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美術 #神佛習合 #奈良博三昧
自6世紀佛教傳入日本後,已經有1500年之後,長時間的傳衍融合,發展出與日本本土信仰混雜的「神佛習合」,奈良時期將佛陀視為「#護法善神 」,而平安時代晚期以來,更出現佛陀以方便形象化身為日本本土神明的「#本地垂迹說 」。由東亞大陸傳來的佛教藝術,也影響了日本本土信仰藝術形式的發展,日本的 #神道信仰 體系,接受了佛教藝術的表現,開展出混合佛教與神道的「#垂迹美術 」。
👉《典藏.古美術》9月號專題:佛光萬丈神之國─日本佛教美術在奈良。更多專題內容可參閱紙本雜誌。
全文閱讀: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48412.html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Freeminder Em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注﹕心情興奮,出現大量搖擺及鬆郁矇鏡頭,敬請願諒! 今次部相機可能ShortShort地,條片真係震到癲⋯請見諒,希望大家睇得開心! ?現在於 https://surfshark.deals/emihk 訂購 Surfshark VPN,輸入 emihk 可享有一七折,還可以獲得3個月額外的...
「日本佛教藝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Freeminder Em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寶光耀如來‧法界盡眼藏—日本佛教美術鑑賞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日本佛教藝術 在 「漢傳與南傳佛教藝術」系列演講:日本奈良 -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佛教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部曲
#最終篇章
#發現唭哩岸石
面對大自然,我們是如此微不足道,太過自滿,終究會得到反撲啊!
🌟北投。健行最終篇章!我們在丹鳳山遇見了一塊很有溫度的幸福石🪨,上面寫著日文「台湾よ。永に幸なれ」,中文譯為「台灣啊!要永遠幸福」
關於幸福的定義,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放眼全世界👀爭奪權力引發的戰亂、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等肆虐,相較於身處台灣的我們,解除了先前的水荒、齊心努力將疫情控制住,真的很幸福,期盼大家繼續同心守護台灣!
關於這塊古老石碑,歷史已不可考!因為日文的文法不正確,有人猜想可能是當時某個台灣人雕刻的,因為年代久遠,被埋沒在荒煙蔓草之中!發現者是北投「虹燁工作室」創辦人楊燁,2004年他在丹鳳山的日傳佛教石窟遺跡附近山坡上,找到了這塊幸福石,如今被安置在石窟遺跡入口處的一塊石座上,變成山友來此必拍的亮點!
此行的「發現唭哩岸石」之旅,北投軍艦岩並不是最高點,我們繼續前往海拔260公尺的烏尖連山,沿途可見因為沉積作用、自然風化,形成不同色澤與紋路的唭哩岸石,以及豐富的自然林相:可當拐杖的車桑子,可製成火柴的山麻黃木,昔日常作為木屐、冰棒棍的江某樹,以及製作優質木炭來源的相思樹,另外,總裁也告訴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許多喬木遭到流竄的外來種藤蔓植物「黃金葛、拎樹藤、合果芋」纏繞,對於林相逐漸被這些棄養的植物佔據,值得我們省思:走入山林要有保存自然的態度!
穿越軍艦岩附近最高峰(烏尖連山),會經過位在丹鳳山的電視轉播站,這裡有一個可以收發信件與包裹的地址,旁邊的電塔意象彩色鐵椅(裝置藝術),不知道是不是讓郵差休息用的?🤪
繼續步行,會經過海拔198公尺的丹鳳山基點峰(湯守岩),此處地表因為雨水沖刷,露出更多樣的地質:白色礫石、黑色頁岩、黃色砂岩,仔細觀察還有黑色的薄煤層,這是植物體經過千萬年長時間掩埋,碳化成煤所形成的,也是濱海相木山層的特色,成為北台灣重要的戶外地質教室,附近還有180度視野的觀景秘境,欣賞廣闊的北投溫泉區與大屯山群峰美景!往下走,會來到弘法大師岩,1912年由日本真言宗的信徒所發起,佛龕建在離丹鳳山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供奉真言宗的開山祖「弘法大師」;1926年,信徒又在另一塊巨石開鑿佛龕,供奉護佑弘法大師平安返日的「波切不動明王」,表參道旁還保存著一些石碑、石牆,刻著奉納的日本人名,其中一座「弘法大師紀念碑」,碑文翻譯為:「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及花、大師如山、光輝閃耀」,因此這裡又稱為「大師山」或「大師岩」!
