讀者學到方法,也慢慢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 何翩翩
其實只要開始聽到羅老師的聲音、看到他的肢體語言,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那股在教養孩子時,最需要的安定力量。這次不但可以學習到有效的教養實戰技巧,更可以親身感受到羅老師最溫暖又堅定的提醒,這樣的課程影片不帶回家反覆溫習就太可惜啦!
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暖男煮父 蔣偉文
認識羅寶鴻超過25年,很幸運的在我學習當好爸爸角色的路上,可以親身體驗、觀摩他的親子互動,學到不少正向教養心法,受益良多,進而邀請他成為蔣公廚房的親子專家來賓,受到各界極大的迴響!
現在羅寶鴻老師開設線上課程了,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不僅幫助家長理解、處理小孩的各種情緒,在面對教養挑戰時,也能從容不迫,因應自如,不僅安定小孩的心,也安定家長的心,讓我們懷抱著對孩子的愛,與孩子一同茁壯成長吧:)
資深新聞主播&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 蕭彤雯
如果要針對飛碟電台生活同樂會節目的聽眾進行票選:「你最喜歡的來賓是哪位?」我有把握前三名中,一定有寶鴻老師。每週二的『親親我的寶貝』單元,只要是寶鴻老師來,就會有很多媽媽高喊:「老師快救救我!我需要加持!」
『療癒系教養專家』,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寶鴻老師:有著溫暖的聲音,能撫慰媽媽們受創的心靈;有著帥氣的長相,能滿足媽媽們也需要有帥哥能看的視覺需求……最重要的是:簡單明瞭的教養建議及口訣,能讓家長容易記憶並且非常實用。綜合以上幾點,我實在太開心看到老師的線上課程啟動!絕對是值得收藏的課程。
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愛孩子,就應該要在衝突下的教養,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寶鴻老師的線上課程,跳脫文字的約束,用穩定且磁性的聲線,示範在每個實際的親子狀況下如何去應對,讓在親子路上焦慮不安的你,獲得安定。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SAGPBic3k/hqdefault.jpg)
最 溫暖 的教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當了爸媽的領悟:娃娃猴的16個阿德勒正向教養術」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娃娃猴、安柏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爸媽們的親子正向教養學!
爸媽好苦,但爸媽不能說,所以只好用畫的,
知名二寶插畫家「娃娃猴」和賢內助「安柏」的實戰教養手札,
在為孩子的教養問題煩惱不已時,
請先深呼吸,讓我們利用圖畫進入孩子的小世界,
學會用阿德勒的教養術,和來自外星的他們好好溝通!
學會「育兒」,就能「馭兒」做個好爸媽一點也不難,
唯有爸媽正向教養,孩子才會正向成長!
■當了爸媽才領悟到……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小天使,我要陪他一起長大!
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父母」。養兒育女近十年的娃娃猴爸爸和作家媽媽安柏,分享他們運用阿德勒的主張,以正向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協助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並結合自身在教養路上的種種領悟,用溫暖療癒的圖畫、情感真摯的文字,陪爸媽們一起走過這段育兒之路。
■當了爸媽又領悟到……孩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小惡魔,讓我又哭又笑!
孩子一會兒讓你啼笑皆非,一會兒又讓你瞬間惱怒嗎?這就是「教養的真相」呀!一起來看看娃娃猴將一家四口的爆笑趣事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化作一篇篇可愛漫畫,每篇漫畫更附上了「爸爸娃娃猴」和「馬麻安柏」的真實心聲,保證讓爸媽們看會心一笑,感同身受,育兒之路不孤單!
■當了爸媽日日忙碌……孩子的生活大小事就記在「娃娃猴萬用月曆」吧!
一家人的日程安排、孩子成長的每件大小事,都值得被一一記錄。書中獨家附贈可愛的「娃娃猴萬用月曆」,只要掃描QR code即可輕鬆下載列印,自行填上每個月份的日期,年年皆可使用,也可以印出來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規劃喔!
作者簡介:娃娃猴
兩個孩子的爸,專長是畫圖、搞笑與多愁善感,「娃娃猴」的故事正是因孩子們而展開,用插畫與漫畫紀錄親子生活點滴,透過這些經歷與自己對話並反思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孩子們永遠的好朋友。
●經歷: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媽媽寶寶雜誌-親子圖文專欄
作者簡介:安柏
兩個孩子的媽,常精明地少一根筋,擁有樂天的人生觀,唯一要擔心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該擔心什麼。因為笑點低所以很容易與孩子打成一片,覺得人生不需要去設立什麼當小孩一輩子好友為志願之類,因為本身心裡就住了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w4jngalK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