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本半線人出版的阿美語字典緣起
--我們都是這塊土地的島民,同島一命。
Lokah su' ga? Lalu' mu ga Wagi Qwali.
Kwara mtswe'. Muway su balay.
------(以上 泰雅爾語 賽考利克方言)--
Kapah haw kisu,salekaka mapo:long,
Ci Cidal Palang Ku ngangan nu maku.
Aray. Arayun 2021/05/24
Wagi Qwali Cidal palang
-----以上(阿美語 南勢方言)
今年(西元2021)初開始,春節前後,在新北市府原住民行政局長羅美菁(WAGI)到記者室拜年,她在記者室看見我的筆記貼滿標籤,各顏色的螢光筆畫滿註記。
當時,我桌上有一本「阿美族圖解實用字典」(應該已經絕版),也是依照字母貼滿標籤,裡面還有滿滿的眉批,我告訴泰雅族的WAGI局長,這一本藏書是26年歷史,是1995年由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新北市府文化局前身)出版,是當時的台北縣長尤清、文化中心主任劉峰松(彰化半線員林人)委託林生安牧師、陳約翰先生等人編撰、時任三峽鎮長洪見文出版。
劉峰松先生是歷史學家、藏書家,當時在紙本文字閱讀仍是主流的時代,文化推動著力甚深。彰化古稱“半線” ﹝PASOA﹞,是以原住民半線社而得名。劉峯松先生將自己多年來陸續購得蒐藏的數萬冊台灣文獻獻給國人,在彰化縣員林鎮成立「半線文教基金會」。這是後話。
至今記得,WAGI告訴我,她很清楚林生安牧師,也說了一些其他族語老師的名字。當時,我沒有告訴她,準備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趁空嫌,隨手將字典、講義、教材、讀一讀、唸一唸,說一說,去族語認證試試功力。
當天,WAGI也鼓勵我去參加認證(當然,這也加深應考的動力)。上樓後,羅局長請秘書送了一本張月瑛老師編著的「美語教室」 教材送我。後來,我發現作者就是我在網路族語教材上,影片阿美族語(海岸阿美語)教學的老師,也對後來我參考與學習幫助很大。
誠如好朋友大俠邱銘源先生所說,人的一生過程,除了愛自己,受助於貴人幫助很大。語言的學習,要充分的互動以及不恥下問。我在國中時期,當時的語言教學方法下,我被英語老師嚇到,以致於豆芽菜認識我,我不認識他,至今仍是菜英文。現在,通過阿美語(南勢方言)初級認證,要感謝的是高喬瑋先生。
過程中,誠如陳之藩先生文章所說,要感謝的人很多,那就謝天吧。高喬瑋老師(BASPANAY=老師=Sinsing)是花蓮瑞穗人,也是記者室的同業,在記者室改裝以前,他曾經送我一本「阿美語生活圖解小字典」,是以前前縣長周錫瑋時代的原民局長朱清義所編撰(咦?當時為何沒有給我一本參考)。這本小字典也對後續的學習幫助很大。
更重要的是,過程如果有不懂的,有現成的高老師可以對話、應用,他也會糾正我說錯的地方。雖是平常一些嘻嘻哈哈的問候,加上葉仁富特派、李梅瑛記者(母親阿美人)的敲邊鼓,日子很快就過去了。
【關於巧門與撇步】
還要感謝的是,今年3月的教育局茶會中,因為採訪教育局國小教育科長林奕成關於國小族語教學議題,他提供借我一套目前學生在學習的「點讀筆」與教材,翌日撰寫的一篇報導還引起電視台記者同業的根進。這套教材,其實是融合網路學習教材的紙本,但,「點讀筆」可以便利攜帶。
【推動族語教育 新北:善用科技1名學生也開班】
最新更新:2021/03/10 22:45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103100296.aspx
這次認證初級聽力滿分,可惜口說只有29分(滿分40),要加油的地方還很多。依據經驗,以及認證內容,可惜當初報名應該直接挑戰中級,不過,那不是重點,語言是要來用的,不是拿認證來炫耀的。
誠如,新北市政府今年元宵節時所舉行原住民族文化會議時,與會頭目與領袖們、新北市議員馬見、楊春妹等呼籲學校要重視族語教育,族人在家主動與孩子說族語,營造學習與應用語言的環境。
這次的跨族群語言學習,其實,在網路上的原住民族委原會「族語E樂園」網站有許多教材,各大學族語數位中心 設計製作的語言資源也可以應用。我個人的狀況是,上述教材幾乎是阿美族語「南勢方言(北部方言)」,與紙本教材、真人老師、影片教學的多是美語海岸方言、馬太鞍方言(秀姑巒方言),所以,自己要稍微融會貫通一下。