總裁繼續帶我們穿越山中小徑,來到日治時代命名的「大正石船」,又有一稱為「法船石」,這是1925年的古蹟,上面刻有大正十四年十月的字樣,目前成為修行人士的道場,繼續往下走,會看到由鐵皮搭建的大願寺,屬於私人的修行領域,一旁的草地還有幾個紗網搭建,防止蚊蟲叮咬的打坐區域!走到這裡,差不多接近北投溫泉區了,沿途會看到幾間荒廢的溫泉飯店,另外,這段路有幾隻沒綁住的狗兒會對陌生人吠叫,經過時要特別注意喔!沿著階梯走下來就會看到熱海飯店的後門(溫泉路),往此次的健行覓食終點北投市場前進,還會經過一條告白巷(溫泉路34巷),因為五月天樂團主唱阿信,曾經自曝在這裡向暗戀的女生告白,但是失敗收場 ,從此被封為「阿信的告白巷」,如今牆面彩繪了許多在地超過50年的老牌小吃,也可以說是「北投的美食牆」啦!
從溫泉路一直往下走,就會接到熱鬧的北投市場(午餐覓食點)!原本我們計畫先去吃市場內最美味的矮仔財滷肉飯,再買一杯高記茶莊的仙草茶解渴,但矮仔財沒營業(週一&週四是休息日),買完仙草茶只好繼續步行,來到也是知名老店的吳家牛肉麵吃午餐!北投美食其實很多:上全肉羹、明泉紅茶、唯美包子店、志明牛肉麵、粟家牛肉麵、陳家剉冰、甜妞古早冰、北投齊雞(果凍雞)⋯等,有機會可以造訪喔!
謝謝總裁沿途解說北投的歷史、人文、地理環境、林相生態,讓我們學了很多知識,也見到了難忘的開闊視野!
呼~終於寫完「發現北投唭哩岸石」之旅的最後篇章啦!上一篇沒放個人美照,竟然有超過8000個讚,讓我對自己的文筆更有信心啊!😂十分感謝大家的留言與鼓勵,下一站去哪兒呢?小猴預告一下:下次將分享陽明山秘境:小觀音山的中O型縱走路線⛰️請繼續敲碗喔!🥣
此篇的健行路線:
軍艦岩~260公尺峰(烏尖連山)~丹鳳山電視轉播站(鐵椅)~湯守岩~弘法大師岩~法船石~(大願寺)~熱海飯店(後門下山)~北投市場(喝高記紅茶🥤清涼一下)~吳家牛肉麵
回顧「發現北投唭哩岸石」三部曲
第一篇👉 https://reurl.cc/W39QVZ
第二篇👉 https://reurl.cc/qgxrVR
去哪兒
#北投
#幸福石
#湯守岩
#丹鳳山
#法船岩
#溫泉路
#烏尖連山
#唭哩岸石
#登山健行
#北投市場
#弘法大師岩
日本佛教藝術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妖怪繪卷】#有獎遊戲
農曆七月十四是佛教及道教的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本來是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為亡魂赦罪的節日,但結合一些習俗及宗教儀式的演變,讓這個節日在民間充滿神鬼及禁忌之說,添上不少陰森恐怖的氣氛,成為「鬼節」。
不只在中國,日本的「鬼」文化亦相當豐富。日本的鬼怪以印度及中國的傳說為藍本發展而成,民間流傳着「百鬼夜行」的傳說,而江戶時期著名的妖怪繪畫師鳥山石燕就以此題目繪畫了包括《畫圖百鬼夜行》的一系列妖怪繪卷,創作出各有奇異特徵和習性的不同鬼怪形象,並由此確立了今天我們所見的日本妖怪原型。後世不少藝術創作和流行文化作品都有借鑒鳥山石燕的畫作,例如最為耳熟能詳的動漫作品,如水木茂的《鬼太郎》及田邊伊衛郎的《結界師》等。
喜歡日本文化的你們,猜猜圖中哪一個妖怪是鳥山石燕筆下的「雪女」吧!
在留言位置回答問題,並標記3位Facebook朋友,我們會從中挑選出2位入圍者,只需正確回答簡單問題及完成登記步驟,即可贏取Happy Mask 花紋口罩一包,共10個,每個款式不同,名額2個。如欲以優惠價格訂購更多,可聯絡@真心好貨!
