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台灣,你能不愛她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台灣拿到兩金,兩銀,三銅,已經超越雅典奧運的紀錄,若今晚小戴能夠再為台灣摘下金牌,那麼,台灣就十分完美了。台灣不是體育大國,但在這次奧運中,台灣選手彬彬有禮,勝不驕,敗不餒,與對岸的中國恰成強烈對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男雙輸給台灣麟洋配的時候,抱著我們的選手:你們一定要贏!令人感動。
我在臉書上看到政務委員張景森留下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而是快的打敗慢的!台灣一定要掌握迅速,靈活,主動的優勢啊!運動,經濟,戰爭都是這樣!」這正是「唯快不破」的最高境界。我在麟洋配對戰排名世界第二的印尼選手,結果只花了28分鐘,直落二解決對手,我有預感他們奪金可能擋不住。過去卅年來,印尼一直是世界羽球的霸主,這次只剩下男單金廷爭銅牌。
如果從獎牌數來看台灣這次的成績,台灣的二金,二銀,三銅,到目前為止,台灣排名第17,比一下亞洲其他國家,除了中,日,韓,台灣可算是名列前矛了。印度只有一銀,馬來西亞一銅,印尼一銀二銅,泰國,菲律賓各有一金。菲律賓的舉重女選手為菲律賓拿到有史以來第一面金牌,舉國歡騰,杜特蒂要送她一棟豪宅。把數字放在一起比,我們就會知道台灣多麽不容易。
就像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在野黨罵死陳時中,為了疫苗,全台幾乎大炸鍋,但近兩個月下來,台灣慢慢控制疫情,每天確診控制在廿例以下,對照其他亞洲國家,像7月30日的數字,印度41645,印尼41686,馬來西亞16840,南韓1537,日本10592,越南7717⋯⋯拿確診病例來比對,大家可以看到台灣有多麼不容易!
台灣和越南一直是亞洲確診個案最少的國家,如今越南確診已突破14萬,死亡1161人。以色列全世界疫苗接種覆蓋率最高,但30日仍有2280人確診,死亡6469人。人口少於台灣的荷蘭,有186萬人染疫,17821人死亡⋯⋯
再看台灣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46%,但仍然有很多媒體質疑造假⋯⋯台灣不可能凡事都盡善盡美,像疫苗不足,是台灣的痛,但經過這個防疫破口衝擊,台灣施打一劑疫苗履蓋率已達超過31%,這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台灣5月以前面對缺水之苦,如今全台水庫都灌滿水⋯⋯台灣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次台灣選手出國未坐商務艙,也引起外界議論,但台灣這次在東奧得到前所未見的關注,選手們的拼勁得到一致好評,這是滙聚台灣再起很大的力量。也許經過這次奧運,大家凝聚更多愛台灣的力量,我們都要愛台灣多一些!
日本羽球男單排名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支持時代力量的那些國中生,會不會以為拿東奧這數量的獎牌數是常態啊?
#超越上世紀百年總和
#超越過去三屆總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04192319601750&id=100000330772863
獎牌一直飛來,好累。
台灣納稅人贊助的奧運代表團,今年獎牌數已經超越上個世紀百年的獎牌總和;也超越了過去三屆的獎牌總和。
以前奧運季節多清幽!好懷念中國黨執政時代,那個少輸為贏雖敗游龍的中華健兒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04169592937356&id=100000330772863
建議多多轉貼
讓大家知道誰在做事,誰才是真的在收割
#藍白粉這麼愛帶風向
#事實勝於雄辯
一
多數人不喜歡政府收割獎牌數,但我也覺得話應該講清楚。
總統蔡英文把這一次奧運獎牌紀錄歸功於選手的付出,以及「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各項後勤團隊長期的協助。並強調奧運過後,也會不斷提升環境,支持選手,因為台灣的體育實力,就是我們的驕傲。
我覺得這樣講很好,而且有把事實帶出來,相信包括同溫層都是這幾天才知道我們蓋了一個五星級的國家訓練中心,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教育部體育署從2019年啟動的「黃金計畫」。
黃金計畫其中一部份是東奧的選手補助,我從網路抓下來的資料寫的清清楚楚,不但明文規定參賽選手一律搭乘商務艙,也規定必須由協會提出申請,讓選手可以專心準備比賽,協會領取政府補助就應該處理好這些細節,然後重點完全沒有規定協會成員需要搭乘商務艙。
我就問這一次沒有依照規定搭乘商務艙的錢是誰出的?
再來,下圖提到的選手補助從膳食費、住宿費、零用金、生活津貼都是有史以來最好。
簡單說就是讓選手吃得好住得好沒煩惱,專心準備比賽,拿獎牌還有高額獎金(全世界第三高),獎金還可以選擇月領,活到老領到老這樣。
是,我們確實不該收割獎牌,也無法收割,政府的角色就是付出,這些付出帶來的效應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然後持續進步。
#補上畫面讓事實說話
現在的國訓中心,一年前的新聞專題報導:
https://youtu.be/KGZwdPzcmEs
以前的國訓中心,2014年的新聞報導:
https://youtu.be/P9wTAUk8Iiw
https://m.facebook.com/groups/406028153343038/permalink/898326457446536/
中國人嘲笑台灣獎牌少。
你把中國除以台灣人口,會發現中國人口數是台灣的56倍,那獎牌數呢?
