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時報第110期 📌銀行法「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再檢視/張天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本文深入討論銀行法第29條之1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規定,首先分析其構成要件「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報酬」判斷標準,整理實務上紛雜的各種認定模式,再由準違法收受存款罪的立法背景及常見行為樣態切入,觀察本條與其他刑法犯罪間之關聯,辨析本罪的規範目的。並提出觀點認為,吸收資金進行投資之行為,本質上與銀行的存、放款業務較無關聯,尚不應以銀行法之規定處罰之。
✏關鍵詞:吸收資金、違法收受存款、準收受存款、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報酬、約定還本
✏摘要:
本案被告等四人具有近親關係,家中經營珠寶行,被告等雖知悉其珠寶店既非依銀行法所組織登記之銀行,亦未經主管機關(金管會)許可經營存款業務,故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亦不得以借款、收受投資等名義,向多數人或不特定之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而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其他報酬。
✏試讀
🟧「利息或報酬等是否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判斷標準
銀行法第29條之1中「與本金顯不相當」應如何認定?於學說上向來存有爭議,且法院於個案處理上所採取之判斷標準,亦存有相當之浮動性,如前述案例中,歷審所採之判斷標準即並非一致。惟此一要件對成罪與否之影響性極大,倘若在個案處理上所適用之標準差異過大時,將會造成法律適用上之高度不確定性,而可能侵害個案中被告之權益。
對於「與本金是否顯不相當」之認定上,較常見之判斷標準有下列數項,概述如下:
一、與刑法「重利罪」採相近標準
二、以「金融機構平均定期儲蓄存款之利率」為標準
三、兼採「定期儲蓄存款之利率」與「民間互助會之利率」為標準
四、其他之判斷標準
🟧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立法背景及行為態樣
銀行法第5條之1與第29條之1規定係於1989年所增訂,同時亦提高第125條之罰則,其原因在於臺灣在1980年代間,由於正值經濟成長期,國民收入增加,雖與今日相比,當時金融機關之存款利率並不算低,但在80年代中期,因經濟成長趨緩,政府多年調降利率,加上當時投資管道較少,開始出現眾多之民間投資業者,以高利率吸引民眾加入,其中多半為「以後金養前金」性質之老鼠會。在80年代末期,因銀行法之修正,政府加強查緝地下投資公司,遂引爆一連串地下投資公司之倒閉風暴,其中最著名者即為「鴻源案」。
就銀行法第29條之1立法理由觀察,係針對當時臺灣社會如與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地下投資公司進行管制,因地下投資公司等以借款、收受投資或加入為股東等名義,大量吸收大眾資金,立法者認為此等行為實質上等同於收受存款之實。但對於此類型之收受存款行為,當時僅能以違反公司法第15條第3項規定,認相關公司「經營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由於處罰過輕,無法發揮有效之遏止作用。為保障社會投資大眾之權益,以及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故將此等行為擬制為收受存款,故第29條之1所禁止之行為,一般稱之為「準違法收受存款行為」。
換言之,若行為人有第29條之1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之行為,立法者將其視同為同法第29條中「違法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之行為,由於除有特別規定外,僅銀行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故行為人所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之行為,即得依同法第125條規定加以處罰。本文認為在處理第29條之1「與本金顯不相當」認定標準的問題上,要先釐清該條文之規範目的,因為規範目的與構成要件之設計上具有關聯性,必須先檢視現行法中「與本金顯不相當」之要件於設定上是否正確與適當,始進而處理其判斷標準之問題。
就吸收資金之實際案例觀察,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型態:其一、行為人以投資等為名目吸收資金,但實際上並無進行任何投資,而具有詐欺之性質。其二、行為人雖以投資等名義吸收資金,但重在吸收會員加入,欲加入者必須於繳交一定費用後,始取得會員資格,而已成為會員者必須再行招募下線會員,方得取得報酬。亦即加入者獲取報酬之基礎,是來自於招募會員,與其所繳交之費用或是有無進行投資無關,此種為目前常見之老鼠會型態。其三、行為人以投資等名義吸收資金,且確實以聚集之資金進行投資,至於是否存在如老鼠會之層級性組織結構,並非重點。行為人可能在一定期間內有依照原本之約定,支付紅利或報酬給投資者,但其後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投資成果未如預期,未能繼續依約支付紅利或報酬。
🗒全文請見:對銀行法上「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再檢視──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403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張天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加入我們大家庭?立即Send份CV過黎: ▶ [email protected]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施傅試堂分享會(香港站)》《基密部署:基金分享會+試堂》 《郭釗 - Hea富外地樓試堂》《King Sir樓市講座》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
方差標準差關係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貨幣危機的前兆 #發大財的好機會 #你嗅到了嗎?〕
今天政經八百要來跟壯士們分享,什麼是「貨幣危機」?以及它發生的原因。
如果平常多多關注這些國際金融的動態,也許你就會嗅到一些不對勁的情況,抓住這個發大財的好機會喲!
