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談情緒》#迴避真實情緒的防衛機制
我是綠豆爸,
昨晚在可能幸福學院的讀書會當中,
我們一起共讀留佩萱的《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書中提及的「防衛機制」,
讓夥伴們激起了熱烈的討論。
防衛機制是指任何讓你不用接觸真實情緒的方式,它可以是想法、反應或任何行為。下列是一些常見的防衛機制,請花一點時間檢視平常自己使用哪些防衛機制。——《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在書中列出了以下常見的防衛機制:
微笑或大笑
開玩笑
轉移話題
嘲諷
翻白眼
不斷講話
沉默、放空、逃避,並告訴自己不可以想這些事
延或迴避(像是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丟履歷)
批評別人或自我
認為自己比人優越
把事情合理化、幫別人或自己找藉口
告訴自己這沒什麼,不要大驚小怪
讓自己很忙碌(不斷工作或把行程塞滿)
採取冷淡、事不關己的態度
講話含糊(總說「我很好、我沒事」)
讓自己分心
否認或忽視
憤怒、暴力行為
過度思考、進入分析模式
投射自己的想法或情緒到他人身上
成癮行為(比方網路、電玩、食物、購物、蒐集物品、工作、藥物、酒精、金錢、性愛、色情片等方面的上癮行為)
麻痺情緒
解離(覺得你和你的身體是分開的)
飲食失調
自殘
自殺的念頭
過去的我幾乎全中呢!
甚至在18歲時,
還認定自己的人生不要活超過30歲。
讓我改變「人生觀」的,
除了在19歲認識粉圓媽之外,
最大的改變,
還是來自於27歲回家當全職奶爸之後。
面對當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新生兒,
讓我完全無法招架,
有次我還躲到廁所裡痛哭呢!
因為我一直很容易感動,
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的EQ很高,
但剛當爸爸前三年的「情緒頻繁失控」,
才讓我警覺到自己與情緒的距離還很遙遠。
阿德勒心理學裡曾經提及,
父母會對孩子生氣,
其實是「選擇」生氣就為要孩子聽話的「工具」。
而生氣這項工具情緒的背後,
隱藏著的才是真實情緒。
2010年我開始練習和實踐阿德勒心理學,
但當時的我,
多數是使用「忍耐」或「假裝沒事」來應付情緒,
也就是大量的使用「防衛機制」。
我真正接觸真實情緒的時間,
是在2015年,
為什麼我會記得呢?
因為是我看過了皮克思的《腦筋急轉彎》之後,
我才發現到,
原來我的控制台很容易就被「怒怒」所掌控了,
然而我知道「怒怒」並不是我的真實情緒。
和「防衛機制」相呼應,
其實生氣也是防衛機制,
是為了迴避我們的真實情緒,
有可能是擔心、害怕、緊張、不安、自責、難過、失望⋯⋯
如果我們沒有面對真實情緒,
那麼生氣就只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當我開始學習辨識自己的真實情緒,
這才發現我的「情緒詞彙」少之又少,
大概就是《腦筋急轉彎》裡的五個角色而已吧!
於是我開始搜尋相關的資料,
找到了羅伯特・普拉奇克的「情緒輪」做為初步的練習。
又過了兩年來到2017年,
我開始學習「非暴力溝通」,
其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當中的「感受」談的正是情緒。
於是我和學生一起歸納整理出「正言溝通牌卡組」,
將情緒分成8個類別,
每個類別整理了8個情緒,
以這64個情緒做為我們溝通對話的基準。
透過對於情緒的辨識和命名,
以及練習「正念」後的「非評價式的接納」,
我可以大幅地降低防衛機制出現的頻率。
此時再加上「情緒6A法」的練習:
覺察(Aware )、
承認(Acknowledge)、
允許(Allow)、
接受(Accept)、
轉化(Action)、
欣賞(Appreciate),
可以讓我們更有勇氣和自己的真實情緒靠近。
而唯有觸碰了真實情緒,
我們也才有機會療癒自己的過去,
進而改變了現在的自己。
#綠豆爸 可能幸福學院・可能幸福工作坊
新生兒翻白眼微笑 在 新生兒翻白眼微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新生儿 由于神经系统、大脑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经常会有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诸如睡觉时咧嘴微笑,翻白眼,突然 ...寶寶睡眠狀態大解析|Mombaby 媽媽寶寶 ... ... <看更多>
