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兩天必去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RunningTaoyuan」的親子觀展攻略。
外加驚喜扣扣老師本週六下午4:40帶大家去看展喔~想來的請+1私訊喔!
//
從九月底開始的「基隆潮藝術」、「台灣設計展」,一直到現在正在舉行的「#桃園文創博覽會」,都是富含豐富能量,並且結合地方特色,展現出獨特精神的展覽。這些城市展就是孩子最好的社會觀察課,這週末把握時間來個學習吧!
今天小佳老師再與扣扣老師聯手,一起來玩吧! 桃園文創博覽會在中壢龍岡的眷村「#馬祖新村」舉行,老實說,當初知道場地的時候是驚喜的:一來是因為馬祖新村擁有豐厚的歷史人文風情;再者,也很想知道究竟眷村的房舍,能怎麼與展覽結合。
只能說踏進展區,就是滿滿的喜歡。
這個展覽不只是漂亮,總策展 #格式設計展策,邀請眾多策展人,以厚實的田野調查基礎,用設計的語言成功轉譯桃園深度的文化特色,就一個地區性的展覽而言,非常令人驚豔!
-
這次的展覽主要分為兩大塊:主展區「走桃花」與議題展區「結桃子」
📍認識最純粹且具有深度的桃園,「走桃花」走山林、走聲音也走記憶
▫️進到「走桃花」,絕對會被眼前的景色震懾,把整座山搬到展場裡「一種高度|三分之一桃園」——這裡不只可以有種在山林冒險的感覺,更可跟隨參展人的語音,帶領觀賞者進入到桃園的山林之中;同時,藏在展場中的精緻小細節,讓我們得仔仔細細看個透徹,才不至於遺漏掉。
=========================
扣扣說:進館前後可以問問孩子
。請問你覺得在山裡會有什麼?
。請用放大鏡找出十種不同的植物,看看他的線條聞聞他的味道!
。聽聽山裡有什麼聲音?模仿看看
。你覺得住在山裡比較好好還是城市?
。離開前記得跟山說:謝謝妳讓我更多認識你
=========================
▫️「一種頻率|多元的桃園之聲」則是用文字、音樂與音頻製作出來的模型,展現出在地族群融合的模樣。我很喜歡裡面的小故事集,每篇內容都很可愛,並且透過文字,可以更加理解這個擁有多種族群的城市。
▫️「一種共生|桃園的記憶」也是個讓人驚喜的展區,策展人以PE材質的抱枕與包材,將關於桃園的飲食、宗教、自然、人文印在上面,藉由透明感訴說文化記憶,同時帶來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
扣扣說:進館前後可以問問孩子
。跟孩子可以查察桃園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
。請孩子猜猜抱枕上的答案跟你的找的有沒有一樣
。這個展需要家長多一點分享文字的感受給孩子、可以分享桃園人的小故事。
=========================
📍充滿實驗性的文化行動,「結桃子」從四種面向帶我們重新認識桃園
「結桃子」共有四個展區,分別從客家、教育、農業、原民的角度出發,用非常實驗性的方式,重新解構關於桃園的地方特色。今天因為篇幅的關係,先介紹兩個,其他就讓孩子去探險吧!
▫️「一種教育|如果山是一所學校」是扣扣老師這次也有參與的展場,她與五名非典型的教育者,帶領一群孩子到桃園那結山度過60小時;展場以影像與裝置呈現出他們在山上生活的樣貌,進到展區,就能看到這次過程中很重要的生態廁所與彈弓,讓觀展者可以以最快的方式,進入「山上生活」的情境之中;觀賞完影片後,更透過四個提問,帶領觀展者共同思考關於面山教育。
=========================
扣扣說:進館前後可以問問孩子
。平常最喜歡上什麼課?那在山裡上學的話最想上什麼課?
。請孩子找找仔細看有幾隻綠色的蛾、以及選一隻最喜歡的並說原因。
。在美術教室裡請選一個最特別的植物、為蜘蛛先生預備一個家
。逛完展最後問孩子,如果爬山爬到一半不想爬想放棄了該怎麼辦?
=========================
▫️「一種在地|發現!最野桃原味」展區從狩獵的陷阱展開,策展人是「Embers主廚」,透過在復興鄉的採集調查,他以「風、水、火、土」四大元素,將原民食物,重新翻轉定義,完全打破我們的刻板印象。展區以布簾與竹子間隔裝飾,充滿特色與冒險感,非常有趣!
=========================
扣扣說:進館前後可以問問孩子
。原住民朋友在台灣都有特別的技能,他們住的地方用竹子、石頭做成的,
挑戰你試試看,砍砍竹子。
。你們家的房子與跟他們家差在哪裡?(帶孩子看獵寮)
。讓孩子猜猜照片裡餐桌上的美食是什麼?
