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是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訴求獨立民主化的《布拉格之春》、以及馬丁路德金恩掀起的追求平等權利《民權運動》,這些運動如同火種,在世界各地燃起,接著迅速蔓延。
已經步入世界的日本,想當然爾,也受到這樣的風氣也吹拂著。
從反對美日安保運動、因大學制度腐壞而產生的質疑到全共鬥,那個時代的日本年輕人們,信仰著理想與抱負,以期實現他們所追求的成功。而上街遊行、佔領大學,便是他們用行動來向全日本說明,「他們的意志」。
眾聲喧嘩中,時間的腳步走到了1969年,這個日本學運最為「熱鬧」的巔峰時刻,在經歷安田講堂攻防戰的失利後,東大全共鬥於5月13日這天,和當代文壇巨匠、時常針砭時事的三島由紀夫,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對決」。
自詡進步改革的全共鬥,以及被視為擁抱右派、保守思維的三島由紀夫,這場「世紀辯論」未演先轟動。彼時,所有人都抱著不安卻又期待的心情,關注東大駒場900號教室的發展,會帶領著日本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而事實是,在這場三島由紀夫以一人之姿,對上約莫千位東大全共鬥成員的辯論會裡,沒有發生任何流血衝突,有的只是慷慨激昂的對談,以及無數次哲學的交鋒與思辨。即便不是所有在場的全共鬥成員,或是關注這場辯論發展的人,都接受三島的言論,但這場辯論卻是以理性、冷靜的態度,交換了彼此的想法。
日本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個大哉問,使得他們如同木富末年的各路志士,站在在歷史的簾幕前各有盤算,卻莫衷一是。只能埋著頭往前衝,不管是對是錯,卻已在歷史上刻下了印記。
只不過,即便如此的精采,在這場世紀辯論後,終究等到的卻不是更高程度的思想道路,一切只停留在那一日,那個驚心動魄的900號教室之中。
雙方,終究還是走上了救國的陌路。
隨著運動更加激進化,學運內部逐漸分裂,甚至成為了滋養日本赤軍的養分,信仰暴力革命的日本赤軍終究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疼痛而不堪的一個章節,也使得日本對於社會運動趨於冷感,關上了「以體制外改革日本社會」這一條路的大門;另一方面,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帶領4位盾之會的成員,以挾持軍方的方式要求改變俗稱「不戰憲法」的憲法第九條,最終在失敗之後,選擇了自我了結。
同樣都是抱持著「救國想法」的兩群人,迎來了令人不勝唏噓的結局。而那場在900號教室的對決,卻也成為改變日本的運動裡,最後的光輝,以及未盡之境。
五十多年後來看這場辯論,或者說是看當時的日本社會運動,都是有著濃厚的「拯救日本」的愛國思想。如果就這種層面來說,三島和全共鬥的理念相近。
對於生於戰前、成長於戰時並經歷戰敗的三島來說,當時的日本體制讓他產生矛盾且不適應。他批判受制於美國的日本政府,認為當時的日本已經喪失「傳統美德」,同時他也對帝國主義反感。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接受全共鬥的邀請,或許他想要見識一下,這些高舉改革大旗的學生們,究竟抱持著甚麼樣的想法。而經過數小時的辯論,或許結論上來說,這場辯論並沒有任何結果,但三島自卻已感到滿足,於此同時,全共鬥的部份人人或許也都有感悟了三島的志向,或是說三島的結局。
三島在辯論會上說過,體制外的殺人是犯法的,而自己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會在被逮捕前毫不猶豫的自我了斷。
當時擔任辯論會司儀的木村修,在聽到這件事之後,則是感嘆並有很長一段時間思考:「我的人生究竟在做甚麼呢?」
木村說,「三島是個很有魅力的人,談吐之間也都沒有任何一字一句的粗話」。或許在那時候,木村就被他影響,以至於會後他曾致電給三島時,收到他:「要不要加入盾之會(三島由紀夫的私人武裝團體)」的邀約。
當時木村選擇用一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回答,而沒不是直接拒絕。
在辯論會裡屢屢對三島的言論感到不以為然的芥正彥,卻也認為三島是個有想法的人。即便一生都不認同他的思想,卻能夠在立場極端的情況下,用最理性的態度與彼此交鋒,這是只有跟全共鬥有著共同敵人的三島才能做到。
最終,全共鬥的行動仍以失敗告終,但對曾是一員的他們,不論是木村或是芥而言,卻不一定這麼認為。
前成員橋爪大三郎曾說:「運動都會有結束的一天,而重要的是在那之後的人們要走向什麼道路?」對於這個問題,木村認為,在社會浪潮之下,是那個當下大家覺得最好的選擇罷了。或許半世紀後回頭看,他無法得出他的青年人生,究竟在做什麼,但他並不後經歷了那段時間。
芥同樣保持著跟半世紀以前一樣的態度,全共鬥的失敗雖然是世人認為的失敗,但在他的心裡面,可從來沒有存在「失敗」這個字眼。
不過他也坦言,「那應該是最後一個言語還有力量的時代。」
回到半世紀以前,三島由紀夫在離開900號教室的時候說到:「我依然相信你們的熱情。」
立場不同,但都是為了這個國家更好,都希望彼此可以用各自的方式,來改變現狀。
三島由紀夫並不認為自己可以真的改變全共鬥的人們,但他相信想法會藉著言語會傳達出去;他也相信,眼前這些跟他不同立場的學生們,在未來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讓這個國家有所改變。
這是半世紀前,他在東大駒場900號教室留下的話語。
也是那個時代,充滿抗爭的日本、言語還有力量的日本,所留下的最後希望。
同時,也是在半世紀後的現在、在這個充滿對立的時代,理應被記住的光輝。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 天馬行空 代理,現正熱映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眾志周庭坐了多月冤獄,終於獲釋,這事在日本獲廣泛關注,甚至可能中日關係的根本走向,為此我們訪問了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的阿古智子教授。阿古智子教授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曾多次到中國調研,近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不認同,曾被中國國安約談,也積極對香港問題發聲。她認為香港變得面目全非,特別是...
