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放假
我和孩子的爸中秋課題是如何當二寶爸媽
這是月嫂阿姨正式結束月子服務的第一天
比起第一胎從月中回家時的手忙腳亂
覺得這次請月嫂在家做月子之後接手新生兒似乎比較快上手
不過還是各種崩潰......
本來就知道yoyo比較容易溢奶
但這個晚上瘋狂溢奶不間斷邊睡還會邊吐
換了5-6件衣服4-5次床單
也學會討抱
不抱就一秒哭到臉都發紫(超級可怕
奶嘴很容易掉,然後吃不到就生氣抓自己的臉抓到見血
(還好是男的比較不怕留疤
不過
這個晚上
真的很感動
原本以為yiyi會不習慣弟弟進來房間一起睡
結果yiyi根本「超級期待」弟弟進來房間一起睡覺
一直爬進嬰兒床跟弟弟擠在一起
弟弟哭還會拍拍秀秀幫忙塞奶嘴
我和孩子的爸爸真的落淚
Yiyi根本弟控,完全不理爸媽
半哄半騙才讓yiyi出來跟爸媽睡
到我們床上時還一直說要弟弟睡她旁邊
堅持到1點yiyi才睡著😂
要不是yiyi還不太會控制力道
不然真的很想要他們姊弟就一起在嬰兒床睡了😂😂
————— 🌟工商時間 🌟 ————
⭕️9/9-9/16(一) 果乾、牛肉乾
https://forms.gle/fEjH5budoesgBoBd8
⭕️9/11-9/17 (二) 芽比兔故事機
https://gbf.tw/ti67k
新生兒哭到發紫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兩天門診以及我的訊息裡有好幾位家長問到高需求寶寶的問題,孩子個性敏感、情緒起伏大、時刻黏著媽媽、精力無窮、永遠都想吃奶也永遠都想抱抱,這些特質總讓父母勞心又勞力,甚至不停懷疑自己是否奶水不夠?是否胎教沒做好?是否教養方式錯了?
不是的,只是我們剛好遇上了個性如此堅持的寶貝,更有可能我們自己也是這種個性的人,把這些個性遺傳給孩子了...我都開玩笑的說是抽籤抽到的,沒辦法跟老天爺退換貨,只好認命的養了。但是這些願意堅持、精力旺盛、有自己的意見的個性特質,不也正是長大後面對挑戰容易成功的特質嗎?當父母的只要能正面看待孩子的個性,順著孩子的個性教養,在存夠安全感後,高需求寶寶會變成貼心聰明的孩子的!
徵求小兔子媽媽同意後,我將她之前寫有關嬰兒哭泣的文章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也為嬰兒哭泣而煩惱的家長有幫忙!更棒的是目前快三歲的小兔子已經很少哭泣,所以一切的付出都會有收穫的!與各位仍在“水深火熱”的家長們共勉~
了解他、尊重他、面對他 - 寫嬰兒哭泣 2012年12月19日
小兔子這兩天很愛哭,加上天氣不好不能出去玩
在家無聊就想盡辦法搞瘋媽媽
舉凡趁媽媽不注意對著電腦的按鈕關機開機關機開機關機開機關機
或是撿起家裡地上每一根『毛』
(天知道他爹為什麼要教他『毛』?!他在家鉅細靡遺的撿頭髮、衣服的線頭、冬天毛衣上脫落的毛,然後交給我!)
要不然就是不斷把乾淨的尿布拿出來戴在頭上,然後就覺得髒了拿去丟垃圾桶
被制止被處罰後,有時就默默離開犯案現場,有時就大哭抗議。
加上他爸爸這兩天大加班,晚上睡覺時因為體力沒耗夠、因為爸爸不在身邊而大哭。
.
好久好久,沒有像這兩天連續被嬰兒哭泣轟炸
我想起小兔子還很小的時候,有段時間超級愛哭
慢慢大了後才減少哭泣。
那陣子哭到爸媽精神耗弱,我無時無刻都彷彿聽見小兔子在哭
甚至讓爸爸單獨帶他、我一人出去附近超商買東西喘口氣時
兒子的哭聲也在我腦海中一路陪著我走過每一吋道路。
.
一年半了,對於小兔子猛爆激烈的哭泣已經很熟悉
漸漸長大了的他也不像剛出保溫箱時一哭久就會嘴唇發紫甚至臉黑掉
現在終於能平心靜氣來寫寫這五百多個日子來的心得。
.
