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到 #香港文化中心 欣賞由 Hong Kong Dance Federation 香港舞蹈總會 HKDF 主辦的大型舞蹈詩《#緣起敦煌》。顧名思義,這場舞蹈表演從敦煌壁畫汲取靈感,以當代美學概念演繹敦煌美學和舞蹈動律。即使如我一樣從未踏足敦煌,純粹欣賞動態鮮明的舞韻,已經值回票價。
《緣起敦煌》立足香港,用當代中國文化的表現手法來呈現傳統人文精神和藝術經典,同時體現出敦煌藝術強調的「共融相生」,即是將佛教文化與中原文化共融;將歷代人文與傳統審美理念共融。
表演結束後,好奇想知道為何用上「緣」字,於是在網上搜尋,找到一篇關於導演及編舞陳磊先生的訪問。陳先生解釋他借用「緣」字看敦煌,因為「緣」源於人,源自千年前古人的強大信念,與普世眾人的價值聯繫;而眾人又一代一代將這份敦煌的獨特價值傳播、傳遞。
有緣,就有感通的力量。香港絕對有足夠的文化藝術條件建構與全世界相通的「文化之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是多元、熱情的城市,歡迎世界各地的好朋友們,來到這裡成為 #新高雄人,為高雄增添更豐富的文化。 我到 #新興區 #爪哇娃印尼美食 ,與新住民姐妹們一起製作特色美食薑黃飯、也品嚐傳統飲料、糯米糰。 ✨未來我當市長,將量身打造 #就業 及 #創業培訓 課程,結合新住民既有專長,減輕求職或創業負擔...
文化共融 在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PrideMonth 同志驕傲月,除了尊重,我們再多做一些!🏳️🌈 】
Pride Month 源自 1969 年 6 月 28 日,
發生於美國的「石牆事件」,
經歷數場遊行抗爭後,奠定了同志驕傲月的誕生。
.
而我們追求的企業多元文化共融,
不只擁抱內部多元性,給予尊重。
同時也包含積極的行動與發聲,與扶持意識養成。
.
在距石牆事件半個世紀後的今日,
彩虹旗與應材公司旗幟, 一同飄揚。
象徵我們與「各種愛的可能」站在一起,
勇敢發聲,支持 LGBTQ+ 的權利🌈
.
應材更積極開設各種培訓,
包含消彌「無意識偏見」與「微不平等」等觀念建立,
及「包容性的虛擬會議」,
讓大家從搜集意見、了解背景文化、會議進行、發言方式等流程,
調解文化上的差距,消彌無意識的偏見,
以更好、更正確、更有效率的模式平等共事🤜🤛
.
隨著同志驕傲月的尾聲即將到來,
我們扶持職場多元共融的心,不會停止。
文化共融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Retreat靜修,就在熱鬧的大商場旁邊。
沙田排頭村背靠一邊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神學院,另一頭是佛寺、精舍或別教派的修道場,今日萬佛寺香火鼎盛,成了旅遊地標,一如另一邊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來的人除了虔誠的教徒,更多是旅客、行山人士或退休的沙田街坊。
從前的道風山,山上山下,還能儼然劃分神聖與世俗的國度,因沙田市鎮尚未膨漲起來、簇擁起來。一切的距離感還是有的。遠眺山還是山,住人的寮屋和田還是低矮,疏落,未填海前,沙田海的岸線還是寬長的,會潮漲潮退。現在樓房起得比山還高還密,整夜車路的聲音傳上山來,行山的熱議的人,來又去。這裡有不少宗教退修場地,然而這裡,四通八達。
看道風山的建築風格,佛道、基督教大熔爐,眼可及目的文化共融。教堂本應神聖、恢宏,中式園林風格則融於自然、恬靜和簡約。這裡聖殿仿照北京天壇而設計,看簷頂是八邊形,簷脊有走獸、道士和尚像;繪瓷作品上,耶穌成了中國古人模樣,分五餅二魚;到處都是漢字對聯和牌匾,而非聖像。本地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說,在香港,道風山不是唯一的例子,還有銅鑼灣道聖馬利亞堂,香港仔神聖修院和九龍城聖三一堂。憑常識,會猜得到是為了宗教「在地化」,方便西人在中國傳教而建。六十年代專門為此起名,叫「中華文藝復興」風格,而一些宗教中式建築,也可統稱為此。
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穿過沙田段的煙燉山隧道,就是沙田谷了。那列行駛的火車從蒸汽,至柴油,後來成了雙軌電氣化列車。是從道風山上,張望山下,所能見證到時間的軌跡,一直是向前,不回頭。
在叢林內通向「道風大千」那條小徑,有一幅道風山彩繪全景圖,留存鳥瞰下,魚米之鄉之貌:大埔道是唯一貫通的汽車道路,瀝源等小村落依淺河而建,鬱蔥而古香。1930年時這座山頭盛惠3,705墨西哥金幣,引針山的自來水,動用超過100個工人開鑿和建造,不少粗工還是客家婦女擔當。精通中國佛教健築的丹麥建築師艾術華設計和構思。
道風山始創者艾香德他們早期在叢林的生活規律,和出家人無異,日常飲食都是素食。做禮拜,授課,默禱,懺悔,踐行和談話都有固定模式,還有靜坐,明顯是佛道文化的傳統。艾香德最早的夢想,是建立可以媲美佛教寺廟道場的基督教隱修院。道風山不少設計和空間,供個人或團體靜修默想之用。例如明陣,本是公元七、八世紀基督宗教建築的元素,有點像迷宮,迂迥曲折,但有清晰指向的路徑走向中心,入口也是出口,以前刻在建築物,讓教徒以手指頭代足,在明陣「走」一圈,安靜心靈再參加聚會。其後也有一些傳統,朝聖後走明陣,作為旅程的結束。
世道紛紛擾擾間,冬季號《就係香港》帶大家在香港走一趟「Retreat靜修之旅」,位於沙田新城市廣場旁邊的道風光是其中一個目的地。
歡迎訂閱 #linkinbio
《就係香港》已在HKTV mall 上架
#沙田 #道風山 #中華文藝復興 #香港建築 #靜修 #Retreat #就係香港2020冬季號
