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研究主題,就是這些很 #吸引人的問題,與 #強烈的好奇心 開始的,這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
⠀
【快訊 🎉 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
📝 文章介紹
⠀
末期腎病變的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手術部位併發症較高,人工關節感染機會也較多,不過,末期腎病變患者一般會接受洗腎治療,但也有部分人最終會接受腎臟移植,蔡醫師團隊對於這兩種人的手術預後究竟有沒有差異,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
收入了 22 篇文獻共 9384 位患者後,共有 8921 位洗腎、463 位腎臟移植者,手術後整體死亡率,在腎移植患者中略高於洗腎患者(15.8% vs 13.8%),整體手術部位併發症也是(3.6% vs 3.3%)。關於人工關節感染,洗腎患者則略高於腎移植患者(4.0% vs 3.7%)。
⠀
使用多變項迴歸分析,確認各種因素的影響後,會發現其實使用洗腎或腎移植,並不是顯著的預後決定因子。
⠀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腎臟不好,會造成關節手術的風險,那如果之後把腎移植進去呢?風險會降低嗎?至少以本篇研究來看並沒有,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腎移植患者通常經歷過一陣子的洗腎,且移植後的照護也同時合併許多藥物,但無論如何,接受腎臟移植,並不會讓預後神奇的逆轉。
⠀
📝 期刊介紹
⠀
EFORT Open Reviews 創刊於 2016 年,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4.618,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1(12/82) 期刊。
⠀
--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學員回饋
⠀
「這種 #以成果為導向 的學習方式貫穿了整天課程,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繁雜的統計觀念,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統計軟體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迅速消除對統合分析的恐懼,也對統合分析的架構及寫作有較全面的理解。」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 #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6的網紅Bradley說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製作的內容都沒有人看嗎?讓我來告訴你怎麼辦! 這個問題,常常發生在社群網路新手身上,一開始太求好心切,一沒有結果就覺得好像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個問題的解法是我的網路行銷老師Ryan Wu常常和我分享的一句話,將在影片裡告訴你❗ - 背景 8 HOURS Calm Ocean Waves So...
文章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總要有付出、有努力,才可能有成功的果實。我的起點就從 meta-analysis 文章開始吧!但是,沒有做過統合分析,真的可以在一天學會,並做出令人覺得很厲害的圖表嗎?」(奇美醫院 心臟血管內科 郭芳秀 個案管理師)
⠀
以前曾經去進修統計的相關課程,但課程中真的是讓我有點頭昏腦脹,每每想起就感覺頭痛,但新思惟的課程讓我有了奮鬥的心,感覺自己好像 #真的可以。
⠀
課程中發現老師們都是非常資深的 meta-analysis 寫作者,將文章的搜尋至書寫講得 #淺顯易懂,讓我這個門外漢萌生出:「原來 meta-analysis 是努力就有希望產出的文章!」運用手邊的資源(圖書館)、針對目前臨床上的問題、#不需要IRB、#不用經費,只要花下班後空閒的時間,就能產出一篇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文章。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多年的臨床工作,缺乏寫作經驗及學習時間有限,總讓我在寫作上有心無力,不知從何開始起步,如今因為新思惟的課程,減少在學習寫作上的碰撞,也讓我們的寫作之路有了少許的光亮。
文章架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
這陣子有讀者私訊問我,到底該如何讓「創作」成為主業呢?真的能光靠寫字養活自己嗎?