過程中,也因為正在就讀世新大學的學弟姪子吳亦宸暑假期間去了花蓮縣豐濱鄉磯崎部落田野調查、拍攝記錄片等,我也稍微去瞭解這30多年前常會路過的部落,理解磯崎(撒奇萊雅語:Kaluluwan)位於台灣花蓮縣豐濱鄉最北方,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隨後,理解撒奇萊雅隱藏在阿美族人的歷史,回頭,看看,其語言與阿美族語有許多共通的地方。
畢竟,這是跨族群的完全陌生的語言,要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學習,我從基本的、熟悉的語詞開始學習,網路上「千字詞」有分類,諸位也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分類,歸納。我將筆記本依照各類常用的語詞,以標籤備註後,貼在各頁邊緣尋找,遇到有機會對話時,不管她說對或說錯,就勇敢對話或請老師指導糾正。
基於以往國中學習英語被「文法」嚇到的經驗,族語的學習,我以生活經驗著手,用最根本的土法煉鋼自學。然後,聽老師與教材聲音後,以紅筆標註『翻譯』成我熟悉、可以理解、背誦的語文(可以是中文、漢語、客語、台語、或英語),只要有利於背誦解即可。
隨後,考古題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也慢慢找到一些南島語言共通的脈絡。誠如網友退休老師Doris Ke所說,她是土生土長閩南人,在在布農族5間學校執教鞭19年(現在應該沒有教鞭這東西了吧?還是改成「愛的小手」?)(109/8退)。Doris Ke老師曾於106年考取布農族族語認證中級合格。也是自學通過認證的她說,族語學習不難,會英文拼音法的通常能看懂羅馬拼音可以自行學習。
【動機與念想】
家父來自中國廣西,相當偏遠,是距離越南邊境的山城,以前稱呼「鎮南關」現稱友誼關的地方,青年軍從軍來台,說的是廣西方言與粵語。 母親是台灣台南人,說的是台語,外祖母或許應該有西拉雅族血統。 不過,我們從小就住在新竹的客家庄,說的是客語海陸腔方言,以往,爸爸與叔叔、伯伯鄉叔在世時,聽鄉音交談與辨識,已經熟悉那種陌生有親切語言的味道。
我自己因為服役期間的花蓮、台東海濱地緣關係、網路初起時與排灣朋友滋膏、山豬,與李孟驊、阿美朋友法拉漢、的關係、在醫療服務團隊擔任志工時,認識朋友娃利斯等關係;或跑新聞認識許多的原民公職人員、民代,即使我在全台灣各部落裡打轉25年,卻從未好好認真學習起某一個族群的語言,只是,一兩句簡單的問候語或招呼用語。這次,狠下心來學習,其實,也沒有這樣困難。
跑新聞32年,我們一直用筆與鍵盤寫著,呼籲大家重視母語。但,我總覺得自己要去落實看看,才更能發現問提、改善問題。甚至,推動與寫新聞或撰述評論會更有說服力。自己有兩位公主也通過了客語初級認證,更激勵我、讓我刮目相看的是,太后大人可以從完全不會說、不會寫、不懂聽客家話,卻可以自學、認真做筆記,一路過關斬將通過客語(四縣腔)的初級認證、中級認證。實在是太厲害了。令我衷心佩服至極。太座做筆記的認真精神,才是學習的典範。
不過,輸人不輸陣,這次,身為女生宿舍舍監的夸父老鷹,除了在客語認證(海路腔)通過中高級認證以外,也在阿美語(南勢腔)通過初級認證,總算在家中的話語權扳回一城。
今年四月的某個星期六,與同事調班去應考,並沒有告訴鴻國兄、佩瑤妹當時調假的原因,今天因為放榜揭曉,才不會無顏見江東父老。(遺憾應該直接報名中級)。
僅以自己為自己命名的
WAGI QWALI(泰雅語、太陽、老鷹) , CIDAL PALANG(阿美語、太陽、老鷹)
作為本文結語,面臨疫情當前,依舊嚴峻,祝福大家,
--我們都是這塊土地的島民,同島一命。
穆懷述 巴萊(Muhwy su balay)--泰雅
阿賴 (Aray)--阿美
烏妮娜 米呼米尚,(mihumisang as)、謝謝(uninang)--布農族丹群
瑪莎露 馬力馬力(masalu及maljimalji) --排灣族語
2021/05/24
#夜夜笙歌不山不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10的網紅開心公主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出書啦#請問國考好考嗎#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販售 開心公主出書啦 『請問,國考好考嗎?』 http://www.chienhua.com.tw/chienhua_EDM/20190411/20190411.html 各大書店及網路商店都有販售,快get一本,讓你不管在心理素質、選擇類科、安排讀書...
