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儀熊讚
#牛稠子遺址文物出土
鄉親ㄟ~今日鴻儀與成功里長鄭晴而里長到文華路二段視察牛稠子遺址搶救作業,為市府文化資產管理處考古中心與內政部營建署污水下水道系統工程人員加油打氣,為了保護珍貴文化資產,大家都非常努力,請鄉親好朋友,如果經過該路段,記得要小心慢行,更不要忘記給辛苦的工作人員一個讚。
文華路二段正闢建污水下水道的系統幹管,因施工範圍經距今約3800年之久新石器時代的牛稠子遺址,經地方與營建署合力,展開搶救保存作業,於文化路二段與德糖路交岔口,開闢寬6米的工作區,方便考古人員進行挖掘,目前已陸續出土疑似斧、刀、鋤等工具,還有一些陶片,待相關的物件挖掘、保存完成之後,機具才會進場,啟動正式工程,全力守護珍貴的歷史資產。
文華路二段為台南都會公園特定區1號道路,是通往奇美博物館、十鼓文創等知名景點的重要聯絡道,10年前才完工、啟用,雖然是平面設計,但因現址有牛稠子文化遺址,搶救經費甚高,採取就地保留,以填土墊高約1米的方式進行施;。目前內政部營建署正進行污水下水道系統二期工程,污水下水道管深預計達23公尺,而牛稠子的文化層在地下1.7至2.5米之間,為了搶救遺址,現場機具的開挖暫時停工,希望在兼顧遺址保護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下水道工程。
#石器材質:為玄武岩
延伸閱讀:牛稠子文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7%A8%A0%E5%AD%90%E6%96%87%E5%8C%96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David 大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符合民航處訂明的規例,此影片不會提供航拍段落,不便之處望見諒。)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是一個位於青馬大橋之下的小島。 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
文物出土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伊拉克南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搖籃之一。西元前數千年的古文化遺址,黃土底下保存大量的陶器、印章、雕塑與刻著楔形文字的泥板,紀錄著當時的生活與社會點滴。
不過這類珍貴文物出土後,只有小部分還展示在伊拉克境內博物館,數十萬件早已流落海外,多數收藏在大英博物館,還有許多正在黑市網路上待價而沽,物件來源可能含糊寫著英國某貴族家傳,但實際上是走私贓貨。
文物出土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 #蕭文杰專欄
#台北刑務所 遺址見證#日治時期 殖民政府抓捕異議人士的歷史,也是台灣唯一用城牆石造的監獄,戰後其附屬官舍成為法務部職員宿舍( #華光社區 ),2013年因開發案拆除時,當時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到現場感嘆「台灣有文明沒文化!」時過境遷,近日即將進行審議的台北刑務所遺址,能不能成為台北市政府第一處指定的考古遺址?能夠原地保留嗎?
文物出土 在 David 大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符合民航處訂明的規例,此影片不會提供航拍段落,不便之處望見諒。)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是一個位於青馬大橋之下的小島。
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隨著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的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伙。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啓用。
馬灣島的東灣仔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群,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被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更被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加入會員支持大衛: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XXWWJQcYNZ641hmejr_3Q/join
加入方式示範 : https://www.instagram.com/p/CFoynJXpnYZ/?igshid=1doq8algqavot
大衛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aiWaiChannel
大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vidYoutubeChannel/
文物出土 在 David 大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是一個位於青馬大橋之下的小島。
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隨著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的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伙。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啓用。
馬灣島的東灣仔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群,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被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更被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更多精彩航拍片段:https://youtu.be/4Ho1EKDtMBc
加入會員支持大衛: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XXWWJQcYNZ641hmejr_3Q/join
加入方式示範 : https://www.instagram.com/p/CFoynJXpnYZ/?igshid=1doq8algqavot
大衛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aiWaiChannel
大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vidYoutubeChannel/
文物出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賀州靈峰廣場,位於賀州市區繁華向陽路上,是賀州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百姓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廣場南面是靈峰山,北面是八步區政府,西面是人民會堂,東面是盛隆百貨大廈。廣場面積為2萬多平方米,是當地市民娛樂的好去處。以下是靈峰廣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1、靈峰山是靈峰廣場南面的一座山,廣場的名字也因為這座山而叫靈峰廣場。靈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灰岩石孤山,有個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位仙女叫靈鳳,愛上了賀州的青山綠水,就化作一座青山留在賀州,靈鳳和靈峰是諧音,所以後來的人就把這座由靈鳳仙女化成的青山叫做靈峰山了。靈峰山方圓約1200平方米,高100余米。峭壁險陡,挺拔峻秀,雜樹咬岩,古樸天然。山上有奇石怪洞,洞道四通八達,洞頂鐘乳倒懸,洞底與地下河相連,洞內有古生物化石,還有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山腳北面又有一個岩洞,高約8米,寬約5米,深不可測,可容數百人。古代邑人王贊斌曾手書“靈峰岩”三字於洞口石壁上,至今清晰可辨。山前原建有一座觀禮台兼舞臺,台額“靈峰台”三字及對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均為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手書。可惜此台及題字已不存在。
2、神獸麒麟尊,現放置於靈峰廣場北面,是一個放大6倍的複製品。真正的正品麒麟尊可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出土于八步區沙田鎮。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用的大型青銅酒器,距今約2500年,因外型似古代早期傳說中的麒麟而得名。麒麟尊尾部附鳳鳥,北部蟠龍,集中國古人創造的三大神獸麒麟、龍和鳳於一身,形態古樸、憨厚、祥和,表現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交匯融合的歷史印記,見證了八步區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3、 留趣山,顧名思義乃“趣”留於山,山於“趣”興。留趣山,位於廣西賀州廣場西南面,山勢不高,可有它的氣勢爭一席山光水色之地。從西面拾級而上,山頂一風格別致的六角亭,供遊人小憩。山半腰有個約一米深寬的岩洞。“留趣山”三字石刻便藏於洞正面之上,字體瀟灑剛勁,無落款。真可謂謙讓才華不外露,功績劉作後人頌。留趣山是賀州八景點之一。相傳古代僧人見當地人喜歡聚此談古論今,欣然提筆留下這一盛名“留趣山”,然後飄然離去。後人將此三字刻于石上,以防風雨剝蝕,讓趣興永留……
4、留趣山鐘廊,位於靈峰山西面,陳列著18口明朝以前的古銅鐘、鐵鐘。其中乾亨寺銅鐘鑄于南漢大寶四年(961年),重750公斤,高1.33米,口徑0.83米,頂背附有兩頭龍紐,銅鐘造型精美,口似喇叭。紋飾華麗。有數道凸弦紋,並飾鉦四枚,鐘身鐫字1288個,記述此鐘鑄造年代、尺寸、重量以及監造官、鑄造匠、鐫字匠和使用僧的姓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此鐘雖久經滄桑,但所鐫字跡依然清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生產力的發展水準。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此古銅鐘放在桂嶺鄉梅桂村乾亨寺內。民國19年(1930年)遷至賀街三乘寺。因天將曉時擊之可響徹方圓20裡,乃以“三乘曉鐘”列為賀縣舊八景之一。1963年遷於今址,並專門建造鐘亭置放。 1963年,此銅鐘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出土 在 出土文物- Explore 的必吃
今日想同大家分享的出土文物是小學二年級現代中文書。成本書最記得(應該係我成個小學生涯唯一記得)就係李白呢篇文。 有冇人同我一樣會背咗「李白小時很懶惰,天天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