新生兒翻白眼微笑 在 新生兒翻白眼微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新生儿 由于神经系统、大脑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经常会有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诸如睡觉时咧嘴微笑,翻白眼,突然 ...寶寶睡眠狀態大解析|Mombaby 媽媽寶寶 ... ... <看更多>
新生兒翻白眼微笑 在 [寶寶] 致我們來不及長大的寶寶-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以下文長,慎入>
部落格網頁版: https://goo.gl/y4e8Ar
-------------
寶寶,這是媽媽最後能為你做最有意義的事。
事情已經過了兩年多,我才有勇氣提筆面對整件事帶給我的傷痛跟衝擊。
近來恰巧看了祖克柏在哈佛的畢業演說,讓我領悟了:也許悲劇發生也是可以有意義的,
對的事就該去做,不該因為害怕沒人支持或可能遭人謾罵而不去執行。
如果我的分享能帶給類似遭遇的人些許安慰、再站起來的勇氣,
或僅只是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那即使要面對回想時的痛苦,也沒有那麼難忍受了。
更進一步的,即使看完文章會放在心上的人可能並不多,但如果能幸運的,
讓幾位新手媽媽更意識到睡眠安全的重要,那即使只有千百分之一的機率,
只要能減少悲劇發生的可能性都是好的。
所以,
心中的聲音驅使我寫下這篇文章。
給所有同樣不幸或是幸運的媽媽寶寶們。
曾經,
我有過一個男寶寶,是我們的第一個寶寶,我們叫他米米。
他已經會對我們笑、會努力想往前爬卻只往後退、會在起床時把臉埋在床墊裡磨一磨賴床
我總愛聞他細細的髮絲間淡淡的奶香味,偷偷輕咬他白嫩嫩的肥肥小臉,
把他抱在懷裡又親又摟的逗得他呵呵大笑。
為了陪他長大,我還請了育嬰假全職帶他,
但他卻來不及長大,來不及會走、來不及叫爸爸媽媽。
他的時間永遠的停在6個月。
身為新手媽媽,懷孕時就認真看了很多書,第一個寶寶一定要好好的教他養他,
所以我們用了百歲所提倡的趴睡,讓寶寶睡得更安穩,媽媽也能輕鬆點。
而米米的睡眠確實越來越拉長了,
所以為了讓他可以自行入睡,我們又採取讓他哭到睡著的方法,
慢慢的他也越來越不哭了,常常可以翻一翻就自己睡了,
而且早上還自己開心地在床上玩,等著我去抱他。
為了訓練他獨立和大人不互相干擾,又分房讓他睡在自己的嬰兒房中。
他真的是很棒的寶寶,睡眠上很規律不太需要操心。
但冬天到了,還是怕他冷,所以小被子、小毯子的還是一件件的加。
怕他睡醒會無聊,所以放了他喜歡的絨毛玩偶陪他。
嬰兒床和床墊尺寸不合,怕他睡到硬的床框,所以圍滿了床圍,保護他不撞到頭。
怕下雨颳風會吹進房間,所以幫他把窗戶關好。
雖然一切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一步步地做了好像也很合理沒甚麼問題,
但我從沒想過,最後卻是把他放在了危險的環境裡。
那是個平常的4月的禮拜天,我跟老公起床後準時在9點一起去兒子房間抱他出來。
進門後窗簾還沒開很昏暗,但寶寶完全沒被腳步聲跟叫聲吵醒,
動也不動的趴睡在原本掛在床欄邊的小毯子上,
我頓時閃過一股不祥的預感。
老公還不覺得有異狀,自顧自地拉開了窗簾,
陽光透進來的同時,我也把寶寶抱了起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就像坐雲霄飛車突然墜落那樣,眼淚也瞬間就掉了下來。
那已經不是我香香軟軟的米米寶,
他冷冷僵硬的,臉色暗暗的,
我完全的失去了理智。
是老公叫我打了119,是老公在電話指示下做了CPR,
我只是一個勁的在旁邊手足無措的哭著,
連講119電話都毫無條理的講不清楚,
腦中只有「拜託~救救我的寶寶」這句話。
在等待救護車跟開到醫院的途中,就像永恆那樣漫長,
但我想媽媽的直覺是最準的,我從抱起他的那刻就知道,
他已經永遠的離開我了。
儘管醫護人員還是盡責的搶救了一陣子,
最後我還是只能抱著他冰冷的、小小的身體,
口中不斷喃喃自語的唸著:媽媽再把你生回來喔…記得要回來找媽媽喔…
我從來不知道一向理智的我,
會有這樣失控在醫院止不住地大哭的時候,