文化共融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是多元、熱情的城市,歡迎世界各地的好朋友們,來到這裡成為 #新高雄人,為高雄增添更豐富的文化。
我到 #新興區 #爪哇娃印尼美食 ,與新住民姐妹們一起製作特色美食薑黃飯、也品嚐傳統飲料、糯米糰。
✨未來我當市長,將量身打造 #就業 及 #創業培訓 課程,結合新住民既有專長,減輕求職或創業負擔,讓新住民姊妹在高雄發揮所長。
高雄,將成為文化共融的友善移居城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QRmTy7kM4s/hqdefault.jpg)
文化共融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店名:媽咪雞蛋仔 西門町
電話:02 2312-2822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118-1號(西門站5號出口 往武昌街二段約9分鐘 日新威秀影城對面)
營業時間:平日 pm14:00-pm22:30 假日 pm13:00-pm22:3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mmyPancakeTaiwan/
關於:
「媽咪雞蛋仔」在二○一六年榮獲「米芝蓮街頭小食推介」之美譽,至今已連續三年獲此星級推介。「媽咪雞蛋仔」由三位創辦人於二○○七年開設,在十年之內,它由一間毫不起眼的小店,發展至擁有逾十間店舖,再升級為米芝蓮的星級推介。成功因素功源於「專注」:多年來只售賣「雞蛋仔」和「格仔餅」業務,絕不加入其他小食。就是因為這份專注,令我們專心鑽研如何令兩款產品做得更好,精益求精,結果,「媽咪雞蛋仔」就成為製作「雞蛋仔」的專家。 除了「專注」之外,「創新」也是「媽咪雞蛋仔」的優勢之一。在「媽咪雞蛋仔」打入「雞蛋仔」市場的時候,坊間已經有不少售賣「雞蛋仔」和「格仔餅」的店舖,競爭相當激烈。因此,在開業當時雖然在市場上已經有人推出不同口味的「雞蛋仔」,例如朱古力味「雞蛋仔」,「媽咪雞蛋仔」就走多一步,首創粒粒朱古力「雞蛋仔」,即是把一粒粒實體的朱古力放進「雞蛋仔」內,食客在享用「雞蛋仔」時,可以咬到一粒粒的朱古力,和坊間那些只是混入朱古力粉製作蛋漿的做法截然不同,最後成功為打響名堂。 榮獲「米芝蓮2016街頭小食推介」後,「媽咪雞蛋仔」自此聲名大噪。二○一六年就獲得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邀請,到菲律賓參與國際旅遊展覽,讓更多外國旅客認識本港的街頭小食,加強推廣香港「亞洲美食之都」的形象。於是,同年七月,「媽咪雞蛋仔」第一次衝出香港,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展,更特別將攤位設計成「雞蛋仔」店,並即席炮製「雞蛋仔」給到場人士享用。在為期三天的展期內,「媽咪雞蛋仔」共派發逾二千份「雞蛋仔」,大受當地市民歡迎,甚至在未開始派發「雞蛋仔」時,攤位前已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當看到擁有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士同樣喜歡來自香港的「雞蛋仔」,就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共融」的精神;而當看到居於當地的香港人吃着「雞蛋仔」時那回味的神情,就更加感動 -- 想必他們一定十分想念在香港的一切,希望透過『雞蛋仔』能夠為他們一解鄉愁吧。 台灣是香港以外的第一家分店,願透過雞蛋仔,能讓台灣朋友細味這份老香港的人情味。雞蛋仔不單單只是香港的街頭小吃,更代表著舊香港的一份情懷。
歌手名:游騰霖TL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Lshare/
#Meck大叔#媽咪雞蛋仔西門町#游騰霖T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cvX-O1V0Y/hqdefault.jpg)
文化共融 在 iPlayHK 香港愛玩生 x Foster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跟NGO拍片好開心呀 |#少數族裔需要大家繼續支持]
?中環
為大家介紹一個好有意義❤️的周末好去處
7月28日「#裔星躍動」文化共融日 @ 中環夏誌
當日將會有南亞裔美食攤位?、藝術攤位?、攝影展覽?等等
更重要的是
將會有片中幾位年輕的少數族裔之星⭐️精彩演出
愛玩Foster ??♂️和 為食Chloe?? 都很佩服
他們年紀輕輕 能夠將個人專長出色的表演出來??
而且他們都很愛香港??呀
大家一齊7月28日出來撐場??,為他們加油?呀!
???活動詳情???
「裔星躍動」文化共融日 @中環夏誌 Central Harbourfront SummerFest
日期:7月28日(六)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8時
地點: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Central Harbourfront Event Space
主辦單位: Hong Kong Community Network-Link Centre
想知道更多詳情,記得Click 入:
http://www.iplayhk.com/?p=9756
#讓生活多一點歡樂
#社會共融共創美好香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_CBDCeYee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