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里斯支持將台灣納入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
貝里斯總理布里仙紐在聯合國大會中表示,貝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立基於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共享價值,貝里斯支持將台灣納入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這將進一步加強全球合作與夥伴關係,更能體現聯合國的普世性原則。
台灣的夥伴價值,值得聯合國重視。
#貝里斯辣醬配蛋餅超讚
Thank you to #Belize Prime Minister John Briceño for his call for #Taiwan's inclusion in the UN at the #UNGA General Debate:
"Our multilateral system must also be inclusive, harnessing the capacity of all states to scale up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here it is most needed.
Belize has benefited greatly from our diplomatic partnership with Taiwan that is based on the shared values of democracy,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Taiwan has provided tremendous assistance to Belize in terms of medical suppli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so Belize is better equipped in combating COVID-19 and conducting post- pandemic recovery.
Belize calls for Taiwan’s inclus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s specialized agencies, which will not only further enhance global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 but also manifest the United Nation’s enshrined principle of universality."
Taiwan's vision of global partnership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U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赦免者(Absolver)》團隊打造的《師父》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第三人稱武術動作遊戲,主打刺激緊湊、原汁原味的功夫戰鬥。基於對功夫的熱愛,並受到普世性武術電影的啟發,專注於單人遊戲體驗,打造兼具深度與挑戰性的遊戲玩法。...
普世性 在 中環孫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中華民國台灣搞不好民主?因為台灣人在國民黨的教育下搞錯了民主的目的。民主的起源是古代雅典城邦的內部制度,根本不具有普世性。現代的民主制度之所以普及,是因為近代以來歐洲民族國家紛紛建立。民族國家政權需要獲得疆域內同一民族的支持,調動同一民族的公民參與政治的熱情。因此,相對於貴族政治來說更為平民化的民主制度在近代以來得到了民族國家的推廣,它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最高效的實現民族自決、建立民族認同,從而擴張國家的軍備、經濟和疆域的手段。而中華民國台灣的民眾顯然搞錯了這件事,他們把民主制度當做目的,這種邏輯是錯誤的。民主制度是實現台灣民族獨立的手段,這是搞民主制度唯一的目的,沒有其他。如果台灣的政客不把這個基本邏輯向公眾解釋清楚,那麼台灣的民主永遠搞不好。但問題在於,如果民主真的搞好了,那麼中華民國也會隨之消失,它會被台灣的獨立民族國家所取代。因此,中華民國自身是不喜歡民主的,正如害蟲不喜歡殺蟲劑。
普世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 盧斯達 on Patreon】
0 本文根本劇透 (但其實新版和舊版的發展和結局殊途同歸,根本沒有劇不劇透?)