好像沒有56倍吧?只有3點多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9350113267895&id=1775451270
加入人口因素,台灣真的是世界運動强國
一
【中國不是運動強國 台灣才是】
附圖是這屆奧運的獎牌統計(最新的數字)。
中國的累積獎牌數21面,金銀銅的分配是9:5:7。台灣的累積獎牌數是6面,金銀銅的分配是1:2:3。
如果有人說中國是運動強國,台灣遠遠落後,千萬不要相信這個說法。
中國的獎牌數高於台灣,靠的是人多勢眾,不是真正實力強。中國的人口是台灣的60倍。
根據人口數放大60倍,台灣的累積獎牌數應是360面,金銀銅的分配是60:120:180。
如果中國的人口縮小到和台灣一樣,累積獎牌數只有1/3面,落後台灣的6面一大截。
只要把人口數考慮進去,台灣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領先中國。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被中國的人海假象迷惑了!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916885648383686/permalink/5879648825440662/
這樣的台灣,你能不愛她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台灣拿到兩金,兩銀,三銅,已經超越雅典奧運的紀錄,若今晚小戴能夠再為台灣摘下金牌,那麼,台灣就十分完美了。台灣不是體育大國,但在這次奧運中,台灣選手彬彬有禮,勝不驕,敗不餒,與對岸的中國恰成強烈對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男雙輸給台灣麟洋配的時候,抱著我們的選手:你們一定要贏!令人感動。
我在臉書上看到政務委員張景森留下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而是快的打敗慢的!台灣一定要掌握迅速,靈活,主動的優勢啊!運動,經濟,戰爭都是這樣!」這正是「唯快不破」的最高境界。我在麟洋配對戰排名世界第二的印尼選手,結果只花了28分鐘,直落二解決對手,我有預感他們奪金可能擋不住。過去卅年來,印尼一直是世界羽球的霸主,這次只剩下男單金廷爭銅牌。
如果從獎牌數來看台灣這次的成績,台灣的二金,二銀,三銅,到目前為止,台灣排名第17,比一下亞洲其他國家,除了中,日,韓,台灣可算是名列前矛了。印度只有一銀,馬來西亞一銅,印尼一銀二銅,泰國,菲律賓各有一金。菲律賓的舉重女選手為菲律賓拿到有史以來第一面金牌,舉國歡騰,杜特蒂要送她一棟豪宅。把數字放在一起比,我們就會知道台灣多麽不容易。
就像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在野黨罵死陳時中,為了疫苗,全台幾乎大炸鍋,但近兩個月下來,台灣慢慢控制疫情,每天確診控制在廿例以下,對照其他亞洲國家,像7月30日的數字,印度41645,印尼41686,馬來西亞16840,南韓1537,日本10592,越南7717⋯⋯拿確診病例來比對,大家可以看到台灣有多麼不容易!
台灣和越南一直是亞洲確診個案最少的國家,如今越南確診已突破14萬,死亡1161人。以色列全世界疫苗接種覆蓋率最高,但30日仍有2280人確診,死亡6469人。人口少於台灣的荷蘭,有186萬人染疫,17821人死亡⋯⋯
再看台灣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46%,但仍然有很多媒體質疑造假⋯⋯台灣不可能凡事都盡善盡美,像疫苗不足,是台灣的痛,但經過這個防疫破口衝擊,台灣施打一劑疫苗履蓋率已達超過31%,這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台灣5月以前面對缺水之苦,如今全台水庫都灌滿水⋯⋯台灣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次台灣選手出國未坐商務艙,也引起外界議論,但台灣這次在東奧得到前所未見的關注,選手們的拼勁得到一致好評,這是滙聚台灣再起很大的力量。也許經過這次奧運,大家凝聚更多愛台灣的力量,我們都要愛台灣多一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186701548083281&id=100002304327218
再說個笑話:「奧運選手待遇比官差」#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8709427602459&id=584986081641475
日本羽球男單排名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小戴