參加辦法:
1:「讚好 / Like」@看得見的記憶Facebook專頁及此貼文。
2:分享此貼文並設定為公開。
3:留言回答圖中問題,並標記三位Facebook朋友。
活動時間:2021年8月16日至2021年8月27日(晚上23時59分截止)
得獎詳情:2021年8月30日於此貼文公佈得獎名單及領獎詳情
條款及細則:
作品資料:
1776年(安永5年) 日本 鳥山石燕
《畫圖百鬼夜行》(画図百鬼夜行)
書縱21cm,橫15cm
紙本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藝術 #文化 #歷史 #節日 #傳說 #鬼神 #繪畫 #小遊戲 #日本文化 #流行文化 #口罩 #送口罩 #香港製造 #art #culture #history #drawing #painting #ghost #demon #Japanculture #popculture #game #giveaway #masks #madeinHK
Referenc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8A%E9%BD%8B%E5%BF%97%E7%95%B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5%83%E7%AF%80%E8%88%87%E7%9B%82%E8%98%AD%E7%9B%86%E7%AF%8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E%E9%AC%BC%E5%A4%9C%E8%A1%8C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B%E5%9B%BE%E7%99%BE%E9%AC%BC%E5%A4%9C%E8%A1%8C
https://www.hkedcity.net/funpost/knowledge/page_588816a2316e83ec33000000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1979-0305-0-533
日本佛教藝術 在 Freeminder Em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注﹕心情興奮,出現大量搖擺及鬆郁矇鏡頭,敬請願諒!
今次部相機可能ShortShort地,條片真係震到癲⋯請見諒,希望大家睇得開心!
?現在於 https://surfshark.deals/emihk 訂購 Surfshark VPN,輸入 emihk 可享有一七折,還可以獲得3個月額外的使用期限
❤️慈山寺預約﹕https://www.tszshan.org/home/new/zh-hk/visit.php
??Payme 贊助我哋嘅頻道﹕https://payme.hsbc/emmi ??
?★ PayPal 贊助頻道經營﹕http://bit.ly/2Nw6syD ★?
??Patreon贊助頻道﹕https://www.patreon.com/FreeminderEmi??
〰️〰️〰️〰️〰️〰️〰️〰️〰️⭐️網店優惠⭐️〰️〰️〰️〰️〰️〰️〰️〰️〰️
? www.thatsmibeauty.com
? 登記成為會員任何消費滿HK$600即減HK$50
? 購物消費滿$500免本地順豐運費
接受PAYME / 銀行轉帳 /Credit card / Paypal付款
**************************************************
✅ 想收到出片第一手消息,記得「訂閱」同㩒著埋隔離個「? 鐘仔」,一有新片佢就會提你睇㗎喇!
▼字幕▼
如果您可以幫我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請使用下面的鏈接為該影片增加字幕,將不勝感激。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
如果鍾意睇嘅,記得訂閱同比個LIKE!
Equipment I use :
Canon M6
Follow me !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hkfreeminder
instagram : freeminder_emi
Email contact : hkfreeminder@gmail.com
Thank you for watching my youtube channel, my name is Emi (Emily). I give reviews on all things about beauty, travel, lifestyle. I really hope you find this channel useful. Enjoy !
Disclaimer :
Unless stated nothing in the video is sponsored or a paid advertisement. Please note that I do sometimes include affiliate links. These do not effect the price you pay for products but allow me to make a small commission on sales if you do purchase. Your support is much appreciated. Thank you.
#慈山寺
#Vlog
#多謝誠哥
Freeminder / Emi / 決戰Bangkok / 再戰bangkok / 潮遊朝鮮 / 北韓 /
貓島 / 快閃東京 / 仙台 / 獨遊日本 / 柬埔寨 / 吳哥窟 /日本自由行 / 我愛夏日熱辣辣推介 / HENNA / 染髮 / 網購 / 速戰Bangkok / 賞楓 / 賞銀杏 / 秋遊東京 / 倫敦東京聖誕新年之旅 /倫敦 /巨石陣 /大英博物館 / 褔袋 / 無印良品 / 聖誕節 / 香港youtuber /明治神宮 / 立教大學 / 古早味蛋糕 / 本地消費 / NMIC /鹿莎 / 馬莎 / marksandspencer / MUJI / Vlogmas /Amazon / Japan /日本制 / 琉球皇 / Oki /美樹ミケ山田 / 慈山寺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lvs3jdnllc/hqdefault.jpg)
