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2020年FinTech大調查
遠見雜誌與東方快線網絡市調、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兩大機構合作「#2020年FinTech大調查」,從消費者端及企業端對國內FintTech的最新動向。
消費者端的調查聚焦在20到49歲的國人,過去一年曾透過銀行網頁、行動網銀或App等辦理數位金融服務者,詢問對數位金融的行為、認知及喜好程度,共回收1000份有效樣本。
業者調查部分,邀請金融、證券、保險、新創等四大類別341家業者,分享發展FinTech最新進度,及對自己及同業的評價。最後共回收139份問卷,回收率40.8%。
挑選出幾個值得關注的調查結果,給大家參考。
-
👉🏻 消費者端調查結果:
1)數位金融使用頻率:超過半數消費者是每週至少使用一次數位金融服務的「重度使用者」;每週一至兩次、三至四次的比率,分別為34.3%、18.5%;有16.3%甚至每天使用1次或更多,顯見數位金融服務已成日常。
2)最常被消費者使用的數位金融服務,分別是線上轉帳(84.6%)、手機行動支付(59.2%)以及行動繳費稅(52.2%),均是支付行為。
3)最常使用行動支付品牌前五名是:LINE Pay及LINE Pay一卡通(58.1%)、街口支付(40%)、全聯PX Pay(36%)、全家My FamiPay(28.9%)與Apple Pay(23.3%)。
4)消費者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場景為:便利商店(70.6%)、網路購物(64.7%)、餐飲(45.1%)。
🔎 前十名中,國內金融業幾乎缺席,只有玉山Wallet名列其中。全家最早對多種支付工具開放,對比去年,全家My FamiPay名次攀升,首度超越Apple Pay。
🔎 相較於純支付的Apple Pay,善用優惠促銷與點數設計,激發民眾使用的頻率,是全家My FamiPay及全聯PX Pay圈粉的主要關鍵。
-
👉🏻 業者端調查結果:
1)目前已提供哪些數位金融服務?前三大答案比率超過七成,分別是手機行動支付(84.8%)、線上開戶、轉帳、換匯(81.8%)、線上貸款(如房貸諮詢與申辦)(75.8%)。
2)投入最多資源的技術?第一是資安與監理科技(52.5%);其次是AI與大數據分析(42.4%),進步兩個名次;第三是UI / UX消費者介面與體驗優化(39.6%)。
3)發展數位金融服務應用面投入最多資源的是?前三大是基礎服務如數位帳戶、ATM智能化、轉帳、換匯等(38.1%);智能理財與投資(30.9%)和數位支付(行動支付、電子錢包等(26.6%)。
4)發展FinTech時遇到的最大挑戰?第一名法規限制(74.1%)、其次是相關人才不足(56.8%)及投入成本與效益不成比率(40.3%)。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6229
-
🔉我們有IG囉!歡迎關注 https://pse.is/39mm24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最早 的行動支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實體零售業者紛紛推出自家的行動支付,背後圖的是什麼?
莊瑞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台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宣布推出PX PAY(店員跟我說這個唸「批擦配」),除了全聯之外,還有哪些「實體」零售通路也推出了自己的PAY呢?
包含:(多到數不清,不包含非實體零售的支付)
全家便利商店:My FamiPay(2017.10)
統一超商:OPEN錢包 (2018.12)
萊爾富:Hi pay (2018.9)
OK超商:OK Pay (2019.1)
家樂福:Carrefour Pay(2018.10)
新光三越:Skm pay(2018.7)
微風百貨:Breeze Pay(2019.1)
屈臣氏:Watsons Pay(2018.10)
App內建錢包(沒特別叫什麼Pay)
六角國際
85度C
新光影城
附帶一提,愛買不是缺席,而是已經有了遠鑫電子票證(HappyGo有錢卡)+friday錢包。另外小小猜測,未來包含王品、美廉社、三商美食(三商巧福)等應該都會推出自有app內建錢包功能。
每當一個新公司又推出一個自家的支付功能,總會有網友在新聞下面留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支付?」、「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要這麼多支付幹嘛?誰會下載這麼多支付?」,這裡就來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這麼多支付,是因為國泰銀
其實現在支付市場是非常競爭而且燒錢的,除了LINE PAY跟街口有祭出大量補貼之外,更早推出的歐付寶、Pi錢包也針對不同繳費推過補貼,同時也有支付宣布轉型和退場(Airpay.蝦皮的愛貝錢包)。支付既燒錢且競爭,一般的廠商也沒有能力自行開發,會有這麼多支付app,來自國泰銀的「代工」推動,從最早的全家,到這次的全聯,大部分都是國泰技術支援的。
國泰銀是目前發卡量排行前三的銀行,在數位金融的推動上也有推出KOKOapp與聯名卡,為的是搶食年輕用戶及坐穩流通卡量冠軍的寶座,國泰銀會坐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泰銀從中信銀手中搶下了跟好市多推出COSTCO聯名卡。
看起來台灣信用卡很發達,但實際上台灣非現金交易比重只從2015年的25.8%提升到2018年的38.29%(離2020要過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同時20歲以上未持有信用卡的人約800萬人。從非現金交易比重及未持卡人數來看,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也是銀行所關注的焦點。
所以,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就成了國泰銀搶占流通卡、刷卡金額的重要手段。這些零售商的支付APP可以幫國泰銀什麼?
