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弘庭將近8年了。因為工作採訪的關係,很能近距離觀察出他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他做事情的態度和方法。
我感覺他一路來都沒變:真誠關心,專注把事情處理好、在錯綜複雜的事務中,維持績效和進步。 影片看得出他 #多在乎 #多用心。
因著好人緣,很多人都覺得他穩穩的,但是正是這個心態,讓他目前戰況陷入膠著。大安文山的選民,我們需要你的幫助,用選票把將真正優秀的人留下來。花點時間看這個粉絲頁和影片,瞭解弘庭的 #價值觀。然後更重要的,投對的人。
【打造台北,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化首都】
擁有五千年中華文化藏品的台北故宮,在全球化國際城市博物館競爭戰裡,具有無限發展的潛能!館內近70萬件藏品藏在後山寶庫,山前展廳同時只能容納三千件。一半為常設展品,另一半為三個月輪展,藏品數量之龐大,可以輪上超過百年都不重複。台北故宮擁有中華文物的雄厚實力,一直以來隱匿山林,不但辜負千年文化資產的珍貴價值,在台灣經濟欲振乏力時,也浪費了故宮的鉅大產能。
研究數據顯示,世界知名的一級都市,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群,帶來的觀光人數與收益都相當可觀:2017年英國超過3920萬人次、日本2870萬人次、而以藝術人文為主的城市單就紐約就達6180萬人,維也納則有1550人萬次。反觀台灣去年旅遊人次為1073萬人次,台北市觀光傳播局的調查發現,約有9成(約970萬人)留在台北消費,這九百多萬人的消費首選即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一年450萬參觀人次,只有約四分之一是本國人。
多年以來,企業界如法蘭瓷創辦人陳立恆、前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都曾疾呼應立即活化故宮文化資產以替台灣軟實力即時注入活水,但即便是馬政府的大故宮計畫、蔡政府的新故宮計畫都未能周全此一想法,現正實行的「故宮國寶出遊去」依舊是走傳統商借,嚴格再嚴格的老路,無法立竿見影。
一個國家乃至於城市,必須亟思突破而非故步自封,否則各國博物館的展出與保存和發展又如何實踐?
城市設立博物館,從博物館建設、典藏技術等硬體設施周邊產業發展,細膩至從門票規劃乃至於數位活化、文創商品的設計與販售,都能有效帶動、活化商業。台北有國際都市規模,應該現在就動起來、師法維也納。台北市既原本就存有博物館群計畫,但目前城市博物館想法不夠完善,不如以活化故宮文物想法為核心,將台北市預定地點及各閒置公共場所改建為博物館,形成城市博物館群,故宮69萬件藏品每一類別創館展出,如此便可立刻拉動城市經濟。
例如:原有的城市觀光巴士能成為博物館觀光專車,用聯票方式讓觀光客逛遍台北市,也會增加在台北過夜的觀光人口。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來台觀光的旅客平均停留6.39夜,每日平均消費179.45美元。我們只要能讓來看故宮國寶的三百多萬遊客願意在台北多停留一天,每年就能創造超過六億美金的產值!故宮文物變得更易親近,吸引更多旅客駐足台北,為台北、以至於整個台灣賺進更多觀光財。
國民黨費盡千辛萬苦,將老祖宗珍貴的歷史文物運至台灣,但中華民國從未有人閱覽過所有的文物,這不但可惜、也令人不解。因此,我們有義務替這個城市、這個國家尋找出路,替封藏的文物創造更多價值,以前瞻思維撐起台灣文化實力,不要再讓國家將故宮文物視為國家私有,中華文物在台灣,我們就有發揚光大的使命,讓台北成為中華文化的名片、也讓台北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化首都!