▌ 貨幣危機=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指的是在某個國家或地區內,某些金融資產貨指標在短期內突然大幅下跌的情況,有許多不同種的類型,例如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等。
而今天的主題:貨幣危機,則是指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貨幣「大幅」貶值的情況。
▌ 大幅是奪「大幅」呢?
就像是原本這個月台幣 1000 元或美金 30 元可以買到富士蘋果 10 顆,但下個月台幣突然只能買到 2 顆、美金還是 10 顆的情況。
經濟學家們當然也有自己對於「大幅」的定義,例如:Kaminsky et al.(1998)便認為當月的匯率貶值幅度比起加權平均的貶值幅度大於 3 個標準差時,貨幣危機就發生了。
▌ 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
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是由 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Krugman 在 1979 年的論文中提出。
他認為政府實施內外不一致的政策,是造成貨幣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舉例來說,當一國採取「固定匯率」的制度時,政府可以達成國際金融的兩大目標:匯率穩定、資金自由流通。
然而若政府還同時想要擴張經濟、解決財政赤字、印鈔票,試圖想要達到第三個目標:獨立的貨幣政策,這時候問題就大了!(忘記的壯士這邊請 #匯率制度大解析)
固定匯率之下還想狂印鈔票,後果就是外匯存底一點一滴的流失,當投機客發現這件事便開始攻擊該國貨幣,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讓貨幣大幅貶值的貨幣危機,便一觸即發。
Flood and Garber(1984))便延伸了這個想法,提出了「影子匯率」的概念,指的是採取浮動匯率制時該貨幣的價值。
當固定匯率等於影子匯率的時候,就是投機客們開始攻擊貨幣的大好時機!
而這個第一代模型,便能夠很好地解釋 2002 年阿根廷出現的貨幣危機。(請看VCR #史上最成功的貨幣局)
▌ 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
第二代的貨幣危機理論引進了「理性預期」的概念。
Obstfeld(1996)運用了賽局理論當中的協調賽局(coordination game)找出的兩個奈許均衡,發現固定匯率如果被投機客攻擊就會瓦解、不被攻擊則可以繼續存活,同時也補充了第一代的理論。
Copeland(2000)則提出了政府會評估捍衛固定匯率、放棄固定匯率兩者之間的成本,採用成本較低的那個做法。
在這個比較之中,會出現兩塊區域是可以捍衛、也可以放棄的情況,便形成了多重均衡。
在第二代的模型中,只要民眾喪失對未來的信心、預期未來會發生危機,那麼社會就會朝著那個方向前進,最後發生危機。
這便是哈利波特中,崔老妮對鄧不利多作出的「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在自證危機的情況下,政府平日的作風就非常重要了。
這個第二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釋 1992 年歐洲匯率機制(ERM)的貨幣危機。
▌ 第三代貨幣模型
第三代模型相較於前兩代的模型,探討了銀行和金融體系與貨幣危機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貨幣危機會對剩下的經濟體造成什麼實質上的影響。
Chang and Velasco(2001)認為,如果本地銀行有以外幣計價的債務的話,短期債務可能會無法延期,貨幣危機會造成接下來的銀行危機。
Krugman(1999)則提出另外兩個重要的因素來解釋貨幣危機: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影響公司的消費能力
📌資本流動-影響實質匯率
在這個模型當中,一旦公司們的槓桿程度高,或是外債相對於出口的比例很高的話,都有可能是造成金融崩塌的因素。
Krugman 對於 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情有獨鍾,對這起事件診斷之後,認為當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直接放手讓貨幣貶值、以及耗費大量外匯維持固定匯率,這兩種處理方式的結果都一樣糟糕,實施緊急的資本管制防止資金持續出逃比較有可能是解方。
▌ 小結
今天政經八百跟壯士們簡單介紹了三代貨幣危機的小觀念。
第一代可以解釋 2002 年阿根廷貨幣危機、第二代可以解釋 1992 年 ERM 危機、第三代則可以解釋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那你有沒有在歷史上或生活中嗅到什麼發大財的機會了呢?