短期來看,可以拓展更多信用卡使用的場景(如原本只能接受部分信用卡的全聯、不能刷卡的日出茶太,現在用APP也能刷國泰銀)。同時「黏住」消費者使用國泰銀的信用卡,而不會跑去用別家的。最重要的是,國泰銀可以從其他銀行手中搶下更多的「收單」業務(銀行信用卡收入可以分為 1.刷卡手續費 2.店家接受刷卡的收單手續費 3.忘記繳卡費的循環利息),這樣就很有機會複製當年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那樣,繼續坐穩發卡王的寶座。
馬雲曾在2016的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的概念: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能源就是「數據」。
長期來看,一般刷卡的消費,銀行端只能拿到「刷卡金額」而不知道你買了什麼,(看看你的信用卡帳單,是不是常常想不起來自己買了什麼),代工app支付後,這些消費數據國泰就更容易掌握,才能進一步去分析變現。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支付
與其說XX PAY,不如說內建錢包功能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支付更方便更先進這點,可以用另一篇文章來解釋,簡單說有法規限制、當時信用交易較差、假鈔較多等原因,時空背景不太一樣。
另外也不是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會這樣說明顯是對於中國的認識不深或者是只從新聞來看中國,實際上除了支付寶跟微信支付,還有京東支付、百度錢包、微博支付等等,只是相對不有名和不常用而已。
其實與其把這些零售商推出的稱為「XX PAY」讓你覺得好多支付app,不如把它想成內建錢包就行。就像我們用Uber叫車、foodpanda外送一樣,是不是都可以綁定信用卡支付?我們不會說因為這樣所以叫做Uber推出了Uber支付。對零售商來說,他只是把原本應該存在於會員集點、推播資訊給會員的app,更加上了一個錢包功能而已,不然像我來說去一間店消費,要開會員app集點、要開載具刷發票、還要開一個Pay來支付(一開始的行動支付真的是發票、集點、支付分開的),實在太麻煩了。
想成如同Uber或foodpanda內建錢包功能,是不是就覺得理所當然而且應該趕快做了?
支付功能,是為了經營會員、建立流量池
做app和支付功能,和以前發會員卡、發聯名卡的概念是一樣的,為的都是要經營會員。
全家可以說是最早推出支付app的廠商了,結合集點、發票、支付(但我現在消費還是用Pi錢包就是了…抱歉我忠誠度沒這麼高)三合一,只要刷一次就OK。同時全家在數位領域這塊可說是相當創新,從預購商品、咖啡寄杯、點數轉移,這些都啟發了其他零售商。
固然消費者不會下載每個商店的app(像我去萊爾富不會下載他們的app),但對於商店來說app的目標更著重在經營VIP熟客,根據全家的經驗2%的超級用戶可以貢獻10%的營收。
另外,現在的機制,只能看出「消費數據」而沒辦法進一步得知「使用者數據」,沒辦法得消費者的年齡性別,用App支付可以更進一步分析會員數據。同時在推播訊息上也可以更彈性靈活,進一步黏住消費者。(例如餐廳可以做訂餐訂位、零售可以查看庫存、預訂)
最後,做零售生意本質上都必須吸引「流量」,所以早期開店講求「黃金店面」、「地段很重要」,好市多利用賠錢的「烤雞」來增加來客。而目前網路是一個很重要的「流量」來源,但隨著FB競價成本提高、LINE@漲價,流量取得的費用就會越來越高,也使得很多依賴FB、LINE的店家營收減少。零售商推出自己的app,除了可以經營自己的流量池,也可以減低對於這些網路巨頭的依賴,是一項不得不為的數位工程。
經營會員一直都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會員卡、紙本集點,到現在的app或支付,本質一直都沒改變。
附圖:從左至右分別為PX PAY、六角國際 和OPEN錢包(我真的是行動支付的早期使用者…...)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0475…