1 講福音戰士劇場版《終》,一切又要回到《破》的開首,新角色真希波唱著《三百六十五步進行曲》駕駛著 EVA 殺敵,歌詞:「幸運不會主動走過來,所以要靠自己走過去,一天走一走,三天走三步,前進三步,後退兩步……」,四部新劇場版裡面的碇真嗣也是前進三步,後退兩步。《序》和《破》交代男主角如何跌跌撞撞,由一個逃避困難的少年,變成一個會 (為綾波零) 冒險的青少年。
2 重溫《破》,真是拍得很熱血,你以為這裡已經處理了碇真嗣的成長,他衝破了 TV 版與綾波零矇矓不清的情愫,不再抑鬱,像普通人一樣談起校園和共居戀愛。但,後繼的《Q》又再一次打散這個結構,進行 rebuild 裡面的 rebuild。導演告訴我們,碇真嗣在《破》裡面的表現雖然是成長的結果,但「後生仔始終係衝動」,他只有十幾歲,他的成熟並不是真正的成熟,而且搞出更大問題,他又再帶來世界末日。碇真嗣從一個小高潮墮入更低潮,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碇真嗣還是那個廢柴。
3 但《終》告訴你,所有經歷的東西都不會消逝,它的影響力會在關鍵時再次浮現。《終》用了不少篇幅描述碇真嗣在正常村落生活,村民代表現實世界,跟他們一起生活,就是活於百姓之間練習「現實感」,將他從幻想之中拯救出來。《Q》其實還是透過批判碇真嗣來批判 EVA / 動漫迷。當碇真嗣沉睡了十四年之後,他仍是少年,其他人卻長大了,而他在一個世界末日的場景下,仍然只關心自己究竟有冇救到條女。
4 而《終》也等於揭穿了,我們認識的綾波零在《破》最後那場熱血的戰鬥中,應已壯烈犧牲。而碇真嗣14年後一覺醒來,無法接受現實,他大喊:「綾波零﹗」也倒映出沉迷綾波零的動畫迷,他們被真實世界割傷之後,逃到了幻想空間像真嗣一樣尋求零的撫慰。
5 所以導演在《Q》和《終》兩次殘酷地提醒觀眾:綾波零只是個玩偶,不是真實的。在上一集,我們發現綾波零不是前兩集的綾波零,在《終》佢直情在觀眾面前爆開,差不多像 《3D肉蒲團》那樣。他要不斷折磨你,連他描述綾波零複制品的篇幅,讓觀眾開始共情她,都是精心計算的惡意,之後佢一樣係爆炸。總之我感覺到導演對綾波零抱著一種強烈敵意和清算態度。「假架啲女﹗」佢咁講。
6 導演要不斷清算他創造的最有影響力女主角,在一切講完之後,似乎都可以理解。EVA 新劇場版四集下來,事實上是反 EVA 的。據說是因為 EVA 的巨大成功,使導演感到自己處於這部作品的巨大陰影之下,人生反而受到限制。EVA 為庵野秀明帶來了精神病,而那精神病的象徵物無疑就是綾波零,而將 「EVA 引起的精神病」繪畫出來,就是舊版本的意識流世界,以及新版本的反宇宙空間。其實都是一件事。新版本解釋得更赤裸,直指那是幻想和現實構成的世界,這是在指 EVA、動漫甚至流行文化。
7 「覺悟」之後的真嗣反過來渡化沉浸在幻想的父親。真嗣在《Q》、舊版後段的精神狀態無疑是陷入妄想,而父親是最後的奸角,因為他代表了繼續沉迷 EVA、那些不願放開 EVA 的愛好者,真嗣的啟蒙結果是他決定清除 EVA,讓世界變成一個沒有 EVA 的世界,讓從無而來的有,最終復歸於無。
8 你也可以說,《終》是一部充滿神道氣息的電影。真嗣最後渡化了墮入顛倒夢想的父親,渡化了自己,也渡化了其他主要精神缺憾角色。法師是庵野秀明,要超渡的「惡靈」是 EVA 這套作品。一班村民年年月月拜一塊石,就會變成靈石,你得拜下去。好像養鬼仔,當你不養了,要處理好手續。《終》希望成為那個代表「跟 EVA 分手」的手續。
9 主旨仍然是誨人不倦:不要沉迷動漫,要面對真實世界。在《The End of Evangelion》(舊劇場版) ,導演的教誨方式相當冷酷和陰鬱,最後明日香對真嗣說出「真嘔心」無疑是在批判觀眾 / EVA 迷。舊劇場版的教育方法是北野武式的,那是一句怒火爆棚的「屌你老味班死毒撚係度逃避現實」,但到了二十幾年之後的《終》,導演像一個和風細雨的慈父。他鼓勵你接受明日香和綾波零是假的,鼓勵你走到真實世界溝女,而他最後也安排了真希波給真嗣,說明真實世界也有其美好的。比起鬧人,更加容易說服人,所以歲月確實給了導演很多智慧。
10 真希波這個角色相當有趣。她自然沒有明顯心理問題,也享受駕駛 EVA,她的存在本身就很「反 EVA」。而幾集裡面各種關於真希波的細節,你會發現她在每次行動都可以完成戰略任務、全身而退,決策上絕不感情用事,但又可以理解別人的感情。反而全劇表面上最老謀深算的人,其實心理最不健全。
11 真希波以人格發展完成度極高的設定存在於故事中。在《破》裡面,高層談到大人之間的政治問題牽扯到青少年 (駕駛 EVA 自相殘殺),自己感到不人道,鏡頭一轉真希波在另一邊也覺得自己的事情牽扯到大人,亦覺歉意。很多類似的細節顯示,真希波超然於大人的陰謀,她無力改變世界現狀,但她會積極利用形勢來實現私人議程。戲中的陰謀組織和父親大人,都是剝削青少年,利用他們人格尚未發展完成的弱點來作惡,你自然也可以這樣看「動漫產業」本身。
12 真希波就不吃這一套,而真嗣因為人格未發展好,所以一次一次被父親算計。也因為父親帶來的巨大痛苦,他十幾歲就成了佛,最後還渡化了父親,literally 拯救了世界。
13 為甚麼不是明日香和綾波零。綾波零是要「殺死」的,她會留在「幻想界」,是少年對於一個完美、順服、娃娃般少女的幻想,它必須死亡來證明男孩成長為男人。明日香對於男人來說,是會在腦裡暗放一間房存放其記憶的那種對象。真嗣和明日香也曾很乾柴烈火,也有過很多真實動人的時刻,但這一切都是年輕的事,what happens in EVA stays in EVA 的意思。