我認為絕對可以的,但問題是,成功的創作並沒有明顯的模板可以模仿,所以很多人在剛開始時,往往會經歷「寫了很多,但是沒人看」的挫折,久而久之就心灰意冷地放棄了。
我也曾經歷過那種孤獨的自取其辱感,也因此無數次地懷疑過自己,但是,因為我對文字有莫名的熱情,無論如何還是撐下來了,沒想到卻因此誤打誤撞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路。對於「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 不斷地寫,但不要埋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想以創作為業,持之以恆地練習非常重要,但那只是基本,如果想讓作品更上層樓,一定要找到方法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公眾批評的眼光下。
在自己的社群網站上發表作品,雖然是一種「公開」,但是在經營初期讀者只有寥寥數人(而且一半以上是自己的親友)的情況下,這種公開還不算真正的公開。
建議平常多觀察網路或平面媒體,將自己的作品主動投稿到看對眼的平台,同時關注喜歡的媒體有沒有在徵 Freelancer 或專欄寫手,有機會就投稿看看。當你的作品進到更大的系統裡去,就有可能獲得免費的編輯建議與廣大群眾的回饋反應,跳脫自身與同溫層的侷限,在不斷的調整之中慢慢掌握創作的方向。
除此之外,也建議建立個人的「軍師團」。軍師團就是你身邊那些書看很多、觀點犀利、品味不錯的朋友。把作品拿給他們看,請他們誠實給你意見。另外,也可以加入一些寫作團體,或是主動把作品張貼到特定社團裡,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交流。
2/ 多觀察那些成功的創作者,一一做 case study
創作沒人看,有時候單純是因為作品本身就是不夠好,不夠打動人心。想要進步,我建議可以多觀察成功的創作者。我發現許多短時間內就引起關注的創作者,往往有以下幾種:
1/ 本身書寫的主題很受大眾喜愛,例如巴黎的生活誌、名人娛樂故事等等
2/ 很跟得上時事話題,而且觀點犀利又說服人,讓人看了忍不住點頭稱是
3/ 本身文筆好到不容忽視,寫什麼都有人要看
4/ 和某些當代議題習習相關的權威性內容,關注該領域的人都會追蹤的主題性帳號
5/ 平易近人的療癒內容,例如搞笑插畫、社會現象諷刺、心靈愛情雞湯等等
6/ 負面爭議性的內容,例如靠罵人、酸人博贊,或是扯入某些爭議事件
7/ 實用性內容,例如經營社群的實用小技巧、心理諮商相關等內容
這些人會有他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光憑運氣,而是一定有他厲害的實力。綜合以上觀察,我認為創作要成功吸引到人,以下幾點很重要:
1/ 基本功力(不必是大文豪等級,但至少行文流暢能讓讀者看得懂,文章架構完整,邏輯不自相矛盾)
2/ 時事敏感度(不一定什麼都要貼著時事創作,但是創作時可以把時事考慮進去。假如你要寫十年前的一部電影,前提要怎麼設,才不會讓人覺得你莫名其妙很突兀地在炒冷飯?平常要多接觸不同事物,打開資訊雷達)
3/ 實用性(實用性不限於功能性的實用,還有心靈上的共鳴、人生各種方位的運用)
4/ 故事本身或觀點的新意和犀利(同樣一個觀點已經幾十個人寫過了,你如果想寫一樣的主題,有什麼新的切角可以切入?你有什麼理由去重複一個已經被講到爛的東西?)
平常可以多觀察喜歡的創作者,就像在做 case study 一樣深入研究,看看他平常都在做些什麼?為什麼讀者會愛?也可以回去翻他的舊文(如果他還沒刪掉的話),看看他究竟是從什麼時候作品開始成熟起來?關鍵轉捩點是什麼?前中後期的作品不同在哪裡?而這些觀察又如何運用回你自己的創作中?哪些地方是你可以模仿的?哪些是你應該學習前車之鑑避免掉的?
