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茶搭配品杭州菜,賞西湖天香 品兩宋風雅🍽
旅遊歐洲,高級餐廳很講究餐酒搭配(Wine Pairing),專業侍酒師會視客人點的菜色給予酒單建議。愛喝茶的我,一直盼著若台灣茶文化也能與中餐相結合,豈不妙哉!沒想到,我首次很潮的餐茶搭配(Tea Pairing)體驗,竟是在老字號的亞都麗緻天香樓。
果然能蟬聯 2018、2019 兩年度《台北米其林指南》一星,不是沒有原因。餐廳裡多幅董陽孜老師作品增添雅興「盡性」「日日新」「別有天地」,美如書畫的揮毫,竟都料事如神說中這晚的用餐心境,果真盡情盡性、大開眼界。
沒能親眼見到董老師現場揮毫,沒關係,餐廳另請了一位字體絹秀的書法老師,會把每桌客人點的菜色一筆一劃寫成菜譜送給客人留念,同時,旁邊的茶車,正在泡我們今晚要配餐的第一款茶:桂花金萱。
另外加點的 Tea Pairing 服務,侍茶師會在客人點完餐後,準備四款合適配餐的茶品,讓我很期待會怎麼玩。侍茶師說通常淡茶會配口味較淡的料理,反之,所謂茶的濃淡,最簡單來說為視發酵程度,這晚的白牡丹(白茶)與龍井綠茶最淡,來自台東的紅烏龍最濃郁。而先登場的桂花金萱,圖的是用其芬芳來作為開場,有意思。
師承香港天香樓的菜餚沒話說,招牌的龍井蝦仁,一公斤用上七顆蛋白讓高品質的河蝦彈牙,配上龍井綠茶入菜,風雅有味,還有魚丸細緻如豆腐腦的宋嫂魚羹也是一絕。在行政主廚楊光宗的帶領下,確實能用舌尖感受杭州鱼米香、文化邦的富饒。
「你們坐的位置是在西湖的淺灘」說一口好菜的餐廳服務人員手指我們腳下地毯,原來餐廳整塊青綠色的地毯竟如此有梗,門口剛進來放了三張圓桌,那是西湖著名的三潭映月,那是西湖最深湖心,地毯顏色墨染的最深,而我們淺灘這區塊的水色最淺。
餐廳剛於去年八月完成室內裝修,融入西湖十景在設計中,下次來,不妨找找「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斷橋殘雪」各巧妙的藏在何處。
「西湖為影、兩宋為韻」杭州菜滋養的不光口腹,展現的更是宋人的生活品味之美,這餐「太盡性」,讓我感覺「日日新」呀 👏
台中李宜瑞減肥診所(官方臉書)-台中減肥減重瘦身門診 #營養師帶你吃美食系列
亞都麗緻 天香樓
映月意思 在 當日本oL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屋頂的博物館~慶州東宮與月池(雁鴨池)★
這個地方應該是慶州100%必去景點,而且建議一定要晚上去!!!!!!
西元674年,為紀念新羅統一高句麗、百濟,三國統一時代而建造的最大人工池。
位置在當時的王宮——半月城之東邊,為當時的離宮,是當時貴族乘船享受"映月之樂"的遊憩場所。
但隨著935年新羅滅亡之後,宮殿被破壞、據說藝品類的東西也被丟棄至池裡,後來成為廢墟,變成了鴨阿、雁阿還有水鳥的遊樂場,因此也被稱作「雁鴨池」。
因為年代久遠,被破壞的遺址大多已經不可考,在1970年代開始進行考古後,根據史料推測,復原出現在大家能看到的3個建築物樣貌。
其他的遺跡,只用矮矮的柵欄及草皮圍出各宮殿的範圍,示意「大概在這裡喔~~」這樣,照片裡我有拍整個宮殿的示意模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我們去的時候,因為正值櫻花旺季,加上若要看夜景的話,只能在天黑後到關門前,短短幾個小時可觀看,人多到像周末的士林夜市一樣人滿為患ORZZZZ。
這裡除了一般韓國旅客之外,學校的教學旅行、外國自由行、團體觀光客,好像大家晚上全部都聚集到這裡來一樣XDDDD。
But!!!真。的。美。到。翻。了!!!!!!
燈光投射到宮殿上,整個建築物對映在池子裡,不同角度呈現不同的美感,我想不只是晚上,白天應該也超級美>////////<好羨慕住在慶州的人,晚上還可以到這樣的地方來散步!!!(是說,慶州人大概看到膩了吧XDDD)
也難怪這裡會成為人氣景點,不是沒有道理的!!!真的很美很美很美~~~(因為很美所以要說3次!)
只是很殘念的,大家應該都知道夜晚拍照,那真是一大難題,雖然非常多遊客想跟這個美景合照,但我想應該很多人都在拍心安的ORZZZZZ我跟美男"一應"(日文:姑且的意思)也有拍了像鬼一樣的合照XDDDD
由於人真的太多太多,有些不守規矩的遊客,會想要抄捷徑直接走在遺址的草皮上= =,我跟美男看得實在是替管理單位捏好幾把冷汗阿(那是古蹟阿~~~各位!!!),
然後過不久就會聽到有大會廣播:「請各位遊客~不要站到遺址的草皮上~~~」XDDDD
請大家到外地旅行時,還是要拿出該有的風範,不要當個失格的旅人喔!!!