14 真嗣和明日香的關係一向很 toxic,但這種關係格外迷人。明日香表面堅強,但同樣長期陷入妄想,例如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要時時刻刻用軍事功榮補償受創的尊嚴,她同樣因這些心理缺憾而在劇中陷入絕境。所以這兩個充滿弱點的人在一起,就會是互相傳染精神病,我們經歷過的 toxic relationship 很多都是「真嗣—明日香」模式。
15 明日香氣了真嗣 14 年,二人上一次是分別處於兩台瘋狂互咬的 EVA ,「我沒有幫妳,也沒有殺妳」,於是明日香認可了他的進步,最後她也說了一些「我心裡有過你」的話,最後真嗣也渡化了自己,感恩地表達心裡有過她。那一段還是很動人的。
16 女性之中,真希波代表了「正常人」,「正常人」是毒海沉淪者的菩薩。真希波在戲中也是菩薩一樣的救苦救難支援型角色。她唱的「前進三步,後退兩步」也預報了真嗣或每一個人如何在撞損中成長。
17 真嗣是如何成長的:如果視真嗣為佛陀故事中的佛陀,他本來是被寵壞的王子,但發現王宮外面充滿生死病死,而這也有一日要臨到自己,他不明白可以如何解脫。所以在真實世界 / 貧苦極地中獲得啟蒙,仍然很有普世性。真嗣是在幸存者村落中上山下鄉,重新學習生活。在前集和《終》都有角色提醒真嗣:這世界痛苦的不只有你。這是三番四次速遞上門的認知糾正。他總是要說,你們認為現實是痛苦的,所以逃到 EVA 這間教堂尋求慰藉,但你沒有想過現實世界可能並沒那麼糟。總之導演已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要去生活,要去愛,要去受傷,不要拒絕現實,要活在現實之中。「EVA 精神病」的「補完」就是遠離顛倒夢想,「病」好。
18 雖然很多事情都滿足了,但看完新版,會覺得舊版在分鏡剪接機體設計等方面更加精美。像舊版明日香對戰量產機那一段,後來的動作場面就很少有那種效果,在 14 年過去之後很多動作場面是戰艦式交火,舊劇場面是打得血肉橫飛、內臟全飛起來的港產恐怖動作片。
19 原版的調性好像是越掙扎越沮喪,新版的發展是越掙扎越積極,最後到達彼岸。導演屌完你之後,二十多年後還是會送上真心祝福,對中間種種已經消化,超渡了 EVA ,也超渡了自己。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普世性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由《赦免者(Absolver)》團隊打造的《師父》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第三人稱武術動作遊戲,主打刺激緊湊、原汁原味的功夫戰鬥。基於對功夫的熱愛,並受到普世性武術電影的啟發,專注於單人遊戲體驗,打造兼具深度與挑戰性的遊戲玩法。

普世性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海鵬影業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wfilms/
Albert大推
《女畫家與偷畫賊》5/14上映
今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得主《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今年也會上映!
想邀我們單挑的話,歡迎寄信到 moviepodpodcast@gmail.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e.podcast/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viePaCast/
0:00 電影發行的角色是什麼?
2:11 Albert的觀影經歷
4:28 愛看獨立電影也可以愛爽片
6:31 影展:發行商的採購市場
9:08 為什麼不在線上看新片,還要特地出國?
12:00 宣傳、公關、接洽戲院,發行商多元的業務
15:03 發行國片和代理外片的差別
19:23 代理電影的選片策略
25:35 得獎的電影跟會賣錢的電影要怎麼選?
28:19 商業大片的價格可以買房?談台灣片商的生態
34:07 國片怎麼賣到國外?
40:30 特定文化的電影,其實也能有普世性?
47:53 如何拍片才不會太自溺?
49:45 代理的片子有上映的時效嗎?
52:12 重映的版權怎麼談?
55:09 片商的週轉金要多少?
1:00:53 疫情下片商過得十分艱困
1:03:25 海鵬影業也有做經紀人?
1:08:21 影展很愛有話題性的新人導演
1:14:14 推薦今年接下來的新片!

普世性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師父》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第三人稱武術動作遊戲,主打刺激緊湊、原汁原味的功夫戰鬥。基於對功夫的熱愛,並受到普世性武術電影的啟發,專注於單人遊戲體驗,打造兼具深度與挑戰性的遊戲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