3/ 可以在意流量,但不要太在意流量
創作者在意流量很正常,因為流量本身就是一種認可,也是變現的基礎。但是,我認為創作者在意流量之餘,也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被流量要脅。
很多年前,我看到一位剛萌芽的創作者發了一篇文,文中他自己寫說他這禮拜發了兩篇文章,但是粉絲人數卻掉了五個,這讓他感到非常驚慌沮喪,「請告訴我你們想要讀什麼?我保證未來一定會照著這個方向寫作」,哀求之意溢於言表,讓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憐,甚至有失一個人的格調(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感)。
我認為好的創作一定要忠於自己,如果完全只為他人而寫,會失去個人創作的「根」,那樣的驚慌、虛浮、討好與虛假,最後一定會在創作中表現出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又回去看那位創作者的粉專,發現他後來又發了些文,但行文之中充滿虛假的樂觀語調,給人一種很不真誠且虛弱的感覺,而且粉絲人數也沒因此變多。
創作者過分在意流量,有時候反而失去自我和方向,越寫越差。如何拿捏自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期待、如何在他人目光之中游刃有餘但又不被綁架,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功力,其實也是人生必修的智慧。
4/ 主動標記他人,播送自己的創作
想讓創作引起關注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將自己的創作傳送出去。
這個接觸不必是人與人實際的接觸,可以只是網路上互相標記。例如,最近你讀了一本新書,可以主動寫書評,分享的時候順便標記該書的作者和出版社,如果文章寫得好,搞不好還會被出版社或作者本人分享出去,這樣你的讀者可能又往外拓展了一些,甚至在一些重要人士的心底留下印象,或許就這樣悄悄開了一個未來的門。
總之,創作剛開始乏人問津的感覺,真的是滿煎熬的,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放棄努力,也不要害怕丟臉,至少逼自己認真堅持個一兩年再說。可以參考以上建議或其他創作者的建議,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我想時間一拉長,終究會慢慢摸索出來。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創作 #少女A #寫作 #文字工作
文章架構 在 Bradley說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製作的內容都沒有人看嗎?讓我來告訴你怎麼辦!
這個問題,常常發生在社群網路新手身上,一開始太求好心切,一沒有結果就覺得好像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個問題的解法是我的網路行銷老師Ryan Wu常常和我分享的一句話,將在影片裡告訴你❗
-
背景
8 HOURS Calm Ocean Waves Sounds - Tropical Beach Sunrise 4K Video
https://youtu.be/sX6J4t2lRu0
-
🎁零工經濟實戰班研習會連結🎁
https://bit.ly/bradleygig
🎁TRW直銷革命軍研習會連結🎁
https://bit.ly/bradleytrw
-
關注更多
我的Instagram:https://bit.ly/BradleyIG
Google、Podcast、Youtube、Instagram
搜尋🔍「Bradley說故事」都可以找到我的內容!
-
#YouTuber沒人看 #youtube增加曝光率 #YouTube新手 #youtube頻道經營 #YouTube沒流量 #YouTube失敗 #YouTuber成功率 #怎樣寫一篇好文章 #網路文章寫作技巧 #有深度的文章 #文章撰寫 #寫文章架構 #網路文章怎麼寫 #寫文章沒人看 #沒流量
文章架構 在 【寫作課Ep2】怎麼建構你的文章架構? | 注意力寫作教學 的必吃
伊友們喜歡寫作嗎?對於這新單元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讓我知道!看更多知識影片:【每週三件事Ep2】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樊登讀書法、我的做筆記 ... ... <看更多>
文章架構 在 #文章架構 - Explore 的必吃
explore #文章架構at Facebook. ... <看更多>
文章架構 在 [心得] 英文作文的架構與寫法- 看板SENIORHIGH 的必吃
大家好-▽-y
今天我要分享一些基本的的英文寫作方法,
並非只針對學測、指考,而是在任何essay writing,
或是像TOEFL, IELTS考試中都可以運用的原則。(演講有時候也可以XD)
這些方法也非我所創,我只是集結書上、老師講解以及自己考試作文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1.基本架構
幾乎所有英文作文段落的架構都是一樣的,就是topic sentence加上examples。只是這些
段落的性質不同,還有在論述與examples之間的切換與拿捏掌握不易。
以下是我認為最基本的文章架構,括號內是我會如何分配一篇文章的250字:
Introduction(40)
Body Paragraph 1 (80)
Body Paragraph 2 (100)
Conclusion(30)
分段來講的話,Introduction要先將題目換句話說,可以描述一下現況,或是你的看法,
順便帶出你的立場。最後一句最好簡單地帶出你將要陳述的論點。在250字的短文中,
假設要寫3~4段,那麼第一段不用長,通常3~4句話就夠了。最後可以說
I'm going to discuss...with...reasons.或是I agree/disagree because...