「新聞行政考古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心得] 高普考新聞(選考英文)雙榜之還願文-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戴然傳播教室- 推薦不久前放榜的新聞行政地方特考三等狀元 ...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上榜心得111年高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上榜心得分享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戴然老師Q&A】新聞傳播類國考大解密(新聞行政每年錄取率 ... 的評價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方特考三等榜首,分享給準備體育行政的考生:
首先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師長與應考前輩,有您們的幫助,我才有可能在這裡撰寫這篇文章回饋大家,也希望這些經驗可以幫助到未來想納入這一行的朋友們。
1、 心態建立:
強大的心理建設是準備國家考試路上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在挫敗後迅速重拾信心,或者是面對旁人有意無意潑冷水而不被動搖,另外我也建議踏入這條路上的考生,除了公務員工作穩定以及薪資實質的誘因外,更要有一個能說服自己為何要踏入體育行政這一行更深刻的理由,因為這一份強大的內在動機會在往後的日子裡,支持你繼續前進。
另外我也鼓勵考生,不要把考試當作是一種門檻與折磨,而是當作未來考上之前必要的職能訓練,這樣準備起來會比較有動力一點,也會比較甘願。
2、 應考背景與經歷:
我是體育學系學士與碩士的本科生,研究所主修運動管理,大一時其實就已經知道,除了當體育老師之外,也有體育行政的路可以選擇,但我真正開始萌生想要實踐的念頭,是在讀研究所時,一邊在大學體育室擔任行政工作的時期,因工作所帶給我的成就感。
完成碩士論文後,我延畢了一學期,一方面是需要一邊補習行政法,一方面也是在學校可以提供給我比較多資源可以備考,第一次106年高考第25名(取11),讓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畢業之後,回到了家鄉,剛好也在所在的縣府教育處應徵到體育相關的職務,這一年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心理上相對踏實,工作的實務經驗對我考試充實了很大的能量,但其實上班也佔掉了我大部分的時間,這一年(107)高考與地特分別是第17名(取8)與第8名(取1)。
隔年在父母的建議之下,於是我辭掉了工作,當起了全職考生背水一戰,全職考生的生活雖然多出時間,但相對也多了很多壓力,對未來的徬徨,旁人的眼光等等,108高考考了第10名(取4),曾讓我一度想就此放棄了,所幸在家人100%支持下,我才得以在這次地方特考順利上榜。
3、 讀書方法:
(1) 時間安排:
1. 半工半讀:平日回家後每日至少2 小時,假日圖書館8小時。
2. 全職考生:每天圖書館專心讀8小時(09:00~17:00),因為回到家基本上我也看不下書了,則搭配相關議題的影片作為輔助。
(2) 共通原則:
1. 一本書原則:所謂一本書原則,並非只讀一本書,而是以一本書作為主軸,並融會各家參考書後,能夠自己整理出一本書的筆記與心得。
2. 習慣聯想:養成聯想的習慣,例如看到一則體育新聞或法律事件新聞時,要能時常聯想到可能的考點是甚麼?此外也可以藉此一邊回想以前讀過的內容有沒有記熟。
3. 勤做習題:除了考古題一定要全部做熟之外,也要以上述的聯想的方法猜題,並「實際手寫」練習。
4. 筆記整理:前期我有以電腦打字,希望可以做成一本完整的筆記,但我後來發現雖然可以當作參考,並隨時補充資料,但是實在太花時間了,而且打過即忘。所以後來筆記的方式還是以考古題擬答的方式,手寫作成筆記。手寫雖然速度慢,但是慢讀的過程卻更有助於內容消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習慣在考試上手寫的速度與感覺。
4、 各科準備:
(1) 國文:58
雖然沒有特別準備,但公文格式及用語務必要背熟,作文的部分可以參考專業科目的內容,就可以跟其他考生的內容有所區別了(尤其運動社會學與體育史都有很多例子可以拉進來寫),選擇題純吃老本。
(2) 法學知識與英文:64
憲法與增修條文熟記是最基本的,但近年更偏向考大法官解釋,坊間都有很多參考書可以參考,至於法學緒論的部分,高考與地特三等的部分雖然包山包海但題目本身不至於考得太難,建議可以找一本《圖解法律》的書籍幫助理解,另外我也有買陳治宇老師的參考書搭配看,剩下的就是利用零碎時間勤做阿摩練習了。
英文的話其實沒有特別準備,個人英文程度不算很好,對我來說英文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了,但閱讀測驗題相對好拿分,務必把握。
(3) 行政法:79
上過一年林清老師一年的面授課程,真的建議至少一定要去上過一輪課程(尤其無法律背景的考生),薯叔的教法受一致好評,網路上已經非常多的評價了。
除了在行政法這科外,我也應用老師的擬答與整理筆記的方式在其他專業科目上,真的對我收穫非常很多,有種「啊…原來書應該是要這麼讀的」的感覺。