日本學運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並無所謂的激辯,也無熱血激昂的對峙場面,有的就是形而上的理則論證,論證革命運動中的許許多多「觀念」-關於時間,關於空間,關於自我,關於他者,關於自然,關於歷史,關於命定等。
如果觀眾的形上學、理則學等邏輯思考能力欠佳,恐怕一時很難跟上三島與全共鬪思想大將芥正彥間的對談思維攻防。儘管如此,仍無損於閱讀與觀賞這部《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因為導演顯然深怕觀眾看不懂,聽不懂,進入不了歷史情境與文化脈絡,故而大量運用插敘手法,旁白說明,輔以註解文字,來解釋說明整場論辯的幾個重要概念或關鍵用字,幫助觀者快速吸收,得其要義。同時,導演也為觀眾一一預習日本自二次大戰後的左右翼衝突史乃至學運潮沿革,以利理解雙方對話間的資料背景。於是乎,這部電影也順帶成了日本學運史的速記。
重見天日的三島由紀夫單刀赴會東大全共鬪「焚祭」的全紀錄影片,本身史料價值不言可喻。在導演豐島圭介電視專題報導章回式風格且稍稍強化戲劇效果的剪輯呈現下,《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完全沒有進入門檻,也毫無冷場。即使平生不識三島由紀夫者,相信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但若您對三島由紀夫生平足夠熟稔,知曉他赴會焚祭前,在東大安田講堂事件時,曾撰文《把東大變成動物園》批評東大全共鬪等片中導演並未交代的歷史背景,更能在三島這場論辯中讀到更多話中有話之處。這部分,就不多作贅述,畢竟我不打算寫成什麼大長篇。
日本學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堅離地球YouTube:國際前線🇯🇵🇭🇰】香港眾志周庭坐了多月冤獄,終於獲釋,這事在日本獲廣泛關注,甚至可能中日關係的根本走向,為此我們訪問了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的阿古智子教授。阿古智子教授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曾多次到中國調研,近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不認同,曾被中國國安約談,也積極對香港問題發聲。她認為香港變得面目全非,特別是日本人熟悉的周庭居然被控「勾結外國勢力」,對日本朝野都是一個wake-up call,大家對中國都不會再有遐想;奈何中國經濟實力始終龐大,日本敢發聲的社會賢達並不多。她擔心隨著香港淪為「南深圳」,之後就會是台灣、日本首當其衝,假如日本再不調整政策,可能總有一日淪為中國附庸。
⏺最後的貴族・容應萸教授:日本學運過來人,看今日新香港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100070
日本學運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眾志周庭坐了多月冤獄,終於獲釋,這事在日本獲廣泛關注,甚至可能中日關係的根本走向,為此我們訪問了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的阿古智子教授。阿古智子教授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曾多次到中國調研,近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不認同,曾被中國國安約談,也積極對香港問題發聲。她認為香港變得面目全非,特別是日本人熟悉的周庭居然被控「勾結外國勢力」,對日本朝野都是一個wake-up call,大家對中國都不會再有遐想;奈何中國經濟實力始終龐大,日本敢發聲的社會賢達並不多。她擔心隨著香港淪為「南深圳」,之後就會是台灣、日本首當其衝,假如日本再不調整政策,可能總有一日淪為中國附庸。
⏺最後的貴族・容應萸教授:日本學運過來人,看今日新香港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100070
#阿古智子 #周庭 #中日關係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