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家在竹北,曾在竹北住過幾年,每天橫跨頭前溪的漫漫通勤生活我也經歷過;之前因為特色公園運動,也參與過新竹縣府前的抗議聲援以及公園研討會。我知道,很多竹市媽媽跟竹北媽媽所在意的議題與煩惱,都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但,身為一個從2006年就從台南來到新竹教書的北漂青年,來到新竹定居也15年了,我也想從我深愛的故鄉─台南的合併經驗來探討起。
台南市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每一次回台南時間雖不長,卻都一步步感受到台南合併後的變化,年輕人最有感的議題,應該是開價讓人咋舌、越來越居高不下的房價。
從小在台南市東區出生長大的我,看著鄰近的永康、仁德、新市,房地產每年飆漲,但台南邊陲的幾個區,城鄉間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以至於到現在最為人詬病的改變就是 #區域差距更加擴大,像是曾文溪以北的溪北區域,在資源分配不均下,加速沒落,年輕人全都移往市區發展。
在中央社的報導《縣市改制10年/都會化勢不可擋 台南城鄉差距擴大隱然成形》中可以看到:「台南升格直轄市10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2000多人,府城舊市區卻多了7000多人,原台南縣少了5000多人,5個衛星行政區卻大幅增長4萬6000多人,被視為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則逐步消減,這個現象說明了邁向都會化的府城,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人口集中。」
而台南市合併升格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 #公共運輸系統,整併了舊市區與台南縣各鄉鎮的路線,以六種顏色串連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加上市區公車,至今有122條路線。🚌
反觀新竹,在合併前我想提問幾個新竹市民跟我最關心的議題,希望市長能先好好正視:
1️⃣ 合併後 #能做到縣市交通整合嗎?
長期以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業者一直在苦撐,也無法更進一步去拓展、增加路線,這也造成了各種交通亂象。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到園區上下班總是塞到懷疑人生。
其實,林智堅市長任內,早在104 年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108年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更開啟「大新竹共好會談」,跨區域的交通整合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如今,第二任任期正邁向最後一年的倒數了,但許多交通改善計畫,像是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卻尚未實現。合併是否能有效整合縣市交通,這是為政者都需要苦民所苦去深思的。
2️⃣ 合併後 #學區亂象能得到解決嗎?
新竹縣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因著科學園區人口大量移入的關係,在教育上伴隨而來的是學校不夠讀,也更難以就近入學的窘境。面臨著學校總量管制的壓力,新生入學排序上還比到月份的現象,造成許多家長的就學焦慮。許多家庭因為孩子念不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只能跨區接送,上下學的路線錯縱交織著,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更雪上加霜。
隔壁新竹縣新增五所學校、快速完工落成的新建校舍工程、重新規畫調整中的學區,對比著新竹市光埔二期的文中用地(保留給未來蓋學校的地)在2014被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唏噓。(當時理由是光武/新科國中容量已足夠未來發展所需)看著關埔區越蓋越多的高樓,人口快速成長,學校名額有限難以承載,以至於就學人口不得不外溢到更遠區域,我也多次質詢建議學區應該重新調整,且應朝「教育均質化」的方向邁進。
若要談合併,這些複雜難解的學區問題,也將是許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3️⃣ 合併後 #公共托育能否實質增加?
大家都知道「公共托育」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曾多次在議會裡提及。
新竹市媽媽圈有個神祕的都市傳說,就是只要一出現兩條線,就要趕快去預約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甚至是幼兒園。新竹市雖然有著高出生率,目前卻只有一區一公托的規劃,真的是僧多粥少;在推動公托的過程中,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地的困境。
看著北區、香山區的公托都已經開始招生收托,出生率最高的東區,公托卻還沒完工啟用,希望能努力加快腳步。新竹市公有土地有限,合併後如何整合縣市資源,創造更多公共托育空間,提升托育的安全與品質,讓家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地放心工作、安居樂業,也會是很多人關注的議題。
當首長們開始高談擘畫未來的縣市合併,小老百姓卻還是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努力fighting!對於這些市民們在意的交通、教育與公托等各種議題,林市長責無旁貸、無可迴避。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也應好好檢視這些未竟之業。
-------
關於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時力伙伴的觀點:
🚩立法委員‧邱顯智:https://reurl.cc/0xod69
🚩北區‧林彥甫:https://reurl.cc/NZjlRe
🚩香山區‧廖子齊:https://reurl.cc/pxdvZx
#歡迎來分享交流你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想法
#住新竹的台南人歡迎來相認👋
#這張照片是我接小孩放學後親拍的
#前面那個回頭的小女孩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在車陣中與其懷疑人生不如思考大新竹未來🤔
曾文溪縣市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TV最新快訊】曾文溪溪水暴漲 居民驚呼「好恐怖喔」
#小力編:真的好恐怖(ಥ﹏ಥ)
---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嘉義縣降下大雨,造成曾文溪出現溪水暴漲的情況,有當地民眾拍下少見畫面,並直呼「好恐怖喔」,氣象局也針對嘉義縣市發布特報,提醒民眾接下來天氣仍不穩定,應隨時注意雨勢變化。
#曾文溪 #溪水暴漲 #嘉義縣
---
【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最新消息】
曾文溪縣市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南小知識:溪南與溪北】生活在台南,常常聽人在說:溪南怎樣怎樣~溪北又怎樣。那大家知道,溪南與溪北是什麼呢?(也歡迎大家補充喔!)加入IG、接收更多訊息:https://bit.ly/3ih697o
1.「溪」:指的是曾文溪。全長138.5公里的曾文溪,剛剛好將台南切成「上、下兩半」,曾文溪以北稱之為「溪北」、曾文溪以南增之為「溪南」。
2. 日治時期,溪北為:北門郡、新營郡、曾文郡、溪南則為:新豐郡與新化郡。
3. 縣市合併前,溪北分為三個地區,包含:
🟥新營地區:新營市、鹽水鎮、白河鎮、後壁鄉、東山鄉、柳營鄉
🟧北門地區:佳里鎮、學甲鎮、西港鄉、七股鄉、將軍鄉、北門鄉
🟨曾文地區:麻豆鎮、下營鄉、六甲鄉、官田鄉、大內鄉
溪南分則分為兩個大區,包含:
🟩新化地區:新化鎮、善化鎮、玉井鄉、楠西鄉、南化鄉、左鎮鄉、新市鄉、安定鄉、山上鄉
🟦新豐地區:永康市、仁德鄉、歸仁鄉、關廟鄉、龍崎鄉
4. 縣市合併後,所有的鄉鎮市都變成了「區」。而舊台南市的部分,成為了溪南的🟪「府城地區」,包含了東區、南區、中西區、北區、安平區、安南區。
5. 目前溪北人口最多的區:新營區(約7.6萬人),也是台南市的行政中心之一;人口最少的區則是大內區(約910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區也是新營區(1975人/km²);人口密度最低的區也是大內區(約130人/km²)
6. 目前溪南人口最多的區:永康區(約23.5萬人),也是全台南最多人口的區;人口最少的區則是龍崎嶇(約3741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東區(13724人/km²);人口密度最低的區是南化區(49人/km²)
PS 1:網友留言,以前國代大表的台南縣選區,就是溪北一席、溪南一席
PS 2:曾文溪在大內剛好走了∪,在善化走了一個和∩喔!
PS 3:網友留言:國道收費站還沒廢掉前,台南國道一號的收費站為新營及新市;國道三號的收費站為白河和善化,剛好都是一個溪北、一個溪南。
歡迎大家補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