下禮拜的八百回合經濟談要跟壯士們分享亞洲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敬請期待~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金融 #金融危機 #國際 #國際金融
方差標準差關係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幣圈大崩跌是為什麼?恐慌下你應該了解的 Q&A 大全】
#先訂閱免費電子報 https://bit.ly/39U5HKw
#不是因為ElonMusk
#該不該投資defi?
#熊市牛市時投資defi的差別?
#Defi應該長期投資還是轉換平台?
#BSC的defi一直被駭會影響BSC嗎?
#更多QA詳見全文:https://gamma.to/notes/bmQD2jDWFnsMBrGcXTzD
牛市的時候,大家都是天才(連網紅都可以當幣圈投顧);但當熊市來臨時,大家才會開始問基本面的問題。所以現在正式回答基本面問題的最佳時機!
雖然很多幣圈的社群會將這次的熊市怪在 Elon Musk 頭上,但我們認為 #這樣的恐慌下殺其實是散戶引起的,這為什麼會發生的原因,與 FTX 或幣安這樣的交易所有關,這通常會引發連鎖的反應:因為市場下跌被迫強制平倉,而強制平倉又導致下跌,下跌又導致了更多的強制平倉.....,也因此幣價會更進一步的下跌,這也造成昨天有超過 90 億美金在 24 小時內遭到清算。
Gamma 自己針對比特幣的價格浮動建模,並在 210 萬分鐘內觀察到了大約 5 個 50 個標準差事件,這充分的顯現出了比特幣價格的極端本質。
不像在亞洲人可能相對較保守,其他地方的投資人常常 YOLO 5 倍以上的槓桿來投資,虛擬貨幣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會一年一次或兩次自動「完全清理」掉這樣的投資人(不論他們的部位到底值多少錢,或是他們因為投資 DOGE 或 SHIB 或 AKITA 或 SAFEMOON 賺了多少)。五倍槓桿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幣價掉了 20%,你的淨資產價值就會歸零,所以現在虛擬貨幣市場因為清理掉了這些投資人,而又變回了更乾淨的市場了。
至於市場資金的佈局面,從 Open Interest(未平倉量)來看市場看起來確實可以說是有點過度重倉了。但你可以說在過去兩個月在 ETH 從 $1600 飆漲到 $4200 的任何時間點都是過度重倉。
有些投資人也會擔心:幣安、FTX 或 Coinbase 這種交易所如果給客戶太高的槓桿,遇到像昨天那種殺盤,是不是有可能需要承擔大額虧損甚至倒閉?擔心存放在交易所的幣到時候會不會拿不回來…?
