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教育倡議合作新里程碑
全國第一個「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9月27日在 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NSYSU)揭牌!今年三月在教育部與美國在台協會於中山大學舉辦的 #台美教育倡議 雙語教育研討會 中,部長潘文忠宣布於中山大學設立雙語教育培訓基地,歷經數月籌備,周一由教育部、中山大學、 文藻外語大學 Wenzao Ursuline University of Languages、美國在台協會、 Fulbright Taiwan 學術交流基金會及高雄市教育局共同見證揭牌典禮。
中山大學與文藻外語大學將攜手,分別協助區域內一般大學與技職大學提升英語授課水準,同時爭取 #美國國務院線上專業英語網絡計畫(Online Professional English Network Program)、#傅爾布萊特英語教學助理╱專家計畫,及擬訂外籍學位、交換及華語生至中小學教學訓練計畫等,冀望廣納各方資源,提高英語教學及學習成效。
更多詳情請見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AIT Kaohsiung: https://bit.ly/3uk5uJL
🎉AIT attended the plaque unveiling ceremony of the Southern Reg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at the NSYSU on September 27 The Center was initiated and fund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as a follow-up to the U.S.-Taiwan Education Initiative Symposium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MOE and AIT on March 29 at NSYSU, aimed at sharing resources promoting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 among universities and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in Kaohsiung, Pingtung, and Taitung. AIT supports the Center’s efforts through the Department’s English-language programming, including the Fulbright Specialist and Fulbright English Teaching Assistant (ETA)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OPEN (Online Professional English) program.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的網紅吳旭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竹縣因為人口紅利帶動經濟成長,但所面對的就學問題也相當嚴峻,前幾年因為學校不足、學區畫分的問題,導致很多爭議,楊縣長跟教育處楊處長也費了很多功夫來處理,包含新建學校、學區劃分、總量管制辦法調整...等等,截至今年,看起來問題有在解決當中。如果明年新學校順利蓋起來,相關的問題應該可以有所解決。 但...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任何語言的學習與運用,都是希望人類能透過跨文化溝通達到「異中求同」】文/陶以哲
「#2030雙語國家」號角吹起,中央部會從國發會到教育部,經費編列毫不手軟。各級學校近兩年踴躍申請計畫,也帶起正反不同的觀點。雙語國家的實踐工程浩大,有賴更多公民對話、行動與時間淬煉。
要推行雙語政策,必須先回歸語言本身的用途。#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言?為什麼許多國家在本國官方語言外,各級學校還會開設第二、甚至第三以上的外國語?
值得注意的是,認為使用多種語言會模糊身分認同論調的大有人在:
https://bit.ly/3tVkZHK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雙語教學以及國際化成為台灣教育機構以至於台灣社會上談論未來與競爭力時的主要論述,這中間隱含著(或明顯的)語言價值與意識形態,是否需要被提到公共領域的討論中,經過正反意見的辯論來得到結論呢?目前看來,關於雙語教學以及國際化在教育場域中,並沒有經過上述的過程,也不是只被設定為是未來目標而已,而是已經成為了執行以及經費補助的指標。忽視教學以及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不管是對將來的學術發展或一般性的文化認同,都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使用哪一種或哪幾種語言一方面都需要務實的面對溝通以及協調整合的問題,可以另一方面也要認真的面對語言價值以及語言意識形態的問題,而不是將務實的需求順理成章的轉化成為意識形態,來要求人們應該接受某一種語言或某幾種語言。
————————————
2030年的元旦,中華民國總統在電視上發表文告談話,用的會是哪一個語言?
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要先設想一下2030年中華民國是否還存在。樂觀的假設是,在美國的支持下,「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維持現狀。那麼2030年元旦那一天是哪一黨執政?我問了一位選舉賭盤的大組頭,他說,
「教授啊,你哪會遮戇,問這款問題,當然嘛是民進黨!」
「阿彼个時陣總統是啥人?」我繼續追問。
「應該是燦哥胖周瑜。」他從台語轉成了華語。
「Really? Why him?」(台灣的詐騙集團很國際化,英語沒在怕的啦。)
「阿就蔡英文上佮意伊啊!」於是我理解了燦哥為什麼要努力減肥。
「阿William Lai咧,伊敢無機會?」(我想的是力推英語為官方語而且最受獨派青睞的賴清德。)
「伊嘔,機會是有啦,fat chance!」
我當場Orz,但也因為頭撞到地,夢就醒了。
所以我們開場白的問題就更明確了:「2030年的元旦,中華民國台灣總統鄭文燦在電視上發表文告談話,用的是哪一個語言?」如今蔡賴政府如火如荼推動「2030雙語國家」,在2030年到來的那一天,台灣會成為「雙語國家」嗎?燦哥總統會用英語對國人發表談話嗎?