日本佛教藝術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印度神童 #阿南德 #吠陀占星術
最近講得多太多娛樂八卦, 不如我哋玩一玩嘅話題
因為已經過咗新丑年立春, 我想我嘅youtube頻道更加多樣化
呢條影片我會介紹嘅就係最近喺網上瘋傳嘅一位占星師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
佢嘅預言最近喺網上瘋傳。印度神童阿南德14歲已取得碩士學位,精通6種語言,阿南德生于2006年。佢嘅父親係一位軟件工程師,媽媽係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住過喺加拿大幾年,跟住回流返印度,阿南德从7岁起学习梵语。8岁起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四节经文。10岁起开始接触并学习占星。14岁的阿南德还获得了草药微生物学——「阿育吠陀微生物学」(Ayurveda-Microbiology)研究生的文凭。阿南德现正攻读印度占星学院PhD-博士學位,专业是「金融占星学」(Financial Astrology)。
在阿育吠陀Ayurved a-Microbiology中,同樣認為五元素幫助構建了我們的身體,
土元素 | 構建了骨骼,骨骼的堅實和力量來源於土元素;
水元素 | 構建了肌肉和肌肉的運動;
火元素 | 構建了骨骼,神經系統。飢餓與口渴源自火元素,當火元素強烈,我們將感到饑渴;
風元素 | 促成所有四肢和身體的運動,內部器官的運動和代謝運行。擴張和擠壓也源自風元素;
空元素 | 構建了我們心意的慾望、憤怒、佔有、迷戀、恐懼等情緒;
阿南德(Abighya Anand)在2019年8月预言11月将有大灾难爆发,如今新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病毒将在全球蔓延,全球紧张局势将加剧,正應驗咗佢嘅预言,非常之精准。
之前佢啲新聞大家都有聽過 ,早幾日佢就預咗 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阿南德还强调,与瘟疫相比,饥荒和经济是更加严重的灾难。政府或者是个人应该提前做出准备。而这一切,阿南德认为是上天对人的一种严重的警示,如果不改过,饥荒与战争或者是大灾难会摧毁人类。
2月10號呢而家好近啫 ,究竟會唔會好似2008年雷曼咁樣嘅金融海嘯觸發全球呢 , 到時大家就可以拭目以待啦,
我除咗對佢個預言有興趣之外,我對佢個人以致佢所用嘅預測工具,更加感到興趣,原來佢係用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係一個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
佢通过使用占星术,正确地预测了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以及其他的股市經濟病毒流行等等嘅活动。
阿南德主要根据火星将与土星和木星相合,而月亮和行星拉胡(Rahu)也将相合。在印度占星术中,拉胡是九大主要的天体之一,被描述为引起日食的“影子实体”,是流星之王。
所以佢所講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在占星术中,火星、土星和木星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行星,因为它们都位于太阳系的外圈。因此,当它们全部对齐时,它们在地球上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佢所運用嘅預測方式,就係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裡的事態:比如是研究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印度古代占星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喺呢一樣係同西方嘅占星術有最大嘅分別 .西方嘅占星術最主要係好似星座咁樣分析每一個星座嘅性格同埋心理 .
【印度占星學特色】
˙奠基於吠陀文化,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即係我哋中國嘅天人合一
˙預測事件、論斷時事為其精髓
˙採用恆星黃道
˙分宮圖:輔助判斷命主健康、財富、父母、婚姻等人生事項
˙行星組合:論斷命主先天格局
˙大運系統:預測命主人生各階段運勢
早期的天文觀察也許粗略,但隨著時代推演,變得越來越精密,甚至引進數理技巧、球面天文學;而上述活動所需預知的曆表編製方法,也更加精確。這種發展歷程,涉及了星象徵兆、氣候、地震、洪水、災變等占星預言,甚至其他神靈媒介、物候徵兆的預示,種類繁多。在占星學方面,為了爭取先機,或進行擇日,或解答心理疑惑,或以卜卦尋找失物,或論及命主生活境況和一生大運流年,也都有不同解讀方式。印度占星學將這些活動分門別類,以利區分。印度占星學可以分為三大類及六大支:
三大類 :
1.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2. Samhita:本集。日昝(盞)的觀測,包含徵兆、氣象、農作物的嗰年是否豐收、地震、洪水、大量人口的財富變化、經濟循環、房屋建築、流星及所有的自然現象。
3. Hora:命盤的解釋。
其中「Ganita」攸關天文學,如球面天文學、天文觀測記錄、行星位置的計算、順行、逆行、停滯、比太陽先出或後入、星體的顏色與大小、恆星位置等所有天文活動,尤其是與占星學有關的部分。
「Samhita」精細的處理自然現象的徵兆(Nimitta)。
「Hora」針對用事時刻、地點製作天宫圖(Horoscope),包括本命(Jataka)、擇日(Muhurta)和卜卦(Prasna)
六大分支 :
1. Gola:球面天文學,直接觀測天文現象與記錄。
2.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3. Jataka:本命占星學。
4 Prasna:卜卦占星學,就尋問事項解答,不用本命天宮圖的內容。
5. Muhurta:選擇吉祥的天象時刻從事活動。
6. Nimitta:徵兆的解釋。