至於要選擇函授或和面授我覺得因人而異,函授雖然可以反覆看,但如果時間允許我還是建議面授,一方面可以方便問老師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是自認自制力較差的考生,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步調走;但我也知道也有考生因為上班和家庭時間上的不允許,函授就是個還不錯的選擇,但是一定要按表操課!否則內容很多,後期一定會消化不完。
另外我認為比上課更重要的是,自己多練習跟消化,這也是為何我只上了一輪課程,後面2年都是純靠在家自修了!選擇題建議勤做阿摩,建議要練到至少考試不會錯超過4題的穩定度;申論題則搭配老師參考書內的題庫,另外個人也覺得猜題非常重要,尤其是那種選擇題已經前幾年考過的新議題,申論題還沒考過的,就極有可能出現,這次運氣非常好,剛好命中行政執行聲明異議那一題,拿了20分。
(4) 體育行政與管理:52
以鄭志富老師的《體育行政與管理》和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白皮書》,作為備考的雙主軸,再搭配其他的書籍當作參考(詳書單)。這幾年雖然考的題目不算是非常難,但分數似乎有越改越嚴格的趨勢,所以建議準備到後期要廣泛閱讀,多多套用管理理論和實例旁徵博引,才能寫出亮點。
(5) 運動社會學:77
這一科原本是我非常不擅長的科目(可能以前書真得看太少…),所以我先去找了蘇維杉老師的參考書把基礎重新打好,因為這一本寫得相對簡單,而且舉了非常多台灣本土的例子,非常有助於理解。但是後期漸入佳境後,我則以王宗吉老師的書為主,這本書因為是譯本,有很多國外著名實例與社會現象可以參考。
此外也推薦陳子軒老師的《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這本寫得非常活潑,沒有教科書那種硬梆梆的感覺,舉的也都是最新的例子,非常豐富可以當作擬答參考,也可以當作閒書來閱讀。
因為近年偶爾會考出比較純社會學理論的題目,很怕拿到考卷就被嚇傻了,因此我也找了陳遠老師的參考書來搭配。
(6) 世界體育史:86
以吳文忠老師的《體育史》(編修版)為主,這本書已經出版超過了近半世紀,許多體育科系都還拿來作為上課用書,就知道這本堪稱「體育史的百科全書」有多麼重要。另外我也找來徐元民老師的《體育史》來搭配,這本書的寫法與吳文忠老師的寫法截然不同,比較偏向探討哲學意義和比較,可以更充實答題的內容。
至於其他比較細節的部份我則是參考了《體育運動大辭典》、《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體育專輯》等資料,此外日本也為了東京奧運會也拍了一部日劇《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個人覺得這部日劇非常精采,非常有助於對於近代奧運脈絡的釐清,也讓我在休息之餘,能以更輕鬆的方式一邊吸收體育史的知識。
近年偶爾會考單項運動的歷史或發展,實在非常不好掌握,但可多留意一些時事上或是台灣國際賽成績還不錯的運動種類來準備。
(7) 體育原理:64
這一科基本上就是一個綜合性科目,其他科能考的,這一科也都能考,尤其和運動社會學有很多重疊的部分。
這一科比較特別的是,要把幾個如「體育」、「運動」、「遊戲」、「休閒」…等名詞的定義與關係多加釐清,並把握好12年國教、身體素養、身體與運動文化、電子競技等議題。
參考書我則以許義雄老師的《現代體育學原理》為主,並搭配其他書單上的書作為搭配。
(8) 運動自然科學:86
近幾年運動科學的考法比較應用,所以在以書單上《運動生理學》、《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打好基礎後,我後期開始找了《肌力與體能訓練》、《學校運動教練手冊》…等當作重點閱讀,尤其《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手冊》是體育署寫給第一線教練的官方資料,相對容易閱讀,也有非常多的實例,更重要的是貼近實務,整本都是滿滿的考點!
至於很多人問我運動生物力學的部分,因為考的比例偏低,而且不好準備,我建議把以前國高中物理課中古典力學的部分再拿出來複習,並搭配運動實例,應該就不會差太多了。
最後謝謝大家看完這篇勒勒長的文章,感謝一路上給我支持跟幫助的家人、師長及同學,也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回饋到所有還在努力的考生,最後送上我去年初失意時,在日本東京淺草寺抽到的詩籤,作為我最誠摯的祝福:
鑿石方逢玉
淘沙始見金
青霄終有路
只恐不堅心
備考書單: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qqzUQMEb18eR-3PAwX2llasAZ7YMT3H/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幸通過108年移民特考三等英文組筆試,以下是我的讀書方法與心得,希望能幫助正在準備考試的考生。
一、背景
國立大學外文系畢業,在職場上打滾一年後辭職,決定投入國考。
我選擇的是雲端函授的方式,因為考量可以省去交通時間,且可以重複聽課,但函授的缺點就是有問題無法當面問老師或請老師批改申論,而且函授因需要後製影片與製作筆記,在課程上的進度會比面授班慢一些。我認為函授和面授,沒有好壞之分,大家可以斟酌自己的情況選擇囉!