Day1
步行:12,597步
爬樓梯段數:10樓
映月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聞弦 ◎#楊佳嫻
月色自起音綻裂
舊瓦霜雪,詩人們尚未寫完
便一一融去
滿山燈燭都滅了
唯有我,秉螢火而立
影無風而搖,樹木彼此纏綿
你以指腹滑過世界的胸肋
沉浮呼吸之際是否
意象如露水紛紛
墜下,如電光
懸空倒飛
你知道的,那等待千年
橫亙於時光核心的聽眾席上
我從不曾投入輪迴
琴音拔高震顫,陡降,觸地而起
遠遠地,我跟著你涉過焰與冰的中央
在波濤蕩漾的時代
我卻無能跨越永恆的門檻
替你拍去琴盒上的泥沙
落葉與離人同舟
最後揮手的,是你
還是隔音於歷史外的我?
註:唐人盧綸〈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聽琴〉
「盧山道士夜攜琴,映月相逢辨語音;
隱坐霜中談一弄,滿船商客有歸心。」
--
◎作者簡介
楊佳嫻,一九七八年出生,台灣高雄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少女維特》、《金烏》等。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CC0|SplitShire
--
◎小編R Shu賞析
有一些詩,要先讀了註,才知道它在供三小。楊佳嫻的〈聞弦〉就屬這種,讀了註你才知道,它是齣穿越劇。
作者想像唐人盧綸聽琴的情況,把它用新詩描摹出來,並想像自己得到時光機,成為一位跨世紀的旁觀者,像幽魂一樣,佇立現場。
第一段用自然景色烘托琴音,營造蕭瑟、嚴肅的氛圍。月色綻裂是因為琴音,屋瓦上的霜雪也因琴音融化,甚至滿山熒熒的燭火(都像鬼片一樣)因為琴音而熄滅。(大概等於馬友友上臺要開始演奏了,觀眾都要靜下來的意思。)
第二段描述彈琴者的姿態、神色、演奏時心中意象紛飛的樣貌。用「世界的胸肋」,比喻古琴,擬形,也擬琴音營造出的宏闊氣勢。「沉浮呼吸」,讓小編我聯想到每次看表演,臺上演奏者都搖頭晃腦的樣子,古代的超強演奏者,彈起琴大概也是一樣投入吧。「意象如露水紛紛/墜下,如電光/懸空倒飛」看得出來這段的琴音所承載的意象,是像暴雨中的閃電或噴飛的火光,那樣快速起落、瞬間閃暴的繽紛狀況。除了演奏者,聽者心裡,可能也因為有所共鳴,而意象紛飛,像跑馬燈一樣旋轉不停。(馬友友開拉了,他激動的搖頭晃腦,台下聽眾也因為琴音感動,腦海裡回憶的片段一直跑出來。)
第三段說明「我」,在千年後的現代,因為一首唐詩進入了那樣的想像,成為盧山道士當晚演奏的聽眾之一,但卻因為千年的阻隔,顯得有些抽離。千年過去,當晚聽琴的、彈琴的、寫詩的,都死了,只有詩中的「我」還在這裡,活著。
第四段一開始,「拔高震顫,陡降,觸地而起」將琴音具象化,寫得像魁地奇賽的金探子,(或是9月颱風夜還硬要降落的長榮航空)。「我」透過詩,感受到了當夜的感動,他知曉彈琴的道士,也許經歷過一翻波折,才能夠彈出感動滿船商客的曲子。但「我」卻無法伸出穿越千年的手,為道士拍拍,無法告訴他「我知道你受苦了」,或是向他說一句「我懂你」。
滿船商客終究只是聽者,感動完了,他們仍然得繼續原本的航程。但道士演奏完收了琴,卻得獨自面對那讓他傷神不已、讓他「琴」窮而後工的經歷,最後一個與這樣的傷感道別的,究竟是千年後的「我」,還是那個實際經歷的道士「你」?
這首詩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詩中的「我」,在歷史的想像與讀唐詩現在中,自由出入。我說了這是出穿越劇,庸才的導演就會把劇分兩個視窗,左邊播現在、右邊播過去。但天才的導演像楊佳嫻,讓詩中的主角, 在同樣的鏡頭下,流暢的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自由穿梭。
另外,關於文學中的穿越這件事,其實多的是。柯裕棻《浮生草‧沉靜的讀者》,有一段說得很好:「閱讀是奇特的活動,他既使人瞬間回到當下的自己,它也使人瞬間離開當下的處境。......他(閱讀者)聚精會神看著紙頁,他其實看見他方;他坐在這裡,但其實人在他方。又或者,他其實沒有看著他方,他也沒有在他處,他在自己裡面。 閱讀者是一個向內凹陷的黑洞,能量向內凝煉。他自成一個星系,他看似沉靜,但是他經歷無人知曉的重力、光芒和爆炸。」雖然柯裕棻的描述聽起來跟觀落音有87%像(誤),但是閱讀就是台時光機,小編由衷希望大家都會操作,而且在心情煩躁慌亂的時候,都能好好應用。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10/20161020.html
映月意思 在 蘭亭映月- Posts 的必吃
蘭亭映月無菜單料理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坑段650-1號(二高龍潭交流道下往石門 ... 意思就是如果我們沒有在這個時節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在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