六大分支其實就是三大類的細分。喺應用方面亦都可以配合六大學科,衍生出世運占星學(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蝕、行星會合、新月等天體現象,以它們的發生時間來推測一個國家或社會可能發生的現象。 流年預測(AnnualForecast)--用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前景,視乎行星橫跨天空的現象來斷定來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學(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種占星學是“吠陀占星學”的最重要部份,以個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點來推算嗰個人嘅命運,強調的是出生時的浮升點(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點(Lagna),洋人稱為“上升點”(Ascendant),若撇開其度數不論,只論其所在之星座,則是洋人一般所稱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過運(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橫跨先天星圖時,與之形成之相位及關係,來推算某短暫時期的運勢和發生事件。
時局占星學(HorarySystem)--以當事人問事的一刻來起出一張星圖,從而去問事情的吉凶,與中國的奇門遁甲和大六壬等術數的概念相近。
擇吉占星學(ElectionalSystem)--用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開張做生意、簽署合約、結婚和見工面試等。由於星體在一個選定時間的位置和狀態對個人活動有重大影響,所以這個學科的基本原則,是以開始進行某種活動的一刻,來決定行星與浮升點在天空的相對位置,以它們之間的互涉關係,從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學家在前五個學科中,均以浮升點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來推算命運。而擇吉占星學則不然,它與其他五個學科不同,認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個人的成功,提供了我們選擇吉時的自由。
學業力及轉化
吠陀占星學建立在兩項基礎原則之上:
1、我們都擁有永恆不朽的靈魂----在梵文(古代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中被稱為”atmas”,(英語單詞“原子”-atom-即源自於此)。一個”atmas”是組成永恆而神聖生命的極限微小顆粒。以此而言,我們的靈魂無法逝去或被扼殺,因為它們來自於另一個非物質的世界。然而即使我們的靈魂永恆不朽,我們仍需親臨這個物質世界。換句話說,我們是體驗人類經歷的靈魂,而非感受精神體驗的人類。
2、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這意味著“每一個作用力都會產生一個同等的反作用力”。當你把這兩條真理合二為一,所得到的結果就叫“業力”。業力的根源為“kri”,代表“行為”。所以我們靈魂在物質世界內的所作所為都會依據物理定律產生反作用力—它們並不是某種懲罰,而是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因果關係的科學規律。古印度吠陀占星學是靈魂與自然界定律的結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握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由自然界引發的反作用力不會立刻被體現出來。是在長時間後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這種思想引發了“輪回”的概念:永恆的靈魂將會不斷地轉換自己的凡身,一世又一世,並且每一個新的肉體都延續承載者前世過往的因果迴圈。形象地去理解,就是將你的自由意志比喻成聚集自己所有想法、言論和行為的財產投資。吠陀理念基於--無論你身在何處,自然界的內部體統會將你的全部“投資”轉化成為相應的回報。即使你換了新的肉身,大自然仍知該如何找到你並與你“續約”。
想像一下,在人生的終結之際,肉體死亡之後,你被聖靈帶到了“所用業力庫”裡,他們將會審計你的“業力帳戶“,計算你用了多少”業力幣“,然後通過複雜數學統計來算出你將被賦予的下一個凡身。你會被指定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然後又成為了凡間中新的生命。而未回報或發生作用的業力,亦或是前生靈魂帶來的因果影響,將會被轉至新的生命,即凡身之上,仿佛我們出生時都拎著無形的業力行囊。
這就是“星座”的邏輯原理。星座是你出生時所在地(準確經度與緯度位置之上)的天空表像形態。在行星與恒星的位置背後隱藏著能夠揭露伴隨每個靈魂的因果秘密的圖表。吠陀占星學的星盤是一張照片---新生靈魂“(業力)投資檔案”的快照。因為星盤由光線格局組成,所以吠陀占星學也稱為“周諦士”,即研究出生時刻天空中光線格局的藝術。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RbrXRN4RLk/hqdefault.jpg)
日本佛教藝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f5XmTvMP1c/hqdefault.jpg)
日本佛教藝術 在 「漢傳與南傳佛教藝術」系列演講:日本奈良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漢傳與南傳 佛教藝術 」系列演講: 日本 奈良、京都佛教聖蹟(上)主講者:鹿野苑藝文學會會長吳文成指導單位: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主辦單位:國立 ... ... <看更多>
日本佛教藝術 在 寶光耀如來‧法界盡眼藏—日本佛教美術鑑賞 - Facebook 的必吃
寶光耀如來‧法界盡眼藏—日本佛教美術鑑賞. Public · Event · by 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 主講者: 蘇佳瑩老師(日本神戶大學人文學研究科研究員) 講座簡介:…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