二、各科準備方式
(一)國文
1. 選擇:沒有特別準備,考前有特別背一下書信用法以及題辭。
2. 公文:藉由練筆維持手感,參考林嵩老師課本上說明及辦法段可以使用的句子,考前自己試寫練習。
3. 作文:拿到題目之後,先別急著寫,一定要好好的審題,利用林嵩老師教的審題法(雙軌/單軌),再列出每段的重點後才開始動筆。建議可以準備幾個偉人的故事舉例用,作文盡量寫到四面,記得不要離題,多引經據典可以得到不錯的分數。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1. 憲法:我是將韋伯老師的書唸過一次後,把課本內容整理成筆記,平時利用阿摩做大量題目,再把錯的地方或重點謄回自己的筆記,之後的考試都看自己的筆記而已。大法官釋字一定要熟,多留意當年新的釋字。
2. 法緒:法緒的範圍太廣了,所以我也是用阿摩做大量的考古題,還有買陳治宇老師的"法學緒論(大意)測驗題庫"來練習。在考前兩個月我有看一些常考的特別法,例如:公司法、消保法、性平法、著作權法、全民健康保險法。
3. 英文:因為有準備專業英文,這部分就沒特別準備。不過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考試時間,我就是太掉以輕心了,最後面的英文差點寫不完……。
(三)行政法
我是第一次學習行政法,一開始雖然會有點懵懂,但好好跟著林清老師的腳步,到後面會有種融會貫通的感覺。林清老師對於考題的敏感度很高,所以老師上課說哪邊是選擇/申論重要考點,一定要馬上畫上星號啊!
1. 行政法的讀書方式,我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在聽完函授的兩天內,會讀完老師上課的內容還有寫好筆記。這時會將課本內的內容全部讀過,老師沒畫線的部分也會大略看過。
*第二階段:然後在課程進入大約三分之一時,我就開始回頭念,這時主要是看老師有畫線的部分,讀完一個章節後,搭配林清老師的"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練習選擇題,這樣可以比較清楚每個章節的重點還有考點,然後我會再把錯的地方,重點加註在筆記上。
*第三階段:這時已經快要接近考試了,主要快速看過筆記跟課本內容,再做一次選擇題,這時選擇題只做錯的題目,然後開始看法條加深記憶。
2. 選擇:我覺得行政法選擇題拿高分關鍵是練習大量題目,以及熟悉法條。林清老師上課會註解法條,幾乎所有重要的法條都有講解到,對我很有幫助,讓我的選擇題拿了46分。我會用阿摩練習題目,也有購買林清老師的"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每個題目下面都有詳解,檢討起來很方便。
3. 申論:我大約是在二月底的時候才開始練習申論,我覺得開始的有點晚了,不熟悉申論的同學可以早點開始準備,一開始真的只能照著書上抄,到中間可以開始練習自己看著課本老師畫線的地方寫完一題。我準備的方式是參閱林清老師的"行政法申論題型百分百",在每個申論考點中挑出一至兩個題目,抄寫在26孔申論紙上,所以到最後會累積自己的一本申論考題,考前就只背誦自己抄寫的考題,主要掌握大標小標,還有關鍵字,應該就能拿到基本分數。移特很常出行政罰的部分,所以我有特別多練習行政罰的題目。
(四)入出國及移民法規
移民法這科就是要努力地背誦,一開始真的很頭昏,但這科一定要用滾雪球方式不斷複習,到後面會有一些要件是重複的,所以一定要把根基打好。程譯老師提供了很多法條記憶的方法,像是可以利用口訣、或是把法條關鍵字編成一個故事,幫助記憶,我也用了這個方法創造自己的法條口訣。還有要特別注意各個法之間的比較,例如停留時間例外延長的要件(移民法§8、大陸地區人民入台辦法§19、港澳居民入台辦法§12),三個法的停留例外延長要件有些許不同,利用表格方式做比較就很一目了然。移民法規延伸的子法太多了,我主要就是看熟程譯老師書上有列出的法規,其他太細節的子法就是靠寫題目時有個印象。
1. 選擇:移民法規的選擇題我也是利用題海戰術,除了移民特考的題目外,我也有練習戶政的題目,主要是利用題目熟悉法條,出現比較偏門的法條時,至少能有個印象。
2. 申論:申論題我是整理移民跟戶政的考古題,抄寫成一本自己的申論題庫。考前就看自己的申論題庫練習,還有背一些重要的法條。