回想起第一次看戴資穎打球,應該是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那時候沒在看球,也根本不知道這號厲害人物,只記得有一位被寄與奪牌厚望的女選手因為球鞋事件上了新聞,後來在16強賽輸球了,可能就像這屆許多沒有無緣奪牌的選手,奧運過了就被遺忘。但小戴沒有立刻被大眾遺忘,她的排名積分在同年極速竄升,11月一舉攻頂成為球后而再度受到關注。說來很現實,但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看她打球的,算一算快五年了。更因為看她球而跑去學羽毛球,迷上這項運動(雖然天份很差)。
五年的時間應該夠格稱作半資深球迷了吧,從那時開始幾乎每場都追,甚至設鬧鐘半夜起床看球。如果你夠熟悉小戴,就會知道 2017 是小戴很明確的上升期,然後 2018 是宰制力極強的巔峰期,那時候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年拿了 8 個大賽冠軍,締造女單 30 連勝的高牆(這記錄連現今男單球王桃田賢斗都無法超越)。那時候小戴是所有選手研究和想破解的對象,尤其是作為羽球強國的中國。因為她的球風太特別,有點男孩子打球,而且有女單或幾乎所有選手通常不拿手的反手拍,有人封她是女版的印尼前球王陶菲克。因為擅長使用反手、假動作和時間差出手,使得小戴打球的觀賞性很高,如果再對上風格類似的選手(例如本屆八強賽的泰國選手依瑟濃),可說像變魔術般的神仙打架。這種打法雖然華麗,而且能有效克敵,但失誤率也極高,小戴在羽球迷中有個綽號叫做「戴浪」,她浪起來的時候,球迷就等著暈船嘔吐。
2019 年小戴在女單的統治力些微下滑,幾度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又奪回,但對於大多數來說,世界第一的頭銜不完全代表什麼,許多人只在乎的大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 #羽球世錦賽 和 #奧運羽球賽,如果攤開成績來看,小戴一個都沒拿過,兩屆奧運止步 16 強,五屆世錦賽止步 8 強,比較能拿來說嘴的大賽冠軍只有亞運,其實在當今能獲得亞運金牌幾乎等同世界冠軍,畢竟羽球強國大多集中在亞洲,歐洲唯一能打(而且很強)的女選手只有西班牙的馬琳(註:馬琳本屆因傷未參賽)。因此小戴常被酸民戲稱是無冕球后,大賽手軟。但那些酸民可能不知道,羽球的最高殿堂除了世錦和奧運,還有歷史悠久的「全英公開賽」,英國是羽球的發源地,全英賽事自然成為所有羽球選手最重視的巡迴賽,小戴曾經拿過三屆巡迴賽冠軍,也是該項賽事的紀錄保持人之一(最近一次是 2019 打敗今天的對手陳雨菲,但 2018 年也是被她中斷紀錄的)。
說到今天的對手陳雨菲,她早期其實拿小戴完全沒辦法,記得初期是 11 連敗吧,直到第 12 次對戰才取得勝利,從那之後陳雨菲就蛻變了,變成一個非常穩定的對手,幾乎每次循環賽都打進四強或決賽,積分也一度超越小戴坐上球后寶座。所以今晚她心中的陰影面絕對不小於戴,況且還有國家機器的龐大壓力。
常有人說現在是羽球女單的黃金年代,八位天才少女捉對廝殺,有日本的女王奧原希望、電動馬達山口茜、泰國的奶茶一姐依瑟儂、印度網美辛度(大賽變身鋅鍍)、中國何冰嬌、大帝陳雨菲、西班牙吼叫女王瑪琳,以及我們台灣的小戴。如果再加上近一年橫空出世的少女殺手韓國安洗瑩,檯面上就有九位高手。她們各自球風迥異,但又互相有點彼此的影子,真要比的話沒有誰有把握鐵定奪冠,爆冷是常有的事。每一場些微的狀態落差都可能決定輸贏。但這也是女單好看的地方,沒有一面倒的局面。
說了這麼多,回到今晚的奧運決賽。比賽就是這樣,雖然身為球迷看見小戴最後一球沒翻過網而跪地沮喪的樣子真的很難過,但比賽真的就是這樣。可能少一點點的失誤,多一點點的球運,或者多一點點的氣勢,比賽就逆轉了,可惜以上都沒發生。對手很成功地運用策略一再逼出小戴失誤,前面說了,小戴的球風就是容易失誤(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說實在,今天的小戴已經算是失誤少的了,我反倒覺得是後段的體力下滑,控球開始變得不精準。體力這件事,就是運動員的硬傷,如果這屆奧運是辦在 2020 就好了,最好是 2018 小戴的巔峰時期就好了,那時候小戴滿場追球的速度跟現在真的有差,而且打三局也臉不紅氣不喘。可是現實就是這樣。雖然遺憾,但至少我們見證過那個美好年代,而且知道她是怎樣努力過來的。真的很棒!能夠有這麼多球迷為她加油。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真的很短,所以也希望這篇文可以讓大家多理解羽球比賽這件事,以及不要隨便認為球員們代言很多就誤了本業,她們能賺錢的時間很短,而且少數有人氣的才有那種機會,如果你支持那位球員,就應該樂見她在生命最輝煌的時期,用各種方式發光發熱。聽說今天街頭巷尾好多人在電視前面吶喊,而我們都記住了這一場心碎但經典的比賽,小戴本人都說她盡力了,所以球迷也要慢慢放下。
謝謝小戴,妳早已拿過無數的金牌。
--
圖片出處: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39998115039&id=138592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