剛出生的小嬰兒只能哭。
乍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有一些不熟悉的人靠近自己
不知道他們要幹嘛、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麼
身上的衣服或許不舒服、剛剛喝的奶有點太冷太熱、頭頂上亮亮的不知道是什麼、遠處傳來恐怖的聲音
如果驟然把一個口不能言身不能動的大人,放到陌生的森林裡
縱使身下躺的稻草堆很溫暖,可是你無法把腳邊一根刺刺的雜草移開
一群山裡野人說著陌生的語言拿著陌生的東西往嘴巴裡灌、對你做很多奇怪的事情
深夜只有自己一個人躺在這陌生的地方,聽著遠處傳來野獸的聲音...
換做任何大人,若非經過訓練,一定也覺得很沒安全感
遑論還不能動不能說無法做任何表達...
這樣不哭還能幹嘛?!
.
了解他
所以面對小嬰兒的哭泣,首先要了解他。
除了尿布濕了太冷太熱肚子餓之外,還要觀察嬰兒為什麼哭。
小兔子屬於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特點之一就是很敏感
對光敏感、對聲音敏感、對所有身體感官的刺激都很敏感
最敏感的時候連衣服的材質都會讓他不舒服大哭
高需求寶寶又很沒安全感,時刻怕自己會被丟掉似的
連睡夢中都開啟雷達警訊裝備,只要一感覺媽媽的離開就警醒大哭
( 其實倘若換作大人,如新生兒般的脆弱被丟在叢林裡,應該也很怕被一個人拋下吧...)
此時只能盡可能的找出哭泣的原因,幫他解決。
.
脫離了口不能言身不能動的新生兒階段,之後還是很容易就大哭
因為就算會表達也很有限,當表達無法得到正確的回應後,
覺得自己不被了解的難過挫折、訴求無法得到改善的憤怒生氣...當然就隨之而來。
其實大人也常常因為他人不瞭解自己、不懂自己的意思而有情緒
何況小小孩呢?
記得有次小兔子在吃飯時狠狠巴了一下他外婆的頭,被罵後一臉委屈(忘記有沒有哭)。
但是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因為他已經很清楚表達自己不想再吃了,大人卻總希望小孩多吃一口多長一些
不斷的問『吃肉好不好?吃菜呢?再吃一口飯啦~~那喝湯要不要?』
問了許多次後他終於發怒,因為大人沒理會他的表達、不把他的想法當一回事。
.
尊重他
所以,了解小嬰兒為什麼哭後,再來就是要尊重他。
尊重他的情緒,尊重他有表達的權利。
小兔子大了喜歡出去玩 (對於高需求寶寶旺盛的體力來說,也只有出去玩能耗掉些許精力!)
玩不夠又得回家時,歸途的每一步都在哭,抗議的哭生氣的哭傷心的哭
邊哭邊心不甘情不願的跟媽媽走回家。
想要的東西要不到、想玩的東西媽媽說不能玩、想要繼續玩卻到了睡覺時間...
種種不順他心意的事情都會大哭。
小兔子已經可以在媽媽數到10時停止哭泣
可是我通常都會讓他好好哭一陣,發洩情緒,等情緒發了後再讓他止哭講理
小孩子的情緒要尊重,先同理他的情緒,再慢慢教他如何正確的宣洩情緒。
不能一味的打壓不讓他哭,尤其說什麼男生不可以哭之類的話
男生相較於女生已經不太會表達情緒了,從小就被壓抑情緒,大了後更不知道怎樣幫助自己的情緒。
.
面對他
了解、尊重小孩的哭泣後,再來就是大人自己的功課 - 面對他。
小嬰兒如雷貫耳的哭聲真的很惱人,尤其有時在小房間或是回音很大的浴室內,要不然就是夜深人靜又睏又累的深夜
爸媽辛苦一整天還要被這樣的哭聲折磨...難怪小嬰兒要長得可愛,不然很容易就被大人丟掉!
此時能做的就是面對他了。
面對他的情緒需要抒發、面對他的什麼都不會只會大哭、面對他的莫名其妙就是想要大哭
不自責不懊惱、不想要叫他不哭、不想自己的情緒
就僅僅這樣心平氣和的面對這樣大哭、冷靜想想小孩為什麼哭、或是等待小孩把情緒發完。
我必須說我不是完人,小兔子鬧脾氣哭鬧時也會抓狂動怒,也會臭臉
可是失控揍小孩或是像剛開始當媽時的被哭到心力交瘁已不復見。
.
我不是很贊同放著讓小孩哭,只是為了媽媽要訓練小小孩某些能力
我覺得會哭甚至愛哭的孩子較敏感意見較多也比較會表達
如果哭久了得不到回應,或許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到解決辦法,但也或許他從此不太信任大人
我並不想去冒這個風險實驗我的孩子是會自己找辦法還是不信任大人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獨一無二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有爸媽細心觀察後才能擬出適合的教育方法
並且一邊教一邊看小孩的反應,一邊修正自己的教育方針
久而久之,跟孩子越來越心靈相通,孩子就可以越來越少哭泣,對爸媽綻放天使般的笑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