簡短的答案是不會。
幣安通常就是散戶做高槓桿投資的來源,就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類似於現在發生的大賣壓發生時,幣安通常都是最大清算額發生的地方(每一次)。
不像我們之前在股市看到的 Bill Hwang 事件所看到的買方與避險基金、prime brokers(主經紀商像是著名的投行)的關係,虛擬貨幣交易所不會為他們的客人承擔信用風險,投資人在交易所的所有部位都會在能夠抵押的風險內,而當抵押率超過特定數字時,這些部位會馬上被自動清算。
而且這些交易所在這種時候都會賺不少錢,因為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的時候,交易量會拉到更高,它們就能從交易手續費中賺到更多的利潤。
而就 FTX 這個交易所來說,他們是被自營交易商 Alameda Research 所持有的,它們除了賺交易手續費以外,還會利用套利的機會(意即不同交易所之間因為大量的清算所造成的幣價價差)盈利。Alameda Research 的交易員昨天看起來非常的愉悅。
所以他們理論上不會倒閉。
#更多問題詳見全文:https://gamma.to/notes/bmQD2jDWFnsMBrGcXTzD
方差標準差關係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加入我們大家庭?立即Send份CV過黎:
▶ hr@money-tab.com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施傅試堂分享會(香港站)》《基密部署:基金分享會+試堂》
《郭釗 - Hea富外地樓試堂》《King Sir樓市講座》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
大市飄忽未定,市場仍在等待貿易戰的最新發展,我們待關稅清單公布後才為大家分析。本週為大家跟進大市及美國的最新資訊,到底下半年會如何發展?
撰文時,貿易戰方面的詳細清單仍未公布,可是市場在多月的貿易衝突下,資金不少逃離了股市。根據Bloomberg的Smart Money Flow Index顯示,資金流由高位大幅回落,現時的水平已是看2011年來的低位,即歐債危機發生的水平,反映出市場對貿易戰的恐慌及戒心。
另一方面,本週公布了美國聯儲局上次議息會議紀要,表明將繼續漸進式加息。可是亦特意提到關於市場風險的問題,如利率將在明年某個時候處於或高於他們預期的目標水平,到時候經濟或出現風險。另外,關注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變化,或是經濟增長和通脹“下行風險”﹔相關聯儲官員擔心貿易政策的風險,令經濟未能如預期般增長,需要密切留意。
回到股市方面的分析,早前街頭智慧為大家拆解過上半年跟下半之間的關係。首先是波幅方面,恆指上半年雖在創出新高後調頭下跌,但其實只是下跌了3.22%。不過以統計來說,這個跌幅是低於平均值,更低於減去一個標準差(更正﹕片段中應是<-0.99%一欄)。從機率來看,恆只有37.5%於下半年上升,平均還要跌8.39%。而幅度方面,恆指上半年下跌的交易日為52天,剛好少於平均值減去一個標準差,下半年上升機率為66.67%,平均升幅為20.45%。總結而言,其實上半年的表現並不差,主要是加息步伐及貿易戰方面影響,令股市現時處於下風,若事件開始平息下來,經濟有望重新上嗆,股市亦有望跟隨。
最後是經濟上行週期時,股市卻出現下跌情況的統,主因是技術層面上有機會出現不同步。加上經濟並非平穩的上升,有時候會跟預期出現落差及危機,會從股市中反映出來。從統計上,由2009年開始,經濟開始從谷底反轉,但恆指幾乎每年均出現一次較大型的下跌。數字來看,平均下跌的幅度達15%之上,除了去年股市走勢強勁下,跌幅並不明顯,其他年份均會出現超過10%的跌幅。而跌市的長度規模則大約是3個月左右,約80天的交易日。現時的下跌規模其實並不突出,但貿易戰一再拖延令跌市的時間拉長,亦令投資氣氛低下,還望相關衝突可盡快化解。

方差標準差關係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國民主化的推動是本世紀的大工程,台灣民主基金會要多努力去進行研究、討論;但基金會的資源有限,所以更應將重心放在民主與人權的領域。另外在國際間與我們進行相同事務且有公信力的團體,像freedom house, Chinese Media Bulletin Board等,要持續與它們合作,共同關注中國的民主化發展與對資訊的公開的議題。基金會所補助的研究、專案,研究成果、考察報告也都要公開。
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德福回應:只要是我們能主導的,我們的重心都會放在民主、人權、地方選舉、治理的方面。我們會與國際有公信力的團體保持合作關係。關於研究成果,除了安全、機密考量外,都會公開。
▶國合會、PECC、民主基金會都是外交部所管轄的財團法人單位,但是相關人事經費編列的標準差距很大。其中國合會地高階主管,薪資都遠高於其他兩個單位。本席並非認為不可以,但是外交部需要提出一套薪資、敘級職等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