(五)外國文
1. 翻譯:平時會看"台灣英文新聞",裡面有新住民的分類主題,可以熟悉移民相關單字,自由時報的"中英對照讀新聞"也是練習翻譯的好工具,每篇新聞下方都有列出單字以及例句。翻譯就是多寫多練語感,可以不用用太艱澀困難的字,掌握語譯順暢、單字不要拼錯就好。
2. 作文:我是去找雅思的作文題目來練習,盡量每個領域都練習到(例如:科技、環境、學習),大概在一月開始練習作文,每兩個禮拜寫一篇。
3. 單字:購買眾文出版社的"究及英單12000高階字彙",每天大約背30個單字。
(六)國土安全與移民政策
1. 國土安全:這科的範圍無邊際,所以我參考之前考上學長姊的作法,自己列出主題寫模板,考試的時候就算遇到沒準備的考題,還是可以利用模板內容多沾一點邊。我的準備的主題有:國土安全、安全管理、恐怖主義、資恐防治法、資通安全管理法、災害防救、我國關鍵基礎設施、國際合作、公私協力。
2. 移民政策:熟悉基本的移民理論(推拉理論、雙重勞動市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了解我國目前勞動市場的問題(晚入早出、高出低進),多多關注政府新的政策,像是新經濟移民法,以及外國人才專法……等。
(七)國境執法與刑事法
1. 刑法:艾倫老師教得內容很有系統,適合第一次接觸刑法的人,要把三階理論、故意過失、錯誤理論搞懂,申論題才寫得出東西。刑分部分,我有列出常考的法條,將法條要件、重點寫在旁邊。
2. 刑訴:因為刑訴比較晚開課,我只有上課專心聽周昉老師的講解,將複習重點放在:強制處分、證據、傳聞法則,考前著重法條於拘提、逮捕、羈押、搜索、扣押、傳聞法則、不/緩起訴處分、免訴判決、不受理判決。
3. 國境執法:這科我基本上是跟著國土安全一起念,參考白容老師的課本,抓出大致主題方向,準備的模板有:司法互助、人口販運、司法管轄權、引渡、現今執法運用之科技、境內查察、觀宏專案。
三、結語
踏入國考這條路就像是一個賭注,在準備考試的期間,多少都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刻,或是緊張念不完的心情,這時要堅定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有時候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呀!在準備考試期間,也別忘了要運動,可以放鬆身心也可以為二試體測做準備。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家人還有朋友給我的鼓勵與支持,還有志光老師的教導。
希望這篇心得文可以幫助正在國考路上的你們,祝大家都能達成自己的目標!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出書啦#請問國考好考嗎#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販售
開心公主出書啦 『請問,國考好考嗎?』
http://www.chienhua.com.tw/chienhua_EDM/20190411/20190411.html
各大書店及網路商店都有販售,快get一本,讓你不管在心理素質、選擇類科、安排讀書計畫還有考場反應等等,都高人一等!
0:07國考類型 1:26設停損點 1:55要不要補習 2:25讀書計畫 3:36要全職考試嗎 3:57高普書單 6:53初等書單 7:53初考tips 8:45申論完美筆記 10:31背法條 10:39補習班答案得分 11:51從考古題準備考試 12:07選擇tips 12:51專注力 13:05英文 13:45刑總 14:23民刑總 14:58政治學 15:37作答書寫和筆 17:03考運 17:51考生壓力 19:31公務員工作性質 20:32明年的缺 21:06新聞 21:47今年的缺
本片是網友看了以下三支影片後所詢問的問題,歡迎您前往觀看。
公主也在上班,時間有限啦~ 如果您有國考問題想討論,請看完連同這次影片的這四支影片後,影片中還未回答您的問題的話再請留言詢問喔~ 國考夥伴們加油 !!