眼淚一個勁的流,止也止不住。
頓時,我只覺得我的心被掏空了,
好像有人把我的生命、我身上的一塊肉強行奪走了一部分,
我真的願意拿我自己去換回他。
而我終於了解了甚麼叫天人永隔,
前一天還擁抱在懷裡的、會笑會叫的小人兒,
前晚睡前還撐起頭,目送我離去的我的小人兒,
在甚至不知道哪一刻開始,已經遠去,而我再也看不到、摸不到他了。
我就像一個行屍走肉頓失人生的重心和意義,
悲痛、悔恨、自責、愧疚、憂懼、抗拒的情緒排山倒海而來,
我整個的被壓垮了,
而身體上無止盡漲奶的痛,更諷刺地提醒我身體還以為我仍是一個母親,
但我再也不是母親了。
當天就被傳到警局做筆錄、
鑑識人員到家裡勘驗,還不屑的教訓我們2歲前怎麼可以分房睡。
隨後法醫、檢察官又傳問了一輪,
還來不及收集起破碎一地的自己,
便被推著向前開始了一連串司法過程。
在急診室是我見他的最後一面,
我再也提不起勇氣看他被法醫解剖後或躺在那小的令人心碎的棺木的樣子,
我決定讓他在我印象中永遠是我活潑可愛的寶寶,
而不是現在這個陌生又了無生氣的樣子。
我們幫他選了樹葬,還有甚麼比青翠綠意的草地和生氣勃勃的大樹更適合他,
心中也許只是希望大樹會代替沒有機會長大的他,
成長茁壯、十年百年都屹立著。
法醫的結論是窒息,我開始怨他的毯子、怨他的小床,
所有會讓我想到他的死的東西,我都無法面對的扔了。
司法的程序讓人受盡煎熬,不斷的回顧交代所有細節,
一次次地把稍微結痂的傷口毫不留情的又剝開淌血,
儘管我願意用生命換回他,
但諷刺的是面對他人的質疑,人還是保護性的為自己辯護。
最終,雖然不起訴了,可我們也已經傷痕累累。
最初的幾天,我完全無法入睡,
總是想著他知不知道?他害不害怕?他痛不痛苦?
而他需要我的時候,我卻在安穩的睡著。
後來,漸漸地打起了精神,
猜想他在天上看著也不希望我們這樣痛苦,
但每每在想念時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影片,總會在任何的場合都不住的掉淚。
支持我的彷彿只有要再努力把他生回來的念頭,
沒辦法理會同事懷孕不要間隔太近的苦勸,
只因為要不是這樣的念頭我根本撐不下去。
當時搜尋到PTT板上一粒麥子的文章,邊看邊哭的同時,
她正向的態度真的讓我得到了安慰,
覺得有類似遭遇的人也能勇敢地再站起來,我們最終一定也可以的。
兒子走後4個月,我終於如願懷孕了,
而且奇妙的是正好在我們收到傳票去法院開庭當天,
好像在告訴我整件事到此終於結束了。
果然後來司法程序告一段落,而我終於又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義,
但漸漸的我也越來越體認到這是一個新的生命,
他已經走了而這不是他,
後來知道這次是女孩,更讓我有深深的失落感。
曾經我也悲傷到覺得我只要他,我不要其他更漂亮更可愛的寶寶,
但女兒生下來之後,我天天都覺得女兒是兒子特別帶給我的禮物,
要不是他發生了這樣的事,我不會這麼快又懷孕而有這個女兒,
為此我由衷的感謝他。
我還是一樣愛他,我也愛我的小女兒,
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人可以同時對兩個小人兒內心有同樣多的滿溢的愛。
他永遠活在我心中,
曾經我以為我再也走不出來,若是不再悲傷就像忘了他一樣感到愧疚,
現在我相信他即使不再投胎做我的孩子,
他也是在天上開心無憂無慮地看著我們和他的小妹妹。
他會知道我們從來只想給他最好的,他會知道我們有多愛他,
他會希望我們繼續好好的過我們的人生。
所以我們更要代替他,把人生過得充實快樂而有意義。
我天真的相信好事壞事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只是當下的我們看不出全局的安排,
也許過了十年、二十年再回首,會突然懂了:啊~原來是這樣啊。
這是我的故事。
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戰哪一派是好的對的,
只是希望媽媽們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內心的聲音,如果覺得心裡有點不安就不要做;
如果堅持分房趴睡是最好的安排,那就必須為自己寶寶的生命負責。
但分房跟趴睡,我覺得真的是危險的。
希望大家真的不要像我們一樣,很傻又天真地以為可以各派都擷取一部分,
融會貫通的都用用看適不適合,
結果在毫無預警之下造成了憾事。
寶寶的睡眠安全我覺得是值得好好推廣的,
儘管現在兒童手冊中都有清楚的說明跟圖示,
可是如果能像是母乳哺育的推廣普及,從媽媽教室、醫院衛教、政策宣導等,