=========================
-
整體而言,「桃園文創博覽會」並不是太大的展,但是十分精彩,而且看過會深深地留在腦海中;展覽並沒有在訴說什麼大道理,但以一種易懂且獨特的語言,對大、小觀展者,訴說關於這塊土地,我們可能一直都沒有發現的那些事情。
帶孩子來看,也不會因為太過大量的文字,而被拒於千里之外;反而因為充滿十足的互動性,讓孩子能十分樂在其中,是個大人小孩,都能獲得滿足與樂趣的展覽喔!重點就是去玩吧!
//
最後本週六
3:00-4:30有一場老師的講座:那是中級山面山教育的第一課
4:40 在「山是一所學校」展區有扣扣老師的親子導覽!
//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Running Taoyuan」
展期:10/31-11/8 10:00-18:00
地點: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桃園市中壢區龍吉二街155號)
#逛完展也可以到馬祖新村裡面繞繞好愜意
#週末就出發看展還可以捕獲野生扣扣老師
#小佳老師推薦親子哪裡玩
族群融合 定義 在 300喵星人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聊一下上個禮拜的投票
你覺得「中華民國=台灣」這個奇美拉政體,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應該是與哪一邊為敵呢?
18% 軸心國
82% 同盟國
https://www.facebook.com/CommitteeOf300Cats/posts/2510730225678494
--
先說歷史上的標準答案:「二次大戰時,台灣≠中華民國」,所以這題目本身是錯誤的
當時台灣的統治者是日本,所以台灣在政治上是軸心國的一份子
然而當時台灣人也是文化上的中國人,所以日本政府也不會讓台灣人上戰場打中國的中國人
--
不過這題真正的要問的是,在「中華民國=台灣」的矛盾中,你的國族認同偏向哪一邊
甚至可以再更進一步的推論,當「中華民國」跟「台灣」有利益衝突時,你會傾向支持哪一邊
--
台灣這片土地,在過去400年之間,陸續接納了很多次的移民
從一開始的南島文化原住民
加入了明鄭時期的中國人
加入了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列強
加入了滿清時期的中國人
加入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日本人
又加入了國共內戰逃亡的中國人
然而我們並沒有真正去面對過「族群融合」該怎麼做,而停留在「族群間互相容忍」的層次而已
所以我們現在稱為「台灣人」的國族,其實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問100個人可能會有50種定義
--
我們有生之年會看到族群融合的跡象嗎?
或許已經開始了,只是感覺不夠明顯而已
族群融合 定義 在 Salon Café 沙龍珈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三電影院《歡迎來住我家》抽獎活動!
★ 關於「難民」★
如果一定要為歐洲近年的「難民危機」定下一個起始的時間,那麼大概就是 2015 年。但事實上人類的文明,就是一部遷徙與定居的交流史。
逃離拉美西斯二世掌控的猶太人、逃離中原出兵而大舉西遷的突厥人、不願被強制受洗而逃離伊比利半島的穆斯林、二戰結束後逃離歐洲各地德語區的德裔居民、逃離共產黨統治的越南船民、逃離鐵幕極權擁抱西方的中東歐人民。當然,還有如今逃離自己國家內戰、宗教迫害及恐怖主義的中東難民。
綜觀歷史,「居民」、「移民」和「難民」的互動引發各類問題,也迸發出各種火花。每一次的相遇,外來者在目的地重新定義自己,當地人又何嘗不是因為外來者而重新建構自己的認同呢?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難民不是「危機」——在好好思考並且解決遷徙引發的問題的前提之下——反而可能是世界再一次大融合的「契機」。
在 4/10 和 4/17 「週三電影院」的主題「他者與我」,我們分別選了德國與芬蘭講述難民在歐洲的電影。故事中,透過與「他者族群」之間的互動,這些原本的「德國人」、「芬蘭人」,將重新認識自己和自己的國家。
一部電影講不完,那就再來本書吧,或者另一部電影,也很棒。
活動方式:
★ 分享抽書 ★
1. 分享本篇文章,文章權限請設公開。
2. 在本篇貼文下留言 tag 你的 2 位可能感興趣的朋友,並寫下「一起到沙龍珈琲看電影!」即可參加抽獎。
3.活動時間自即日起至 4/10(三)14:00 止,並將在 16:00 直播抽出 1 位幸運朋友獲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4-「什麼是難民、族群融合、庇護政策或仇外心理?》1 本,2 位幸運朋友獲得 沙龍珈琲 150 元飲品抵用券 1 張。
★ 看電影抽電影 ★
4. 出席 4/10「週三電影院」《歡迎來住我家》與我們一起看電影,並且填寫線上回饋表單,可獲得一組抽獎序號。
5. 電影播映完畢以後,將現場抽出 1 位幸運朋友獲得《吸特樂回來了!》DVD 1 片,1 位幸運朋友獲得下一場4/17「週三電影院」入場票 1 張。
★「週三電影院」《歡迎來住我家》資訊 ★
放映時間:4/10(三)19:30
(19:00開放入場,19:30準時放映)
放映地點:沙龍珈琲 x 文化實驗室
電影中文預告片:
https://www.facebook.com/salonstudio.tw/videos/1160796067414401/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9399772090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