Body Paragraph是文章的核心。最好一個段落一個論點。如果有兩個以上論點,通常會將
比較重要的擺在後面。第一句話絕對是Topic sentence,也就是你的第一個論點的核心。
這個句子不用長,能夠簡潔有力地表達出你的想法即可。接下來用2~3個細節或是例子去
陳述它,增加論點的說服力。可以多放一些自己的經驗增加可信度。最後用1~2句話為這
個段落做個小結論,把你的論點換句話說,增加印象。
Body Paragraph就是運用平常學的轉折語的好時機了。在Topic Sentence可以說First,
Second...或是My first/second reason for...is that...在連結論點與例子時可以用
Because of, For instance, In my experience,There was a time when, In addition
to, Apart from that...等。
這裡的寫作方式和中文十分不同。寫寫中文論說文的時候,有時我們習慣先用例子或是故
事帶出論點,但是在英文寫作中,除非你對自己的文筆及有自信,否則盡量避免。試想閱
卷老師一天改好幾百份作文,根本沒空注意你精心安排的架構。英文作文務必簡潔明瞭,
除非作文的題目是寫一篇故事或經驗。
還有,有時我們會把"論點"跟"例子"混淆,如果草稿沒打好就容易暴露出來,也造成閱讀
上的干擾。
Conclusion萬萬不可以帶出新的論點,只要把你對題目的看法及論點換句話說即可。我個
人的經驗是,"偷渡"一個小例子或是自己的經驗是可以的,但絕不可以喧賓奪主,只要做
到加強說服力就可以了。這裡也有許多轉折語可用,例如Due to the two reasons above,
According to等等。
2.打草稿
有了大概的架構後,就要開始列草稿。建議不管是平時練習還是考試時都要列,至少先花
5分鐘把自己待會要寫的東西釐清一下,免得邊寫邊想太慌亂了。架構與草稿可以幫助你
進行比較有系統的思考,如果你有先打好一份清楚草稿,表達時絕對會清晰許多,別人也
比較好讀。
假設我的題目是Do You Think High Schools Should Keep Uniforms?我會這樣打:
I. Introduction
(1) I go to a high school where uniforms are necessary.
(2) My Uniforms are made up of...and I love them.
(3) Despite my love for...I absolute agree with the fact that...
(4) because (bonding) (helps students focus)
II. Body 1
(1)TOPIC SENTENCE~1st reason~whole school bonding
(2)ex.1~I love the feeling/sense of belonging
(3)ex.2~bonds the whole school well especially outside school and during
competitions
(4)conclude~uniforms add a sense of...
III. Body 2
(1)TOPIC SENTENCE~1st reason~helps students focus
(2)ex.1~saves me time from choosing what to wear
(3)ex.2~comparison of 2 schools
(4)conclude~we can focus more
IV. Conclusion
(1)according to...I agree...
(2)Though uniforms have pros and cons, but...(description)
(3)Therefore uniforms should be kept
以上是一個草稿的範例,我的習慣是盡量先把TOPIC SENTENCES也就是主要的論點想好,
然後一步一步"填空",甚至細到連寫幾句話都要先規劃好。你也可以用中文先打好草稿,
如果你覺得這樣你的思考會更週延的話。建議用關鍵字的方式(我上面為了表達明白已經
很囉唆了XD),一方面是因為這樣你在實際寫作的時候會看得比較方便,減少臨場的緊張
,另一方面是如果草稿就已經寫得太細,實際寫作時句子和用字的空間與靈活度會減少許
多。當然寫關鍵字也比較節省時間,自己看得懂就好了。
幾個比較重要的詞彙的英文講法,最好在打草稿時就就有個底,我甚至會把待會要用的轉
折語先列出來。這樣在實際寫作的時候,比較能夠專心去安排你的句型架構與講法,不用
花那麼多力氣去一邊想vocabulary。畢竟在考試的時候,能一次做一件事是最好的。
3.寫作流程
平時練習作文時,建議你用一頁的空白來打草稿,第二頁再開始正文。草稿頁方便你任意
寫上甚至塗鴉你的靈感。學校老師教我們練習時一定要"空行寫"。這樣的好處有三:
1.老師改得方便 2.自己寫得清爽 3.比較有地方可以訂正。
寫一篇250字的作文時,我會先花5~10分鐘打好草稿,然後盡量在20~30分鐘內寫完正文,
再花5~10分鐘看一遍。看一遍的好處也有三:
1.訂正任何的grammar 與 spelling錯誤 2.看看語氣上有沒有不順,要不要加轉折語
3.調換字彙,像是把happy換成cheerful,enough換成abundant之類的。學著用批改者的
角度來看自己的作文,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4.120字作文
不看字的大小的話,我通常會將120字作文分為兩段,比例約為3:5。
雖然學測的作文大多規定是120字左右,但高三人都知道,教授通常幾乎根本不會去數字
數,而是看你寫的"篇幅"。所以字小的人頗吃虧的XD 趁早請老師推薦一位字寫得好看大
小適中的同學,以他的作文為範本吧!