讓新手爸媽們不只清楚明瞭,還能有以標準做法為目標的態度和觀念。
當然我也清楚很多時候要讓寶寶自己睡嬰兒床執行上很不容易,
甚至對較貧困的家庭來說是有困難的,這樣的情況下只好更注意寶寶的睡眠狀態。
不過像是可愛的小毯子、棉被、枕頭、絨毛娃娃等,琳瑯滿目的商品,
雖然讓嬰兒床繽紛又可愛,任何媽媽看到都很容易手滑,
卻是寶寶未必需要或是可用防踢被去安全替代的。
為了自己的寶寶安全著想,
他們需要的真的不多,
只要一張穩固的嬰兒床、不過軟的床墊,穿個肚圍、防踢被、睡袋不著涼,
簡簡單單就好。
關於仰睡或趴睡,
在生了女兒之後,我們內心有極大的陰影,所以是絕對不敢再讓她趴睡了。
當然原本兒子趴睡的環境就不完全符合百歲所提倡的條件,所以我也無權評論甚麼,
只是如果多數國家都建議仰睡是更安全的,趴睡會提高猝死的風險,
那也不需鐵齒的反其道而行。
畢竟如果是為了讓寶寶睡得更好更穩,新生兒仰睡只要把手腳包好,減少驚嚇反射,
也是可以慢慢睡過夜的。
至於趴睡頭形美觀,相對於生命安全我想更是其次的問題了。
對於堅持要趴睡的爸媽們,
趴睡真的不是可以看看網友很多人推薦,就嘗試跟著做做看的事,
畢竟自己寶寶的安全,別人是不需要負責的。
衛福部的統計資料是很嚇人的,台灣2013到2015年的死因統計,
3年間就有110個寶寶死於「嬰兒猝死症」,
其中之一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在外人看來這只是一個不痛不癢的統計數字,
身為其中之一的我們明白每個數字背後代表多少痛苦。
若這份統計中嬰兒猝死的定義不含睡眠中窒息死亡的寶寶,
那真正死於沉睡的寶寶甚至是更多的。
相當於一年有33個小寶寶,每個月有近3個小寶寶來不及長大、3個悲痛心碎的家庭。
那不是甚麼偏鄉、經濟狀況不好、父母無暇照顧、教育程度不夠才會發生的悲劇,
而是很有可能會默默發生在你我身邊的。
而一歲前寶寶的十大死因除了各種先天後天疾病外,
只剩下事故傷害和睡眠中發生的嬰兒猝死兩項,
近五年的統計結果嬰兒猝死都高居死因的第四到第六名。
可能也因此,政府和媒體也愈來愈重視睡眠安全觀念的推廣,這也是我們樂見的事。
曾經,我也以為寶寶對睡眠環境適應得很好,
以為寶寶已經會翻身不會有危險,
以為呼吸是寶寶的本能,只要側個頭翻個身、把被子撥開就好,怎麼可能會窒息?
以為長輩以前也都是這樣帶小孩不會有問題,
但寶寶真的比我們想像的脆弱,
太多的以為最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現在新手爸媽的教育程度都拉高了,人人都很重視教養食安問題,
最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卻是容易忽視的,
像是行車坐安全座椅、建立睡眠安全環境,常常容易在執行後便漸漸妥協了。
希望藉著我們的經驗,能喚醒更多人的重視,
對於這篇冗長的文章看到最後的每一個人,真的謝謝你們的耐心,
如果你身邊有類似遭遇的親友,或是有即將為人父母的新手爸媽,
都歡迎註明出處、分享出去,
也許這個小動作就能減少悲劇發生在你周遭親友身上的機會,
或是能在黑暗中帶給他們一絲光明。
如果你本身就有類似的遭遇,有任何需要也歡迎私下聯絡我。
在當時我好想要有個悲傷治療團體,只要聽聽我們說話,讓我們聊聊各自的遭遇。
心裡藏著好多好多事不能跟朋友,甚至親人吐訴,
所有的壓力和崩潰都埋藏在我跟老公自己的心中。
所以我很樂意,也很榮幸傾聽你的故事。
在醫院等待急救時,我無助的哭到不能自已,
一位帶著小孩的媽媽雖然不明白我們發生甚麼事,
還是很好心的特別過來遞了幾張面紙給我,在那當下就像遇到一個溫暖的天使一樣,
她也許不會記得這個小動作,但我卻會一輩子記得而且感激她,
也許我們在不經意中都有帶給別人一絲溫暖的力量。
最後,希望每個媽媽懷胎十月、忍受艱辛不便才好不容易出生的寶寶,
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
希望再也不要有破碎的家庭、心碎的父母。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這樣的悲傷故事成為絕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37.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6851414.A.E9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