簡答題,台灣的現狀是幾語國家?台灣人最喜歡考試,尤其喜歡考選擇題,所以大學英檢畢業門檻都只考選擇題。好吧,四選一:
(A)單語國家
(B)雙語國家
(C)三語國家
(D)多語國家
我在一門通識課中問過4、5百個大學生,得到的答案以D最多,但也有少數同學選A跟B。選A的人認為台灣只有一個官方語,是單語國家,這似乎合理,但事實是台灣從沒有法定的官方語。選B的理由是國台語是台灣人最常使用的兩個語言,其他的語言很少聽到,這當然不是正當理由。
台灣是多語國家,有數據為證。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有83.5%的人在家中會說「國語」(華語)、81.9%說台語、6.6%說客語、1.4%說原住民族語、2.0%為其他。各語言的加總為175.4%,顯示平均每人會使用1.75種語言。
台灣是多語國家,且有法律為證:《國家語言發展法》!法定的國家語言目前確定的有19種:台、客、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鄒、賽夏、雅美、邵、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以及台灣手語。馬祖地區所使用的「閩東語」尚待確認,而「國語」是不是國家語言的一種,是極具爭議的。
「雙」就是「二」,「一雙筷子」只可能是兩支。所以,「雙語國家」沒有絲毫含糊,就是「二語國家」,不是「多語國家」,也不是「單語國家」。那麼蔡賴政府想要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而且2030就要實現,台灣人要問的第一個問題難道不應該是:請問,這「雙語國家」的「雙語」,指的是哪兩個語言?
政府高喊「雙語國家Bilingual Nation」,卻沒有人提問:「Excuse me, what two languages are you referring to?」這清楚的反映了英語和華語的霸權地位,在台灣人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直覺:台灣若要成為「雙語國家」,唯一可能的「雙語」就是英語和華語!
然而,這個直覺可能只對了一半,因為在「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中,唯一確定的只有英語。2019年1月11日行政院公告的重要政策是:「2030 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厚植國人英語力 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樣的,從蔡英文、賴清德以及潘文忠的政策談話中,提到的語言只有「英語」和「英文」,絕對聽不到「國語」、「華語」或是「中文」這些字眼,更別提「本土語言」或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台灣手語」。
這個政策的執行,教育部負起了「雙語教育」這個最重要的使命,在「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畫」的政策說明中,「英語」出現了60次,「雙語」出現11次;「中英文」0次、「中文」、「國文」、「國語」、「華文」、「華語」通通0次。
既然是獨尊英語,何需欲蓋彌彰,為什麼不能提出誠實一點的口號?例如,「2030厚植台灣英語力」、「2030台灣人說英語」、「2030英語讚讚讚」、「2030英語強強滾」。因為台灣人對於一件又一件「國王的新衣」早已麻木無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1/article/10793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吳旭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竹縣因為人口紅利帶動經濟成長,但所面對的就學問題也相當嚴峻,前幾年因為學校不足、學區畫分的問題,導致很多爭議,楊縣長跟教育處楊處長也費了很多功夫來處理,包含新建學校、學區劃分、總量管制辦法調整...等等,截至今年,看起來問題有在解決當中。如果明年新學校順利蓋起來,相關的問題應該可以有所解決。
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在於,新竹縣國小生、國中生那麼多,而且那麼優秀,不管在體育、科技、音樂、學業,各方面,成績都是全國名列前茅,那麼,國中畢業之後,他們到了哪邊去?
這凸顯了一個問題,我們縣內的高中容量是否足夠。以我們從教育部統計處所取得的資料,新竹縣可以容納的高中生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新竹縣是2.14%,23個縣市當中排名第17;
如果以高中生跟國中生人數之落差,新竹縣高中生比國中生少了4915人,排名全國倒數第二(只贏過新北)也就是說,將近5000個孩子在新竹縣念完國中之後,必須要到其他縣市念高中;
如果這個數字除以各縣市的國中生人口比例,就代表各縣市國中生入學在地高中職的比例,新竹縣則是-28.69%,全國排名最後,也就是說,100個新竹縣的國中生,將近30位無法就讀縣內高中。
當然,有人會覺得不應以單一縣市來看,應該以區域來看,這是沒有錯的,就如同台北、新北、嘉義縣、嘉義市、還有新竹縣跟新竹市,都是一樣的情況。
但是,更進一步來看,台北新北的國高中生人數相當,嘉義縣市的國高中生人數也相當,但新竹縣、市的國高中生人數相較,高中生還少了兩千人,如果更進一步加上苗栗,以竹竹苗的人數來看,一樣高中生還是少了1800人左右。
所以旭智質詢縣府,有關高中,縣府的規劃策略是什麼?
訴求重點包含:
一、台大附中目前進度如何?台科大附中有沒有可能?
楊縣長選前提到的台大附中,看來機會不大,還有台科大附中或者台科大附屬高工,看起來校方的意願不高!
二、六家高中徵地擴校,進度如何?研議六家高中設置特色班,朝實驗高中規劃!