學測的作文比較常考一些自身的經驗,或是跟生活相關的故事。但是架構和TOPIC
SENTENCE一樣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明顯的主軸,或是沒有先將段落間的進程安排好
,那麼寫出來的故事一定是一團亂。但令人混淆的是,像看圖說故事這種題目,有的時候
老師會說四平八穩就好,有時候又說最好要有創意。其實這時候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運氣,
也就是誰改到你的作文,還有你的作文跟誰一起被改!XD 不過創意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
可分為三種:
(1)故事安排上的創意
看圖說故事是比較難發揮創意的題型。通常我努力塞進一點創意的方法,就是將圖片的順
序調換。例如撿小貓回家的那一年,大部分人都會寫在公園和貓玩然後把牠撿回家,這時
候如果你寫的是"曾經養過小貓,但是不得已將牠送走,最後只能在公園相見......"
就會讓人眼睛一亮。
(2)敘事角度上的創意
如果題目是要你寫一篇故事,那用不同的角度來寫故事也會讓人為之驚艷。例如小貓的故
事,如果不是用人的角度而是用被撿的貓的角度來寫,那感覺會和用人的角度完全不同。
(3)用字句型上的創意
有一種人的作文,情節看起來平平淡淡,可是讀起來一點也不會無聊,那真的很高段。
(我做不到XD)那就是在四平八穩中求創新,雖然情節跟大家一樣,可是用的字就是比較
漂亮,句型就是比較多變化。這只能靠實力累積,平常多讀多看,還有寫的時候不要太緊
張=ˇ=
要用短短一百多個字完整地表達一個故事或是一個想法真的不容易。但我還是建議寫的時
候不要慌,寧可多花一兩分鐘想出一個特別的寫作素材,畢竟當大家英文程度差不多的時
候,有一個好的故事就很跳了!
有了一個主題之後,可以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把題目釐清,把自己要寫的東西想得更深入
一點。例如題目要你寫一個難忘的經驗,選定了經驗後,在打草稿前先問問自己,這個經
驗到底特別在哪裡,甚至特別到我能在幾十幾百篇作文中脫穎而出?我要主打的是這個經
驗帶給我的感受,還是我從中學到的,還是綜合?這個經驗帶給我的是什麼,我要主打的
感受是什麼?有什麼印象深刻可以特別描寫的細節?(這裡的細節不是要你流水帳,而是
在一個自身經驗中如果能有一兩個細節特別描述的話,會讓人更有印象。例如出國玩,不
可能從搭飛機寫到旅館寫到回台灣,一定要抓出特別的某個事件來描述。)
假設題目是寫一封信,那就要在選定對象時找一個特別的對象,思考你和他的情誼與交流
中有什麼特別的?有什麼吸引人感動人之處?如果你選擇一個日常生活的對象,那要如何
把平凡無奇的東西加入動人的元素?
我覺得最最最最重要的是,無論題目是哪一種類型,能將題目和你自身做結合是最棒的!
想像你是閱讀的人,如果只讀到一堆對社會對環境的描述,豈不是很空泛嗎?我想看到的
事你的意見,你的聲音,你的人生!論述性的文章,想辦法用例子與"你這個人"做結合;
關於生活的文章,更是要把自己的經驗形容得很生動!
先寫到這,如果有問題或是不同的寫法歡迎討論,大家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214.1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