#故宮 #文化 #首都 #台北 #觀光
#徐弘庭 #政見
故宮文化 博物館 巴士 在 徐弘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造台北,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化首都】
擁有五千年中華文化藏品的台北故宮,在全球化國際城市博物館競爭戰裡,具有無限發展的潛能!館內近70萬件藏品藏在後山寶庫,山前展廳同時只能容納三千件。一半為常設展品,另一半為三個月輪展,藏品數量之龐大,可以輪上超過百年都不重複。台北故宮擁有中華文物的雄厚實力,一直以來隱匿山林,不但辜負千年文化資產的珍貴價值,在台灣經濟欲振乏力時,也浪費了故宮的鉅大產能。
研究數據顯示,世界知名的一級都市,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群,帶來的觀光人數與收益都相當可觀:2017年英國超過3920萬人次、日本2870萬人次、而以藝術人文為主的城市單就紐約就達6180萬人,維也納則有1550人萬次。反觀台灣去年旅遊人次為1073萬人次,台北市觀光傳播局的調查發現,約有9成(約970萬人)留在台北消費,這九百多萬人的消費首選即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一年450萬參觀人次,只有約四分之一是本國人。
多年以來,企業界如法蘭瓷創辦人陳立恆、前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都曾疾呼應立即活化故宮文化資產以替台灣軟實力即時注入活水,但即便是馬政府的大故宮計畫、蔡政府的新故宮計畫都未能周全此一想法,現正實行的「故宮國寶出遊去」依舊是走傳統商借,嚴格再嚴格的老路,無法立竿見影。
一個國家乃至於城市,必須亟思突破而非故步自封,否則各國博物館的展出與保存和發展又如何實踐?
城市設立博物館,從博物館建設、典藏技術等硬體設施周邊產業發展,細膩至從門票規劃乃至於數位活化、文創商品的設計與販售,都能有效帶動、活化商業。台北有國際都市規模,應該現在就動起來、師法維也納。台北市既原本就存有博物館群計畫,但目前城市博物館想法不夠完善,不如以活化故宮文物想法為核心,將台北市預定地點及各閒置公共場所改建為博物館,形成城市博物館群,故宮69萬件藏品每一類別創館展出,如此便可立刻拉動城市經濟。
例如:原有的城市觀光巴士能成為博物館觀光專車,用聯票方式讓觀光客逛遍台北市,也會增加在台北過夜的觀光人口。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來台觀光的旅客平均停留6.39夜,每日平均消費179.45美元。我們只要能讓來看故宮國寶的三百多萬遊客願意在台北多停留一天,每年就能創造超過六億美金的產值!故宮文物變得更易親近,吸引更多旅客駐足台北,為台北、以至於整個台灣賺進更多觀光財。
國民黨費盡千辛萬苦,將老祖宗珍貴的歷史文物運至台灣,但中華民國從未有人閱覽過所有的文物,這不但可惜、也令人不解。因此,我們有義務替這個城市、這個國家尋找出路,替封藏的文物創造更多價值,以前瞻思維撐起台灣文化實力,不要再讓國家將故宮文物視為國家私有,中華文物在台灣,我們就有發揚光大的使命,讓台北成為中華文化的名片、也讓台北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化首都!
#故宮 #文化 #首都 #台北 #觀光
#徐弘庭 #政見
故宮文化 博物館 巴士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西九故宮】清宮藏品展在港吸引力遭揭少過巴士展 西九總裁拒認有份規定建築師要先用「本地華人」
全文:http://www.post852.com/?p=198989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宣布辭職備選特首,但她在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所遺下的爭議就依然繼續。
林鄭月娥早前曾指,興建博物館是因為故宮藏品對市民極有吸引力,之前在香港舉行的相關展覽都很受歡迎。《蘋果日報》今日就報道,香港歷史博物館2013年舉辦的清代宮廷服飾展覽,和2015年香港科學館舉辦的清宮科技展,入場人次都是得十多萬,比相若同期的秦始皇、天文台、中國探月工程,甚至是巴士展覽都少。
報道引述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質疑,香港是否還有需要興建一個獨立的永久博物館,只為展出故宮藏品。
另一方面,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昨日就否認他有參與規定,之後委聘博物館建築師時,要考慮對方是否「本地華人」。平機會日前指,類似做法可能違反《種族歧視條例》。
#852郵報 #林鄭月娥 #巴士 #西九 #栢志高 #故宮博物館 #故宮文化博物館 #西九故宮 #巴士展