國考系列影片★HOT★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Ddf1UVXSi5IdHONP0gsyaTwexloYSWw
快訂閱『開心公主的日常』(不定時出片)
Youtube頻道https://goo.gl/e7s3F9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princess.daily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戴然傳播教室- 推薦不久前放榜的新聞行政地方特考三等狀元 ... 的必吃
推薦不久前放榜的新聞行政地方特考三等狀元(台北市) 司徒懿的心得與建議(新出爐). ... 第一次上戴然老師的課是新聞行政得分講座,分析歷來考題方向,回家後我自己 ... ... <看更多>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上榜心得111年高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上榜心得分享 - Dcard 的必吃
這科使用英文的比例相對重,因此有興趣考取的考生可以先試閱考古題衡量一下英文能力,若英文程度好的確很有優勢。 備考時程 110年11月~1月當時 ... ... <看更多>
新聞行政考古題 在 [心得] 高普考新聞(選考英文)雙榜之還願文- 看板Examination 的必吃
受惠於國考板上各種資訊、板友的取暖與打氣,很早就決定如果有幸上榜,一定要好好記
錄一下準備心得,分享給未來需要的人。2021年受疫情突然惡化影響,延期的亂七八糟,
相信各類國考的考生都辛苦了!能夠堅持走完這一年,真的都值得給自己好好鼓勵。
文筆不見得太好,還請多見諒。
考試結果
109地特三等 落榜(台南市)
110高考新聞 排名1
110普考新聞 排名2
詳細如圖。
*國考是相對分數,極端的低分是可能出現的。當下不會寫、亂寫是一回事,但切勿慌了
手腳,讓心態崩潰,先求堅持考完比較重要。倒是閱卷教授真的不怎麼給面子,明顯寫錯
就是連筆墨分數都不給。XD
一、 背景
122大傳所碩士,大學是英語系,算半個本科系。畢業第一時間就遇上疫情,即便有找到
工作,但考慮過自己的個性還是偏好適合穩定中求發展的環境,且對於新聞、英文都並不
排斥,就選擇了新聞行政。考試準備上,由於過往碩論主題偏向網路文化、社群上的群眾
行為等,對國際現勢、公共關係仍較陌生,某部分也算是從頭開始準備。
因為仍有正職工作,衡量自己需求後,選擇透過補習提升效率。這類科的補習班應該不太
需要再多介紹,也覺得除了補習班幫忙,自己後續的複習,還有堅持、自律都十分重要。
尤其這次又被疫情影響延期三個月,更要戰勝心理上焦慮、煎熬的那一關。
考試歷程約莫是2020年6月決定投入國考,12月先嘗試地特,2021年10月考完高、普考。
2021年情況特殊,年底還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也考了三等地特。
二、各科準備
(一)共同科目:
「國文」、「法學知識與英文」的準備方式,與過往的大家沒有不同。除了把補習班附的
影片課程看完外,就是刷題目(阿摩),盡可能讓看過的、常錯的題目,在考試時不要再
錯,也陸續更新後來的釋字、修法,避免被舊的東西誤導。而因為專業科目全是申論題,
在書寫的練習上也與作文並不衝突。此外,由於高考這兩科佔比不高,其實是採取相對佛
系的方式準備,把時間留給專業科目。
(二) 專業科目:
由於專業科目環環相扣,刻意分科並無意義,因此在準備上,只區分為「英文的練習」與
「傳播科目的練習」兩件事。
還是不希望文字太過混亂難讀,就盡可能只提大原則。
1. 備考期間用過的書(加註*者為主觀推薦,包含高普考後至地特期間)
倪炎元(2009)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
*唐士哲、魏玓(2014)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
孫秀蕙(2016)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
*彭芸(2017)數位時代新聞學
*蕭文生(2017)傳播法基礎理論與實務(要留意部分法規有修法!)
黃俊儒等(2020)新媒體判讀力:用科學思惟讓假新聞無所遁形
*劉致昕(2021)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
、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黃哲斌(2021)晨讀10分鐘:未來媒體我看見
洪浩唐、沈伯洋等(2021)戰狼來了:關西機場事件的假新聞、資訊戰
*王鼎棫(2021)進擊的公民 Attack on Citizens:探索社會議題的法律指南
Rory Medcalf (2020) 印太競逐:美中衝突的前線,全球戰略競爭新熱點
Shambaugh (2021) 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
*Sheera Frenkel & Cecilia Kang (2021) An Ugly Truth: Inside Facebook’s
Battle for Domination (好像會出中文版)
2. 補習班講義、相關專書是基本,初期就是準時跟著補習班課程、事後好好把書讀
過去,累積知識量。
3. 先前寫過論文,對讀期刊、找文獻並不陌生,也透過圖書館、網路資源找到很多好
用的資料。