最早 的行動支付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直播分享《後真相時代》說的不太好,我大概整理一下從書的內容對照臺灣現況。
1. 歷史解釋權: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政府以至於國家的認同,都奠基在對歷史的認知與定義。國民黨抹掉了臺灣被日本殖民50年的記憶,以對日抗戰八年取代;原住民就是福爾摩沙的最早住民,從荷治、明清、日殖、中華民國來台,都是被外來政權統治強迫臣服,所以現在的國家都努力彌補以往對原住民造成的傷害。這也是之前臺灣課綱為什麼成了政黨攻防焦點,一個以中華民國為中心詮釋歷史,一個只把中華民國(臺灣)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中,哪一個比較合乎常理與常識不言自明。
2. 命名:名字能改變命運與觀者的意識型態,西班牙改掉紀念獨裁者弗朗明哥(一直想到海賊王)的街道、廣場、建築物的名字徹底更新;德國選擇保留納粹迫害人類,東德情治系統控制人民自由的紀錄,設置博物館、藝術中心並以檢討悔過的精神命名,提醒國人莫忘過去;澳洲著名景點「艾爾斯岩」採漸進式轉型正義➡️「艾爾斯岩\烏魯魯」➡️「烏魯魯\艾爾斯岩」勇敢承擔對原住民不光采的歷史。在台灣就從凱達格蘭大道,到自由廣場,之後中正紀念堂到各式威權時代的命名,可討論以革新或保留但檢討的方式;不要說會花很多錢,當時國民黨為了消除日本殖民記憶也是致力中國風與個人崇拜。
3. 數據圖表:各種假新聞最愛此道,因為大多數的人不懂也沒耐心花時間研究,只要搭配悚動標題就能真假參雜混肴視聽。這只能靠大家花時間了解——「時間軸、單位、採樣數、年代、結論與圖表是否講的是同一件事?」
4. 個別事實未必就是真相:加班要付加班費+員工不能連續上班12天+每日工作不能超過11小時都是事實,但推論出一例一休造成企業出走與百業蕭條就不是真相;真相是有些公司靠違法壓搾剝削員工獲利,一例一休只是因為他們強制他們不能這樣,因此倒閉是市場正向循環的淘汰。(但現在也沒一例一休了)
5. 個別事實未必有因果關係:這看護家盟系列一連串反智滑坡言論就知道,如同性戀能結婚(事實)與生育率下降(事實),但兩者無因果關係:目前同性戀還無法結婚,但生育率還是下降;同性戀本來就不生小孩,除非代理孕母合法化,生育率下降是因為異性戀不想生。
6. 可能會發生與一定會發生:英國留歐和脫歐的好壞各有論點,經濟體系複雜,沒有誰能保證局勢如預期發展;但脫歐派做了極具炫染力的假新聞,如:「土耳其將加入歐盟,到時後難民將能選擇到英國工作生活,英國不能拒絕。」真相是英國如果還是會員國就有否決權;土耳其限制新聞自由與專制政府等等,違反入歐盟的會員資格,歐盟確實想拉它進來,但得做到符合條件,基本上入歐是遙遙無期,而英國卻早已反應過度。
7. 去脈絡的獨斷結論:「當中國在支付寶我們還在魯肉飯」,台灣2300萬人與中國號稱14億人口,兩國的土地面積、使用習慣、信用制度都不同,或許拿中國跟歐洲、美國比較較合理;台灣的ATM、信用卡方便安全,台灣的行動支付不普及不是我們落後,而是市場沒有需求。「一代一路各國搶著要,民進黨政府卻拒絕,根本鎖國。」結果論看一帶一路慘不忍賭,而稍微了解資本主義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曉得一帶一路是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為的手段,試試再建內需基礎建設能不能再次經濟起飛就懂了。臺灣是島國也是全球化的一部份,不是開放就都是好事;不是限制與規定就是閉鎖不進步。
要上班了得說結論:《假新聞或選擇矛盾真相的新聞是不可能停止消失的,只能靠每一位立意良善的人追求真相與真理的人,不間斷地發文與溝通,讓那些惡意誤導的媒體與傳播者知道,無知又壞心是得付出代價的。》
三采文化Suncolor
#後真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