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您有一封來自故宮校園大使的信!】
故宮自今年初開始新的嘗試,招募了愛好故宮的各校青年朋友成為 #故宮校園大使
來自全國北中南東離島共10多校的大使們,一起集思廣益,把他們眼中的故宮,介紹給校內的同學們!
今天,要來與各位分享 #大專校園巡迴 #台大站 的精采片段!
以下為來自 台大校園大使的心得分享,究竟在他們眼中的故宮,是怎麼樣的精彩面貌呢?
🔽🔽🔽🔽🔽🔽🔽🔽🔽🔽
您好,我們是故宮的校園大使!
疫情對生活帶來了各種改變,許多過去稀鬆平常的日常相聚,現在看來都是珍貴的相遇。
大概1800年前,當時也正逢疫情肆虐,曹丕寫了一封信給他的朋友,回憶疫情前與友人聚會賦詩的快樂,感慨當時「不自知樂」,只當作尋常聚會。
今年五月,我們在臺大醉月湖畔舉辦了一場【曲水流觴派對】,以重現古代文人雅集為概念,
打造了專屬於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聚會。疫情的變化,也讓我們對於這場美好的相聚,有了更深的體悟,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這一路上努力的成果!
歡迎大家點進👉🏻【故宮臺大校園大使 】網頁 看看我們一路走來的活動集錦和心路歷程!
👉🏻 https://ntucampusambassado.wixsite.com/elegantparty
👉🏻曲水流觴派對是什麼?👈🏻
「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聚會活動,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即興賦詩並飲酒。
我們希望將歷史中與好友相聚、舉辦聚會的這份歡樂情感以現代的方式包裝,結合曲水流觴與其他古代文物的元素,邀請學校裡的同學和我們一起以不同的角度認識故宮、親近文物。
在活動中,我們從故宮典藏文物裡挑選了八件具有「聚會」元素的作品,並將過去古人的吟詩作對,轉換成現代語言,邀請同學一起用 #Hashtag 進行文物描述創作。同時結合現代市集、故宮藝術陪伴計畫展出和手作活動,讓來參加派對的朋友,在各種感官上,都可以有豐富的收穫。
📢線上成果發表
活動結束後,我們收到許多熱烈的回應,有些人告訴我們這個活動拉近了他和故宮距離;有的人表示很高興故宮有如此的突破與創新,是很棒的嘗試;也有人喜歡這個活動有別於隔著玻璃窗欣賞文物的體驗。
因此,今年暑假,我們打造了【曲水流觴派對online】,超擬真重現活動當天「曲水流觴」的場景,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一起來同樂。透過和文物互動,認識更多文物的小故事。
如果你想聽聽真人現身說法,也歡迎你來參加8/6 (五) 的「歡聚之夜」。我們會親自帶大家導覽,並且回答大家對活動的好奇喔~ 一起線上見!
-------------活動資訊---------------
【曲水流觴派對online】連結:https://gather.town/invite?token=SVXGlUG0
🎉8/6 (五) 20:00-20:30 【歡聚之夜】
📍形式|於Gather進行(時間到就可以自己進來展間)
📍費用|免費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n5wjxYdSy1cMsTY58
★參加辦法:
1. 如欲參加導覽活動,請先填寫報名表單,以便我們掌握人數。(空間上限25人)
2. 報名完成後會寄送電子郵件確認是否報名成功。
3. 活動開始時,點選連結即可加入我們的派對。
#展覽注意事項
⚠️建議使用電腦逛展,才能有最完整、最好的逛展體驗喔!
⚠️展場中裡面有清楚的逛展指南~ 科技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因為系統設定同時間展場內最多只能25人,若您發現連結進不去,還請稍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
文人雅集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RT|DISCONNECT HK:當代城市藝術融入本地舊式建築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橫行,同時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最近,有一個名為「DISCONNECT」的展覽,就是受到疫情啟發,與大家共同探索疫情中的連繫、歸屬感、隔離以及新科技等各種議題。「DISCONNECT HK」其實是「DISCONNECT LDN」的延伸版,前者將帶來後者展覽中的多件作品,並與4位香港藝術家聯手延續「DISCONNECT」的旅程。
這個展覽最特別的是,其選址在銅鑼灣白沙道16號的舊式建築之中,運用當代城市藝術融入舊式建築,其實銅鑼灣利園山一帶有著鮮為人知的文化藝術淵源,早於1920年代,利希慎先生將利園山的二班行借出,改建成「北山詩社」,過百香港文人雅集,北山詩社更成為開埠近百年來香港最大型的詩社。1930年代,其中一條新闢的路以明朝學者及詩人陳白沙明名,便成為今天銅鑼灣的「白沙道」,亦是今次由利園協會伙拍展覽舊樓所處的街道,嘗試為參觀者打造與別不同的藝術體驗,同時更讓大家以不同角度認識銅鑼灣旺中帶靜、新舊共融的利園區。
「DISCONNECT HK」不但在銅鑼灣白沙道設展,更在希慎廣場URBAN SKY展出精選藝術作品,運用藝術及科技與觀眾互動。展覽由即日至11月29日,大家有時間不妨去感受一下!
#MINGS #DISCONNECT #銅鑼灣 #DISCONNECTHK
相關文章:
➜真跡亮相!已故傳奇普普藝術家 KEITH HARING 經典作品於 K11 MUSEA 展出 https://bit.ly/3kmFXty
➜《TIME》時代雜誌公布2020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 https://bit.ly/37wccT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文人雅集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由清代宮廷的匠人陳祖章雕刻的〈雕橄欖核舟〉,是在橄欖核上雕刻北宋大文豪蘇軾,也就是蘇東坡所撰寫的《後赤壁賦》故事的作品。這件作品的雕刻師陳祖章出身廣東,但果核雕傳統卻是來自蘇州;所以,〈雕橄欖核舟〉可以說是在文人品味的精緻風格中,融入了廣東牙雕繁瑣精巧的特色,是乾隆初期宮廷內「蘇州樣,廣州匠」的實例。
文人對蘇東坡的推崇,造就不少「文創商品」。像是明代以後,在一股東坡崇拜的文化氣氛下,「東坡肉」成為文人雅集宴會必備的菜餚。當然,提到「東坡肉」,便讓人不禁聯想起國立故宮博物院的人氣展品〈肉形石〉。此外,金代山水畫家武元直繪製的〈赤壁圖卷〉,也是在赤壁懷古情懷流行下所出現的圖繪唱和。藉由影片,擁有曠然豁達的心胸與出世慕仙思想的蘇東坡形象,對我們而言似乎又更具體了。
文人雅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文人雅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蓬萊閣在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城北一公里處的丹崖山巔。創建于宋嘉祜六年(1061年),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閣高15米,雙層木結構,重簷八角,四周環以朱赤明廊,供人極目遠眺,閣上名人匾額楹聯眾多,猶以清代大書法家鐵保書的“蓬萊閣”巨匾著稱。閣下面臨大海,建築淩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史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尋求仙藥先後來此,傳說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著名八仙過海神話故事傳亦在此,自古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歷來是道教煉士修真之境。蓬萊閣前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西側海市亭為觀望海市蜃樓之境而名。
毓璜頂位於芝罘區偏南的一座小山上,因有玉皇廟而得名,清光緒年間重修玉皇廟時,由文人雅士提議更為現名。毓璜頂松柏掩映,主要建築有小蓬萊坊、玉皇廟和玉皇閣。因可俯瞰大海,置身其間有如進入蓬萊仙境,故又有“小蓬萊”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