推薦: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資訊社會研究、問題與研究等
4. 新聞是個很重視「新」話題的類科,除了讀書外,追蹤學者、在職或前新聞工作者
,以及各類新聞及評論網站也十分重要,甚至透過聽podcast也有不錯的收獲。
推薦:端傳媒、BBC(中/英文)、報導者、New York Times、Al Jazeera、鳴人堂、轉
角國際(含podcast節目)、媒大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法律白話文運動(含法客電
台)、劉必榮教授的國際新聞評論等。
5. 考古題練習:
這次因為疫情延期三個月,本來跟著補習班交作業的期程,前一年地特到2021年6月止,
約莫練習寫三百題(延期後共約四百題)。擔心延期反而讓手感生疏,除了複習外,還是
多練習了一陣子,也恰好跟上Dcard公職板上兩位同類科考生揪團,維持了兩個多月透過
線上提供猜題、針對最新時事及可能考試的方向討論的模式,在此也致上感謝。
6. 專業科目的筆記整理:
我喜歡塗塗寫寫、用紙本書寫加強印象,所以即便有透過平板、筆電的OneNote累積電子
筆記,另一方面更喜歡用活頁紙寫下重點,最終累積成一本筆記,融合各科。
主要的傳播科目,我傾向把練習過的考古題分門別類,把自己寫過的文字再讀一次,抓出
考試時可以利用的文句。我透過類似心智圖的方式,把相關的概念、議題整合在一到兩頁
的紙上,盡可能只寫最精簡、自己看到就能聯想到細節的文字。(但後來又陸續補寫其他
重點上去,變成東一塊、西一塊就是了XD)
傳播法規方面,由於法規必須重視文字的精準,以避免在運用上有曲解、書寫上容易讓人
誤會的情況,所以包含刑法310條的誹謗、釋字第509號對誹謗刑責與言論自由的見解、釋
字第689號對跟追採訪行為、新聞自由的分析等,都是盡量用精準的文字,搭配我在練習
時寫得出來的敘述,整理成列點式的筆記。
國際現勢是我比較苦手的領域,前一次地特也考很低。因此除了補習班資料、參考書盡可
能讀熟,對理論有基本概念後,做的就是大量蒐集、閱讀國際時事的資料及分析。像是疫
情、美中關係、印太戰略、南海情勢、歐洲對台及對中態度,或者四方安全對話,乃至更
近期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等都是可以在論述上應用的,甚至直接在考題出現
的議題。此外,透過國際情勢,去思考對於台灣短期、長期的影響,也有利論述上加強深
度。
然而當下還是有不會寫、沒寫到重點,或根本寫錯的,老師打分數好像也沒在手軟……,
高、普考的國際現勢都各有一題掛零(苦笑)。不過,這也代表了考試當下就算有不會寫
的題目,也要穩住心情,不要讓心態崩潰掉,先求努力寫完再說。
民意與公關則是個初入門很陌生,但掌握概念後,卻十分有趣的科目。準備上除了理論基
礎外,也滿常看官方新聞稿、中央及地方政府回應媒體時的說法,把還算理想,以及明顯
NG的例子記錄下來。例如即便台灣的疫情控制相對國外穩定,但指揮中心、中央政府對於
外界質疑的回應,乃至近幾年中央、地方政府在政策行銷、溝通上不時出現的「迷因工程
」等,同樣存在著不少疑慮。考試準備上,可以結合公關概念(未必每次皆須寫出理論,
活用概念比較重要),把官方處理爭議性議題的做法作為案例,加上自己的想法,整合成
完整的論述。
7. 英文:
針對新聞行政的英文,我的原則就是「勤勞地寫」,和「我就寫爆」!
大方向是盡量讓自己每天都練習至少一組中、英新聞的翻譯,維持對語文的感覺。同時也
透過考古題、先前補習班出的作業,練習英文寫作。
英文有它的挑戰性,但未必不能克服,掌握翻譯時注重文字選用的合理、易讀,避免翻譯
腔,以及寫作時的段落前後邏輯連貫、合理,而且清晰即可,深難字彙、華麗語句都不見
得是必要。如果仍會擔心,建議要找英文不錯,甚至母語人士讀一下書寫的文字,慢慢修
正自己寫作上的盲點。此外,即便準備再充足,翻譯題仍可能有當下不會的字詞,其實還
是可以透過前後文推敲,把可能、合理的意思翻譯出來,且盡可能潤飾到好讀、易懂的程
度。
三、致謝
國家考試是條孤單的路,也容易因為備考時程拉長,漸漸消磨熱情。又加上疫情三級警戒
,經歷至少兩個多月不適合出門、在家辦公的日子,實在讓考前最後這段日子十分煎熬,
也有點焦慮。
自己是透過宗教、禱告的力量,以及和家人、朋友的陪伴、聽我講講幹話等方式,讓自己
心態上可以稍稍放鬆,從而能夠堅持下來,調整心態再重新出發。因此十分感謝身邊的親
朋好友,無論疫情緊張時,透過視訊和朋友遠距乾杯,或者解封後一起出去走走、吃飯,
都讓兼職備考的考生得到不少能量。
題外話,我也是滿迷信的人,2020年地特考前去中部玩時,還去追分車站買了「追分成功
」的硬式車票,放在隨身攜帶的悠遊卡套裡,沒想到還真的有點效用。
最後,也謝謝每一位在國考板交流資訊、互相鼓勵的朋友。
如有對新聞行政有興趣的朋友,我也樂意提供協助。
文章好像還是不短XD,總之謝謝閱讀。(雙手合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641384297.A.02C.html
※ 編輯: happyjohnny (123.193.10.3 臺灣), 01/05/2022 20:06:51
※ 編輯: happyjohnny (140.122.53.92 臺灣), 01/06/2022 11:00:00
※ 編輯: happyjohnny (140.122.53.92 臺灣), 01/06/2022 12:32:59
祝福早日上榜!
※ 編輯: happyjohnny (123.193.10.3 臺灣), 01/16/2022 00:36: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