再來,六家高中,即將徵地、擴校,是否這部分可以請縣府集中力量,來讓擴校?更進一步,如果可以改制為實驗高中,是否有機會成為我們新竹縣的特色。
三、爭取依人口密度調整鄰近高中之班級人數
另外,竹竹苗是一起聯招,但新竹縣新竹市沒有少子化的問題,所以齊頭式減班的情況下,竹中竹女前幾年逐年每班減少人數,去年旭智透過立委辦公室反映,終於沒有再減人數,但如果以就近入學的角度來看,更應該依照人口密度來調整人數。這部分旭智也透過立委辦公室來詢問國教署,國教署回應調整人數是可以由各校提出的,我建議縣府應該跟高中來談,爭取鄰近高中有更多名額的可能性。
四、規劃運動縣內三級銜接,優秀選手留在在地高中
我們高中不足,也衍生了一些問題,例如像我們的足球,在國中、國小表現很好,但很可惜的就是國中畢業後,真正優秀的選手,就到外縣市去了,但如果我們的高中有足夠的能量,可以讓我們優秀的高中生留在縣內,相信也是學生家長樂見的。旭智也希望縣府能規畫運動縣內三級銜接,讓優秀選手留在在地高中。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竹縣國、高中容量落差近5000人 吳旭智議員憂心優秀學子外流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6984
✅《北視影音新聞》優秀學子外流 吳旭智促擴校、特色班
https://reurl.cc/7ygr0b
✅《聯合報》竹縣學子到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議員盼增加在地就讀誘因
https://reurl.cc/YW2WKn
✅《中時》望能就近入學 台大、台科大皆表明在竹縣無法設高中職
https://reurl.cc/1gdgNV
✅《民眾日報》民代關切國中生流落外縣市就學 楊文科:六家高中將設雙語班 | 奇摩新聞
https://reurl.cc/L08b0e
✅《縣府新聞》新竹縣優秀國中畢業生流浪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吳旭智議員提三建議因應
https://reurl.cc/XedeK7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培養學生與國際專業人士溝通與合作能力,教育部正式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政策目標設定2030年要有6所標竿大學,至少50%的大二生、碩一生,當年所修的學分有5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62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 #台北市議會 #教育部門 質詢,#阮昭雄 將質詢重點放在 #國際運動賽事 的爭取及舉辦籌備事宜。防疫期間各局處首長同仁都很辛苦,但大家不能懈怠,要持續改善、持續進步!
首先恭喜 #雙北 順利爭取 #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創下台灣第一次以 #雙城市合作 來爭取國際賽事的新模式!本賽事經費由中央補助約40%,另60%由台北、新北於下周會議再討論合作細節。阮昭雄樂見跨城市合作,各城市都有優勢,彼此合作爭取最佳效益!
雖然台北市因中央政策考量,而錯過 #2024年亞運申辦;但阮昭雄仍建議台北市應拿出首都格局,積極爭取 #2034亞運,甚至目光瞄準更高規格的 #奧運。#體育局 局長表示,局內仍持續蒐集申辦國際賽事的資料,為台北市未來的申辦計畫,奠定基礎。
今年12月20日 #台北馬拉松 即將登場!阮昭雄也有報名參加半馬,目前持續鍛鍊中。質詢中關切是否有 #國際選手,是否落實 #防疫措施。體育局長表示,今年共邀請6男6女的國際選手參賽,除檢疫、隔離、也會在防疫旅館提供跑步機,讓選手持續鍛鍊體能。
邁向國際化的 #雙語教育,是家長都很關切的議題;資源相對豐沛的台北市目前有28所 #雙語學校、明年將邁向約49所。目前台北市12個行政區雖然都有雙語學校,但有些1所、有些4所,顯然資源不太平均。
阮昭雄建議未來教育局的申請評估,要考量12個行政區學生的受教權,盡量能公平、雨露均霑。局長表示,教育局會盡量拉學校一把,尤其小型學校,協助學校突破0跟1,後續就進步快速了!
疫情衝擊台北觀光產業,尤其依靠觀光客的 #商圈,哀鴻遍野!阮昭雄質詢 #觀傳局 長,年底前是否會有更具體的政策推動,刺激台北觀光?局長有備而來的回答,今年7~8月2天1夜的 #夜宿台北活動,有效提振觀光人潮、帶動消費,所以年底會再執行一波,協助商圈,大家拭目以待!
質詢時間有限,最後阮昭雄請 #文化局 長上台。我先嘉許文化局的台北市 #老建築活化再利用,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不諱言,很多看起來都很雷同,根本感受不出地方的差異?阮昭雄建議文化局要協助做出區隔,才能進一步讓地方文化特色為老建築行銷加分,讓台北市的文化觀光,能走出自己的特色!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 台灣評鑑協會 的相關結果
計畫 單位、區域EMI教學中心及教師分享教學資源,讓有意願從事雙語教育之教師瞭解... Learn more ». 下載專區. 計畫申請書、計畫說明會簡報及相關資料下載.. ... <看更多>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 教育部 的相關結果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友善列印 ... 1100416雙語計畫. (556.30KB).pdf 檔案下載 pdf. 申請資格檢核暨現況分析-重點培育學校. (34.06KB).docx 檔案下載 docx. ... <看更多>
教育部 雙語 計 畫 在 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審查結果出爐 的相關結果
一、 教育部於今(2)日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第一期補助名單,110學年度共核定補助重點培育學校4所、重點培育學院計25校41個學院及普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